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
京城。
剛下朝,李丞相一行從皇城緩緩的走出來。
他就被三皇子的人叫住,“李丞相,請留步。”其餘人見狀,相當自覺的走開,留下李稷跟著三皇子的人再次轉身進了皇城。
李稷一邊走一邊問小內侍,“不知三皇子找微臣有何事?”
那小內侍低著頭迴話,“這小的不知,隻說是請丞相大人去禦書房偏殿一同議事,幾個皇子都在等著丞相大人。”
李稷看著日頭。
三皇子這昨日剛從寒山關迴來。
第二天就要議事?
難道是寒山關那邊的事情還有其他的變故?
心裏懷著疑惑,李稷跟著小內侍進了禦書房的偏殿,剛進門就看見了三皇子六皇子八皇子,此時幾人已經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一一給幾位皇子見禮,眾多皇子站起身微微頷首。
三皇子這次和談迴京,這讓官家對此十分滿意。
蕭宇文開口說道:“李丞相不必拘禮,趕緊入座,這次叫丞相來,主要就是商議寒山關守將林峰的提拔一事。”
“兩國交易市場這事是他提出的,要是三月時間建好該怎麽給他封賞,寒山關現在是林峰在掌握,本王聽說這林峰跟李家的關係匪淺,那這也就算是李家的門徒。”
“這才找了丞相過來一起商議此事。”
三皇子一向不苟言笑,可這次談到林峰卻是不自覺的帶著絲絲笑意,這一點李稷自然是察覺了,六皇子八皇子兩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李稷站了起來,彎腰拱手迴話。
他道:“迴殿下,這林峰跟微臣小兒寒江有些交情,其餘並無任何交集,提拔官職禦賜封賞這些的事情,微臣對此沒有任何的意見。”
“一切皆憑幾位殿下做主!”
他的話。
讓六皇子跟八皇子瞬間就眯起了眼睛。
蕭宇文都點出了林峰跟李家的關係,這李稷卻根本就沒有多激動,現在竟然還這樣的淡然的迴話。
難道他就想不到,這事很可能還會跟李寒江扯上關係?
林峰既然要麵臨升官,那李寒江必然會跟著接連上升,這已經是現在能夠預見的事情,可是現在看李稷的神情。
他怎麽還是依舊一派淡然之色處之?
之前不是還有傳言,說李家想要獨攬軍權嗎?
難道這林峰不是一個好機會?
還是說他李家根本就看不上這林峰?
此時此刻,這些問題不斷的在兩人的腦海之中頻頻閃現。
“那好!”蕭宇文笑意更濃了。
隨後他手一揮。
讓身邊的內侍直接開始,“念!”
小內侍取了天子手令直接讀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陵縣知縣林峰在兩國通商事宜上獻策良多,酌升林峰為寒山關守備將領,為我大慶駐守寒山關,官封正五品,領兵三萬,執守備銅令。”
“自次,寒山關的一切事務,都交由寒山關守備全權打理。”
“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十萬兩。”
其實。
在場的幾人都明白,後麵這句話根本就沒有必要加上去。
讀完之後。
李稷不是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可他心裏也是小小的驚了一瞬。
從正七品直接就跳到了正五品的守備官職,竟然還自己執掌守備銅令,這林峰真是有本事,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做到了官升三級。
在大慶國,這守備一職在武官裏雖然是最小的官將,可卻有領兵的權利。
六皇子蕭弘耀,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蕭宇文。
質問道:“三哥,這林峰一個知縣,你確定能夠領兵嗎?”
“這寒山關對麵,可是蠻夷國最強的兵種坎丘騎兵,林峰一個縣令,你還真的當他是百裏侯?”
八皇子也跟著搖了搖頭,隨後跟著一起附和起來。
“三哥,這個決定確實是有些不妥!”他就簡單的一句話。
隨後。
六皇子蕭弘耀看向了坐在自己下首的李稷,問道:“丞相覺得,對於林峰這封賞合適嗎?”
“這黃金白銀的封賞也就算了,可這守備一職確實是還有待商榷,一個縣令直接升為守備這根本就不合理。”
“之後再有這樣的事情,那是不是也要這樣?”
“這樣的風氣一旦起來,之後恐怕會....”
