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帝看著李稷被眾人圍攻,並沒有任何的表示,剛剛李稷的說法其實他也並不認同。
帝王家的每一次決策,那可都是有對朝局動蕩的風險,現在看著眾人為此爭論不休,慶陽帝眼裏已經明顯有了不虞之色。
在他看來,這儲君之位當然是順其自然的最好,可他也知道這不是一件易事,現在小六還被自己關在長明宮禁足。
老三的人就借著這件事,直接掀起了立儲君的事情,這背後要是說不是誠心的他可不信。
他的兒子們什麽脾氣秉性,他自己知道的一清二楚。
即便這些人的所為不是老三的授意,但他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意思,至少是沒有反駁,要不然這些老臣子是絕對不敢越過他這麽做。
現在大慶的很多外交事宜,都交到了老三的身上,他在這方麵很有天賦,跟各國和談都十分的順利。
並且也達到了自己的要求,這樣的辦事能力自然是能夠得到大臣們認可。
現在不少地方百姓們說起這個三皇子,那可真是一臉的自豪,說三皇子是皇子之中最仁善的一位,也是功勞最大的一位。
他平定了北境之亂象,現在在淮河一帶,又跟金國南崇達成長期的合作關係,把整個淮河一帶的百姓們都給帶動了起來。
慶陽帝自然也清楚,這些謠言不是三皇子所能控製的。
可他就是忍不住的去想三皇子背後的動機,他是不是也有了想要爭奪儲君之位的心思?
此刻的慶陽帝在心裏暗歎一聲,恐怕老三一直藏著這樣的心思在。
就在眾臣們爭吵不止的時候,殿外的小太監就跑到了皇帝身邊的老監說了句什麽,慶陽帝看過去的時候。
老監走到了慶陽帝身邊稟報,“陛下,三皇子殿下進城了。”
“預計一刻鍾之後抵達皇宮,跟著一起迴來的還有林大人身邊的兩人,聽說他們這次還帶著不少的東西迴京。”
說完,就見慶陽帝眉眼也跟著舒展開來。
對於跟金國還有南崇國和談這件事,慶陽帝還是抱著比較高的期待,這關乎於大慶今後的發展,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現在他一門心思都在這上麵,更加不會在意下麵朝臣們說了什麽。
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三皇子蕭宇文到了正殿。
“參見陛下!”先拜見了慶陽帝,然後對著眾人拱手施禮,“諸位大人,早。”
群臣跪拜蕭文王之後,李稷就先一步提起了和談的結果。
今日早朝最大的一件事,從立儲之事變成了三國和談大事的分析大會。
蕭宇文開口說起了這次跟金國和談的結果,“金國同意跟我大慶交換新式貨船,都是體積巨大的出海貨船。”
“並且還增加了快船,這次和談我們大慶國占盡先機,是個不錯的結果。”
“林峰主要負責這次的交易,我走之後也他跟著去了淮河碼頭,就是為了這次的交易過去接手金國船隻。”
眾臣聽到這裏,都微微鬆了一口氣。
跟金國的和談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情,按照金國一貫強勢的做法,他們這次肯定也不會對大慶國有絲毫的手軟。
可沒有想到,這三皇子一出馬,竟然連金國和談的新式貨船的事情都搞定了。
下麵立馬就響起了眾臣恭維的聲音,“陛下,這次跟金國的和談事宜,都是三皇子殿下一手促成的,當立頭功。”
“林大人協助有功,也該適當的獎賞於他。”
“對對對,確實是應該獎賞!”
“我大慶國從未在金國人麵前占到過便宜,這次他們能夠同意和談的條件,肯定還是顧及到了三皇子殿下親自參與和談。”
“周大人這話說得確實沒錯,這次殿下確實為此出了不少的力氣,林大人作為淮河郡城的知州當然也協理的功勞,要是沒有他們二人這跟金國和談的事情絕對受阻.....”
