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在北京貢院裏結結實實呆上好些日子,又不許家中派人服侍。
孫嫣然擔心丈夫生活不便,給謝凡準備了不少衣裳換著穿。
謝凡見妻子即將臨盆,身子不方便,還挺著大肚子忙上忙下。
想起孫嫣然頭胎生下兩個臭小子可是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
謝凡心頭頓時湧上陣陣暖意,對於妻子又是憐愛又是感激。
他將孫嫣然手中衣服放下,拉起妻子小手,扶她坐下。
對著妻子柔聲說:“除了賬上的錢,床下還有些私房銀子。
如果老師家裏搬家安置,或者,如果,我是說萬一,有了需要用錢的地方,你盡管拿出來應急。”
孫嫣然微微一笑,點頭答應。
次日謝凡還叮囑了秋桐嬤嬤照例要請李郎中把脈,提早尋那位宋穩婆來家,預備接生。
還特意請示祖父祖母,如果孫家搬家一時不能安置妥當,可以先請嶽母來自家中住著照看孫嫣然。
二老對於孫兒媳婦向來疼愛有加,當下點頭答應,讓謝凡放心去做考官,不必擔心家裏。
八月初七日寅時,謝凡吃過尤廚子特意準備的早飯,就出發前往北京貢院。
福順和顧三郎一路同行,替謝凡拿著隨身衣裳行李。
隻是到了貢院門口,福順和顧三郎便不能入內了,貢院中自有軍士出來接應。
為首一人先對謝凡客氣行了軍禮,便有驗證謝凡身份。
軍士得知謝凡乃是從五品諭德,乃是此次鄉試同考官,便又行了一禮,口稱“謝諭德”。
再招唿一個屬下接過福順和顧三郎手中包袱,為謝凡安置住處,請謝凡入內堂等候。
片刻之後,所有內外簾考官全部進入考場。
軍士首先便要清除閑雜人員,鎖住貢院大門,是為“鎖院”。
鎖院後一應人等再不可隨便進出,考官在貢院內一應吃穿生活,都由軍士負責。
而對於考官來說,鄉試前準備中頭一件便是——盟誓。
北直隸府所委派監臨官供上香案,又殺了一隻公雞,
再有軍士奉上小刀,請諸位考官大人歃血為盟。
想到過幾日批閱試卷總得要提筆寫字,謝凡特意選了左手。
又擔心此時沒有衛生消毒意識,刀刃不一定幹淨,如果感染可麻煩了。
所以小心翼翼在左手指腹劃了一道小口,緩緩流出幾滴暗紅血液。
給謝凡遞上刀子的軍士是個刀疤臉矮壯漢子。
見謝凡如此小心,傷疤臉上有些掩飾不住的輕蔑神色。
雖然隻是瞬間,但謝凡恰巧抬頭,剛好瞥見。
謝凡頗有些不好意思,他想:
“戰場上刀劍無眼,這軍士一定是見慣了血腥,難免覺得我小題大做。”
反而那疤臉漢子有些過意不去,對謝凡撓撓頭,方才退出。
最後考官又將青辭在香案前焚燒,主考官帶領著眾人一起雙膝跪地,仰麵朝天,賭咒發誓。
雖然所有考官都是進士出身,天子門生,但這誓言非常直白,帶著一股毒誓的意味。
謝凡嘴裏一邊說著:“若不秉公從事,則甘當天譴,不得好死”。
心裏一邊吐槽:“平日裏是‘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時候倒是不講究這個了,直接說天譴和不得好死。”
盟誓之後內外門也被軍士鎖住,主考官和同考官在內簾,提調官和監試官等在外簾。
外簾官開始安排考生號房。
內簾官則要正式出題,方好刻印試卷。
為了保證試卷不漏題,鄉試、會試的全部考題都需在貢院鎖院後,由考官在完全封閉之中,秘密擬定。
準備完成種種事項,已經到了午後。
為了不耽誤按時開考,考官需要馬上出題,完成之後匠人立刻進行刻印,提調官再連夜將試卷分發給各個考生。
而會試更為嚴格,考官出完試題還要再加一道程序:
將試題呈送禦前,每一科題目都需得皇帝首肯,方才刊印。
因為出題時間緊急,所以考官一旦得知自己出任考官,都會提前醞釀準備。才好在考試前夕將順利出題。
謝凡在知道出任考官之後,便閉門謝客,一來避嫌,二來準備試題。
