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華北決戰--空襲1
亮劍:為什麽你的繳獲這麽多 作者:待客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戰以來,凡大型作戰,必以爭奪製空權開始,且製空權的爭奪會一直貫穿作戰始終。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製空權極為重要,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了戰役的結果。
因此,哪怕華北決戰尚未開幕,敵我雙方兵力也都尚未部署到位,但製空權的爭奪卻已經提前開始,且一開始就注定極為火爆。
………………
會議室裏,聽到張雲詢問聯合空軍空襲準備情況,旁邊的劉長青拿出文件本看了一眼後答道:“大概3個小時前,聯合空軍曾發來了電報,匯報了他們的準備情況。
根據聯合空軍報告,他們之前已經對石門、保定、德州等地進行了密集偵查,確實發現幾個地區入駐了大量的鬼子部隊和裝備,具有很大的轟炸價值。不過,偵察機同時也發現了大量的防空陣地,鬼子裝備有數量不菲的25毫米、37毫米以及75毫米高炮。
聯合空軍指揮部研判,這很可能是關東軍鬼子部隊從東北調入關內的防空炮群。
考慮到關東軍防空部隊曾經多次與毛熊國作戰,防空作戰經驗較為豐富,其裝備的防空火炮雖然大部分能力一般,但已經形成對我轟炸機群的較大威脅。為了防止因轟炸產生較大損失,聯合空軍擬先發起幾次水平轟炸,慢慢削弱鬼子防空力量。
目前,聯合空軍正在進行空襲準備,準備在入夜前發起一波攻勢。”
張雲認真的聽著,並沒有急於發表什麽意見。
這些年帶著部隊作戰,經曆甚至指揮了很多大場麵,張雲如今也算久經戰陣,稱得上八路軍的一位“名將”了。
不過,這樣的稱號僅限於陸軍指揮方麵。
空軍畢竟是很專業的軍種,作戰指揮自有規律和要訣,不是外行可以瞎指揮的。
因此,他隻提出戰略方向,並不打算插手空軍指揮部的具體指揮。
考慮到此次決戰中,鬼子恐怕也會聚集大量航空兵力,雖然精銳已經不多,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因此,他此次對聯合空軍的要求隻有一個,即盡可能奪取製空權,哪怕不能完全奪取,也要盡可能抵消鬼子戰機對地麵的幹擾。
此次決戰八路軍地麵軍力占優,決勝完全可以交給地麵主力,但如果鬼子掌握了製空權,可以隨意發起對獨立支隊重裝部隊的轟炸,那可就萬事皆休了。
張雲的這個要求,對聯合空軍來說並不算太高,但要完成難度也絕對不小。
鬼子同樣高度重視此次決戰,必然會調動華北、關東軍陸航部隊以及海軍航空兵部隊參戰。
甚至,就連華中地區的鬼子陸航部隊說不定也會湊湊熱鬧。
雖然如今鬼子航空兵部隊的精銳飛行員已經基本被耗了幹淨,但航空學校還在,機群更是湊吧湊吧也有千餘架戰機了。
這麽多戰機主動出擊,四處亂飛,聯合空軍很難守得水潑不進,很容易就會被鬼子戰機鑽了空子,對地麵進行幹擾轟炸。
為了完成張司令的任務,聯合空軍指揮部的兩國空軍指揮員們商議了許久,最終製定了兩種作戰方略。
第一種,就像漂亮國和鬼子在太平洋戰場上幹的那樣,互相對對方的航母、陸地機場進行空襲,盡可能拔掉前線機場,進而讓鬼子航空兵力失去發力點。
按照這個思路,聯合空軍將主動發起對北平、天津、青島甚至沈陽、大連等地機場的進攻,同時盡可能封鎖海麵,逐個摧毀鬼子的前線機場,將鬼子航空兵驅趕到戰區以外。
沒有這些機場,航母也被趕走後,鬼子大部分戰機都難以飛抵戰場,進而也就難以對地麵產生影響。
這一戰略的主動性較強,且一旦成功就可以以較小代價取得製空權。
但考慮到大部分作戰區域都是敵占區,機組一旦被擊落就難以救援,恐怕飛行員損失會較大。
因此,這個戰略直接被張雲否決。
第二種作戰策略,則比較簡單粗暴。
鬼子將此次發起的華北決戰地點定在冀中,主要是考慮到後勤補給方便,且關東軍、海空航空兵可以參戰,容易爭奪製空權。
不過,相比較廣闊的太平洋,冀中這塊地實在太小。
鬼子數十萬大軍,隻能沿著兩條鐵路線部署,其中一條就是緊貼著山西太行山脈的平漢鐵路。
