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太子蠱毒已解
穿成國公老夫人沒素質後開心多了 作者:我愛芝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我早就想明白了,你當初接近我,也不過是因為我爹是先皇的親兵出身,你不過是看著外麵一家子都好說話,才一步步騙了我!”
“什麽擔心你幹娘,什麽身邊能信任的隻有我了,什麽讓我幫忙照看老夫人!什麽心中有我,什麽非我不娶,什麽隻有我才你心中唯一的妻!”
“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嫻妃哭得撕心裂肺,轉身跪到在最前麵的靈位前。
“爹爹,幺兒錯了,幺兒錯了,幺兒聽你的,不要嫁給他做妾了,幺兒都聽你的,你迴來好不好,好不好!”
嫻妃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那張清麗脫俗的臉龐已經沒有絲毫血色,就像是失去生機的木偶娃娃。
嫻妃的情緒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她的言辭激烈而痛苦,一切的怨恨和失望都在此刻爆發出來。
宣治帝靜靜地聽著,沒有中斷她的發泄,隻是眼神中的痛苦和無奈更加顯得深沉。
她的話語一一命中宣治帝內心的痛處,揭開了那些曾經的傷疤,將他的心紮得如刀割般疼痛。
宣治帝最終也走近前,輕輕地伸出手,試圖擱在嫻妃的肩膀上,卻在半途停住,他的手在空中凝固,無法前進。
他的聲音低沉而啞啞地響起:“幺兒,我不敢否認,也無法否認,那些年來,朕確實對不起很多人。”
“但唯獨你!你和她們不一樣,朕是真心...”
“聖上的真心,臣妾要不起!”
嫻妃冷冷地打斷了宣治帝的話。
她背對著宣治帝跪著,看不清臉上的表情,隻是不停地抬手擦拭著臉上的淚水。
嫻妃慢慢平複了自己的情緒,聲音沒了剛剛的激烈,變得平和而冷靜。
“聖上想知道魏貴人桌上的桂枝湯和夾竹桃是不是臣妾讓人放的嗎?臣妾倒覺得聖上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宣治帝閉了閉眼睛,“幺兒,你真的就這麽放不下嗎?真的要一直朝那些無辜的孩子下手嗎?”
嫻妃微微一笑,“聖上說笑了,隻要是您的孩子,又怎能稱得上無辜呢!”
宣治帝聞言,眼神一凝,他沒想到嫻妃居然真的如此恨他!
沉吟半晌,宣治帝最後問出了心中的問題,“朕問你,太子身上的蠱毒可是你下的?”
嫻妃聞言,臉上的諷刺的笑容一滯,但很快卻大笑道:“太子?蠱毒?太子中蠱毒了!”
她轉過頭,看向宣治帝,“這可真是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哈哈哈...”
宣治帝認真地看著她,似乎在考慮她這話的真假。
良久,宣治帝最後道:“幺兒,你離宮吧!”
嫻妃笑聲戛然而止。
宣治帝又重複了一遍:“若是在這宮中讓你如此難受,你離宮吧!”
“怎麽,這樣就受不了了?”
嫻妃緩緩地站起身來,“你當著訣兒的麵,開始心疼你其他還沒有出生的孩子了?”
“幺兒,夠了,二十年了,真的夠了!”宣治帝閉上眼睛,聲音充滿了無奈:“朕會昭告天下,你出宮是為先皇祈福,希望你在宮外能好受一些!”
宣治帝看了她一眼,那雙眼裏滿是濃得化不開的情誼。
“風吹戰旗亂山動,豪傑揚刀踏塵埋。離愁隨風千裏去,待君凱旋話往來。”
宣治帝念完這首詩,嫻妃略帶瘋狂的眼神漸漸平靜了下來。
這首詩是當年宣治帝上戰場時,嫻妃因思念而作。
宣治帝最後看了嫻妃一眼,“這些年變得不僅僅是朕,當年那個滿心滿眼都是朕的幺兒不也變成了如今滿手血腥的嫻妃嗎?”
“若你真為了訣兒好,就出宮去吧!為他積點德!”
說罷,宣治帝再次轉身朝外走去。
宣治帝離開之後,嫻妃整個人癱軟在地。
不多時,她的貼身嬤嬤走了進來,扶起她,“娘娘您沒事吧!”
嫻妃眼睛呆呆地看向屋頂,“我變了!誰待在這樣的環境裏能不變呢!”
