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傻眼了。
呆愣愣的看著這樣的項羽,很是不敢置信,還伸手揉了揉眼睛。
‘我沒看錯吧,這人是項羽?’
‘項羽?’踉蹌了兩下的李清照還沒有開罵,就驚訝了,盯著才打擾自己和姐姐相處的高大英武男人。
點了點頭,嗯,確實長得很俊朗,跟她設想的楚霸王很相似。
但,望著項羽懷中的人,李清照眼睛都亮了:‘你是虞姬?’
項羽渾身刺冒起來了,連忙把人往自己身後塞,警惕的盯著李清照:‘虞姬是我的,你隻能看,不能搶。’
李清照當即給了他一個嫌棄的眼神:‘小氣男人,不過看在你這般喜愛我虞美人的份上,勉強合格了。’
???
勉強合格?
合格什麽?
項羽隻覺得很是一言難盡,這個小女子,可真是想法奇怪嘴巴厲害,跟她的模樣很不一樣。
朱棣差點沒有笑死,萬萬沒想到,沒吃到李清照和項羽的瓜,看到了他們三人之間的熱鬧。
虞姬也是哭笑不得,拍了拍自家霸王:‘大王,清照妹妹逗你的呢。’
‘真的嗎?’項羽有點不信,這不怪他,他都跟虞姬分別上萬年了,這才相遇多久啊,就有人來撬牆角了,怎麽能不緊張。
虞姬掩唇輕笑,整個人像是被溫柔的水包裹,極其軟和。
李清照也笑了,依舊是那種非常清淺的笑,卻給人很清爽的感覺。
朱棣歎息,很好,沒戲看了。
李世民他們也搖著頭,這怎麽就如此短暫呢,還沒有看夠呢。
劉邦跟他們則不一樣,覺得心頭爽了,看到了項羽吃癟,高興。
葉寒霜有些遺憾的清了清嗓子,繼續先前的話:“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登基,自此,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開始往他手裏送。”
‘送?’李世民驚訝,沒有想到葉寒霜會用這個詞。
劉邦眨眼,看向朱棣,這個字可很有意思啊。
朱棣自己都很意外,他雖然先前說什麽幫侄兒分擔分擔,可心裏想的也是奪了他的皇位。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隱約有些明白了,恐怕……
‘天命所歸。’秦始皇輕點著竹簡,語氣淡然。
他原本並不信什麽天命,現在也不算太信,因為,他就是逆天而為之人,誰說注定了就一定如此。
隻要你願意去改變,又怎知不會改變?
但有些事情,也即便是努力了,仍然改變不了。
趙匡胤頷首,語氣複雜:‘早有預料。’
現場的也是一臉的意外。
“皇位開始往這位朱棣手裏送,看來上位的很不行。”瓊森道,有些唏噓,心裏帶著幸災樂禍。
一直都是聽他們的英靈多厲害多厲害,現在也出現廢物了吧。
琺琅女王卻和她弟弟完全不是一個想法,她把玩著酒杯:“有能力者不需要做什麽,也會被人所知所敬仰,無能力著哪怕付出許多,都不過是一言而過。”
“確實,就如對叔侄,我想,這位皇帝,應當屬於無能了。”米基大帝很是感歎,有時候選錯人上位是真的很可怕。
因為造成的結果,輕者國亂,重者滅國。
而這不管是什麽,都會導致民眾不安,經濟下滑,國力損毀。
羅納校長讚同,這個上位的皇帝,恐怕真的不行。
直播間的也極為疑惑。
【為什麽用送這個字?】
【是說侄子主動不要皇位了,送給對方?】
【總覺得這個侄子有點問題哎。】
【新皇帝不會是個昏庸的吧。】
葉寒霜看著彈幕,淡然的給他們解答:“建文帝,朱允,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上位初期好學親近賢臣,改革洪武年間流傳下來的苛政,大赦天下,重視農耕,辦理學校,對於官員進行考察,對災民上心。”
“咦,這聽著像是一位明君啊。”默文公爵疑惑。
裴校長摸著下巴,心裏門清,先揚後抑。
朱元璋麵上也帶了笑,他當時還是沒有看錯的,允確實不錯。
隻是還沒有說兩句,就聽到了葉寒霜後麵的話。
葉寒霜:“接著他就開始強製削藩,明太祖在位之時就曾經跟朱允說過,他分封這些藩王是為了保衛邊境,讓他們鎮守各方。朱允卻言,萬一他們的權利過大怎麽辦,明太祖也考慮了這個問題,於是有了他死前為其做的準備,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