官員們一個個的恭維之詞不要錢一樣往外冒,聽得慶陽帝嘴都合不攏。
他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大手一揮,笑道:“當賞!”
“老三想要什麽,你說出來朕一定滿足你。”慶陽帝把決定權給了蕭宇文手裏。
三皇子蕭宇文一笑,他跟著搖了搖頭。
道:“父皇仁愛,兒臣現在隻希望趕緊完善我大慶國的新稅製改革的事情,給我大慶百姓們一個安穩度日的稅法製度。”
“現在各地都在議論稅法改製的事情,不少百姓為這事吵的沸沸揚揚,一時間傳什麽的都有。”
“這件事越快處理越好,一個稅法改製下來能夠收攏不少的民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之後父皇想要做什麽改變,都能夠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
慶陽帝跟著點頭,蕭宇文這話說的確實是不錯。
民心所向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改變的開始,隻有百姓們大力支持的事情,那才有可能盡快的實施下去。
稅法改製得益的首先就是大慶國的百姓們,當這個改革的信號宣布出來的時候,百姓們就都知道了這一點。
現在。
慶陽帝搞了五個人口最多的郡城,來做稅法改製實施測驗,就是考慮到了這些謠言的傳播,發出的一個安撫百姓們的信號。
之所以現在還不能全麵改製,而是要利用三年的時間來體現這個過程,也是有多方麵的考量在裏麵。
首先,百姓們接受的程度不一樣,還有就是商業發展一時之間根本就跟不上。
不是大慶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林峰這樣的官員在治理,別的官員根本就沒有林峰這樣的能力是第一點。
再有就是,他們並沒有林峰這樣的經商頭腦。
林峰這人不僅腦子轉得快,就連他的想法都跟別人不一樣,首先他看問題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此刻聽著蕭宇文這樣說,慶陽帝嘴角的笑意就跟著加深了幾許。
沒有邀功,也沒有冒進的表現,更沒有提立儲之事,這很好,他對此很滿意。
慶陽帝又問,“那你覺得,朕又該如何賞賜林峰?”
帝王家的每一次決策,那可都是有對朝局動蕩的風險,現在看著眾人為此爭論不休,慶陽帝眼裏已經明顯有了不虞之色。
在他看來,這儲君之位當然是順其自然的最好,可他也知道這不是一件易事,現在小六還被自己關在長明宮禁足。
老三的人就借著這件事,直接掀起了立儲君的事情,這背後要是說不是誠心的他可不信。
他的兒子們什麽脾氣秉性,他自己知道的一清二楚。
即便這些人的所為不是老三的授意,但他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意思,至少是沒有反駁,要不然這些老臣子是絕對不敢越過他這麽做。
現在大慶的很多外交事宜,都交到了老三的身上,他在這方麵很有天賦,跟各國和談都十分的順利。
並且也達到了自己的要求,這樣的辦事能力自然是能夠得到大臣們認可。
現在不少地方百姓們說起這個三皇子,那可真是一臉的自豪,說三皇子是皇子之中最仁善的一位,也是功勞最大的一位。
他平定了北境之亂象,現在在淮河一帶,又跟金國南崇達成長期的合作關係,把整個淮河一帶的百姓們都給帶動了起來。
慶陽帝自然也清楚,這些謠言不是三皇子所能控製的。
可他就是忍不住的去想三皇子背後的動機,他是不是也有了想要爭奪儲君之位的心思?