突然,她收起哀傷的情緒,聲音因剛剛哭泣而有些沙啞,“李嬤嬤,告訴那一位,聖上知道太子中蠱,並且大抵已經幫他解了。”
聞言,李嬤嬤神色一驚。
*
宣治帝從景儀宮出來後,迅速從灰敗的情緒走了出來。
先是去了莊淑儀的宮中,迅速給莊淑儀冠上了一個謀害皇嗣的罪名,貶為采女,當場就被送進了冷宮。
最後宣治帝到了坤寧宮。
皇後一見宣治帝一臉的怒容,趕緊起身迎上前去。
“都怪臣妾疏忽,才讓莊采女有了可乘之機,居然敢向皇嗣下手,還請聖上恕罪!”
皇後跪在地上低著頭,心頭緊張地跳動,不敢直視宣治帝的眼神。
大殿內氛圍壓抑,陽光滑進來映在皇後低垂的臉上,使得她的眼角微微抽搐,一絲不安不禁從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來。
一旁的陶嬤嬤見他久久沒有開口,偷偷抬了一下頭,心中大駭!
宣治帝看皇後的眼裏居然有如此濃厚的殺意!
宣治帝大約也是怕自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轉過身。
“皇後說得極是,皇後管理後宮多年,這幾年朕卻一個皇子公主都沒有抱上,想來確實是疏忽地緊了!”
他的話如同寒風吹過一般,沒有多餘的情感。
“俗話說,天子犯錯與庶民同罪,既然皇後已經知錯了,這處罰嘛~”
他停頓了下來。
皇後的心髒突突地狂跳起來,聖上居然真的還要處罰自己?
宣治帝話音一轉,看向跪在一旁的陶嬤嬤,“就讓陶嬤嬤替了吧!”
說完不由分說地道:“來人!把這個老東西拖下去,給朕重打三十大板!”
皇後急切地拉著宣治帝的衣襟,“聖上,陶嬤嬤伺候了臣妾三十多年,身子已經年邁,還望聖上網開一麵!”
宣治帝冷冷地看著皇後抓住自己衣襟的手,臉上沒有半分動容。
“皇後的意思是,這三十大板,由你自己受著?”
他的聲音太冷了,冷到在場的人都覺得,若是皇後真的敢說一句是。
那宣治帝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三十板子打到皇後身上。
“什麽擔心你幹娘,什麽身邊能信任的隻有我了,什麽讓我幫忙照看老夫人!什麽心中有我,什麽非我不娶,什麽隻有我才你心中唯一的妻!”
“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嫻妃哭得撕心裂肺,轉身跪到在最前麵的靈位前。
“爹爹,幺兒錯了,幺兒錯了,幺兒聽你的,不要嫁給他做妾了,幺兒都聽你的,你迴來好不好,好不好!”
嫻妃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那張清麗脫俗的臉龐已經沒有絲毫血色,就像是失去生機的木偶娃娃。
嫻妃的情緒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她的言辭激烈而痛苦,一切的怨恨和失望都在此刻爆發出來。
宣治帝靜靜地聽著,沒有中斷她的發泄,隻是眼神中的痛苦和無奈更加顯得深沉。
她的話語一一命中宣治帝內心的痛處,揭開了那些曾經的傷疤,將他的心紮得如刀割般疼痛。
宣治帝最終也走近前,輕輕地伸出手,試圖擱在嫻妃的肩膀上,卻在半途停住,他的手在空中凝固,無法前進。
他的聲音低沉而啞啞地響起:“幺兒,我不敢否認,也無法否認,那些年來,朕確實對不起很多人。”
“但唯獨你!你和她們不一樣,朕是真心...”
“聖上的真心,臣妾要不起!”
嫻妃冷冷地打斷了宣治帝的話。
她背對著宣治帝跪著,看不清臉上的表情,隻是不停地抬手擦拭著臉上的淚水。
嫻妃慢慢平複了自己的情緒,聲音沒了剛剛的激烈,變得平和而冷靜。
“聖上想知道魏貴人桌上的桂枝湯和夾竹桃是不是臣妾讓人放的嗎?臣妾倒覺得聖上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宣治帝閉了閉眼睛,“幺兒,你真的就這麽放不下嗎?真的要一直朝那些無辜的孩子下手嗎?”
嫻妃微微一笑,“聖上說笑了,隻要是您的孩子,又怎能稱得上無辜呢!”
