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觸電
被兒媳嫌棄,我去京城當保安 作者:法鬥不是牛但是愛吃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稍息,立正!”
我高衛華大聲喊出了口令。對麵站著整整12個身穿製服的年輕人。他們隨著高衛華的口令整齊劃一地做出了動作。
“報告總經理,保安隊全體集合完畢,請您訓話。”
高衛國一個標準的轉體動作,雙臂在身體兩側夾緊,小跑幾步來到一個頭發花白,戴著金邊眼鏡的男人跟前。
“好,不錯。辛苦你了高隊長。”
“不辛苦,請領導訓話!”
高衛華是京城“陽光海岸新城”小區的保安隊長。雖說他上任僅僅一個多月,但是保安隊的精神麵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早上剛上班,他就接到了物業公司陳平經理的電話。通知他半個小時後全體保安隊員集合,總公司林雪健經理要親自過來訓話。
高衛華是個地道的東北人。他18歲當兵,22歲退伍迴家以後被安置在石油街道的福利工廠做電工和修理工。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如果不是為了他的終身大事考慮,家裏是不會砸鍋賣鐵在城裏買房子,給他換成了一個“農轉非”戶口。
其他的戰友有些進了司法機關工作,最差的也去了國營廠礦。唯獨他,不知道為什麽被分配到了街道小廠。
他的心裏其實挺不平衡的。特別是他在部隊的時候,由於各項軍事技能出色,還曾經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可是街道武裝部長的一句話讓他清醒過來。
石油街道屬於市內最大的街道。而依靠給石油冶煉廠製作勞動保護設備,至少經濟效益要比那些國營企業更好。
高衛華在部隊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不但學習了開車技能,更是學習了電工以及電器修理。所以到地方企業參加工作以後,憑借所掌握的技能,倒也混得不錯。三年後不但當上了修理班長,更和一個廠內工作的漂亮姑娘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大胖兒子。
原本順風順水的生活,因為單位的一次改製,被硬生生打破了。
那是2000年的時候,石油係統大麵積裁員。其實裁掉的不是一線的工人,而是他們這些所謂的附屬企業的職工。
以前的福利工廠歸街道辦管理,後來政企分開,街道把福利工廠合並進了石油煉化廠的勞動服務公司。
勞動服務公司是大集體企業,本來就是為了安置廠礦待業青年子弟以及家屬的地方。福利工廠合並過來以後,高衛華的修理班長也沒了,每天哪裏出現電力故障了,就得第一時間趕過去處理。
在福利工廠那會兒,工作量不大,每天晚上也能按時下班。可是現在的工作量大了好幾倍不說,非電力故障的修理工作,領導一句話你也得屁顛屁顛的去忙活。
高衛華那時候還是個年輕人,在部隊鍛煉的那幾年,懂得“任勞任怨”這四個字是美德。可是老實人也有被逼得急眼的時候。
那天下班前,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突然鼻子出血了,而且好久也止不住。孩子的姥姥姥爺過來以後也是手足無措的。讓高衛華趕緊過去一趟。
高衛華心急火燎的跑去辦公室主任那裏請假。結果忘記敲門的他推開門衝進辦公室,卻看見領導懷裏摟著化驗室的小化驗員,兩個人正在做人工唿吸……
領導氣急敗壞的趕他走。他也就趕緊口頭匯報了一下,算是請了假。哪知道月底發工資,因為一次早退,他被扣發了全勤獎五百塊。
除了那次請假,高衛華從沒有遲到早退過。就算是合並之前並沒有人特意考勤勞動紀律,他也很自覺的遵守著時間。
高衛華即便老實,也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去找辦公室主任理論,哪知道辦公室主任聲稱那天他在跟化驗員談工作,根本就沒有人跟他請假。
高衛華氣得七竅生煙,特麽的你倆是嘴對嘴談工作的吧!
