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準備工作
逃荒:族長明明超強卻過分擺爛 作者:年少不知豹豹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了婦人話的關老伯卻是神情一凜:“可不敢胡說,林老板做事很講誠信,即使不做豆芽生意了,也讓人將各家各戶的尾款結了幹淨,一文錢也沒有拖遝。”
老婦人聽了心情更不好了,又開始哭訴起來她們的淒慘。
可關老伯著實幫不上忙,他們家賣豆子在今年冬季多了些進項,林老板當日來的時候他還問了這豆子以後還收不收,林老板道讓他盡管種,種多少他都收,哪怕整個榆樹村的村民也都一樣收。隻是軍屬村落這些人太過忘恩負義,像棵牆頭草,著實讓人心裏不舒服,收豆子的事情就別和那些人說。
前頭豆芽的熱潮終於從風風火火改為偃旗息鼓,最後豆芽的價格平穩,保持在一文錢一斤的市場價格,隻是過了這個新鮮期,購買人數寥寥無幾,迫使很多新增的商販再次迴歸荒地開墾。
他們可不像林瑞那樣沒有開墾任務,完不成定量的任務,可是會被邢家軍懲罰的。
林家這邊的人做生意好似做上了癮,一天天的忙活完了地裏的活計就都湊到族長林瑞家裏,明裏暗裏都還想再做生意。
一般做過生意賺過錢的人,真的很難平心靜氣的繼續迴老家種地,如今林子成林子均這些年輕人就是這樣。
林子正和林子昆他們雖然沒有和哥哥們一起出去賣過豆芽,但每日看到大哥滿滿當當的籮筐出去,幹幹淨淨的籮筐迴來,臉上還帶著高興的笑意,哪裏不知道這生意賺了不少錢,否則家裏的田地是怎樣買來的!
林瑞覺得市場冷卻的差不多了,道:“倒也不是沒有生意做,前頭讓你們積攢的豆子還在吧?”
林子均和林長泰等人連連點頭:“在在,都在呢,你吩咐過,這些豆子不用做豆芽,要保存好,咱們可一點都沒含糊。”
林瑞點頭,嗯,不錯。他要的就是這種聽話的族人,不用問為什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靠著他帶著他們完成第一階段的財富積累就行。
趙青也好奇的打量著小舅子問:“族長,你是不是又有什麽來錢的路子了?”
林瑞笑著點頭:“哈哈,的確有。不過在這之前,爹,大伯堂叔,你們得先去白駝鎮上定做一個大磨盤迴來。”
“這也是和咱們做的生意有關?”
“那當然。”
“好嘞!”林長泰林長喜等人立刻向家裏婆娘拿了銀子就架著牛車往白駝鎮去,如今白駝鎮在邢家軍的支持下開始變得繁華不少,大多數普通家庭需要的針頭線腦和刀斧農具這些都能買得到。
陶家在陶春兄弟的努力下終於夠得了自家的兩畝地,別看地少,好歹他們也不再是無根的浮萍,自古以來田地在哪裏,老百姓的根就在家裏。
陶冬看著大哥陶春又看向林氏的方向,不禁笑著問:“哥,你又看出什麽端倪了?”
陶春卻沒有笑,而是臉色羨慕:“林家的人又開始做新生意了?”
陶冬臉色一喜,他可沒忘記他們陶家的第一桶金就是得林氏所賜:“那大哥,你......”
陶春遺憾搖頭:“這次我真看不出來了。”
林氏這兩天牛車來來去去,上頭的東西都神秘的蓋起了一塊棉布。
“這是防誰呢?”陶春不由小聲嘀咕。
林瑞的確是沒打算防誰,隻是他爹二叔姐夫和堂兄們為上次發豆芽的訣竅那麽容易被複刻出來而耿耿於懷,這次說什麽也不能如此輕易的就被看穿,當然是能藏得多嚴實就有多嚴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為了能讓豆腐生意形成一個係統化管理,林瑞打算將林氏一族的整塊地都重新規劃。按照之前邢家軍管事的規劃用地是按照戶數劃分的一塊塊,現在林瑞想弄的是類似於一個古代小規模工業區,肯定要將林氏所占地聯合起來。
族長發話,其他人自然是沒有異議。
第一步就是先在他們規劃地的周圍用高高的籬笆圍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空間,其次將一些矮仄的工坊推倒重建,建成可容納數十人一同工作的大型工坊,與之對比,自家之前用來發豆芽的小土屋隻能叫做弟弟。
改造工作持續了半個月,動靜之大,連開荒的管事都好奇的過來看了幾眼。
林長喜還有些畏懼這些官員,林瑞卻是上前拱手,將備好的銀錢順手塞進管事懷裏:“還請管事多擔待些。”
此舉將管事嚇得立刻後退,忙不迭將銀錢從懷裏摘出來丟在地上:“你這是作甚,賄賂官員罪加一等,我若是上報你都得挨板子!”
