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上午上課,下午睡覺。
睡醒後,就開始備第二天的課。
其實才開始學,課程根本就沒什麽好備的。
可是小小卻很認真。
她要養成備課的習慣,別到時候教錯了,丟臉.
村長每天都會來轉一圈。
看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感覺特別的有成就感 。
他們村也是有學堂的了。
這天他來的時候正是課間休息,便和小小聊起了收獲的糧食,要怎麽曬的話題。
小小又給他提了一個好建議。
就他們學校的旁邊有一片荒地。
可以把那裏平整出來曬糧食。
還可以撿些碎石迴來鋪一層,再用白灰和粘土抹平。
這樣又好打理,又不怕有泥塊和石子。
要是遇到下雨天,還可以把糧食先收到屋子裏去。
村長簡直佩服小小的腦瓜子,真是太聰明了。
他也想到了平整一塊地出來曬糧食,但沒想到要用石子和白灰抹平。
小小其實是想到了在新世紀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小院子,專門用來曬糧食的。
就是沒有糧食曬,晾曬一些其他東西也行。
所以村長問的時候,她就想到了。
村長是一個行動派,想到什麽立馬就會行動。
第二天是休息日,孩子們沒有上課。
學校旁邊的荒地上,密密麻麻的的站著好多人。
都是來這裏平整土地的。
還有些婦女和孩子們,都在四處收集小石頭。
有的也去河邊撿鵝卵石。
可以說是全村總動員。
以前,袁石頭家修房子就在河裏撿了好多。
人多力量就大,才三天,一個兩畝多的壩子就完工了。
還挨著老屋子的旁邊搭建了兩間很寬敞的敞房。
要是遇到下雨,來不及,就把糧食推到裏麵去。
那些老一輩的都在那裏說說笑笑。
都說這個壩子好,以後還可以來這裏擺龍門陣。
村長還讓幾個力氣大的年輕人,抬來了十幾個大的鵝卵石。一溜兒的擺放在旁邊。
當第一茬玉米棒子挑迴來,倒在壩子裏時。
那些個沒有上工的老人都跑來曬玉米。
有的甚至還拿過玉米棒子搓起來。
後來就越聚越多,擺龍門陣的時候,手裏還不忘搓著玉米粒兒。
村長見到這一幕也很高興,便宣布,凡是來這裏搓玉米粒的,一天都有五個工分。
這話一出,來這裏的人就更多了。
從此後,生產隊裏的這個大壩子,就成了人們常來的地方。
每天,總會有人來這裏逛一趟。
由於學校才成立不久,又是隻上半天課,就沒有放暑假。
等到玉米和稻穀都曬幹後,村長又宣布:隻要想要買糧食的 都可以來買。
今年的公糧依舊是交錢。
主要是想要交糧食,也拉不出去啊。
來買糧食的人還是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人口比較多的。
也有一些沒錢買糧的,他們就隻有等到賣夠了交公糧的錢後,再分一些剩下的糧食。
剩下的糧食肯定不多,分到每家每戶手裏就更沒多少了。
有的人就開始埋怨那些個好吃懶做,把莊稼種得很差的人家。
有些還有點羞恥心的,當然不會說什麽。
畢竟人家又沒有說錯,他們家的莊稼確實太差了。
有些滾刀肉就不幹了。
還和別人吵了起來。
整個曬壩是熱鬧非凡,還有好多小孩子跑來跑去,興奮的不得了。
小小既是學校的老師,也是整個村子的會計。
她也親眼見識了這曆史性的場麵。
心中是五味雜陳。
老林村實在是太窮了。
哎,不能說太窮,應該說土地太少了。
人口和土地完全不成比例。
這幸好還有大山養著,要不然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這不,除了賣掉要交公糧的糧食,每家就隻分得幾十斤。
這幾十斤糧食就要吃到明年割麥子的時候。
麥子的產量更低 ,有時候還不夠交公糧的。
還得倒補公家的錢。
大家都把希望放到紅薯土豆上了。
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有紅薯土豆果腹還是不錯。
再加上山裏麵的一些收成,倒還不至於餓死人。
範鐵生買了一千斤玉米,五百斤稻穀。
有些眼紅的就開始說酸話。
“鐵生,你家可真有錢,居然買這麽多糧食,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範鐵生是什麽人啊,那就是一個人精。
一張曬得黝黑的臉龐,皺成一團:“哎,哪來的錢啊。
就這都掏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
以後還不指定要咋辦呢?”