衝動之下一句話說出口,化驗員委屈得要跳河以證清白。
高衛華百口莫辯。士可殺不可辱,他幹脆利索的辭了職。
辭職以後他憑著電工技術,在裝修公司做過電工,甚至還在電業局農村電網改造時,做過一段臨時工。
2003年的一場流行病,讓他徹底丟了工作。而此時他跟妻子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轉過年來,當兒子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的那天,他拿到了綠色的小本子(當年的離婚證是綠色的,多麽有寓意。)
兒子,房子都給了前妻。當一個男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也許這種做法才是他最後的尊嚴。
他迴到農村老家跟父母住了一年。他家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獨生子女家庭。因為母親體弱多病,當年生下他以後就沒有再懷過孕。
老實巴交的父母除了唉聲歎氣,也沒有別的辦法改變現狀。兒子在外麵的世界折騰了一圈,最後還是迴來做個農民。
後來的那些年,高衛華去倒騰過服裝,開過小吃部,最後還是在城裏租了個小門麵房,靠著修理電器,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眼瞅著自己也四十多奔五十去了,高衛華覺得該找個老伴兒了。誰知道現在的大嬸們行情大漲。不但要求你有社保,還要求你有房有車。
高衛華手頭上確實攢了一筆錢。但是他沒敢自己買房,他知道前妻改嫁給一個工友之後,日子過得也緊巴巴的。後來兩個人又生了一個兒子,所以,自己的親生兒子並不怎麽受待見。
高衛華選擇在城裏開店,也是想離兒子高強近一點。如果自己這輩子在老家務農了,恐怕父子情早就斷了。
父子情沒有斷。兒子上學,補習,上大學,談戀愛,高衛華不知道給過多少錢。本想著就算自己不找老伴兒了,跟兒子一起過也不錯。
半年前兒子結婚了。結婚的第三天兒媳就捏著鼻子嫌棄他的鞋味道太大,讓他以後在門外脫了鞋再進屋。
兒子滿臉的尬笑,隻是讓他去洗腳然後吃飯。
那天晚上高衛華失眠了!
他的電器修理鋪現在生意還算不錯。雖然各種電器越來越智能化,但是,故障率也不低。特別是每年的雨季,一場雷雨過後都是他們的工作高峰期。
自打被兒媳嫌棄,高衛華就幾乎住在店裏。兒子來找過,但是他稍一推辭,兒子也就默認了……
高衛國一氣之下,兌出了修理鋪。一次性給兒子還清了房貸以後,銀行卡裏隻有不到一萬塊錢了。但是他不後悔,這就算最後一次,從此斷了父子之情吧!
勞務公司常年招收勞務派遣人員。其中保安員月薪六千,包吃住,月休兩天。
高衛華的條件剛好能滿足去京城做保安的年齡上限。於是他義無反顧的去了京城做保安。
高衛華的履曆很有優勢。尤其是有過從軍的經曆,很受物業公司的看重。雖說年齡稍稍大了一些,但是除了左腿膝關節有些滑膜炎,高衛華的身體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
兩個月前的一天,高衛華接到一個住戶的求助電話。家裏的燈突然全都熄滅了。而因為當天隻有一個老太太在家,家屬隻好的電話向物業求助。
物業經理是知道高衛華的履曆的。雖然公司的電工修理師傅已經下班了,他還是派了高衛華前去查看和修理。
高衛華到了業主家裏才知道經理為什麽如此重視這個住戶。這個住戶住著上下兩層的大平層,足足有四百多平米,堪稱空中別墅。
在這個均價超過十萬塊一平米的小區,這戶人家也妥妥的是個低調的土豪家庭。
高衛華先是關掉了一樓的總電源,然後逐一排查線路。當他終於找到短路的位置進行處置的時候,這家的女主人,一個三十歲出頭的美少婦迴來了。她看見電表箱開著,屋子裏烏漆嘛黑的沒個人影,一把合上了電閘……
高衛華做了半輩子電工,第一次觸電了!
