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談談生意
守寡重生後,侯門主母她改嫁權臣 作者:是鬼鬼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夫人,此事沒有那般順遂。”
“你且細說。”
李為言路途遙遠,光是過路費就要不少錢財,這還隻是在大齊境內,出了大齊,突厥南蠻虎視眈眈,過去的商隊,十個裏麵能迴來兩個,就算多的了。
“我曉得,一般不是大商賈,吃不下這麽多。”柯依卿也歎氣,錢財不易掙。
雖說靠著這次饑荒,她賺得盆滿缽滿,但若是和大商賈比起來,還是九牛一毛。
“做這種買賣的,除了胡人,還有北金的陳氏。”
“陳氏?可是黎東陳氏?”
李為也有些詫異,“夫人知曉他們?”
“聽聞是個大商賈。”
“與盛京的商賈比起來,卻不算大。”
她心中一動,問詢後才得知,原來此時的陳氏還是個中型規模的商賈,家中常年走南闖北,很有闖勁,大齊突厥,都有他們氏族子弟的身影。
但根據她上一世所知,這陳氏後麵可是個富可敵國的大商賈。
若是此時與人合作,或許大有可為。
“你可知他們來盛京販賣何物?”
“本是聽聞盛京缺糧,運到了卻發現不那樣缺,估摸此時也愁銷路呢。”
“我去會會他們。”
打聽到這些人在哪裏落腳後,柯依卿便帶上了厚厚的銀票前去找人了。
這次來盛京販糧的乃是陳家二郎,人長得黑瘦,言談舉止瞧著也從容有度,她坐在茶館細細觀察了一番,覺得是個靠譜的。
“這位小二,不知盛京如今的饑荒如何?”
小二得了顛了顛手裏的銀子,也樂嗬嗬的向人介紹。
“咱們這兒前幾個月那是很缺的,如今好些了,客官若是想出手,也有不少店家收。”
陳二郎心頭鬆快了些許,“哦,不知售價怎樣?”
“唔,價格略微高些,若是散買,新米約莫六百五十錢一石,陳米最近漲到四百四十錢,要的多麽許價格低一些,多少小的也就不清楚了。”
他皺眉道:“六百五十錢?價格怎得這樣低?”
“客官有所不知,盛京雖說缺糧,但德濟堂的東家是個好的,一直按照饑荒前的價格賣糧,糧價才沒漲得離譜,我們這些窮苦人家,也才有個活路。”
說著說著,小二也眼冒淚花,對德濟堂的感激之情也是滔滔不絕。
雖說自己的財路被這德濟堂截斷了,但陳二郎心胸倒也開闊,沒同小二計較什麽。
迴到桌席上有人問他:“米價如何?”
陳二郎搖頭,“不好。”
聽他說完,桌席上的人具是沉默,這可如何是好,他們可是巴巴地從北金運糧過來的,米糧忒沉,一路上運過來腳夫車馬,就費了許多銀子。
價格再這般,隻怕迴不了本錢呐。
氣氛到了這裏,柯依卿才出麵。
“幾位郎君,是要賣糧食嗎?”
“是,不知夫人是……”陳二郎看著她通身珠光寶氣,也知估計來頭不小。
她笑著為人斟茶,“我便是德濟堂的東家。”
其他幾人聽了便有些不高興,畢竟他們運來的米糧價不高,這德濟堂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對著這些人的冷眼,她半點不氣,等陳二郎吃了她的茶才道:“諸位手中的米糧,我可以收購一部分。”
一聽她要買,幾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陳二郎出麵。
“不知夫人要多少?”
“你們有多少?”
陳二郎報了個數。
柯依卿搖頭,“這個數我也吃不下,怎得運恁多來?”
他苦笑道:“是我年輕氣盛,沒有聽幾位族長的勸告,才這般莽撞行事。”
其實陳二郎不是莽撞,上一世估計正是有了陳家這批米糧,盛京才得以轉危為安,算起來,連她也要感謝他們。
如今陳二郎發家的契機被她搶占了,她有些愧疚之餘,也打算與人賣個好。
“運來的可是新米?”
“都是新米,乃是外邦傳來的占城稻,不知盛京人能否吃得慣?”
