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當日夜間。


    淮河郡張錢袋的信件,就被送到了淮河碼頭林峰的手裏。


    林峰身邊坐著造船司的幾個高層,此刻正在商議炮船的製作圖稿,炮船的雛形已經製作完成,就是裏麵的核心還未有進展。


    此刻,眾人匯聚到一處,就是想要盡快解決這件事。


    有人擔心的開口問,“大人,這個時候淮河郡官員送信前來,不會是有什麽大事發生吧?”


    林峰看著手裏薄薄的信封,覺得應該不是什麽大事!


    要是淮河郡當真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那作為淮河郡郡守的副手張錢袋,肯定會飛鴿傳書來的更快一些。


    現在能夠讓張錢袋這麽上心的事情,林峰想應該跟淮河郡的發展有關係。


    “你們先商量著,我先看看那邊發生了什麽事!”


    說著,林峰就走到了一邊去查看張錢袋的信件。


    看著信件上的內容之後,林峰的笑聲也跟著傳了出來。


    眾人都看向了林峰那邊,一臉的疑惑不解。


    林峰身邊的親衛沒有多少表情的收起了信件,裝在了林峰書案邊的那個盒子裏。


    這個盒子是專門跟淮河郡聯絡的官員來往信件,而另一邊的則是整個淮河郡的情報網的消息。


    而這些,都是林峰的親衛來管著收發。


    這次淮河郡張錢袋來信,主要就是想要在林峰這裏求一個心裏有底。


    林峰當即笑著吩咐親衛執筆,“這件事我林峰允了,讓他們放手去做就是!”


    “兩郡聯合發展是個不錯的計劃,成康郡既然有心來學,那我淮河郡自然不能錯過這個絕好的機會。”


    “如果能夠讓三郡聯合起來,一起促進我淮河的發展,那自然是更好的一條路。”


    “現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最好是把淮河三郡城的官員們都統一起來搞一次大整改,把淮河三郡治理成一個示範大城。”


    聽到林峰說這些話,本來還在討論圖紙的幾個造船司的高層,此刻也饒有興致的跟著圍觀了過來。


    其中一人興奮的問林峰,“林大人,您剛剛說的想要整合三郡這事是真的嗎?”


    林峰笑著看向那人。


    隨後擺了擺手,“三郡整合的奏折我已經遞上去了,可還沒有得到陛下的應允。”


    “我知道,一旦整合三郡肯定會受到各地官員的抵製,但這件事對我淮河來說是最好的發展計劃,淮河三郡乃是南部邊境最大的三座城池,想要發展起來不容易。”


    “首先淮河的發展它受製於金國,其次受製於生產跟稅法製度,想要打破這些桎梏最快的辦法,那就是廢除舊製改立新製!”


    林峰說的這個道理,此刻在場的眾人都能聽明白。


    可他們都知道一點,這話被林峰說出來確實是簡單,可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一個地方想要完成改製,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稅法改製這事還好說,至少它現在被大慶的百姓們所接受,實施改製相對來說簡單得多。


    可想要整合整個淮河三郡城,絕對不會受到另外兩郡城的官員支持。


    這改製整合一事說穿了就是在損害他們的利益,成了林峰用來擁兵自重的絕對理由,這事另外兩郡的官員絕對不會輕易同意。


    可即便林峰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但還是上湊到了慶陽帝的跟前。


    這讓眾人想不明白,林峰究竟是為什麽這麽做!


    有官員擔憂的看向林峰,“大人,整合三郡這事的事情不應該把壓力給到您這,太子殿下比您更好開口跟陛下說這事不是嗎?”


    他們憤憤不平的樣子,讓林峰一一看在眼裏。


    “太子殿下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但他的事情比你我這些地方官員還要更多,他不能被局限在這些小事小情上。


    “建設好淮河三郡城,是每一個淮河官員的責任,正是因為這樣的時候,我們更加應該擔當起來做好這些設想跟發展的計劃,才能真正的做到為陛下殿下分憂!”


    對於林峰這些話,眾人紛紛感到一陣臉熱。


    他們做不到像林峰一樣大膽的設想,也做不到林峰這樣的覺悟高度,他們能做的就是把林峰吩咐的事情給做好,其餘的那些隻能交給時間來證明。


    就像在之前,他們這些工匠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還能被林峰高價挖來造船是一樣的道理。


    他們能夠想到的就是給林峰打抱不平,為林峰憤憤幾句。


    也想不到林峰說的給陛下分憂這件事更加深層的理解,他們出生市井想法簡單很正常。


    想不到更遠的發展方向,林峰當然也能夠理解。


    但是這種時候,林峰更要拿出自己的態度來教他們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諸位,我大慶國百姓們依附的是大慶,要是大慶國被金國轄製那最後受苦的還是我大慶百姓,先有大慶國再有我們這些大慶臣民,所以我們這些官員更應該考慮的是大慶國的利益,再考慮自身的利益。”


    “就拿我們現在搞的造船司來說,你們代表的是我們大慶的工匠,做出來的也是我大慶需要的船隻,所以擺在前頭的始終是國家利益,我們官員更應該以身作則帶領百姓們把日子過好。”


    “而想要達到這個標準,淮河三郡整合那就是勢在必行的大事。”


    林峰的話,讓眾人感到羞愧難當。


    緊跟著幾人紛紛附和林峰的話。


    “大人說的極是!”


    “我們這些人還是把這件事,給想的太簡單了!”


    “林大人深謀遠慮,不是我們這些人可以比擬的......”


    整個大慶邊境的百姓們都知道,林峰這人是個言出必行的大清官。


    他在邊境上做的那些事情,讓各個邊境的百姓們跟著紛紛受益,這件事也同樣讓各地官員忌憚不已。


    林峰的出發點一直都是向百姓傾斜的,那就表明這樣會跟官員們的利益相悖,這樣的人在官場裏就是貪官眼裏的老鼠屎。


    正是因為林峰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子衝勁,在官場當中才成為一股清流。


    他不僅保住了自己百姓們的利益,還在陛下麵前立了軍令狀,要建設好淮河這個南麵門戶所在地。


    現在半年時間已過,淮河郡才正有了整改的起色,這次借著成康郡官員偷師這個事情,林峰自然要好好操作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間青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間青絲並收藏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