一句可惜,道盡了一切。
秦皇陵安靜,現場也很安靜,隻有時不時的歎息。
葉寒霜:“朱允非常擔心藩王的實力,也不斷地跟身邊大臣詢問,大臣們自是不想對很多藩王手下的兵都行禮,也不願一些權力掌握在藩王手中讓他們掣肘,便和朱允說,要削藩,兩者理念一合,便開啟了自毀長城之路。”
“明成祖曾經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代王、穀王、遼王、寧王、慶王、肅王為九大塞王,讓他們領兵駐守邊塞,秦王和晉王已死,剩下的藩王中燕王實力最強,有大臣建議直接從燕王朱棣開始削藩,有的說燕王朱棣沒有罪,貿然削翻不合適,應當從有罪的開始。”
“第一個便是周王,周王和燕王交好,把其貶為庶人之後,又派人各方監視燕王,想要掌握燕王府,之後又強製削弱燕王的兵權,還令好幾路軍隊駐紮在北平,直接包圍了燕王府。”
“同年,湘王沒辦法辨明自己的青白,自焚而死;齊王、代王、岷王皆被有罪貶為庶人,流放。藩王不斷在被殺被貶,且是一年內,朱允迫切的想要削藩且手段狠辣的令其他藩王人人自危,朱棣也在此,做起了起兵的準備。1”
‘愚蠢至極。’秦始皇麵色冷漠,‘明知道藩王的實力,沒有匹配的能力還一心要去削藩,自找死路。’
李世民也是唏噓:‘這位建文帝真的太冒進了,在自身沒有強硬的實力下,藩王那麽多,就該采取懷柔拉攏,徐徐圖之,而不是直接搞得你死我亡,換誰也不想莫名其妙就死了啊,朱棣上位,我覺得就是朱允自己作出來的。’
‘他到底怎麽想的?’劉邦很不能理解。
曹操喝著葉寒霜先前塞進來的酒:‘還能怎麽想,隻能看到眼前唄。’
朱元璋沉默,沒有說話。
朱棣也是輕歎,他們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要是大哥還活著,或許,就不是這樣了。
“這樣做很不明智,硬是把人推到了對立麵,不反都得反了。”鳳皇道,難以讚同卻又理解。
有句話叫,臥榻之側啟容他人酣睡。
可這還有個前提,明白自己的實力,明白對方的實力,就是想要鏟除對方,也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
他這,明擺著就是無所顧忌。
結果很明顯了。
裴校長也是搖搖頭:“身為帝王,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存在,並沒錯,要保證自己的位置穩固,手染鮮血是常態,隻是不應該如此盲目,更不應該分辨不清。”
直播間的也是分外讚同。
【對呀對呀,這個朱允太自大了。】
【我覺得還是沒有遭遇過毒打。】
【他也不想想,他到底哪裏的實力和底氣能夠匹配那些藩王。】
【都成藩王了,肯定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位置和命了,這樣一搞,誰不害怕,不造反都要造反了。】
葉寒霜覺得這句話可真對,本來無心謀逆,可是被逼著謀逆啊。
退,是自己的命可能還有家人以及追隨自己人的命。
進,就是亂臣賊子。
自古這就是個無解的話題,隻能說是那句話,史書由勝利者書寫。
就如當年秦朝滅亡之後,那些春秋筆法,把很多不屬於秦始皇的罪寫給他,引得後世無數人謾罵誤解,哪怕是在他那個時候,已經早就澄清還整理好了各朝代的史書,不偏頗的還原每個朝代每個人物的事情,也鮮少有人會去認真看。
他們想到的,都隻會是那些耳熟能詳的事情。
比如說,秦始皇焚書坑儒。
明明沒有。
無聲的歎息一聲,繼續往下:“形勢緊迫,燕王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這一場,不僅僅是一場保命奪位,更是曆史上唯一一場藩王成功奪得皇位的存在,用時也是曆史上最短的藩王動亂,僅僅三年。”
說到這,葉寒霜是真的感慨:“三年啊,隻有三年,燕王朱棣從被削弱兵權,被各方壓製到問鼎皇位,大家可明白這其中的含金量?”