他的話點到為止,沒有再往下繼續說。
李稷依舊低著頭像是已經睡著了一般,隨後被身邊不遠處的內侍輕輕的推了一把,這才悠悠的轉醒。
“嗯?”
“什麽?六殿下您說什麽?老臣確實是沒有聽清。”
李稷這一手拙劣的裝傻充愣表演,瞬間就挑起了六皇子蕭弘耀的不滿。
“好你個李稷,你.....”
隨後他看向了坐在上首的三皇子,可蕭宇文此時眼神微眯,根本就對此事不予理睬。
六皇子此時臉色十分不好。
可也不再往下說了,“哼!”站起身一甩衣袖直接出了偏殿。
八皇子見狀也隻能尷尬的笑笑,隨後跟三皇子拱手行禮,也跟著走了出去。
六皇子蕭弘耀是貴妃之子,八皇子生母早死,目前三皇子是皇子們之中最年長的,也是大慶子民眼中最有望繼承大慶君主之位的人選。
三皇子生母乃是當朝太傅之女安家嫡女,如今在宮中執掌六宮的皇貴妃安淑寧。
這場議事,其實就是三皇子的獨角戲,這些李稷也看的十分明白,現在看著兩位皇子起身走了,他也跟著起了身跟三皇子告辭離去。
由此可以看出,這三皇子十分看好林峰,那李家就不能在這個時候摻和進去。
小插曲完美結束。
蕭宇文拿著那一封天子禦令,徑直出了皇城迴了文王府。
剛進府門,他便叫了人前來,“八百裏加急,送往寒山關!”
“是,殿下。”
隨後侍衛三人直接出了王府,徑直趕往寒山關。
就在當天。
文王和談迴京帶來了好消息,大慶國跟蠻夷國要在寒山關建立兩國交易市場,兩國正式確定通商事宜。
整個京城現在都傳遍了這個消息。
現在。
茶樓酒肆都有人在談論這件事,“兩國通商?為什麽要在寒山關建立交易點?”
“就寒山關那樣的破地方,有什麽可進一步發展的必要?”
“這樣做,不是浪費我大慶的資源嗎?”
京城。
剛下朝,李丞相一行從皇城緩緩的走出來。
他就被三皇子的人叫住,“李丞相,請留步。”其餘人見狀,相當自覺的走開,留下李稷跟著三皇子的人再次轉身進了皇城。
李稷一邊走一邊問小內侍,“不知三皇子找微臣有何事?”
那小內侍低著頭迴話,“這小的不知,隻說是請丞相大人去禦書房偏殿一同議事,幾個皇子都在等著丞相大人。”
李稷看著日頭。
三皇子這昨日剛從寒山關迴來。
第二天就要議事?
難道是寒山關那邊的事情還有其他的變故?
心裏懷著疑惑,李稷跟著小內侍進了禦書房的偏殿,剛進門就看見了三皇子六皇子八皇子,此時幾人已經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一一給幾位皇子見禮,眾多皇子站起身微微頷首。
三皇子這次和談迴京,這讓官家對此十分滿意。
蕭宇文開口說道:“李丞相不必拘禮,趕緊入座,這次叫丞相來,主要就是商議寒山關守將林峰的提拔一事。”
“兩國交易市場這事是他提出的,要是三月時間建好該怎麽給他封賞,寒山關現在是林峰在掌握,本王聽說這林峰跟李家的關係匪淺,那這也就算是李家的門徒。”
“這才找了丞相過來一起商議此事。”
三皇子一向不苟言笑,可這次談到林峰卻是不自覺的帶著絲絲笑意,這一點李稷自然是察覺了,六皇子八皇子兩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李稷站了起來,彎腰拱手迴話。
他道:“迴殿下,這林峰跟微臣小兒寒江有些交情,其餘並無任何交集,提拔官職禦賜封賞這些的事情,微臣對此沒有任何的意見。”
“一切皆憑幾位殿下做主!”
他的話。
讓六皇子跟八皇子瞬間就眯起了眼睛。
蕭宇文都點出了林峰跟李家的關係,這李稷卻根本就沒有多激動,現在竟然還這樣的淡然的迴話。
難道他就想不到,這事很可能還會跟李寒江扯上關係?