占城稻這個東西,上一世柯依卿也是吃過的,與本地糧種不太一樣,口感略微差一些,若是饑荒年代還好,但此時若想推銷開,隻怕有些難度。
見她久久不迴話,陳二郎心中也沒個底,這可是盛京最大的糧商,若是對方都拒絕了,隻怕最後更加難出手。
“不若這樣,我先小批量買一些放在鋪子裏賣,若是銷路好,我再多買些。”
他勉強笑笑:“便依著夫人所說吧。”
因為買的不多,她便沒同人壓價格,但她也與人商定了,若是銷路好,還是第一個同人拿貨。
“這是自然。”
旁人一聽是聽都沒聽過的占城稻,便心生遲疑,加上盛京如今的糧商並不少,許多人不願意買他們的糧。
依陳二郎看,柯依卿最後的囑咐屬實多餘,連他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貨物,更何況是四大糧行的人呢?
李為當天取貨時問道:“夫人與他們談了嘛?”
“尚未。”
至於為何不一上來就同人談大食國的絲綢生意,一來是她還想再觀察觀察,看看對方的人品與行事作風,二來,絲綢生意牽涉頗廣,此時的陳家若是想吃下,恐怕也有些困難。
出乎意料的是,她還是低估了盛京人對新米的熱情。
大家聽聞德濟堂出了新米,雖說品種不太一樣,口感也比常吃的略微差些,但它不限額啊!
口感再差也比陳米好上不是?
加上盛京人有攀比的風氣,家資相當的人家也都咬著牙比較著,若是他家吃上新米,那自家還是陳米便是十分可恥的事情。
而且饑荒不是還沒過去嘛?城外聽聞還有人被餓死,這時候能多屯些糧也是好的。
於是這批占城稻很快便銷售一空。
於是柯依卿又帶著銀票去購入了一批,並不十分多,幾日就賣完了。
四大糧行中有人暗中打探貨源,她也不瞞著,隻要有人問,便親自將人帶到那陳二郎處。
一來二去的,陳家人自然對她感官頗好。
“若是沒有夫人的照拂,我不知該如何是好。”說著陳二衝她深深一拜。
“是盛京該感謝你。”這話柯依卿可是真情實感的,上輩子若不是這青年,盛京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陳二郎撓撓腦袋,不知該說什麽。
“你且不要著急,我找你來,是想問問另一個買賣。”
“你且細說。”
李為言路途遙遠,光是過路費就要不少錢財,這還隻是在大齊境內,出了大齊,突厥南蠻虎視眈眈,過去的商隊,十個裏麵能迴來兩個,就算多的了。
“我曉得,一般不是大商賈,吃不下這麽多。”柯依卿也歎氣,錢財不易掙。
雖說靠著這次饑荒,她賺得盆滿缽滿,但若是和大商賈比起來,還是九牛一毛。
“做這種買賣的,除了胡人,還有北金的陳氏。”
“陳氏?可是黎東陳氏?”
李為也有些詫異,“夫人知曉他們?”
“聽聞是個大商賈。”
“與盛京的商賈比起來,卻不算大。”
她心中一動,問詢後才得知,原來此時的陳氏還是個中型規模的商賈,家中常年走南闖北,很有闖勁,大齊突厥,都有他們氏族子弟的身影。
但根據她上一世所知,這陳氏後麵可是個富可敵國的大商賈。
若是此時與人合作,或許大有可為。
“你可知他們來盛京販賣何物?”
“本是聽聞盛京缺糧,運到了卻發現不那樣缺,估摸此時也愁銷路呢。”
“我去會會他們。”
打聽到這些人在哪裏落腳後,柯依卿便帶上了厚厚的銀票前去找人了。
這次來盛京販糧的乃是陳家二郎,人長得黑瘦,言談舉止瞧著也從容有度,她坐在茶館細細觀察了一番,覺得是個靠譜的。
“這位小二,不知盛京如今的饑荒如何?”
小二得了顛了顛手裏的銀子,也樂嗬嗬的向人介紹。
“咱們這兒前幾個月那是很缺的,如今好些了,客官若是想出手,也有不少店家收。”
陳二郎心頭鬆快了些許,“哦,不知售價怎樣?”
“唔,價格略微高些,若是散買,新米約莫六百五十錢一石,陳米最近漲到四百四十錢,要的多麽許價格低一些,多少小的也就不清楚了。”
他皺眉道:“六百五十錢?價格怎得這樣低?”
