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在京城周邊轉悠勘察了三日時間,才把官道的事情給全部安排好。


    大慶國的京城,乃是占地最廣的一座靠山環河的城池,外圍有護城河護衛守護整個京城的百姓,後麵環山的山勢包圍著整個京城城池。


    想要打通通往大陸北麵的官道,不是一件易事,這需要幾年的光景才能完成。


    光是砍伐出整條路徑就需要足足一年時間,這時間還隻是初步的估算還未必能夠完成,鋪設路麵、夯實路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支持。


    所以林峰的意思是要兩國和談,讓北麵三國也出力來修建這條通往北麵的官道。


    這樣兩頭往中間靠肯定要快一點,要是大慶國這邊人力財力全部跟上的話,林峰大概估算了一下,預計在一年之內應該是可以完全搞好。


    但這期間,需要保證前麵的路基必須全部清理完整,後麵鋪設路麵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所以,前期開荒這個差事才是最辛苦的。


    林峰把這件事交給這些世家子弟,當然也是看他們一個做事的態度,要是做的好那自然可以被重用,要是這次開荒他們無所作為,那林峰也會如實上報選拔其中最好的人才用。


    測量的人選林峰還是用的自己的老人,那些人才是真正想要做事的好手,有了他們在其中才不會耽誤更多的時間,也能把這個隊伍給全力帶動起來。


    林峰這次去淮河郡,預計要等收迴淮河老三郡城才會返迴京城這邊當差。


    淮河郡那邊的事情處理起來沒什麽難度,重要的還是南部城的皇城修建,八個月的時間想要把整個皇城的前殿全部都建好確實是有難度。


    後麵規劃出來的整個皇城的後殿,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搞進一步的精修建設。


    地基修整方麵林峰手底下有相對專業的人手,這些事情還是需要專業的人手來辦才能節省更多的時間,現在在林峰這裏時間就是金錢,耽誤的時間越多大慶國遷都這件事越難以完成。


    林峰在遷都這件事上麵一直都比較堅持,當時跟慶陽帝提出遷都的時候他就說了,遷都對於大慶國的發展來說好處隻會多不會少。


    南部城鄰水,漕運發展起來相當容易。


    淮河碼頭的造船廠林峰也有意的擴大做強,他就是要做給金國看,大慶沒有金國的造船工匠們一樣可以把漕運給發展起來。


    再加上大慶國的精鹽跟瓷器,大慶的漕運一旦展開肯定會越做越大。


    慶陽帝之所以這麽爽快的答應遷都到南部城,也是因為看了林峰那些造船術跟新式的貨船圖紙,才敢做出這樣瘋狂的決定。


    遷都在眾臣們看來就是違反祖製的大事,絕對不得馬虎對待,慶陽帝冒著臣民的反對直接把這件事給一力壓了下去。


    要是今年年底不遷都完成,首先這些臣子們針對的就是林峰這個罪魁禍首的挑事精。


    所以,林峰這次去往淮河郡,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建造皇城。


    南部城地勢寬闊,皇城要建在正東方的那片荒地上,林峰利用半月的時間把整塊荒地都給開了出來,兩千個勞工在荒地裏忙前忙後,白天黑夜都在勞作才算在半月時間全部平了出來。


    如今遷都在即,林峰很多得用的人都是從寒山關調派而來。


    就連淮河郡的在冊官員,都被林峰一紙調令就劃走了將近一半的人。


    即便是這些官員們眼睛熬的通紅,整個淮河郡都沒有一個人說林峰做的不對,他們都知道林峰做的好那他們自然也有功勞。


    他們現在跟林峰綁在了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大家都看的異常的清楚。


    遷都是大事,淮河郡離京城也是最近的大城,以後要是真的能夠把整個淮河郡都並到南部城去,那他們可都是留任的京官。


    這樣的身份地位轉變,誰都想要去搏一搏!


    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們都會努力去爭取最大的可能性。


    京官再小都比外放官員要輕鬆得多,京官再小都有肉,這是大慶國官場一個說法,所以很多官員都不想被外放做官。


    沒有任何勢力的外放官員,那就是入了虎口的羊羔。


    一個小小的鄉紳都能夠把官員給牢牢的控製在手裏,這就是沒有背景的弊端。


    林峰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在陵縣立足,全靠他從商多年的手段用得好,還有就是李寒江的幫忙,林峰這才得以在陵縣立足。


    當他自足陵縣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變更修整陵縣跟其他各縣的官道,這件事直接在陵縣掀起了轟動。


    有了陵縣百姓們的支持,林峰很快就順手了很多,這之後各個鄉紳也無話可說,陵縣的勢力被林峰一點點的收攏到了自己的手裏。


    接下來陵縣的改變,徹底的震驚到了這些鄉紳們,他們震驚於林峰的手段之高明,腦子之活泛。


    同樣的辦法,林峰再次在寒山關徹底的運用起來。


    現在整個淮河郡也是同樣的情況,各個地方的官道遍地開花的建設,所有整改的事情如火如荼的在進行當中。


    如今,整個淮河郡加上南部城都被林峰控製在了手中。


    現在遷都在即,新帝都都給搬遷到了距離淮河郡最近的南部城,這樣的機會淮河郡的官員們自然會好好把握。


    林峰一說要走,整個世家子弟們都有些慌了。


    “林大人你這馬上要離開京城,大概什麽時候返京?”


    “這要是時間久了,我們這邊之後的安排又要怎麽辦?”


    “對對對,林大人你這個主心骨走了,我們辦起事來就沒那麽自在了,這可不是您在京城的時候.....”


    林峰笑笑,並沒有作答。


    之後的三天時間,林峰讓這些世家子弟們盡快了熟悉一遍官道建設的事務。


    然後留下了自己的十來個親信,之後就跟著安排起了準備離京的事宜。


    三皇子家眷是肯定要跟著隨遷到新帝都,後宮娘娘們也要等秋獵完畢之後,才會隨著慶陽帝的聖駕隨遷到南部城。


    林家一大家子丫鬟仆婦也不少,他們一家早就收拾妥當,就等林峰一聲令下直接出發前往。


    林家宅院這邊林峰一家子都走了,那這邊就隻留下了幾個不願去往別處的家丁跟老仆婦守著院子,之後林峰還要到這邊當差,留著以後住正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間青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間青絲並收藏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