隻見過嶽父孫大人一家,和老師談起出題時候也屏退了旁人。
對於出題,兩位主考官也是胸有成竹,稍微謙讓幾句,便都說出了大概題目。
時間有限,其餘眾位同考官也都直抒胸臆,很快各科題目都定了個七七八八。
說到《詩經》一科,謝凡也說出自己精挑細選的題目;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此題出自《詩經·大雅·烝(zhēng)民》,為周宣王重臣尹吉甫所作。
《毛詩序》所謂:“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
朱熹《詩集傳》則認為是“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築城於齊,而尹吉甫作詩送之。”
至於詩句內容,所說乃是為臣之道:
既明辨事理,又聰明智慧。善於應對而保全自身品格。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忠誠地侍奉周天子。
作為科舉考試題目實在非常貼切,眾人一致同意,於是順利入選。
題目既定,便有軍士將題目送出,匠人們馬不停蹄開始印刷試卷,而考官則可得片刻喘息。
謝凡剛剛迴到自己房間,那刀疤臉軍士便送上餐食。
三菜一湯,菜色尋常,但有葷有素,菜肴溫熱,也好入口。
謝凡見還是這個刀疤臉軍士,想著:“看來後麵幾日都是他照料我了。”當下客氣點頭道謝,
那刀疤臉軍士似乎有些別扭,說了句:“請大人慢用。”就扭頭出門了。
等謝凡吃完,他再迴來將餐具取走。
晚間不等謝凡開口,又送來大桶熱水,供謝凡洗漱。
此次做考官,在貢院中的生活條件可是比當年做考生好了許多。
隻是每日裏仍然不得自由,除了出題,便是日日閱卷、評卷。
北直隸鄉試人數雖不如南直隸,有高達數千人之多,但也有千餘。
鄉試錄取人數皆是定額,而南北兩直隸鄉試都是一百人而已。
孫嫣然擔心丈夫生活不便,給謝凡準備了不少衣裳換著穿。
謝凡見妻子即將臨盆,身子不方便,還挺著大肚子忙上忙下。
想起孫嫣然頭胎生下兩個臭小子可是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
謝凡心頭頓時湧上陣陣暖意,對於妻子又是憐愛又是感激。
他將孫嫣然手中衣服放下,拉起妻子小手,扶她坐下。
對著妻子柔聲說:“除了賬上的錢,床下還有些私房銀子。
如果老師家裏搬家安置,或者,如果,我是說萬一,有了需要用錢的地方,你盡管拿出來應急。”
孫嫣然微微一笑,點頭答應。
次日謝凡還叮囑了秋桐嬤嬤照例要請李郎中把脈,提早尋那位宋穩婆來家,預備接生。
還特意請示祖父祖母,如果孫家搬家一時不能安置妥當,可以先請嶽母來自家中住著照看孫嫣然。
二老對於孫兒媳婦向來疼愛有加,當下點頭答應,讓謝凡放心去做考官,不必擔心家裏。
八月初七日寅時,謝凡吃過尤廚子特意準備的早飯,就出發前往北京貢院。
福順和顧三郎一路同行,替謝凡拿著隨身衣裳行李。
隻是到了貢院門口,福順和顧三郎便不能入內了,貢院中自有軍士出來接應。
為首一人先對謝凡客氣行了軍禮,便有驗證謝凡身份。
軍士得知謝凡乃是從五品諭德,乃是此次鄉試同考官,便又行了一禮,口稱“謝諭德”。
再招唿一個屬下接過福順和顧三郎手中包袱,為謝凡安置住處,請謝凡入內堂等候。
片刻之後,所有內外簾考官全部進入考場。
軍士首先便要清除閑雜人員,鎖住貢院大門,是為“鎖院”。
鎖院後一應人等再不可隨便進出,考官在貢院內一應吃穿生活,都由軍士負責。
而對於考官來說,鄉試前準備中頭一件便是——盟誓。
北直隸府所委派監臨官供上香案,又殺了一隻公雞,
再有軍士奉上小刀,請諸位考官大人歃血為盟。
想到過幾日批閱試卷總得要提筆寫字,謝凡特意選了左手。