“我明白,因為他民心所望!”聞斯宇第一個舉手,心情澎湃。
孟亦彬也忍不住加快了手中的折扇搖晃速度:“實力,民心,謀略,才智他皆有,天下合該是他的。”
“是啊,這種人就天生該當帝王。”花滿枝也十分激動,三年拿下一個國家,這不亞於天方夜譚,可有人做到了。
他難以想象。
要知道,他們有時候一場戰役,都要打個半年一年的。
不是說他們弱,也不是說敵人強,而是說本質區別。
他們的敵人是真敵人,生死不論,所以大家都是拿出命在打,可明成祖的敵人很明顯就不是真正的敵人。
否則,他怎麽可能那麽快成功。
而這也恰恰表明,他真的是民心所向。
朱元璋笑的越發苦澀了,還很是悵然。
朱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他爹的神色,見狀,試探性的問:‘爹,你還好吧?’
可別被他氣死了啊。
要是被允氣死,那就跟他沒關係了,不過他還是不希望的。
‘老朱啊,你可真是太幸運了,有這麽好一個兒子,妒忌。’李世民沒忍住,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再看向朱棣,有點想搶兒子了。
做不成兒子,做他孫子也可以啊。
反正李隆基那混賬,他已經單方麵的開除他李家孫子籍了。
呆愣愣的看著這樣的項羽,很是不敢置信,還伸手揉了揉眼睛。
‘我沒看錯吧,這人是項羽?’
‘項羽?’踉蹌了兩下的李清照還沒有開罵,就驚訝了,盯著才打擾自己和姐姐相處的高大英武男人。
點了點頭,嗯,確實長得很俊朗,跟她設想的楚霸王很相似。
但,望著項羽懷中的人,李清照眼睛都亮了:‘你是虞姬?’
項羽渾身刺冒起來了,連忙把人往自己身後塞,警惕的盯著李清照:‘虞姬是我的,你隻能看,不能搶。’
李清照當即給了他一個嫌棄的眼神:‘小氣男人,不過看在你這般喜愛我虞美人的份上,勉強合格了。’
???
勉強合格?
合格什麽?
項羽隻覺得很是一言難盡,這個小女子,可真是想法奇怪嘴巴厲害,跟她的模樣很不一樣。
朱棣差點沒有笑死,萬萬沒想到,沒吃到李清照和項羽的瓜,看到了他們三人之間的熱鬧。
虞姬也是哭笑不得,拍了拍自家霸王:‘大王,清照妹妹逗你的呢。’
‘真的嗎?’項羽有點不信,這不怪他,他都跟虞姬分別上萬年了,這才相遇多久啊,就有人來撬牆角了,怎麽能不緊張。
虞姬掩唇輕笑,整個人像是被溫柔的水包裹,極其軟和。
李清照也笑了,依舊是那種非常清淺的笑,卻給人很清爽的感覺。
朱棣歎息,很好,沒戲看了。
李世民他們也搖著頭,這怎麽就如此短暫呢,還沒有看夠呢。
劉邦跟他們則不一樣,覺得心頭爽了,看到了項羽吃癟,高興。
葉寒霜有些遺憾的清了清嗓子,繼續先前的話:“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登基,自此,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開始往他手裏送。”
‘送?’李世民驚訝,沒有想到葉寒霜會用這個詞。
劉邦眨眼,看向朱棣,這個字可很有意思啊。
朱棣自己都很意外,他雖然先前說什麽幫侄兒分擔分擔,可心裏想的也是奪了他的皇位。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隱約有些明白了,恐怕……
‘天命所歸。’秦始皇輕點著竹簡,語氣淡然。
他原本並不信什麽天命,現在也不算太信,因為,他就是逆天而為之人,誰說注定了就一定如此。
隻要你願意去改變,又怎知不會改變?