我高衛華大聲喊出了口令。對麵站著整整12個身穿製服的年輕人。他們隨著高衛華的口令整齊劃一地做出了動作。
“報告總經理,保安隊全體集合完畢,請您訓話。”
高衛國一個標準的轉體動作,雙臂在身體兩側夾緊,小跑幾步來到一個頭發花白,戴著金邊眼鏡的男人跟前。
“好,不錯。辛苦你了高隊長。”
“不辛苦,請領導訓話!”
高衛華是京城“陽光海岸新城”小區的保安隊長。雖說他上任僅僅一個多月,但是保安隊的精神麵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早上剛上班,他就接到了物業公司陳平經理的電話。通知他半個小時後全體保安隊員集合,總公司林雪健經理要親自過來訓話。
高衛華是個地道的東北人。他18歲當兵,22歲退伍迴家以後被安置在石油街道的福利工廠做電工和修理工。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如果不是為了他的終身大事考慮,家裏是不會砸鍋賣鐵在城裏買房子,給他換成了一個“農轉非”戶口。
其他的戰友有些進了司法機關工作,最差的也去了國營廠礦。唯獨他,不知道為什麽被分配到了街道小廠。
他的心裏其實挺不平衡的。特別是他在部隊的時候,由於各項軍事技能出色,還曾經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可是街道武裝部長的一句話讓他清醒過來。
石油街道屬於市內最大的街道。而依靠給石油冶煉廠製作勞動保護設備,至少經濟效益要比那些國營企業更好。
高衛華在部隊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不但學習了開車技能,更是學習了電工以及電器修理。所以到地方企業參加工作以後,憑借所掌握的技能,倒也混得不錯。三年後不但當上了修理班長,更和一個廠內工作的漂亮姑娘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大胖兒子。
原本順風順水的生活,因為單位的一次改製,被硬生生打破了。
那是2000年的時候,石油係統大麵積裁員。其實裁掉的不是一線的工人,而是他們這些所謂的附屬企業的職工。
以前的福利工廠歸街道辦管理,後來政企分開,街道把福利工廠合並進了石油煉化廠的勞動服務公司。
勞動服務公司是大集體企業,本來就是為了安置廠礦待業青年子弟以及家屬的地方。福利工廠合並過來以後,高衛華的修理班長也沒了,每天哪裏出現電力故障了,就得第一時間趕過去處理。
在福利工廠那會兒,工作量不大,每天晚上也能按時下班。可是現在的工作量大了好幾倍不說,非電力故障的修理工作,領導一句話你也得屁顛屁顛的去忙活。
高衛華那時候還是個年輕人,在部隊鍛煉的那幾年,懂得“任勞任怨”這四個字是美德。可是老實人也有被逼得急眼的時候。
那天下班前,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突然鼻子出血了,而且好久也止不住。孩子的姥姥姥爺過來以後也是手足無措的。讓高衛華趕緊過去一趟。
高衛華心急火燎的跑去辦公室主任那裏請假。結果忘記敲門的他推開門衝進辦公室,卻看見領導懷裏摟著化驗室的小化驗員,兩個人正在做人工唿吸……
領導氣急敗壞的趕他走。他也就趕緊口頭匯報了一下,算是請了假。哪知道月底發工資,因為一次早退,他被扣發了全勤獎五百塊。
除了那次請假,高衛華從沒有遲到早退過。就算是合並之前並沒有人特意考勤勞動紀律,他也很自覺的遵守著時間。
高衛華即便老實,也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去找辦公室主任理論,哪知道辦公室主任聲稱那天他在跟化驗員談工作,根本就沒有人跟他請假。
高衛華氣得七竅生煙,特麽的你倆是嘴對嘴談工作的吧!