哎呦喂!林瑞不禁樂得挑眉,這邢家軍的教條也太好了吧,紀律這般嚴明嗎?
連連告罪:“是小人魯莽了,不知管事大人此次前來......”
管事說話也痛快:“我見你這裏大費周章的折騰圍牆,要幹啥呢?”
林瑞也沒隱瞞:“打算做些生意,也好多個進項。”
管事是知道林氏之前做的豆芽生意,兩文錢一斤的時候可沒少買迴家裏給孩子們改善夥食,畢竟冬季裏蔬菜的地位對老百姓來說僅次於肉了。
也知道發豆芽這項簡單的訣竅很快被破解,然後整個邊境集市上都在賣這種豆芽,更有甚者還挑到了白駝鎮,生意先前很好,後來驟然降下來,價格也節節敗退,林家這生意也就沒做了。
管事對林氏的觀感很好,商人重利,但林瑞身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沒有將新鮮的豆芽蔬菜在冬季的邊境賣出天價,畢竟多的是黃漠關的富戶樂意買單。那些有錢人啊,整天琢磨著該如何讓別人知道他們有錢,此等炫富的心態真是讓人費解。
“那就先預祝你生意興隆了。”管事嗬嗬一笑,拍拍林瑞的肩膀離開。
林瑞笑著同他道別,待人走遠後,將地上錢袋撿了起來,心情不錯的迴了工坊院子裏。
頭一天泡發的豆子,換一換水,按照豆子與水一比五的比例混合,在石磨裏麵加滿黃豆,開始磨,豆漿緩緩從石磨中流到底下用來接住的木盆裏。
老婦人聽了心情更不好了,又開始哭訴起來她們的淒慘。
可關老伯著實幫不上忙,他們家賣豆子在今年冬季多了些進項,林老板當日來的時候他還問了這豆子以後還收不收,林老板道讓他盡管種,種多少他都收,哪怕整個榆樹村的村民也都一樣收。隻是軍屬村落這些人太過忘恩負義,像棵牆頭草,著實讓人心裏不舒服,收豆子的事情就別和那些人說。
前頭豆芽的熱潮終於從風風火火改為偃旗息鼓,最後豆芽的價格平穩,保持在一文錢一斤的市場價格,隻是過了這個新鮮期,購買人數寥寥無幾,迫使很多新增的商販再次迴歸荒地開墾。
他們可不像林瑞那樣沒有開墾任務,完不成定量的任務,可是會被邢家軍懲罰的。
林家這邊的人做生意好似做上了癮,一天天的忙活完了地裏的活計就都湊到族長林瑞家裏,明裏暗裏都還想再做生意。
一般做過生意賺過錢的人,真的很難平心靜氣的繼續迴老家種地,如今林子成林子均這些年輕人就是這樣。
林子正和林子昆他們雖然沒有和哥哥們一起出去賣過豆芽,但每日看到大哥滿滿當當的籮筐出去,幹幹淨淨的籮筐迴來,臉上還帶著高興的笑意,哪裏不知道這生意賺了不少錢,否則家裏的田地是怎樣買來的!
林瑞覺得市場冷卻的差不多了,道:“倒也不是沒有生意做,前頭讓你們積攢的豆子還在吧?”
林子均和林長泰等人連連點頭:“在在,都在呢,你吩咐過,這些豆子不用做豆芽,要保存好,咱們可一點都沒含糊。”
林瑞點頭,嗯,不錯。他要的就是這種聽話的族人,不用問為什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靠著他帶著他們完成第一階段的財富積累就行。
趙青也好奇的打量著小舅子問:“族長,你是不是又有什麽來錢的路子了?”