但有些事情,也即便是努力了,仍然改變不了。
趙匡胤頷首,語氣複雜:‘早有預料。’
現場的也是一臉的意外。
“皇位開始往這位朱棣手裏送,看來上位的很不行。”瓊森道,有些唏噓,心裏帶著幸災樂禍。
一直都是聽他們的英靈多厲害多厲害,現在也出現廢物了吧。
琺琅女王卻和她弟弟完全不是一個想法,她把玩著酒杯:“有能力者不需要做什麽,也會被人所知所敬仰,無能力著哪怕付出許多,都不過是一言而過。”
“確實,就如對叔侄,我想,這位皇帝,應當屬於無能了。”米基大帝很是感歎,有時候選錯人上位是真的很可怕。
因為造成的結果,輕者國亂,重者滅國。
而這不管是什麽,都會導致民眾不安,經濟下滑,國力損毀。
羅納校長讚同,這個上位的皇帝,恐怕真的不行。
直播間的也極為疑惑。
【為什麽用送這個字?】
【是說侄子主動不要皇位了,送給對方?】
【總覺得這個侄子有點問題哎。】
【新皇帝不會是個昏庸的吧。】
葉寒霜看著彈幕,淡然的給他們解答:“建文帝,朱允,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上位初期好學親近賢臣,改革洪武年間流傳下來的苛政,大赦天下,重視農耕,辦理學校,對於官員進行考察,對災民上心。”
“咦,這聽著像是一位明君啊。”默文公爵疑惑。
裴校長摸著下巴,心裏門清,先揚後抑。
朱元璋麵上也帶了笑,他當時還是沒有看錯的,允確實不錯。
隻是還沒有說兩句,就聽到了葉寒霜後麵的話。
葉寒霜:“接著他就開始強製削藩,明太祖在位之時就曾經跟朱允說過,他分封這些藩王是為了保衛邊境,讓他們鎮守各方。朱允卻言,萬一他們的權利過大怎麽辦,明太祖也考慮了這個問題,於是有了他死前為其做的準備,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
一句可惜,道盡了一切。
秦皇陵安靜,現場也很安靜,隻有時不時的歎息。
葉寒霜:“朱允非常擔心藩王的實力,也不斷地跟身邊大臣詢問,大臣們自是不想對很多藩王手下的兵都行禮,也不願一些權力掌握在藩王手中讓他們掣肘,便和朱允說,要削藩,兩者理念一合,便開啟了自毀長城之路。”
“明成祖曾經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代王、穀王、遼王、寧王、慶王、肅王為九大塞王,讓他們領兵駐守邊塞,秦王和晉王已死,剩下的藩王中燕王實力最強,有大臣建議直接從燕王朱棣開始削藩,有的說燕王朱棣沒有罪,貿然削翻不合適,應當從有罪的開始。”
“第一個便是周王,周王和燕王交好,把其貶為庶人之後,又派人各方監視燕王,想要掌握燕王府,之後又強製削弱燕王的兵權,還令好幾路軍隊駐紮在北平,直接包圍了燕王府。”
“同年,湘王沒辦法辨明自己的青白,自焚而死;齊王、代王、岷王皆被有罪貶為庶人,流放。藩王不斷在被殺被貶,且是一年內,朱允迫切的想要削藩且手段狠辣的令其他藩王人人自危,朱棣也在此,做起了起兵的準備。1”
‘愚蠢至極。’秦始皇麵色冷漠,‘明知道藩王的實力,沒有匹配的能力還一心要去削藩,自找死路。’
李世民也是唏噓:‘這位建文帝真的太冒進了,在自身沒有強硬的實力下,藩王那麽多,就該采取懷柔拉攏,徐徐圖之,而不是直接搞得你死我亡,換誰也不想莫名其妙就死了啊,朱棣上位,我覺得就是朱允自己作出來的。’
‘他到底怎麽想的?’劉邦很不能理解。
曹操喝著葉寒霜先前塞進來的酒:‘還能怎麽想,隻能看到眼前唄。’
朱元璋沉默,沒有說話。
朱棣也是輕歎,他們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要是大哥還活著,或許,就不是這樣了。
