【注1】一種現場直播的電視報導節目,時間約一小時到兩小時,話題廣泛,注重娛樂性。——以下若非特別說明,均屬譯者注
【注2】日本電信電話公司。
【注3】雛壇為日本女兒節時擺放人偶的階梯式架子。
關於女兒節雛壇的介紹
日本女兒節緣起中國傳統的上巳節,是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發展。
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裏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兒節源自中國,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節日。
據日本史料記載,在8世紀的平安時代,京都(當時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宮廷貴族女子間已經盛行在人偶身上換穿衣服的遊戲,後來又出現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習俗。到了江戶時期,幕府正式將每年的3月3日定為女兒節,每到這一天,日本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祈願女孩們健康成長。
擺放人偶是女兒節的最大特徵,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後」,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檯、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
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如今,外公外婆通常會事先準備好紅包,讓年輕夫婦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人偶。女兒節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數日開始擺放,結束後則要及時收藏起來留待來年再用。據說,一旦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女兒的婚嫁。
從女兒節的人偶規格往往可以判斷出某個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會地位,同時它也是日本經濟發展的真實反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人偶的擺放數量和奢華程度都達到頂峰。如果祖先是聲名顯赫的世家,家中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列為國家指定的特別文物。
【注4】小芥子為一種圓頭圓身的小木偶人,日本東北地方特產。
2
為了了解樽宮由紀子的容貌體態,看來有必要在節假日之外再去一次沙漠碑文穀。
第二天上午九點,我前往打工的地方。
眼下我打工的冰室川出版社位於神田小川町,上班不需要換乘交通工具就能到達。我之所以會持續工作兩年以上,刷新了迄今為止的最長記錄,理由之一就在於此。
乘丸之內線在淡路町下車,一出地麵,由大路往小巷稍微進去一點,冰室川出版社所在的五層大樓立刻出現在眼前。話雖如此,其實並非出版社自己的物業,隻是租了商住樓的三、四兩層而已。出版社倒是出版社沒錯,但隻是個有十來名正式社員的小公司。
搭上電梯,按下控製麵板上如今已難得一見的圓形突出按鈕,上到四樓。
出版社大致按樓層分為三樓營業部,四樓編輯部,但實際上不可能嚴格區分開來,到了後半個月最忙的時候,包括我在內三個打工者都被兩個部門接近極限(說不定已經超越了極限)地恣意使喚。
在四樓拿到五十本以上的複印件後,下來三樓幫忙分類捆包和發送教材,再迴到四樓,要麽拿隻紅鉛筆做類似校對的事,要麽戴上輕薄的塑料手套把照片的底片整理到信封裏麵,要不就是奉岡島部長之命,火速趕到某某大學的某某老師那裏,拜領對方嘔心瀝血的大作。不過一般都會因為還沒有完成,陷入沒完沒了等上幾個小時的狀態,中間某老師別說咖啡,連杯自來水都欠奉。
總而言之一句話,忙得不可開交。
打開鑲著磨砂玻璃的門,十月上旬的編輯部還是從容不迫的感覺,離瘋狂的月底還有十天以上,而且今天是周六,充滿悠閑自在的氣氛也是當然的吧。有人啜著焙茶,有人久違地整理桌子,有人對著電腦的屏保畫麵發呆,連一向嚴厲的岡島部長,也在辦公桌前以手支頤,眺望著窗外。
當然,也有閑不下來的人們。
「啊,來得正好。」
我剛走到辦公桌前,佐佐塚的招唿聲響了起來。他銀邊眼鏡下的眼睛骨碌碌亂轉,急躁地連聲叫道:「寄個摩托車快遞,摩托車快遞。」(譯註:此處原文為バイク便,一種使用摩托車為交通工具運送書籍、文件等小型物品的快遞,可在數小時內緊急送達,東京、大阪等交通擁堵的大城市需求較多。)
這男人為什麽總是不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呢。
「是從這裏寄出去嗎?」我反問佐佐塚。
「是啊是啊,服裝設計師和田先生的住址你知道吧?」
「嗯,知道。」
我從辦公桌上拿起住址簿的時候,佐佐湊到旁邊,說著「是寄這個」,遞過來三張磁碟。
我剛答應說明白了,收下磁碟,佐佐塚就迴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用原子筆在筆記本上亂塗亂畫。這麽閑的話,快遞這種事自己去叫不就好了。
