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進門後立即把外套脫下——屋裏悶熱,我就像進了溫室。我在過道裏的恆溫器上將設置的溫度下調了一些。凱西喜歡熱一點,我則喜歡涼一點——所以在溫度問題上,我們經常各不相讓。我在過道上就聽見了電視的聲音。近來凱西似乎看了不少電視。電視機這個無休止的噪音垃圾箱成了這幢房子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發現她蜷縮在起居室的沙發上,大腿上放著一大袋蝦仁雞尾酒薯片,正用染著紅指甲的手指頭把它掏出來,往自己的嘴裏扔。她一直這樣吃垃圾食品,所以近期發胖也就不足為奇了。過去一兩年,她沒怎麽去工作——她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有點精神壓抑。她的醫生想讓她服用抗抑鬱藥,但是我讓她不要用。我主張找個心理治療師,用交談的方式進行疏導,我甚至主動提出幫她找個心理治療師。但她似乎不想跟人交談。
有時候,我發現她會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不知她心裏在想什麽。她是不是想鼓起勇氣把與加布裏耶爾的風流韻事告訴我?可是她隻字未提。她隻是默默地坐在那裏,就像艾麗西亞以前那樣。我希望能幫助她——但是我好像無法接觸到她的內心世界。真是可怕的諷刺:我這麽做完全是為了留住她——但無論我怎麽做,最後都失去了她。
我坐在扶手椅上看著她。「我的一個病人服藥過量,」我過了一會兒說,「她現在處於昏迷狀態。」沒有反應。「好像是一個工作人員故意給她加量的。一個同事。」依然沒有反應。「你在聽我說嗎?」
凱西聳聳肩:「我不知道說什麽。」
「說兩句同情的話也好嘛。」
「同情誰呀?同情你嗎?」
「她呀。我給她治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單獨治療。她叫艾麗西亞·貝倫森。」
我說這句話時,有意識地看了凱西一眼。她沒有反應,臉上沒有絲毫表情。我繼續說:「她很有名氣,或者說惡名遠揚。幾年前,她簡直家喻戶曉。她殺了自己的丈夫……還記得嗎?」
「不記得了。」她聳了聳肩,接著換了個電視頻道。
於是我們繼續玩「佯裝不知」的遊戲。
這些天,我對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上演那一出「佯裝不知」的戲。我想這也是我要把這些寫下來的原因。我試圖繞開可怕的自我,觸及真實的我——如果有這種可能性的話。
我想喝點酒,於是走進廚房,倒了一杯從冰箱裏取出的伏特加。我把它一口喝了下去,感到嗓子熱乎乎的。接著我又倒了一杯。
我在想,如果我再去找魯思,像六年前一樣,把這些情況再跟她說一遍,不知她會怎麽說?當然我知道我是不可能再去找她了。我知道自己已經完全變了,變成了一個負罪的人,一個不可能再說實話的人。我怎麽能再坐在那個脆弱的老太太麵前,看著她那雙水汪汪的藍眼睛呢?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那雙眼睛曾讓我有安全感,教會我做人要正直,要善良,要真誠。我若去了,隻會暴露我的骯髒、殘酷、報復心理、墮落,說明我多麽對不起她以及她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怎麽跟她說?我毀了三個人;我沒有道德底線;我居然做出了令人不齒的事情,而且還不知悔恨;我所關心的隻是保住我自己?
如果我告訴魯思,她的眼睛裏表現出來的就不隻是震驚、厭惡甚至恐懼,更會有悲痛、失望甚至自責。因為我知道我不僅會使她感到失望,而且她還會認為是她讓我失望了——不單對我失望,還有對談話療法本身的失望。從來沒有哪個心理治療師做得比魯思更好。她曾經為一個受到嚴重傷害的病人進行了多年的治療。病人很年輕,還是個孩子,他也非常希望改變自己,變得好一點,甚至完全康復。但是,盡管她為他進行了數百小時的心理治療,包括對話、聆聽和分析,也沒能拯救這個孩子的靈魂。也許我本身就是個錯誤。也許我們有些人性本惡,不管我們盡了多大的努力,我們還是依然故我。
門鈴響起,打斷了我的沉思。搬到薩裏之後,難得有人晚上來造訪。上次有誰來過我都記不得了。
「是你的客人嗎?」我大聲問凱西,可是她沒有迴答,因為她正在看電視,大概聽不見我的聲音。
我走到門口,把門打開。我感到很意外,是艾倫警長。他身上裹著一件外套,還戴了一條圍巾,臉上凍得通紅。
「晚上好,費伯先生。」他說。
「艾倫警長?你到這兒有何公幹啊?」
「我正好來了這個街區,想來看看你。我有兩件事情要告訴你。現在方便嗎?」
我有些遲疑:「說實話,我剛準備做晚飯,所以——」
「要不了多長時間。」
艾倫警長笑了笑。顯然他不希望被拒絕,所以我讓到一邊,請他進來。他進屋後很高興,拽掉手套,脫下外衣。
「外麵真的很冷,」他說,「我敢說,這麽冷肯定要下雪啦。」
他的眼鏡片上結了一層霧氣。他把眼鏡摘下來用手絹擦了擦。
「恐怕我這裏太暖和了。」我說。
