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多謝文王殿下體諒!”
在大慶國皇子麵前,拓跋布的態度一向是禮貌對待。
況且,現在金國還想要大慶手裏的精鹽,更是全程的賠笑放低自己的姿態。
這給金國使臣的感覺,拓跋布現在這樣就是在自降身價,就是給大慶國好臉色,然後給大慶國使臣們一個信號,一個大慶可以要挾金國的信號。
蕭宇文眾人走出議事廳,後麵金國使臣就直接對著拓跋布發難。
有使臣立馬陰陽怪氣的開口,“誒?拓跋家族在我金國是什麽樣的地位?”
“竟然能夠在這樣的場合,跳出來幹涉我國國政?”
“我金國的貨船那是我國之根本,一個拓跋家族的小守將而已,他是憑什麽敢答應出去的?”
後麵有使臣跟著就開始附和。
“拓跋家族可是鷹帥的人,你們這話可說得過了些,我相信拓跋將軍應該不是那個意思。”
“是吧?將軍!”
那人說完,眼神就盯著拓跋布。
拓跋布絲毫不避諱的直視著他,“周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質問我拓跋布?”
“還是質問鷹帥?”
“要不要我代大人向鷹帥問安?”
他似笑非笑的盯著姓周的官員,眼神裏滿是譏諷。
金國的勢力盤根錯節,可鷹帥的地位在金國卻無人能夠撼動。
鷹帥跟金國國君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血濃於水不分你我,金國江山都是鷹帥打下來的,其他的勢力他從未放在眼中。
當然這拓跋布卻不敢這麽做。
雖然背靠鷹帥,但他還有家族要支撐,家族的生意還要繼續做下去,跟這些京都官員之間不宜鬧的太僵。
他現在一再的退讓,並不是怕了大慶國,也不是怕了大慶三皇子蕭宇文。
鷹帥的指示,是讓他跟大慶交好。
大慶國在這個時候搞出這樣的精鹽,在金國人的眼裏,那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按照鷹帥的意思,大慶國靠著這批精鹽會跟周邊的各國達成合作的交易。
首先就是大慶北境的蠻夷,現在是金國,之後還有南崇。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鷹帥的預估當中。
要是這次真的錯失跟大慶國的合作,那何止是會再等三個月之後?
或許之後的三年,南崇國都不會把這個精鹽的份額讓給金國。
現在大慶的精鹽確實是被各國爭相求購,包括大慶國北境的蠻夷,聽說他們計劃全民都吃大慶國的精鹽。
蠻夷乃是遊牧民族,他們本來人口就不多,全民置換精鹽比金國可容易太多。
何況蠻夷拿出來交易的一直都是混血戰馬,大慶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就跟他們進行交易合作。
可金國想要實現全民精鹽,那需要付出的代價大到不可想象。
這一點,鷹帥自然清楚的很。
金國國君現在需要解決的是金國輿論跟民憤,隻要讓大慶的精鹽出現在每一個金國的城池當中。
那這次的交易,就算是成功的。
拓跋布明白鷹帥的目的所在,也明白國君的難處。
民憤不解決好,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內政亂象,這是鷹帥最不喜歡看到的。
他雖然被稱做金國戰神,但他最厭惡的就是戰爭,為了遏製各國之間的戰爭,所以鷹帥努力的搞武器製造。
幾十年的武器更替,才有了金國現在的火銃跟炮船。
金國眾使臣聽著看著拓跋布的問話,瞬間黑了臉色。
“拓跋布,你現在這樣的態度是什麽意思?”
“我們知道你跟鷹帥親近,但是你也不能幹預我國國政,你要清楚你是武將,不是文臣。”
“你站在鷹帥的位置考慮交易這事,我們大家卻不敢苟同,現在這大慶的精鹽已經涉及到了我兩國國政,你這樣做是不是有失妥當?”
“還是說,你拓跋布的態度能夠直接代表鷹帥?”
這些誅心之言,讓拓跋布瞬間就黑了臉色。
他冷笑一聲。
眼神變得異常的犀利起來。
緩緩開口說道:“我的意思就是大帥的意思,大帥的意思,那就是國君的意思。”
話畢,圍著拓跋布的使臣們都跟著驚訝的張大了嘴。
有使臣忍不住驚訝,就直接驚叫了起來。
“不可能!”
