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這件事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多此一舉,但在林峰看來卻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南部城臨近金國跟南崇國,一旦三國展開矛盾,首先遭殃的就是大慶國邊境,林峰的意圖在於收迴淮河郡的另外三座郡城。


    如果收迴淮河另外三座郡城,那這南部城就不能算是邊境城池,而是位於南方的中心位置上。


    在南部城建皇城,那就是穩定南方最好的辦法。


    當然即便是不遷都南方,林峰也有辦法讓南方徹底的安定下來。


    首先,大慶的京城位於四路軍隊最中心的位置,在其他官員的眼裏這就是天然的保護屏障,可在林峰的眼裏,它已經沒有了可以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還不如另外找一座更大的城池發展軍事跟漕運,淮河郡是一條天然的運河,漕運業相當好發展,同樣也是大慶國往外延伸關係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在大慶國,如果是一直都這樣固步自封下去,那最後等待大慶國的就隻有一個後果。


    林峰知道現在遷都比任何時候都要合適,這一點,慶陽帝跟李稷也同樣清楚,要是放棄這次遷都的機會,那之後不一定還會再有這樣的時機。


    不等眾人再次提出反對的意見,林峰就再次開口說道。


    “人手不夠可以再加,但是時間上卻不能拖,現在到今年年底還有足足六個月的時間,我們還有很多的時間來想辦法。”


    “我的意思是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到別的城池招攬一部分徭役來建城,新帝都修建的工事必須要給徭役加工錢。”


    “給足他們銀子,這樣才是最好的解決徭役的辦法,他們有了銀子掙到手裏,勞工們難道還不來嗎?”


    銀子!


    人手!


    這些都準備充足,林峰就不信還不能成事。


    木頭不夠就花銀子購買,匠人不夠就再找,這麽大一個大慶國,他就不相信還能被遷都這樣的事情給難住。


    有幾人還在猶豫,而有人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他道:“銀子跟人手這些都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我淮河碼頭的銀兩本就不多,這要是再給南部城花了,我淮河郡之後的建設銀兩自然會短缺。”


    “更何況這件事並不是我們來主導,修建的事情不是我們能夠管的,到時候別給自己惹一身腥劃不來.....”


    林峰眉頭一挑。


    審視的眼神就跟著甩了出去,“要是任何事情都要計較一個得失,那你就不適合做官。”


    “想要做好一個官員首先該考慮事情,就是這件事對百姓們有沒有實實在在的益處,要是沒有那這件事就不能去做,要是有益處即便是會讓你失去聲譽,那這件事也要繼續做下去。”


    “計較得失並不在這上麵,而是在其他的地方,就比如交易貨船這件事,我們雙方都有利的情況下,那就是可以去做的好事。”


    “促進發展的事情,一般不用多考慮就可以去做,這事放在哪裏都是利益最大化,為了大慶國能夠走的更遠不得不去做的決定就是發展這條路。”


    林峰的眼裏,把大慶國的發展看得很重要。


    相反的祖製什麽的這些,他反倒是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畢竟林峰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靈魂,而且他是一個無神論者,做什麽事情自己不努力,最後靠著求神拜佛一樣的辦不到,這就是他跟其他官員們不同的差別。


    官員們不動腦子思考,還要怪上麵就是這樣的規定。


    在林峰看來規則之內的變通,是官員們必須思考的事情,但要是規則錯了那之後行事的人都會跟著出錯,那這些規則就隻能被廢止。


    遷都這件事來說,林峰想的就是盡快把大慶國國君的辦事處給轉移到南方,首先是穩定南方一些躁動的勢力,其次就是讓金國跟南崇國心裏忌憚。


    大慶國的精鹽跟瓷器,讓各國都有了想要占有的心思,但是他們都知道一點,現在大慶國一旦有跟其他國家合作的心思,就會讓另一方產生爭強好勝的態度。


    金國跟南崇國都想要霸占大慶國的資源,兩國大臣自然是互不相讓。


    一個比一個提出的條件還要好,就拿蠻夷跟金國來說,他們恨不得大慶國把精鹽全部都賣給他們一個國家,讓其他國家再去跟他們購買精鹽。


    可林峰就是不讓他們如願,這精鹽賣給哪個國家都是這樣的價格,一樣的東西他絕對不賣兩個價格。


    在這一點上麵,林峰在各國眼中已經有了口碑,說起林峰這人他們都會忍不住跟著讚一句,林峰這人是個有頭腦的大慶官員。


    跟林峰做生意的別國商隊,也對林峰是讚不絕口。


    現在跟林峰相處比較久的就是金國的商戶們,他們幾乎三天就能見到林峰去交易船上一次,正是因為有了林峰存在,才會有金國跟大慶國合作。


    也才有他們這些商戶們上交易船的機會,現在他們的收入翻了十倍不止,就跟林峰有絕對的關係存在。


    現在這些在交易船上麵的金國商戶們,見到林峰就會笑的合不攏嘴,賺了銀子高興,對林峰更是藏不住的感激跟興奮。


    金國百姓們跟大慶國百姓相處下來都覺得不錯,但林峰知道這隻是其中的表象。


    他們自然知道,現在不是金國針對大慶國的好時機。


    而林峰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趕緊讓慶陽帝把皇城給搬到南方來,這樣就能直接牽製住兩大強國,他們不會在剛剛搞到精鹽就對大慶下手。


    為大慶國爭取三五年的時間,就是大慶反擊的最佳時機。


    大慶國現在最應該避免的就是跟各國鬧僵,反而最合適的就是大慶國的發展,這三五年一過,林峰手裏的軍隊數量會直接翻倍。


    武器製造也會緊隨其後的搞出大動靜。


    最直觀的存在就是大慶國的漕運發展,一定直追金國跟南崇兩大強國。


    有了漕運,那航海的護衛隊也就不遠了,炮船的製造林峰已經在開始研究,相信不出三年時間,大慶國就能搞出一支比金國炮船還要厲害的船隊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間青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間青絲並收藏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