如今八路軍已經在太行山山脈上建立了5座雷達站,可以實現對山外180公裏範圍內的空域監測,完全將平漢鐵路上的石門、保定等地都覆蓋其中。
之前反太行山圍攻戰中,八路軍聯合空軍部隊就成功在鬼子陸航機群的巡邏防護下,以雷達引導機群鑽過鬼子的巡邏網,突襲發起過對石門等地的轟炸,還通過將鬼子戰機引入太行山,擊落了鬼子大量戰機並俘虜了眾多鬼子飛行員。
之前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拿過來再用一次。
既然此次戰場在冀中,且鬼子鉗形攻勢的一個大鉗子就在平漢鐵路上,聯合空軍就打算密集發起對平漢鐵路的轟炸,進而吸引鬼子護航戰機追擊,故技重施,迅速消耗鬼子的戰機和飛行員。
說白了,與上次不同,這一次轟炸不是目的,吸引鬼子護航戰機追擊決戰才是。
這個戰略,優勢自然就是飛行員損失比較小,畢竟是己方控製區域,被擊落的飛行員可以快速搜救。
缺點也很明顯,這種戰術進行到了最後,又會變成一次比拚生產力的競賽。
鬼子航空兵雖然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精銳飛行員,但畢竟還有少量精銳殘留,再加上航空學校還在源源不斷的補充新手飛行員,實力雖然已經大損,但也不可小覷。
而八路軍聯合空軍這些年也培養出不少精銳,但新補充的大部分飛行員也是新手。
大家其實半斤八兩。
如此一來,雙方恐怕又會在這樣密集的交戰中損失大量戰機,最後演變成比拚飛機補充能力的競賽。
這一點上,如果僅看雙方軍工產能,小鬼子其實還是占優的,畢竟如今八路軍月產飛機不過200餘架,僅有鬼子生產能力的五分之一左右。
不過麽,張雲的繳獲加成係統本就可以繳獲加成一半,更何況如今漂亮國也同意八路軍以黃金、美元甚至日元資產等購買戰機,也算一條補充的途徑。
因此張雲自然不怕這種競賽。
也因此,張雲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條作戰方略。
此次轟炸,其實就是這種方略的前奏。
鬼子已經上過一次當了,很難輕易再大規模派出戰機前往山區作戰。
必須把鬼子轟炸疼了,讓鬼子發現不反擊不行了,才能夠推動下去。
這也是此次聯合空軍第一次轟炸就選擇了傍晚時刻的原因。
轟炸完正好天快黑了,不讓鬼子航空兵有追擊的機會,先讓鬼子疼一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製空權極為重要,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了戰役的結果。
因此,哪怕華北決戰尚未開幕,敵我雙方兵力也都尚未部署到位,但製空權的爭奪卻已經提前開始,且一開始就注定極為火爆。
………………
會議室裏,聽到張雲詢問聯合空軍空襲準備情況,旁邊的劉長青拿出文件本看了一眼後答道:“大概3個小時前,聯合空軍曾發來了電報,匯報了他們的準備情況。
根據聯合空軍報告,他們之前已經對石門、保定、德州等地進行了密集偵查,確實發現幾個地區入駐了大量的鬼子部隊和裝備,具有很大的轟炸價值。不過,偵察機同時也發現了大量的防空陣地,鬼子裝備有數量不菲的25毫米、37毫米以及75毫米高炮。
聯合空軍指揮部研判,這很可能是關東軍鬼子部隊從東北調入關內的防空炮群。
考慮到關東軍防空部隊曾經多次與毛熊國作戰,防空作戰經驗較為豐富,其裝備的防空火炮雖然大部分能力一般,但已經形成對我轟炸機群的較大威脅。為了防止因轟炸產生較大損失,聯合空軍擬先發起幾次水平轟炸,慢慢削弱鬼子防空力量。
目前,聯合空軍正在進行空襲準備,準備在入夜前發起一波攻勢。”
張雲認真的聽著,並沒有急於發表什麽意見。
這些年帶著部隊作戰,經曆甚至指揮了很多大場麵,張雲如今也算久經戰陣,稱得上八路軍的一位“名將”了。
不過,這樣的稱號僅限於陸軍指揮方麵。
空軍畢竟是很專業的軍種,作戰指揮自有規律和要訣,不是外行可以瞎指揮的。
因此,他隻提出戰略方向,並不打算插手空軍指揮部的具體指揮。
考慮到此次決戰中,鬼子恐怕也會聚集大量航空兵力,雖然精銳已經不多,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因此,他此次對聯合空軍的要求隻有一個,即盡可能奪取製空權,哪怕不能完全奪取,也要盡可能抵消鬼子戰機對地麵的幹擾。