此刻的慶陽帝在心裏暗歎一聲,恐怕老三一直藏著這樣的心思在。
就在眾臣們爭吵不止的時候,殿外的小太監就跑到了皇帝身邊的老監說了句什麽,慶陽帝看過去的時候。
老監走到了慶陽帝身邊稟報,“陛下,三皇子殿下進城了。”
“預計一刻鍾之後抵達皇宮,跟著一起迴來的還有林大人身邊的兩人,聽說他們這次還帶著不少的東西迴京。”
說完,就見慶陽帝眉眼也跟著舒展開來。
對於跟金國還有南崇國和談這件事,慶陽帝還是抱著比較高的期待,這關乎於大慶今後的發展,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現在他一門心思都在這上麵,更加不會在意下麵朝臣們說了什麽。
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三皇子蕭宇文到了正殿。
“參見陛下!”先拜見了慶陽帝,然後對著眾人拱手施禮,“諸位大人,早。”
群臣跪拜蕭文王之後,李稷就先一步提起了和談的結果。
今日早朝最大的一件事,從立儲之事變成了三國和談大事的分析大會。
蕭宇文開口說起了這次跟金國和談的結果,“金國同意跟我大慶交換新式貨船,都是體積巨大的出海貨船。”
“並且還增加了快船,這次和談我們大慶國占盡先機,是個不錯的結果。”
“林峰主要負責這次的交易,我走之後也他跟著去了淮河碼頭,就是為了這次的交易過去接手金國船隻。”
眾臣聽到這裏,都微微鬆了一口氣。
跟金國的和談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情,按照金國一貫強勢的做法,他們這次肯定也不會對大慶國有絲毫的手軟。
可沒有想到,這三皇子一出馬,竟然連金國和談的新式貨船的事情都搞定了。
下麵立馬就響起了眾臣恭維的聲音,“陛下,這次跟金國的和談事宜,都是三皇子殿下一手促成的,當立頭功。”
“林大人協助有功,也該適當的獎賞於他。”
“對對對,確實是應該獎賞!”
“我大慶國從未在金國人麵前占到過便宜,這次他們能夠同意和談的條件,肯定還是顧及到了三皇子殿下親自參與和談。”
“周大人這話說得確實沒錯,這次殿下確實為此出了不少的力氣,林大人作為淮河郡城的知州當然也協理的功勞,要是沒有他們二人這跟金國和談的事情絕對受阻.....”
官員們一個個的恭維之詞不要錢一樣往外冒,聽得慶陽帝嘴都合不攏。
他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大手一揮,笑道:“當賞!”
“老三想要什麽,你說出來朕一定滿足你。”慶陽帝把決定權給了蕭宇文手裏。
三皇子蕭宇文一笑,他跟著搖了搖頭。
道:“父皇仁愛,兒臣現在隻希望趕緊完善我大慶國的新稅製改革的事情,給我大慶百姓們一個安穩度日的稅法製度。”
“現在各地都在議論稅法改製的事情,不少百姓為這事吵的沸沸揚揚,一時間傳什麽的都有。”
“這件事越快處理越好,一個稅法改製下來能夠收攏不少的民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之後父皇想要做什麽改變,都能夠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
慶陽帝跟著點頭,蕭宇文這話說的確實是不錯。
民心所向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改變的開始,隻有百姓們大力支持的事情,那才有可能盡快的實施下去。
稅法改製得益的首先就是大慶國的百姓們,當這個改革的信號宣布出來的時候,百姓們就都知道了這一點。
現在。
慶陽帝搞了五個人口最多的郡城,來做稅法改製實施測驗,就是考慮到了這些謠言的傳播,發出的一個安撫百姓們的信號。
之所以現在還不能全麵改製,而是要利用三年的時間來體現這個過程,也是有多方麵的考量在裏麵。
首先,百姓們接受的程度不一樣,還有就是商業發展一時之間根本就跟不上。
不是大慶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林峰這樣的官員在治理,別的官員根本就沒有林峰這樣的能力是第一點。
再有就是,他們並沒有林峰這樣的經商頭腦。
林峰這人不僅腦子轉得快,就連他的想法都跟別人不一樣,首先他看問題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此刻聽著蕭宇文這樣說,慶陽帝嘴角的笑意就跟著加深了幾許。
沒有邀功,也沒有冒進的表現,更沒有提立儲之事,這很好,他對此很滿意。
慶陽帝又問,“那你覺得,朕又該如何賞賜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