“這樣做很不明智,硬是把人推到了對立麵,不反都得反了。”鳳皇道,難以讚同卻又理解。
有句話叫,臥榻之側啟容他人酣睡。
可這還有個前提,明白自己的實力,明白對方的實力,就是想要鏟除對方,也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
他這,明擺著就是無所顧忌。
結果很明顯了。
裴校長也是搖搖頭:“身為帝王,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存在,並沒錯,要保證自己的位置穩固,手染鮮血是常態,隻是不應該如此盲目,更不應該分辨不清。”
直播間的也是分外讚同。
【對呀對呀,這個朱允太自大了。】
【我覺得還是沒有遭遇過毒打。】
【他也不想想,他到底哪裏的實力和底氣能夠匹配那些藩王。】
【都成藩王了,肯定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位置和命了,這樣一搞,誰不害怕,不造反都要造反了。】
葉寒霜覺得這句話可真對,本來無心謀逆,可是被逼著謀逆啊。
退,是自己的命可能還有家人以及追隨自己人的命。
進,就是亂臣賊子。
自古這就是個無解的話題,隻能說是那句話,史書由勝利者書寫。
就如當年秦朝滅亡之後,那些春秋筆法,把很多不屬於秦始皇的罪寫給他,引得後世無數人謾罵誤解,哪怕是在他那個時候,已經早就澄清還整理好了各朝代的史書,不偏頗的還原每個朝代每個人物的事情,也鮮少有人會去認真看。
他們想到的,都隻會是那些耳熟能詳的事情。
比如說,秦始皇焚書坑儒。
明明沒有。
無聲的歎息一聲,繼續往下:“形勢緊迫,燕王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這一場,不僅僅是一場保命奪位,更是曆史上唯一一場藩王成功奪得皇位的存在,用時也是曆史上最短的藩王動亂,僅僅三年。”
說到這,葉寒霜是真的感慨:“三年啊,隻有三年,燕王朱棣從被削弱兵權,被各方壓製到問鼎皇位,大家可明白這其中的含金量?”
“我明白,因為他民心所望!”聞斯宇第一個舉手,心情澎湃。
孟亦彬也忍不住加快了手中的折扇搖晃速度:“實力,民心,謀略,才智他皆有,天下合該是他的。”
“是啊,這種人就天生該當帝王。”花滿枝也十分激動,三年拿下一個國家,這不亞於天方夜譚,可有人做到了。
他難以想象。
要知道,他們有時候一場戰役,都要打個半年一年的。
不是說他們弱,也不是說敵人強,而是說本質區別。
他們的敵人是真敵人,生死不論,所以大家都是拿出命在打,可明成祖的敵人很明顯就不是真正的敵人。
否則,他怎麽可能那麽快成功。
而這也恰恰表明,他真的是民心所向。
朱元璋笑的越發苦澀了,還很是悵然。
朱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他爹的神色,見狀,試探性的問:‘爹,你還好吧?’
可別被他氣死了啊。
要是被允氣死,那就跟他沒關係了,不過他還是不希望的。
‘老朱啊,你可真是太幸運了,有這麽好一個兒子,妒忌。’李世民沒忍住,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再看向朱棣,有點想搶兒子了。
做不成兒子,做他孫子也可以啊。
反正李隆基那混賬,他已經單方麵的開除他李家孫子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