這話當然有人不相信:“鐵生,你就不要賣慘了。
我們又不向你借。”
範鐵生也不氣惱:“我就是想借給你們,也沒得借呀。
大家都知道,我家有兩個小子。
這些稻穀是給他們熬粥吃的。
我們就隻有吃玉米了。
家裏又沒有勞力,都靠我一個人撐著。
隻能掏光所有的錢來買了。”
聽到他這麽說,那些說酸話的就沒再說啥了。
接下來,又讓他們眼紅了。
剩下的糧食被小小家抱圓了。
這裏可還有兩千斤玉米,和兩千斤稻穀呢。
這小小家手筆真大。
居然全都買了。
這下不但有人說酸話,還有人嫉妒了。
袁母一番話又把他們的紅眼病治好了。
“別看到有這麽多糧食,說不定還吃不到明年呢。
我家石頭那就是個能吃的,一頓一個人就要吃三個人的量。
我們家小小現在懷著孩子,也要好好補補。
這些稻穀就留給她和孩子吃。
還有我家的平安,別看他小,也是一個能吃的。
就這還要上山去摘些野菜來兼著吃。”
大家又都點頭。
袁石頭胃口大 ,吃得也多,這是村子裏人都知道的。
還有袁平安,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指的就是他們這樣的孩子。沒事就漫山遍野的瘋跑,吃點東西在肚子裏,沒兩圈都跑沒了。
還有小小,人家的確是懷孕了。應該吃點好的。
要是吃的太差,腦子不夠用,教不了孩子們咋辦。
他們可不想再看到自家孩子到處跑。
第二天上午就有人來收公糧。
他們就像是知道昨天已經把公糧錢湊齊了一樣。
來的有五個人,懷裏都插著槍。
應該是怕被人搶了。
畢竟每年的公糧款不是一個小數字。
萬一被搶了,他們找誰去。
睡醒後,就開始備第二天的課。
其實才開始學,課程根本就沒什麽好備的。
可是小小卻很認真。
她要養成備課的習慣,別到時候教錯了,丟臉.
村長每天都會來轉一圈。
看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感覺特別的有成就感 。
他們村也是有學堂的了。
這天他來的時候正是課間休息,便和小小聊起了收獲的糧食,要怎麽曬的話題。
小小又給他提了一個好建議。
就他們學校的旁邊有一片荒地。
可以把那裏平整出來曬糧食。
還可以撿些碎石迴來鋪一層,再用白灰和粘土抹平。
這樣又好打理,又不怕有泥塊和石子。
要是遇到下雨天,還可以把糧食先收到屋子裏去。
村長簡直佩服小小的腦瓜子,真是太聰明了。
他也想到了平整一塊地出來曬糧食,但沒想到要用石子和白灰抹平。
小小其實是想到了在新世紀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小院子,專門用來曬糧食的。
就是沒有糧食曬,晾曬一些其他東西也行。
所以村長問的時候,她就想到了。
村長是一個行動派,想到什麽立馬就會行動。
第二天是休息日,孩子們沒有上課。
學校旁邊的荒地上,密密麻麻的的站著好多人。
都是來這裏平整土地的。
還有些婦女和孩子們,都在四處收集小石頭。
有的也去河邊撿鵝卵石。
可以說是全村總動員。
以前,袁石頭家修房子就在河裏撿了好多。
人多力量就大,才三天,一個兩畝多的壩子就完工了。
還挨著老屋子的旁邊搭建了兩間很寬敞的敞房。
要是遇到下雨,來不及,就把糧食推到裏麵去。
那些老一輩的都在那裏說說笑笑。
都說這個壩子好,以後還可以來這裏擺龍門陣。
村長還讓幾個力氣大的年輕人,抬來了十幾個大的鵝卵石。一溜兒的擺放在旁邊。
當第一茬玉米棒子挑迴來,倒在壩子裏時。
那些個沒有上工的老人都跑來曬玉米。
有的甚至還拿過玉米棒子搓起來。
後來就越聚越多,擺龍門陣的時候,手裏還不忘搓著玉米粒兒。
村長見到這一幕也很高興,便宣布,凡是來這裏搓玉米粒的,一天都有五個工分。
這話一出,來這裏的人就更多了。
從此後,生產隊裏的這個大壩子,就成了人們常來的地方。
每天,總會有人來這裏逛一趟。