“客官有所不知,盛京雖說缺糧,但德濟堂的東家是個好的,一直按照饑荒前的價格賣糧,糧價才沒漲得離譜,我們這些窮苦人家,也才有個活路。”
說著說著,小二也眼冒淚花,對德濟堂的感激之情也是滔滔不絕。
雖說自己的財路被這德濟堂截斷了,但陳二郎心胸倒也開闊,沒同小二計較什麽。
迴到桌席上有人問他:“米價如何?”
陳二郎搖頭,“不好。”
聽他說完,桌席上的人具是沉默,這可如何是好,他們可是巴巴地從北金運糧過來的,米糧忒沉,一路上運過來腳夫車馬,就費了許多銀子。
價格再這般,隻怕迴不了本錢呐。
氣氛到了這裏,柯依卿才出麵。
“幾位郎君,是要賣糧食嗎?”
“是,不知夫人是……”陳二郎看著她通身珠光寶氣,也知估計來頭不小。
她笑著為人斟茶,“我便是德濟堂的東家。”
其他幾人聽了便有些不高興,畢竟他們運來的米糧價不高,這德濟堂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對著這些人的冷眼,她半點不氣,等陳二郎吃了她的茶才道:“諸位手中的米糧,我可以收購一部分。”
一聽她要買,幾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陳二郎出麵。
“不知夫人要多少?”
“你們有多少?”
陳二郎報了個數。
柯依卿搖頭,“這個數我也吃不下,怎得運恁多來?”
他苦笑道:“是我年輕氣盛,沒有聽幾位族長的勸告,才這般莽撞行事。”
其實陳二郎不是莽撞,上一世估計正是有了陳家這批米糧,盛京才得以轉危為安,算起來,連她也要感謝他們。
如今陳二郎發家的契機被她搶占了,她有些愧疚之餘,也打算與人賣個好。
“運來的可是新米?”
“都是新米,乃是外邦傳來的占城稻,不知盛京人能否吃得慣?”
占城稻這個東西,上一世柯依卿也是吃過的,與本地糧種不太一樣,口感略微差一些,若是饑荒年代還好,但此時若想推銷開,隻怕有些難度。
見她久久不迴話,陳二郎心中也沒個底,這可是盛京最大的糧商,若是對方都拒絕了,隻怕最後更加難出手。
“不若這樣,我先小批量買一些放在鋪子裏賣,若是銷路好,我再多買些。”
他勉強笑笑:“便依著夫人所說吧。”
因為買的不多,她便沒同人壓價格,但她也與人商定了,若是銷路好,還是第一個同人拿貨。
“這是自然。”
旁人一聽是聽都沒聽過的占城稻,便心生遲疑,加上盛京如今的糧商並不少,許多人不願意買他們的糧。
依陳二郎看,柯依卿最後的囑咐屬實多餘,連他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貨物,更何況是四大糧行的人呢?
李為當天取貨時問道:“夫人與他們談了嘛?”
“尚未。”
至於為何不一上來就同人談大食國的絲綢生意,一來是她還想再觀察觀察,看看對方的人品與行事作風,二來,絲綢生意牽涉頗廣,此時的陳家若是想吃下,恐怕也有些困難。
出乎意料的是,她還是低估了盛京人對新米的熱情。
大家聽聞德濟堂出了新米,雖說品種不太一樣,口感也比常吃的略微差些,但它不限額啊!
口感再差也比陳米好上不是?
加上盛京人有攀比的風氣,家資相當的人家也都咬著牙比較著,若是他家吃上新米,那自家還是陳米便是十分可恥的事情。
而且饑荒不是還沒過去嘛?城外聽聞還有人被餓死,這時候能多屯些糧也是好的。
於是這批占城稻很快便銷售一空。
於是柯依卿又帶著銀票去購入了一批,並不十分多,幾日就賣完了。
四大糧行中有人暗中打探貨源,她也不瞞著,隻要有人問,便親自將人帶到那陳二郎處。
一來二去的,陳家人自然對她感官頗好。
“若是沒有夫人的照拂,我不知該如何是好。”說著陳二衝她深深一拜。
“是盛京該感謝你。”這話柯依卿可是真情實感的,上輩子若不是這青年,盛京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陳二郎撓撓腦袋,不知該說什麽。
“你且不要著急,我找你來,是想問問另一個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