宣治帝聞言,眼神一凝,他沒想到嫻妃居然真的如此恨他!
沉吟半晌,宣治帝最後問出了心中的問題,“朕問你,太子身上的蠱毒可是你下的?”
嫻妃聞言,臉上的諷刺的笑容一滯,但很快卻大笑道:“太子?蠱毒?太子中蠱毒了!”
她轉過頭,看向宣治帝,“這可真是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哈哈哈...”
宣治帝認真地看著她,似乎在考慮她這話的真假。
良久,宣治帝最後道:“幺兒,你離宮吧!”
嫻妃笑聲戛然而止。
宣治帝又重複了一遍:“若是在這宮中讓你如此難受,你離宮吧!”
“怎麽,這樣就受不了了?”
嫻妃緩緩地站起身來,“你當著訣兒的麵,開始心疼你其他還沒有出生的孩子了?”
“幺兒,夠了,二十年了,真的夠了!”宣治帝閉上眼睛,聲音充滿了無奈:“朕會昭告天下,你出宮是為先皇祈福,希望你在宮外能好受一些!”
宣治帝看了她一眼,那雙眼裏滿是濃得化不開的情誼。
“風吹戰旗亂山動,豪傑揚刀踏塵埋。離愁隨風千裏去,待君凱旋話往來。”
宣治帝念完這首詩,嫻妃略帶瘋狂的眼神漸漸平靜了下來。
這首詩是當年宣治帝上戰場時,嫻妃因思念而作。
宣治帝最後看了嫻妃一眼,“這些年變得不僅僅是朕,當年那個滿心滿眼都是朕的幺兒不也變成了如今滿手血腥的嫻妃嗎?”
“若你真為了訣兒好,就出宮去吧!為他積點德!”
說罷,宣治帝再次轉身朝外走去。
宣治帝離開之後,嫻妃整個人癱軟在地。
不多時,她的貼身嬤嬤走了進來,扶起她,“娘娘您沒事吧!”
嫻妃眼睛呆呆地看向屋頂,“我變了!誰待在這樣的環境裏能不變呢!”
突然,她收起哀傷的情緒,聲音因剛剛哭泣而有些沙啞,“李嬤嬤,告訴那一位,聖上知道太子中蠱,並且大抵已經幫他解了。”
聞言,李嬤嬤神色一驚。
*
宣治帝從景儀宮出來後,迅速從灰敗的情緒走了出來。
先是去了莊淑儀的宮中,迅速給莊淑儀冠上了一個謀害皇嗣的罪名,貶為采女,當場就被送進了冷宮。
最後宣治帝到了坤寧宮。
皇後一見宣治帝一臉的怒容,趕緊起身迎上前去。
“都怪臣妾疏忽,才讓莊采女有了可乘之機,居然敢向皇嗣下手,還請聖上恕罪!”
皇後跪在地上低著頭,心頭緊張地跳動,不敢直視宣治帝的眼神。
大殿內氛圍壓抑,陽光滑進來映在皇後低垂的臉上,使得她的眼角微微抽搐,一絲不安不禁從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來。
一旁的陶嬤嬤見他久久沒有開口,偷偷抬了一下頭,心中大駭!
宣治帝看皇後的眼裏居然有如此濃厚的殺意!
宣治帝大約也是怕自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轉過身。
“皇後說得極是,皇後管理後宮多年,這幾年朕卻一個皇子公主都沒有抱上,想來確實是疏忽地緊了!”
他的話如同寒風吹過一般,沒有多餘的情感。
“俗話說,天子犯錯與庶民同罪,既然皇後已經知錯了,這處罰嘛~”
他停頓了下來。
皇後的心髒突突地狂跳起來,聖上居然真的還要處罰自己?
宣治帝話音一轉,看向跪在一旁的陶嬤嬤,“就讓陶嬤嬤替了吧!”
說完不由分說地道:“來人!把這個老東西拖下去,給朕重打三十大板!”
皇後急切地拉著宣治帝的衣襟,“聖上,陶嬤嬤伺候了臣妾三十多年,身子已經年邁,還望聖上網開一麵!”
宣治帝冷冷地看著皇後抓住自己衣襟的手,臉上沒有半分動容。
“皇後的意思是,這三十大板,由你自己受著?”
他的聲音太冷了,冷到在場的人都覺得,若是皇後真的敢說一句是。
那宣治帝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三十板子打到皇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