又擔心此時沒有衛生消毒意識,刀刃不一定幹淨,如果感染可麻煩了。
所以小心翼翼在左手指腹劃了一道小口,緩緩流出幾滴暗紅血液。
給謝凡遞上刀子的軍士是個刀疤臉矮壯漢子。
見謝凡如此小心,傷疤臉上有些掩飾不住的輕蔑神色。
雖然隻是瞬間,但謝凡恰巧抬頭,剛好瞥見。
謝凡頗有些不好意思,他想:
“戰場上刀劍無眼,這軍士一定是見慣了血腥,難免覺得我小題大做。”
反而那疤臉漢子有些過意不去,對謝凡撓撓頭,方才退出。
最後考官又將青辭在香案前焚燒,主考官帶領著眾人一起雙膝跪地,仰麵朝天,賭咒發誓。
雖然所有考官都是進士出身,天子門生,但這誓言非常直白,帶著一股毒誓的意味。
謝凡嘴裏一邊說著:“若不秉公從事,則甘當天譴,不得好死”。
心裏一邊吐槽:“平日裏是‘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時候倒是不講究這個了,直接說天譴和不得好死。”
盟誓之後內外門也被軍士鎖住,主考官和同考官在內簾,提調官和監試官等在外簾。
外簾官開始安排考生號房。
內簾官則要正式出題,方好刻印試卷。
為了保證試卷不漏題,鄉試、會試的全部考題都需在貢院鎖院後,由考官在完全封閉之中,秘密擬定。
準備完成種種事項,已經到了午後。
為了不耽誤按時開考,考官需要馬上出題,完成之後匠人立刻進行刻印,提調官再連夜將試卷分發給各個考生。
而會試更為嚴格,考官出完試題還要再加一道程序:
將試題呈送禦前,每一科題目都需得皇帝首肯,方才刊印。
因為出題時間緊急,所以考官一旦得知自己出任考官,都會提前醞釀準備。才好在考試前夕將順利出題。
謝凡在知道出任考官之後,便閉門謝客,一來避嫌,二來準備試題。
隻見過嶽父孫大人一家,和老師談起出題時候也屏退了旁人。
對於出題,兩位主考官也是胸有成竹,稍微謙讓幾句,便都說出了大概題目。
時間有限,其餘眾位同考官也都直抒胸臆,很快各科題目都定了個七七八八。
說到《詩經》一科,謝凡也說出自己精挑細選的題目;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此題出自《詩經·大雅·烝(zhēng)民》,為周宣王重臣尹吉甫所作。
《毛詩序》所謂:“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
朱熹《詩集傳》則認為是“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築城於齊,而尹吉甫作詩送之。”
至於詩句內容,所說乃是為臣之道:
既明辨事理,又聰明智慧。善於應對而保全自身品格。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忠誠地侍奉周天子。
作為科舉考試題目實在非常貼切,眾人一致同意,於是順利入選。
題目既定,便有軍士將題目送出,匠人們馬不停蹄開始印刷試卷,而考官則可得片刻喘息。
謝凡剛剛迴到自己房間,那刀疤臉軍士便送上餐食。
三菜一湯,菜色尋常,但有葷有素,菜肴溫熱,也好入口。
謝凡見還是這個刀疤臉軍士,想著:“看來後麵幾日都是他照料我了。”當下客氣點頭道謝,
那刀疤臉軍士似乎有些別扭,說了句:“請大人慢用。”就扭頭出門了。
等謝凡吃完,他再迴來將餐具取走。
晚間不等謝凡開口,又送來大桶熱水,供謝凡洗漱。
此次做考官,在貢院中的生活條件可是比當年做考生好了許多。
隻是每日裏仍然不得自由,除了出題,便是日日閱卷、評卷。
北直隸鄉試人數雖不如南直隸,有高達數千人之多,但也有千餘。
鄉試錄取人數皆是定額,而南北兩直隸鄉試都是一百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