由於學校才成立不久,又是隻上半天課,就沒有放暑假。
等到玉米和稻穀都曬幹後,村長又宣布:隻要想要買糧食的 都可以來買。
今年的公糧依舊是交錢。
主要是想要交糧食,也拉不出去啊。
來買糧食的人還是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人口比較多的。
也有一些沒錢買糧的,他們就隻有等到賣夠了交公糧的錢後,再分一些剩下的糧食。
剩下的糧食肯定不多,分到每家每戶手裏就更沒多少了。
有的人就開始埋怨那些個好吃懶做,把莊稼種得很差的人家。
有些還有點羞恥心的,當然不會說什麽。
畢竟人家又沒有說錯,他們家的莊稼確實太差了。
有些滾刀肉就不幹了。
還和別人吵了起來。
整個曬壩是熱鬧非凡,還有好多小孩子跑來跑去,興奮的不得了。
小小既是學校的老師,也是整個村子的會計。
她也親眼見識了這曆史性的場麵。
心中是五味雜陳。
老林村實在是太窮了。
哎,不能說太窮,應該說土地太少了。
人口和土地完全不成比例。
這幸好還有大山養著,要不然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這不,除了賣掉要交公糧的糧食,每家就隻分得幾十斤。
這幾十斤糧食就要吃到明年割麥子的時候。
麥子的產量更低 ,有時候還不夠交公糧的。
還得倒補公家的錢。
大家都把希望放到紅薯土豆上了。
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有紅薯土豆果腹還是不錯。
再加上山裏麵的一些收成,倒還不至於餓死人。
範鐵生買了一千斤玉米,五百斤稻穀。
有些眼紅的就開始說酸話。
“鐵生,你家可真有錢,居然買這麽多糧食,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範鐵生是什麽人啊,那就是一個人精。
一張曬得黝黑的臉龐,皺成一團:“哎,哪來的錢啊。
就這都掏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
以後還不指定要咋辦呢?”
這話當然有人不相信:“鐵生,你就不要賣慘了。
我們又不向你借。”
範鐵生也不氣惱:“我就是想借給你們,也沒得借呀。
大家都知道,我家有兩個小子。
這些稻穀是給他們熬粥吃的。
我們就隻有吃玉米了。
家裏又沒有勞力,都靠我一個人撐著。
隻能掏光所有的錢來買了。”
聽到他這麽說,那些說酸話的就沒再說啥了。
接下來,又讓他們眼紅了。
剩下的糧食被小小家抱圓了。
這裏可還有兩千斤玉米,和兩千斤稻穀呢。
這小小家手筆真大。
居然全都買了。
這下不但有人說酸話,還有人嫉妒了。
袁母一番話又把他們的紅眼病治好了。
“別看到有這麽多糧食,說不定還吃不到明年呢。
我家石頭那就是個能吃的,一頓一個人就要吃三個人的量。
我們家小小現在懷著孩子,也要好好補補。
這些稻穀就留給她和孩子吃。
還有我家的平安,別看他小,也是一個能吃的。
就這還要上山去摘些野菜來兼著吃。”
大家又都點頭。
袁石頭胃口大 ,吃得也多,這是村子裏人都知道的。
還有袁平安,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指的就是他們這樣的孩子。沒事就漫山遍野的瘋跑,吃點東西在肚子裏,沒兩圈都跑沒了。
還有小小,人家的確是懷孕了。應該吃點好的。
要是吃的太差,腦子不夠用,教不了孩子們咋辦。
他們可不想再看到自家孩子到處跑。
第二天上午就有人來收公糧。
他們就像是知道昨天已經把公糧錢湊齊了一樣。
來的有五個人,懷裏都插著槍。
應該是怕被人搶了。
畢竟每年的公糧款不是一個小數字。
萬一被搶了,他們找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