林峰既然要麵臨升官,那李寒江必然會跟著接連上升,這已經是現在能夠預見的事情,可是現在看李稷的神情。
他怎麽還是依舊一派淡然之色處之?
之前不是還有傳言,說李家想要獨攬軍權嗎?
難道這林峰不是一個好機會?
還是說他李家根本就看不上這林峰?
此時此刻,這些問題不斷的在兩人的腦海之中頻頻閃現。
“那好!”蕭宇文笑意更濃了。
隨後他手一揮。
讓身邊的內侍直接開始,“念!”
小內侍取了天子手令直接讀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陵縣知縣林峰在兩國通商事宜上獻策良多,酌升林峰為寒山關守備將領,為我大慶駐守寒山關,官封正五品,領兵三萬,執守備銅令。”
“自次,寒山關的一切事務,都交由寒山關守備全權打理。”
“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十萬兩。”
其實。
在場的幾人都明白,後麵這句話根本就沒有必要加上去。
讀完之後。
李稷不是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可他心裏也是小小的驚了一瞬。
從正七品直接就跳到了正五品的守備官職,竟然還自己執掌守備銅令,這林峰真是有本事,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做到了官升三級。
在大慶國,這守備一職在武官裏雖然是最小的官將,可卻有領兵的權利。
六皇子蕭弘耀,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蕭宇文。
質問道:“三哥,這林峰一個知縣,你確定能夠領兵嗎?”
“這寒山關對麵,可是蠻夷國最強的兵種坎丘騎兵,林峰一個縣令,你還真的當他是百裏侯?”
八皇子也跟著搖了搖頭,隨後跟著一起附和起來。
“三哥,這個決定確實是有些不妥!”他就簡單的一句話。
隨後。
六皇子蕭弘耀看向了坐在自己下首的李稷,問道:“丞相覺得,對於林峰這封賞合適嗎?”
“這黃金白銀的封賞也就算了,可這守備一職確實是還有待商榷,一個縣令直接升為守備這根本就不合理。”
“之後再有這樣的事情,那是不是也要這樣?”
“這樣的風氣一旦起來,之後恐怕會....”
他的話點到為止,沒有再往下繼續說。
李稷依舊低著頭像是已經睡著了一般,隨後被身邊不遠處的內侍輕輕的推了一把,這才悠悠的轉醒。
“嗯?”
“什麽?六殿下您說什麽?老臣確實是沒有聽清。”
李稷這一手拙劣的裝傻充愣表演,瞬間就挑起了六皇子蕭弘耀的不滿。
“好你個李稷,你.....”
隨後他看向了坐在上首的三皇子,可蕭宇文此時眼神微眯,根本就對此事不予理睬。
六皇子此時臉色十分不好。
可也不再往下說了,“哼!”站起身一甩衣袖直接出了偏殿。
八皇子見狀也隻能尷尬的笑笑,隨後跟三皇子拱手行禮,也跟著走了出去。
六皇子蕭弘耀是貴妃之子,八皇子生母早死,目前三皇子是皇子們之中最年長的,也是大慶子民眼中最有望繼承大慶君主之位的人選。
三皇子生母乃是當朝太傅之女安家嫡女,如今在宮中執掌六宮的皇貴妃安淑寧。
這場議事,其實就是三皇子的獨角戲,這些李稷也看的十分明白,現在看著兩位皇子起身走了,他也跟著起了身跟三皇子告辭離去。
由此可以看出,這三皇子十分看好林峰,那李家就不能在這個時候摻和進去。
小插曲完美結束。
蕭宇文拿著那一封天子禦令,徑直出了皇城迴了文王府。
剛進府門,他便叫了人前來,“八百裏加急,送往寒山關!”
“是,殿下。”
隨後侍衛三人直接出了王府,徑直趕往寒山關。
就在當天。
文王和談迴京帶來了好消息,大慶國跟蠻夷國要在寒山關建立兩國交易市場,兩國正式確定通商事宜。
整個京城現在都傳遍了這個消息。
現在。
茶樓酒肆都有人在談論這件事,“兩國通商?為什麽要在寒山關建立交易點?”
“就寒山關那樣的破地方,有什麽可進一步發展的必要?”
“這樣做,不是浪費我大慶的資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