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皇宮。


    慶陽帝此刻正在禦書房內批閱奏折,就聽外麵響起了內侍通傳的聲音。


    “陛下,淮河急遞信!”


    一聽是淮河來的信,慶陽帝立馬就放下了手裏的朱筆,揮手讓人進來。


    慶陽帝眉頭緊皺,“趕緊呈上來!”


    小內侍不敢有任何的耽誤,趕緊呈給了老監手裏。


    老監看著信封上的藍色蠟封,低聲說道:“陛下,這次是藍色,林大人說這藍色代表不確定,應該不是什麽大事......”


    慶陽帝的眉頭卻皺的更緊了一些。


    藍色蠟封,這就代表鹽務上出了大事。


    自從林峰搞出精鹽這大半年以來,藍色蠟封從未出現在皇宮,這次會是什麽事呢?


    剛揭開信封,慶陽帝身邊的老監自覺的後退了兩步,目不斜視的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裏,等著慶陽帝的下一步指示。


    信上簡短的幾句話,慶陽帝掃了一眼大概就看清了內容。


    這不是林峰的親筆信,而是皇家暗衛的慣用的書寫方式,但這封信應該是林峰的意思。


    鹽務上果然出了大事,林峰懷疑三角海鹽運司出了事,意思就是要皇帝出人去調查清楚這件事的真假。


    淮河碼頭每月的銷售量都是固定的,但現在林峰要三角海出三十萬兩,鹽運司那邊卻推三阻四的不願意跟淮河碼頭這邊配合。


    本來林峰還沒往這上麵想,但這件事卻讓他多長了個心眼。


    三角海的鹽務絕對出了變故,這是林峰第一個懷疑的點,其次就是跟私鹽販子有關係。


    大慶國的精鹽賣的這麽便宜,按理說私鹽販子已經沒了利潤才對,現在林峰能夠想到的就是跟三角海域的海盜勾結,把大慶出產的精鹽賣給了海盜。


    慶陽帝眼神冷冷的掃過跪在地上的那個小內侍,“我國出產那麽多的精鹽,現在卻給不了淮河碼頭,那這些精鹽去哪裏了?”


    這話問的那小內侍明顯的一愣。


    他顫顫巍巍的迴了一句,“陛下,這不會是被海盜給搶了吧?”


    小內侍的話,讓慶陽帝怔愣了好久。


    海盜?


    難道林峰的意思是這個?


    三角海峽連接多國海岸,海盜一慣猖獗慣了,要真的被海盜搶了也說得過去。


    可慶陽帝轉念一想,就覺得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林峰在三角海峽放了兩萬兵馬,太子的大部分暗部也都在三角海峽。


    就連皇帝的幾個心腹也都守在鹽場外麵盯著,這麽多人守在三角海峽,海盜還敢來嗎?


    雖然三角海駐守的兵士們都是出自寒山關,但現在都被太子的人控製在了手裏,按理說不會出這樣的事情才對。


    難道,是太子那邊出了問題?


    慶陽帝剛剛想到這裏,就聽內侍再次稟報。


    “陛下,太子殿下在外求見!”


    慶陽帝忙揮手讓人直接進來。


    太子蕭宇文一進來,就看到了皇帝手裏的正在看著的信紙,再看皇帝的神情此刻已經帶上了不悅。


    他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林峰的飛鴿傳信已經到了慶陽帝的手裏的可能性,蕭宇文心裏早就猜到了,隻是沒有想到慶陽帝的臉色會這麽差。


    一瞬間,蕭宇文就明白了是怎麽迴事。


    他立馬就腿軟的跪了下來,“父皇!陛下......”


    “這件事,兒臣,臣可以解釋.....”


    蕭宇文顫顫巍巍的開口,想要在慶陽帝的麵前好好解釋一番。


    慶陽帝卻在這個時候先笑了起來,但蕭宇文很明顯的看到了那笑容根本就不達眼底。


    蕭宇文知道自己這個太子來之不易,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林峰的原因自己才能在太子之位上站穩腳跟。


    這個時候,慶陽帝會懷疑自己這個太子謀權也在情理之中。


    自古帝王之心多疑難辨,慶陽帝自然也不能免俗。


    林峰的手段,蕭宇文很清楚。


    遷都之前林峰還給慶陽帝準備了一個大禮,就是淮河三郡城的迴歸。


    這件事,名義上是蕭宇文在撐頭辦,但這背後使力的卻是林峰這個淮河郡郡守。


    正因為有林峰的支持,才能會他蕭宇文如今的地位。


    他時刻記著林峰的話,太子之位需要軍功的加持,還需要強大的文官團的支持,但這些都還隻是輔助,最重要的是他這個太子要得大慶百姓的民心。


    民心所向才是蕭宇文必須抓在手裏的東西,隻要得了民心,之後做任何的事情都會相對容易一些。


    新政的推行,跟太子政權的維護也會手到擒來。


    這些重點,林峰已經給蕭宇文說的很明白了。


    蕭宇文也知道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洗清自己在三角海鹽務上的嫌疑。


    如果讓慶陽帝繼續誤會下去,隻怕是那剛剛解除禁足的六皇子就要借機上位了,這對於蕭宇文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慶陽帝笑著開口,“朕沒有懷疑你,隻是這封信......”


    後麵的話,他沒有明說。


    可蕭宇文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了,林峰懷疑鹽務出事,應該跟太子這邊的人有很大的關係。


    “陛下英明,這件事臣會讓按察使羅威秘密到三角海進行查訪,明麵上會讓欽差前往調查整件事的真偽,一定給陛下一個完美的交代。”


    “若真是.....真是臣的人在犯上做亂,這件事臣一定秉公處置,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蕭宇文這話,說的已經算是保守的了,後麵還有一些狠話他沒說出來。


    當然這裏麵的意思,此刻已經不言而喻了。


    後麵。


    蕭宇文又不放心的補了一句,“陛下,這件事臣一定辦好絕對不會讓這件事影響遷都事宜,絕對不會!”


    這句話的份量,抵得上之前他說的所有的話。


    遷都事宜,絕對不能受任何的影響。


    在大慶國遷都這件事上麵一旦出事,那就關乎整個大陸對大慶國的看法。


    一旦這件事情發酵起來,影響的將是大慶的國運,跟以後大慶的信譽。


    這樣的事情,蕭宇文當然知道絕對不能發生。


    否則,自己這個太子之位恐怕也保不住了。


    這不是他擔心就不會發生的事情,而是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絕對會對他蕭宇文有絕對的影響。


    一個小小的三角海,影響的卻是他蕭宇文的太子之位,蕭宇文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絕對不允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間青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間青絲並收藏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