“國君怎麽可能這麽草率的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少在這裏胡說八道!”
另外兩個勢力的使臣聽到拓跋布的話,急急的在人群當中對視一眼,隨後在別人沒注意的時候紛紛搖了搖頭。
其中一人站了出來。
開口緩和現場緊張的氣氛,“其實我覺得,拓跋將軍根本就沒有想要跟大慶國合作的意思,這次隻不過是試探罷了!”
“我相信拓跋將軍不會在這樣的場合,說謊話來騙我們大家。”
“再說了,我這邊得到的指示也是盡量配合將軍這邊,不知道諸位對此又是什麽說法?”
這話。
就是要把各個勢力心思,都給擺到明麵上來攤開說。
拓跋布深深的凝視了那人一眼,嘴角不自覺的就勾了起來。
“華大人這話,我喜歡聽!”
“看來這些使臣裏麵,也就隻有華大人是最明事理的一個。”
剛剛說話的華大人,此刻看著拓跋布臉上也帶著笑意。
他對著拓跋一拱手,便走到了拓跋布的身後站著,此刻他的態度已經十分的明顯。
另一個勢力的一個老使臣,看到這一幕,也毫不猶豫的帶著自己身後的兩人,直接走到了拓跋布的身後。
有使臣看著情況不妙。
直接開口就嚷了起來,“誒誒?你們現在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怎麽,現在這是直接到了站隊的環節了嗎?”
“還是說,你們如今到了表態的時候,就都準備倒戈去相信拓跋布的話了?”
“這是國政,什麽時候輪到武將做主了?”
在金國武將的地位不如文臣,文臣的很多辦法才會被國君采納運用。
現在拓跋布說出的這話,很明顯就是有在裏麵搞事的嫌疑。
結果這些軟骨頭的東西,竟然先一步的走到了拓跋布的一邊去,這讓一些使臣心裏十分的不爽。
“多謝文王殿下體諒!”
在大慶國皇子麵前,拓跋布的態度一向是禮貌對待。
況且,現在金國還想要大慶手裏的精鹽,更是全程的賠笑放低自己的姿態。
這給金國使臣的感覺,拓跋布現在這樣就是在自降身價,就是給大慶國好臉色,然後給大慶國使臣們一個信號,一個大慶可以要挾金國的信號。
蕭宇文眾人走出議事廳,後麵金國使臣就直接對著拓跋布發難。
有使臣立馬陰陽怪氣的開口,“誒?拓跋家族在我金國是什麽樣的地位?”
“竟然能夠在這樣的場合,跳出來幹涉我國國政?”
“我金國的貨船那是我國之根本,一個拓跋家族的小守將而已,他是憑什麽敢答應出去的?”
後麵有使臣跟著就開始附和。
“拓跋家族可是鷹帥的人,你們這話可說得過了些,我相信拓跋將軍應該不是那個意思。”
“是吧?將軍!”
那人說完,眼神就盯著拓跋布。
拓跋布絲毫不避諱的直視著他,“周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質問我拓跋布?”
“還是質問鷹帥?”
“要不要我代大人向鷹帥問安?”
他似笑非笑的盯著姓周的官員,眼神裏滿是譏諷。
金國的勢力盤根錯節,可鷹帥的地位在金國卻無人能夠撼動。
鷹帥跟金國國君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血濃於水不分你我,金國江山都是鷹帥打下來的,其他的勢力他從未放在眼中。
當然這拓跋布卻不敢這麽做。
雖然背靠鷹帥,但他還有家族要支撐,家族的生意還要繼續做下去,跟這些京都官員之間不宜鬧的太僵。
他現在一再的退讓,並不是怕了大慶國,也不是怕了大慶三皇子蕭宇文。
鷹帥的指示,是讓他跟大慶交好。
大慶國在這個時候搞出這樣的精鹽,在金國人的眼裏,那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按照鷹帥的意思,大慶國靠著這批精鹽會跟周邊的各國達成合作的交易。
首先就是大慶北境的蠻夷,現在是金國,之後還有南崇。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鷹帥的預估當中。
要是這次真的錯失跟大慶國的合作,那何止是會再等三個月之後?
