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域出發到金國這邊,不僅路途遙遠,這些瓷器在路上還有損毀。


    所以西域客商們走商的時候,並不會帶太多瓷器,有些商隊他們專門做一個國家的生意,隻給他們供貨做成專供線路。


    金國跟南崇就是其中之一。


    提拉蘇因為跟金國邊境城池打交道結交了不少的人,這次來金國轉悠就是想要兜售自己這趟帶的幾件好瓷器。


    結果。


    剛一來這金國,就得到了這樣的消息。


    現在他們想要去搞點精鹽,還得知要跟著其他的商隊後麵排隊。


    西域客商皺眉問:“這麽搶手?”


    “不是說剛出來嗎?”


    “為什麽這麽多國家的商隊就發現了這種好東西?這大慶國不會真的去到處宣傳了吧?”


    但這種好東西確實是值得到處宣揚,西域的瓷器一出來也是先帶著東西到處宣揚,那個時候同樣是引來不少客商的歡迎。


    直接打通了跟各國瓷器交易,但西域瓷器出產太少,能夠拿出來出售的都是價位相對高一些的瓷器。


    金國官員們聽到這話,也跟著唏噓不已。


    大慶國的精鹽剛一出來,被大慶國各地客商哄搶的場麵,簡直不亞於攻破城門的場景。


    現在大慶國各地都在推行這種新鹽,直接替換之前的岩鹽,在百姓們手裏換取岩鹽,十換一的換法,讓百姓們把家裏囤積的岩鹽全部都搬了出來。


    用岩鹽換迴、了幾十斤的精鹽,迴家照樣繼續囤起來。


    有官員想起大慶國那官鹽的出售價格,不免再次在心裏歎息。


    說起這大慶國的官鹽,他們是真的不明白,為什麽這麽好的東西,大慶國的國君卻非要賤賣出去?


    想到這裏,那人一轉頭。


    隨即看向了對麵坐著的提拉蘇一行,問道:“你們大家應該還不知道,這大慶國精鹽賣給客商的價格吧?”


    幾個西域客商趕緊看向了他那邊,盯著他就等著他說話。


    “這個數!”那人晃了晃自己張開的手掌。


    一旁有人驚叫起來。


    “五文錢?”


    那人一聽五文錢這話。


    瞬間朗聲大笑起來,“現在五文錢能幹嘛的?”


    “就算是岩鹽也沒有五文錢的東西,你這話說出去,隻怕是會被大慶國百姓們給打死。”


    看著眾人驚訝的目光。


    那人接著開口說道,“賣給外麵的商隊,一斤五十文!”


    “可他們賣給大慶國的客商們就是十文,官鹽鋪子再賣出去就是十五文。”


    “在大慶國,就算是街邊乞討的人,隻要是能夠拿的出十五文出來,他們都能吃上大慶國的精鹽。”


    “這個價格,在整個大慶國來說都是透明的,幾乎不會再有什麽大的變動。”


    一聽說是五十文的時候,提拉蘇很明顯的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這個價格他完全可以接受,他不販賣岩鹽,但是他們商隊會每次采購上千斤帶迴去給家裏囤起來。


    要是這精鹽當真這麽便宜,他決定迴去的時候大量采購一批,帶迴去再賣給西域的貴族們。


    現在瓷器這條路子,被這突然冒出來的大慶國徹底的打亂,之後的瓷器肯定是沒人再會賣西域的粗瓷。


    提拉蘇準備去一趟,這個斷送自己財路的始作俑者大慶國看一看。


    他對著幾個金國官員說道:“這次還要感謝幾位大人的告知,要不我們還真不知道這些消息是真是假。”


    “明日我們也去對麵的淮河郡看個究竟,搞點精鹽去我西域販賣,這可比瓷器要來錢的多。”


    被提拉蘇這樣的一說,他身邊的客商們都跟著笑了起來。


    五十文的進價,賣出二三兩銀子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再利用手裏的精鹽在市場上麵炒一炒,價格還隻怕還會更高一些。


    眾人都是走商多年,都知道這精鹽是各國最受歡迎的必需品。


    現在這東西一出來就被各國哄搶的場景,他們都能想象的得到。


    幾人跟著附和提拉蘇的話,“領隊,我覺得你剛剛說的那事,確實是可以好好的謀劃一下。”


    “我們拿著精鹽賣給王城的貴族,這東西隻有他們吃得起。”


    “這可比瓷器要值錢得多,我覺得確實可以好好搞一下精鹽這條路子......”


    看著西域客商們一臉興致高昂的談論著之後的計劃,幾人嘴角的笑意也不自覺的加深。


    這次他們的任務,就是不得罪這些來自西域的客商們,安撫住他們的情緒。


    西域瓷器銷往各國,他們的走商遍布各個國家,要是得罪了他們,金國以後發展商道肯定會受阻。


    這是沒有必要結仇的事情,自然是能夠安撫的就盡量的安撫。


    現在大慶國淮河郡城裏,什麽樣的客商都有,簡直就是魚龍混雜,也不知道這淮河郡知州究竟是怎麽管理的,竟然這麽久都還沒亂起來。


    在金國的邊境城池,都有內城跟外城之分,內城是金國的百姓們居住的地方,外城是接待各處客商的地方。


    這些客商們是進不去內城的,他們隻能在外城四處活動。


    說自由也是相對自由的,說不自由確實也時時刻刻受到金國士兵們看管。


    幾乎所有國家的邊境城池都是銅牆鐵壁,可這林峰卻不一樣,他大開城門讓所有的行商們進了淮河郡裏麵。


    難道,他就不怕這些人因為言語不通而鬧起來嗎?


    還有那淮河郡現在取消了宵禁,晚間也猶如白晝的街道,這要燃多少的桐油?


    早知道要花銷這麽多的銀兩出去,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解除這宵禁,現在這樣做有什麽意義呢?


    真是不知道這淮河郡知州究竟是怎麽想的,這也是他們現在最納悶的問題。


    次日一早。


    西域客商們齊齊整整的等在外城的城門口,跟幾個官員們辭行。


    隨後一行人直接向淮河郡而去。


    兩日後,進入淮河郡的管轄範圍。


    林峰還沒到碼頭的時候,就先得到了西域駝隊的到來的消息。


    這邊剛見完了拓跋布,那邊西域駝隊的行商就到了碼頭的鎮子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間青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間青絲並收藏統一十國從縣令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