衝動之下一句話說出口,化驗員委屈得要跳河以證清白。
高衛華百口莫辯。士可殺不可辱,他幹脆利索的辭了職。
辭職以後他憑著電工技術,在裝修公司做過電工,甚至還在電業局農村電網改造時,做過一段臨時工。
2003年的一場流行病,讓他徹底丟了工作。而此時他跟妻子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轉過年來,當兒子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的那天,他拿到了綠色的小本子(當年的離婚證是綠色的,多麽有寓意。)
兒子,房子都給了前妻。當一個男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也許這種做法才是他最後的尊嚴。
他迴到農村老家跟父母住了一年。他家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獨生子女家庭。因為母親體弱多病,當年生下他以後就沒有再懷過孕。
老實巴交的父母除了唉聲歎氣,也沒有別的辦法改變現狀。兒子在外麵的世界折騰了一圈,最後還是迴來做個農民。
後來的那些年,高衛華去倒騰過服裝,開過小吃部,最後還是在城裏租了個小門麵房,靠著修理電器,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眼瞅著自己也四十多奔五十去了,高衛華覺得該找個老伴兒了。誰知道現在的大嬸們行情大漲。不但要求你有社保,還要求你有房有車。
高衛華手頭上確實攢了一筆錢。但是他沒敢自己買房,他知道前妻改嫁給一個工友之後,日子過得也緊巴巴的。後來兩個人又生了一個兒子,所以,自己的親生兒子並不怎麽受待見。
高衛華選擇在城裏開店,也是想離兒子高強近一點。如果自己這輩子在老家務農了,恐怕父子情早就斷了。
父子情沒有斷。兒子上學,補習,上大學,談戀愛,高衛華不知道給過多少錢。本想著就算自己不找老伴兒了,跟兒子一起過也不錯。
半年前兒子結婚了。結婚的第三天兒媳就捏著鼻子嫌棄他的鞋味道太大,讓他以後在門外脫了鞋再進屋。
兒子滿臉的尬笑,隻是讓他去洗腳然後吃飯。
那天晚上高衛華失眠了!
他的電器修理鋪現在生意還算不錯。雖然各種電器越來越智能化,但是,故障率也不低。特別是每年的雨季,一場雷雨過後都是他們的工作高峰期。
自打被兒媳嫌棄,高衛華就幾乎住在店裏。兒子來找過,但是他稍一推辭,兒子也就默認了……
高衛國一氣之下,兌出了修理鋪。一次性給兒子還清了房貸以後,銀行卡裏隻有不到一萬塊錢了。但是他不後悔,這就算最後一次,從此斷了父子之情吧!
勞務公司常年招收勞務派遣人員。其中保安員月薪六千,包吃住,月休兩天。
高衛華的條件剛好能滿足去京城做保安的年齡上限。於是他義無反顧的去了京城做保安。
高衛華的履曆很有優勢。尤其是有過從軍的經曆,很受物業公司的看重。雖說年齡稍稍大了一些,但是除了左腿膝關節有些滑膜炎,高衛華的身體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
兩個月前的一天,高衛華接到一個住戶的求助電話。家裏的燈突然全都熄滅了。而因為當天隻有一個老太太在家,家屬隻好的電話向物業求助。
物業經理是知道高衛華的履曆的。雖然公司的電工修理師傅已經下班了,他還是派了高衛華前去查看和修理。
高衛華到了業主家裏才知道經理為什麽如此重視這個住戶。這個住戶住著上下兩層的大平層,足足有四百多平米,堪稱空中別墅。
在這個均價超過十萬塊一平米的小區,這戶人家也妥妥的是個低調的土豪家庭。
高衛華先是關掉了一樓的總電源,然後逐一排查線路。當他終於找到短路的位置進行處置的時候,這家的女主人,一個三十歲出頭的美少婦迴來了。她看見電表箱開著,屋子裏烏漆嘛黑的沒個人影,一把合上了電閘……
高衛華做了半輩子電工,第一次觸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