「我不在乎。再暖和我也不在乎。」
「你來跟我妻子認識一下?」
說來也巧,凱西出現在過道上。她看看我,又看看警長,不解地問:「什麽事啊?」
「凱西,這是艾倫警長。他負責我跟你說到的那個病人的案件調查工作。」
我發現她蜷縮在起居室的沙發上,大腿上放著一大袋蝦仁雞尾酒薯片,正用染著紅指甲的手指頭把它掏出來,往自己的嘴裏扔。她一直這樣吃垃圾食品,所以近期發胖也就不足為奇了。過去一兩年,她沒怎麽去工作——她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有點精神壓抑。她的醫生想讓她服用抗抑鬱藥,但是我讓她不要用。我主張找個心理治療師,用交談的方式進行疏導,我甚至主動提出幫她找個心理治療師。但她似乎不想跟人交談。
有時候,我發現她會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不知她心裏在想什麽。她是不是想鼓起勇氣把與加布裏耶爾的風流韻事告訴我?可是她隻字未提。她隻是默默地坐在那裏,就像艾麗西亞以前那樣。我希望能幫助她——但是我好像無法接觸到她的內心世界。真是可怕的諷刺:我這麽做完全是為了留住她——但無論我怎麽做,最後都失去了她。
我坐在扶手椅上看著她。「我的一個病人服藥過量,」我過了一會兒說,「她現在處於昏迷狀態。」沒有反應。「好像是一個工作人員故意給她加量的。一個同事。」依然沒有反應。「你在聽我說嗎?」
凱西聳聳肩:「我不知道說什麽。」
「說兩句同情的話也好嘛。」
「同情誰呀?同情你嗎?」
「她呀。我給她治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單獨治療。她叫艾麗西亞·貝倫森。」
我說這句話時,有意識地看了凱西一眼。她沒有反應,臉上沒有絲毫表情。我繼續說:「她很有名氣,或者說惡名遠揚。幾年前,她簡直家喻戶曉。她殺了自己的丈夫……還記得嗎?」
「不記得了。」她聳了聳肩,接著換了個電視頻道。
於是我們繼續玩「佯裝不知」的遊戲。
這些天,我對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上演那一出「佯裝不知」的戲。我想這也是我要把這些寫下來的原因。我試圖繞開可怕的自我,觸及真實的我——如果有這種可能性的話。
我想喝點酒,於是走進廚房,倒了一杯從冰箱裏取出的伏特加。我把它一口喝了下去,感到嗓子熱乎乎的。接著我又倒了一杯。
我在想,如果我再去找魯思,像六年前一樣,把這些情況再跟她說一遍,不知她會怎麽說?當然我知道我是不可能再去找她了。我知道自己已經完全變了,變成了一個負罪的人,一個不可能再說實話的人。我怎麽能再坐在那個脆弱的老太太麵前,看著她那雙水汪汪的藍眼睛呢?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那雙眼睛曾讓我有安全感,教會我做人要正直,要善良,要真誠。我若去了,隻會暴露我的骯髒、殘酷、報復心理、墮落,說明我多麽對不起她以及她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怎麽跟她說?我毀了三個人;我沒有道德底線;我居然做出了令人不齒的事情,而且還不知悔恨;我所關心的隻是保住我自己?
如果我告訴魯思,她的眼睛裏表現出來的就不隻是震驚、厭惡甚至恐懼,更會有悲痛、失望甚至自責。因為我知道我不僅會使她感到失望,而且她還會認為是她讓我失望了——不單對我失望,還有對談話療法本身的失望。從來沒有哪個心理治療師做得比魯思更好。她曾經為一個受到嚴重傷害的病人進行了多年的治療。病人很年輕,還是個孩子,他也非常希望改變自己,變得好一點,甚至完全康復。但是,盡管她為他進行了數百小時的心理治療,包括對話、聆聽和分析,也沒能拯救這個孩子的靈魂。也許我本身就是個錯誤。也許我們有些人性本惡,不管我們盡了多大的努力,我們還是依然故我。
門鈴響起,打斷了我的沉思。搬到薩裏之後,難得有人晚上來造訪。上次有誰來過我都記不得了。
「是你的客人嗎?」我大聲問凱西,可是她沒有迴答,因為她正在看電視,大概聽不見我的聲音。
我走到門口,把門打開。我感到很意外,是艾倫警長。他身上裹著一件外套,還戴了一條圍巾,臉上凍得通紅。
「晚上好,費伯先生。」他說。
「艾倫警長?你到這兒有何公幹啊?」
「我正好來了這個街區,想來看看你。我有兩件事情要告訴你。現在方便嗎?」
我有些遲疑:「說實話,我剛準備做晚飯,所以——」
「要不了多長時間。」
艾倫警長笑了笑。顯然他不希望被拒絕,所以我讓到一邊,請他進來。他進屋後很高興,拽掉手套,脫下外衣。
「外麵真的很冷,」他說,「我敢說,這麽冷肯定要下雪啦。」
他的眼鏡片上結了一層霧氣。他把眼鏡摘下來用手絹擦了擦。
「恐怕我這裏太暖和了。」我說。
「我不在乎。再暖和我也不在乎。」
「你來跟我妻子認識一下?」
說來也巧,凱西出現在過道上。她看看我,又看看警長,不解地問:「什麽事啊?」
「凱西,這是艾倫警長。他負責我跟你說到的那個病人的案件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