此次決戰八路軍地麵軍力占優,決勝完全可以交給地麵主力,但如果鬼子掌握了製空權,可以隨意發起對獨立支隊重裝部隊的轟炸,那可就萬事皆休了。
張雲的這個要求,對聯合空軍來說並不算太高,但要完成難度也絕對不小。
鬼子同樣高度重視此次決戰,必然會調動華北、關東軍陸航部隊以及海軍航空兵部隊參戰。
甚至,就連華中地區的鬼子陸航部隊說不定也會湊湊熱鬧。
雖然如今鬼子航空兵部隊的精銳飛行員已經基本被耗了幹淨,但航空學校還在,機群更是湊吧湊吧也有千餘架戰機了。
這麽多戰機主動出擊,四處亂飛,聯合空軍很難守得水潑不進,很容易就會被鬼子戰機鑽了空子,對地麵進行幹擾轟炸。
為了完成張司令的任務,聯合空軍指揮部的兩國空軍指揮員們商議了許久,最終製定了兩種作戰方略。
第一種,就像漂亮國和鬼子在太平洋戰場上幹的那樣,互相對對方的航母、陸地機場進行空襲,盡可能拔掉前線機場,進而讓鬼子航空兵力失去發力點。
按照這個思路,聯合空軍將主動發起對北平、天津、青島甚至沈陽、大連等地機場的進攻,同時盡可能封鎖海麵,逐個摧毀鬼子的前線機場,將鬼子航空兵驅趕到戰區以外。
沒有這些機場,航母也被趕走後,鬼子大部分戰機都難以飛抵戰場,進而也就難以對地麵產生影響。
這一戰略的主動性較強,且一旦成功就可以以較小代價取得製空權。
但考慮到大部分作戰區域都是敵占區,機組一旦被擊落就難以救援,恐怕飛行員損失會較大。
因此,這個戰略直接被張雲否決。
第二種作戰策略,則比較簡單粗暴。
鬼子將此次發起的華北決戰地點定在冀中,主要是考慮到後勤補給方便,且關東軍、海空航空兵可以參戰,容易爭奪製空權。
不過,相比較廣闊的太平洋,冀中這塊地實在太小。
鬼子數十萬大軍,隻能沿著兩條鐵路線部署,其中一條就是緊貼著山西太行山脈的平漢鐵路。
如今八路軍已經在太行山山脈上建立了5座雷達站,可以實現對山外180公裏範圍內的空域監測,完全將平漢鐵路上的石門、保定等地都覆蓋其中。
之前反太行山圍攻戰中,八路軍聯合空軍部隊就成功在鬼子陸航機群的巡邏防護下,以雷達引導機群鑽過鬼子的巡邏網,突襲發起過對石門等地的轟炸,還通過將鬼子戰機引入太行山,擊落了鬼子大量戰機並俘虜了眾多鬼子飛行員。
之前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拿過來再用一次。
既然此次戰場在冀中,且鬼子鉗形攻勢的一個大鉗子就在平漢鐵路上,聯合空軍就打算密集發起對平漢鐵路的轟炸,進而吸引鬼子護航戰機追擊,故技重施,迅速消耗鬼子的戰機和飛行員。
說白了,與上次不同,這一次轟炸不是目的,吸引鬼子護航戰機追擊決戰才是。
這個戰略,優勢自然就是飛行員損失比較小,畢竟是己方控製區域,被擊落的飛行員可以快速搜救。
缺點也很明顯,這種戰術進行到了最後,又會變成一次比拚生產力的競賽。
鬼子航空兵雖然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精銳飛行員,但畢竟還有少量精銳殘留,再加上航空學校還在源源不斷的補充新手飛行員,實力雖然已經大損,但也不可小覷。
而八路軍聯合空軍這些年也培養出不少精銳,但新補充的大部分飛行員也是新手。
大家其實半斤八兩。
如此一來,雙方恐怕又會在這樣密集的交戰中損失大量戰機,最後演變成比拚飛機補充能力的競賽。
這一點上,如果僅看雙方軍工產能,小鬼子其實還是占優的,畢竟如今八路軍月產飛機不過200餘架,僅有鬼子生產能力的五分之一左右。
不過麽,張雲的繳獲加成係統本就可以繳獲加成一半,更何況如今漂亮國也同意八路軍以黃金、美元甚至日元資產等購買戰機,也算一條補充的途徑。
因此張雲自然不怕這種競賽。
也因此,張雲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條作戰方略。
此次轟炸,其實就是這種方略的前奏。
鬼子已經上過一次當了,很難輕易再大規模派出戰機前往山區作戰。
必須把鬼子轟炸疼了,讓鬼子發現不反擊不行了,才能夠推動下去。
這也是此次聯合空軍第一次轟炸就選擇了傍晚時刻的原因。
轟炸完正好天快黑了,不讓鬼子航空兵有追擊的機會,先讓鬼子疼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