或許之後的三年,南崇國都不會把這個精鹽的份額讓給金國。
現在大慶的精鹽確實是被各國爭相求購,包括大慶國北境的蠻夷,聽說他們計劃全民都吃大慶國的精鹽。
蠻夷乃是遊牧民族,他們本來人口就不多,全民置換精鹽比金國可容易太多。
何況蠻夷拿出來交易的一直都是混血戰馬,大慶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就跟他們進行交易合作。
可金國想要實現全民精鹽,那需要付出的代價大到不可想象。
這一點,鷹帥自然清楚的很。
金國國君現在需要解決的是金國輿論跟民憤,隻要讓大慶的精鹽出現在每一個金國的城池當中。
那這次的交易,就算是成功的。
拓跋布明白鷹帥的目的所在,也明白國君的難處。
民憤不解決好,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內政亂象,這是鷹帥最不喜歡看到的。
他雖然被稱做金國戰神,但他最厭惡的就是戰爭,為了遏製各國之間的戰爭,所以鷹帥努力的搞武器製造。
幾十年的武器更替,才有了金國現在的火銃跟炮船。
金國眾使臣聽著看著拓跋布的問話,瞬間黑了臉色。
“拓跋布,你現在這樣的態度是什麽意思?”
“我們知道你跟鷹帥親近,但是你也不能幹預我國國政,你要清楚你是武將,不是文臣。”
“你站在鷹帥的位置考慮交易這事,我們大家卻不敢苟同,現在這大慶的精鹽已經涉及到了我兩國國政,你這樣做是不是有失妥當?”
“還是說,你拓跋布的態度能夠直接代表鷹帥?”
這些誅心之言,讓拓跋布瞬間就黑了臉色。
他冷笑一聲。
眼神變得異常的犀利起來。
緩緩開口說道:“我的意思就是大帥的意思,大帥的意思,那就是國君的意思。”
話畢,圍著拓跋布的使臣們都跟著驚訝的張大了嘴。
有使臣忍不住驚訝,就直接驚叫了起來。
“不可能!”
“國君怎麽可能這麽草率的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少在這裏胡說八道!”
另外兩個勢力的使臣聽到拓跋布的話,急急的在人群當中對視一眼,隨後在別人沒注意的時候紛紛搖了搖頭。
其中一人站了出來。
開口緩和現場緊張的氣氛,“其實我覺得,拓跋將軍根本就沒有想要跟大慶國合作的意思,這次隻不過是試探罷了!”
“我相信拓跋將軍不會在這樣的場合,說謊話來騙我們大家。”
“再說了,我這邊得到的指示也是盡量配合將軍這邊,不知道諸位對此又是什麽說法?”
這話。
就是要把各個勢力心思,都給擺到明麵上來攤開說。
拓跋布深深的凝視了那人一眼,嘴角不自覺的就勾了起來。
“華大人這話,我喜歡聽!”
“看來這些使臣裏麵,也就隻有華大人是最明事理的一個。”
剛剛說話的華大人,此刻看著拓跋布臉上也帶著笑意。
他對著拓跋一拱手,便走到了拓跋布的身後站著,此刻他的態度已經十分的明顯。
另一個勢力的一個老使臣,看到這一幕,也毫不猶豫的帶著自己身後的兩人,直接走到了拓跋布的身後。
有使臣看著情況不妙。
直接開口就嚷了起來,“誒誒?你們現在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怎麽,現在這是直接到了站隊的環節了嗎?”
“還是說,你們如今到了表態的時候,就都準備倒戈去相信拓跋布的話了?”
“這是國政,什麽時候輪到武將做主了?”
在金國武將的地位不如文臣,文臣的很多辦法才會被國君采納運用。
現在拓跋布說出的這話,很明顯就是有在裏麵搞事的嫌疑。
結果這些軟骨頭的東西,竟然先一步的走到了拓跋布的一邊去,這讓一些使臣心裏十分的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