林瑞笑著點頭:“哈哈,的確有。不過在這之前,爹,大伯堂叔,你們得先去白駝鎮上定做一個大磨盤迴來。”
“這也是和咱們做的生意有關?”
“那當然。”
“好嘞!”林長泰林長喜等人立刻向家裏婆娘拿了銀子就架著牛車往白駝鎮去,如今白駝鎮在邢家軍的支持下開始變得繁華不少,大多數普通家庭需要的針頭線腦和刀斧農具這些都能買得到。
陶家在陶春兄弟的努力下終於夠得了自家的兩畝地,別看地少,好歹他們也不再是無根的浮萍,自古以來田地在哪裏,老百姓的根就在家裏。
陶冬看著大哥陶春又看向林氏的方向,不禁笑著問:“哥,你又看出什麽端倪了?”
陶春卻沒有笑,而是臉色羨慕:“林家的人又開始做新生意了?”
陶冬臉色一喜,他可沒忘記他們陶家的第一桶金就是得林氏所賜:“那大哥,你......”
陶春遺憾搖頭:“這次我真看不出來了。”
林氏這兩天牛車來來去去,上頭的東西都神秘的蓋起了一塊棉布。
“這是防誰呢?”陶春不由小聲嘀咕。
林瑞的確是沒打算防誰,隻是他爹二叔姐夫和堂兄們為上次發豆芽的訣竅那麽容易被複刻出來而耿耿於懷,這次說什麽也不能如此輕易的就被看穿,當然是能藏得多嚴實就有多嚴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為了能讓豆腐生意形成一個係統化管理,林瑞打算將林氏一族的整塊地都重新規劃。按照之前邢家軍管事的規劃用地是按照戶數劃分的一塊塊,現在林瑞想弄的是類似於一個古代小規模工業區,肯定要將林氏所占地聯合起來。
族長發話,其他人自然是沒有異議。
第一步就是先在他們規劃地的周圍用高高的籬笆圍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空間,其次將一些矮仄的工坊推倒重建,建成可容納數十人一同工作的大型工坊,與之對比,自家之前用來發豆芽的小土屋隻能叫做弟弟。
改造工作持續了半個月,動靜之大,連開荒的管事都好奇的過來看了幾眼。
林長喜還有些畏懼這些官員,林瑞卻是上前拱手,將備好的銀錢順手塞進管事懷裏:“還請管事多擔待些。”
此舉將管事嚇得立刻後退,忙不迭將銀錢從懷裏摘出來丟在地上:“你這是作甚,賄賂官員罪加一等,我若是上報你都得挨板子!”
哎呦喂!林瑞不禁樂得挑眉,這邢家軍的教條也太好了吧,紀律這般嚴明嗎?
連連告罪:“是小人魯莽了,不知管事大人此次前來......”
管事說話也痛快:“我見你這裏大費周章的折騰圍牆,要幹啥呢?”
林瑞也沒隱瞞:“打算做些生意,也好多個進項。”
管事是知道林氏之前做的豆芽生意,兩文錢一斤的時候可沒少買迴家裏給孩子們改善夥食,畢竟冬季裏蔬菜的地位對老百姓來說僅次於肉了。
也知道發豆芽這項簡單的訣竅很快被破解,然後整個邊境集市上都在賣這種豆芽,更有甚者還挑到了白駝鎮,生意先前很好,後來驟然降下來,價格也節節敗退,林家這生意也就沒做了。
管事對林氏的觀感很好,商人重利,但林瑞身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沒有將新鮮的豆芽蔬菜在冬季的邊境賣出天價,畢竟多的是黃漠關的富戶樂意買單。那些有錢人啊,整天琢磨著該如何讓別人知道他們有錢,此等炫富的心態真是讓人費解。
“那就先預祝你生意興隆了。”管事嗬嗬一笑,拍拍林瑞的肩膀離開。
林瑞笑著同他道別,待人走遠後,將地上錢袋撿了起來,心情不錯的迴了工坊院子裏。
頭一天泡發的豆子,換一換水,按照豆子與水一比五的比例混合,在石磨裏麵加滿黃豆,開始磨,豆漿緩緩從石磨中流到底下用來接住的木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