【注2】日本電信電話公司。
【注3】雛壇為日本女兒節時擺放人偶的階梯式架子。
關於女兒節雛壇的介紹
日本女兒節緣起中國傳統的上巳節,是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發展。
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裏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兒節源自中國,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節日。
據日本史料記載,在8世紀的平安時代,京都(當時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宮廷貴族女子間已經盛行在人偶身上換穿衣服的遊戲,後來又出現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習俗。到了江戶時期,幕府正式將每年的3月3日定為女兒節,每到這一天,日本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祈願女孩們健康成長。
擺放人偶是女兒節的最大特徵,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後」,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檯、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
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如今,外公外婆通常會事先準備好紅包,讓年輕夫婦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人偶。女兒節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數日開始擺放,結束後則要及時收藏起來留待來年再用。據說,一旦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女兒的婚嫁。
從女兒節的人偶規格往往可以判斷出某個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會地位,同時它也是日本經濟發展的真實反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人偶的擺放數量和奢華程度都達到頂峰。如果祖先是聲名顯赫的世家,家中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列為國家指定的特別文物。
【注4】小芥子為一種圓頭圓身的小木偶人,日本東北地方特產。
2
為了了解樽宮由紀子的容貌體態,看來有必要在節假日之外再去一次沙漠碑文穀。
第二天上午九點,我前往打工的地方。
眼下我打工的冰室川出版社位於神田小川町,上班不需要換乘交通工具就能到達。我之所以會持續工作兩年以上,刷新了迄今為止的最長記錄,理由之一就在於此。
乘丸之內線在淡路町下車,一出地麵,由大路往小巷稍微進去一點,冰室川出版社所在的五層大樓立刻出現在眼前。話雖如此,其實並非出版社自己的物業,隻是租了商住樓的三、四兩層而已。出版社倒是出版社沒錯,但隻是個有十來名正式社員的小公司。
搭上電梯,按下控製麵板上如今已難得一見的圓形突出按鈕,上到四樓。
出版社大致按樓層分為三樓營業部,四樓編輯部,但實際上不可能嚴格區分開來,到了後半個月最忙的時候,包括我在內三個打工者都被兩個部門接近極限(說不定已經超越了極限)地恣意使喚。
在四樓拿到五十本以上的複印件後,下來三樓幫忙分類捆包和發送教材,再迴到四樓,要麽拿隻紅鉛筆做類似校對的事,要麽戴上輕薄的塑料手套把照片的底片整理到信封裏麵,要不就是奉岡島部長之命,火速趕到某某大學的某某老師那裏,拜領對方嘔心瀝血的大作。不過一般都會因為還沒有完成,陷入沒完沒了等上幾個小時的狀態,中間某老師別說咖啡,連杯自來水都欠奉。
總而言之一句話,忙得不可開交。
打開鑲著磨砂玻璃的門,十月上旬的編輯部還是從容不迫的感覺,離瘋狂的月底還有十天以上,而且今天是周六,充滿悠閑自在的氣氛也是當然的吧。有人啜著焙茶,有人久違地整理桌子,有人對著電腦的屏保畫麵發呆,連一向嚴厲的岡島部長,也在辦公桌前以手支頤,眺望著窗外。
當然,也有閑不下來的人們。
「啊,來得正好。」
我剛走到辦公桌前,佐佐塚的招唿聲響了起來。他銀邊眼鏡下的眼睛骨碌碌亂轉,急躁地連聲叫道:「寄個摩托車快遞,摩托車快遞。」(譯註:此處原文為バイク便,一種使用摩托車為交通工具運送書籍、文件等小型物品的快遞,可在數小時內緊急送達,東京、大阪等交通擁堵的大城市需求較多。)
這男人為什麽總是不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呢。
「是從這裏寄出去嗎?」我反問佐佐塚。
「是啊是啊,服裝設計師和田先生的住址你知道吧?」
「嗯,知道。」
我從辦公桌上拿起住址簿的時候,佐佐湊到旁邊,說著「是寄這個」,遞過來三張磁碟。
我剛答應說明白了,收下磁碟,佐佐塚就迴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用原子筆在筆記本上亂塗亂畫。這麽閑的話,快遞這種事自己去叫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