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中舉這一意外大喜,從天而降,直把謝凡砸得暈頭轉向。自十五日看榜,到鹿鳴宴,再到迴鄉遊街,謝凡隻覺日子花團錦簇,自己似登仙境,如墜五裏雲中。
一連幾日家中都是熱鬧非凡,各路親友都來道喜。周家老爺也親臨謝家道賀,對著謝凡十分熱絡,連連口稱“賢婿”,不住稱讚“大有可為、前途不可限量”等等。謝凡感念嶽父所贈手劄,所以誠心道謝。主賓盡歡,場麵和諧。
直至夜深人靜,謝凡午夜迴想,心中方覺有些詫異。
一來自己為何中舉?明明策論針砭時弊,言詞激烈。其餘經義文章,自己所作也算不得一流。若是自己策論所言之事,正好對上考官胃口,那自己不至於名列最末。日後參加會試,自己又當如何取舍?是直言進諫,還是歌功頌德?
二來自己中舉,張家和陸家居然出手如此大方。尤其張家,年前張家方才蒙受損失,張世賢應是手頭頗緊。兩家對自家向來照顧,突然如此厚禮,實在有些叫人疑惑。
謝凡心中疑竇重重,輾轉反側亦百思不得其解。隻好懷揣滿腹心事,勉強入睡。
果然幾日之後,陸有富帶著陸才明登門拜訪,除去瓜果點心等尋常禮物,又送上五十兩銀子。謝凡經過前幾日思量,隻覺過於豐厚。
“前日陸家兄弟參加鄉試陸表叔都未曾親臨,可見他對科舉並未在意。今日怎麽來我家道賀了?”謝凡暗自詫異,於是出言拒絕。
誰知陸才明微微一笑,露出一排白皙牙齒,黝黑麵龐帶著狡黠神色。一麵從懷中拿出文書,一麵說“賢侄,銀子可不是賀儀,乃是地租。”又雙手奉上文書,說道:“如今這一千二百畝田地便是姓謝了。”
原來以朝廷優免則例:未仕進士優免田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優免田八十畝。
從前謝家隻是兩位秀才,自家田地便幾乎用盡優免額度。現下謝凡成為舉人,額度大增至一千二百畝。陸家便起了心思投獻土地,生怕來得晚了,謝家接受了旁人田地。於是陸才明緊趕慢趕前來,將一千二百畝良田過與謝凡。
謝凡有些愣神,卻見祖父祖母一臉了然神色。陸氏也不多說,隻笑嘻嘻代謝凡接過。陸才明又說了許多何時去官府過文書,田租幾何,如何送來,謝老秀才夫婦連連點頭稱是。陸才明接著聊了些自己上北方經商沿路見聞,將來謝凡如何會試趕考等等。
吃過飯食,陸家父子方才歡喜離去。飯後謝凡方才迴過味兒來,是為了優免田賦,心中恍惚大悟:“原來如此。”更有幾分詫異,祖父向來迂腐正經,也不貪圖銀錢,對於投獻土地卻是如此習以為常。可見此風如何盛行。
轉眼想到,既然投獻田地如此光明正大,自己如今有了功名,也可為顧三郎入民戶戶籍。
於是去過文書時候,順口提出要為家中仆人落戶籍。衙門胥員曆來跋扈,此時也忙不迭恭敬答應下來,片刻便辦理妥當。謝凡照例給了小吏幾分銀子辛苦費,那小吏更是受寵若驚,雙手恭敬接過。
迴到家中,顧三郎對謝凡納頭便拜,口中說著“大恩大德,無以為報,當牛做馬”等等。謝凡連忙扶起,說道:“將來上北京趕考一路還要有勞三郎辛苦。”顧三郎自是連連答應不提。
曆來會試皆由北京禮部主持,在鄉試來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從應天府至順天府,相距千裏,實在山高路遠。
運河行船晝夜順水行四百餘裏,逆風亦行百餘裏。相對陸路,簡直方便快捷。因此時人往返南北兩京,多由京杭大運河走水路。可是即便如此,也仍需十數日方才到達。
舉子進京趕考,所帶難免繁瑣,衣服鞋帽,床單被帳,筆墨紙硯,書籍文書,更有書童仆從。因此往往教尋常行人商賈更為緩慢。
謝老秀才雖然精於鄉試,卻未曾參加過會試。對於謝凡上京趕考一事,格外小心謹慎,為免延誤時候。便叫謝凡收拾齊整就早早出發,同表叔陸才明一路,正好有個照應。
陸才明自然一口答應,連連保證將謝凡順利送到北京,北京城裏住處亦是由他一力承擔。
這邊陸家殷勤備至,出錢出力。那邊張家也終於找到謝舉人請托。
一人張慶帶著張世賢親自登門拜訪。一番客套後,便委婉提出由張家負擔謝凡進京趕考,張世賢更會親自陪同。
這更是讓謝凡心生疑惑,上京趕考一事,明明已經被祖父祖母托付與表叔陸才明。陸表叔曆來走南闖北,四處經商。自己相助陸家優免田賦,陸表叔故而伸出援手,送自己趕考。為何張家也要?
原來運河沿途皆設有“鈔關”,明朝稅製是三十稅一,每至一處鈔關,便有一次稅收。一路下來,稅收負擔其實頗重。
可是鈔關收稅亦有優免,其一,官船,其二,太監船,其三,便是進士、舉人、秀才所乘之船。因此民間商船最喜舉人秀才同船,遇到鈔關便可省下一筆稅銀。
更何況謝凡乃是進京趕考。身為舉人出發前可去官府領一麵火牌,沿途使用驛站,而持火牌到沿途驛站就可征用三名役夫同行。
朝廷優待士人,各地舉子赴京參加會試,所乘車或船,還可挑出一麵黃旗,上書“奉旨會試”四字。有此招牌,遇到關卡水閘,官吏也不會阻擋。不必等候開閘時辰,隨叫隨開。因為舉人身份貴重,甚至沿途土匪見了亦會避。
故而張家亦想借機送新舉人進京趕考。
經此種種,謝凡終於感到“功名”二字著實有用。他心中默默感歎:“所謂功名利祿,有功名,便有利祿。古人誠不欺我!”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後》
一連幾日家中都是熱鬧非凡,各路親友都來道喜。周家老爺也親臨謝家道賀,對著謝凡十分熱絡,連連口稱“賢婿”,不住稱讚“大有可為、前途不可限量”等等。謝凡感念嶽父所贈手劄,所以誠心道謝。主賓盡歡,場麵和諧。
直至夜深人靜,謝凡午夜迴想,心中方覺有些詫異。
一來自己為何中舉?明明策論針砭時弊,言詞激烈。其餘經義文章,自己所作也算不得一流。若是自己策論所言之事,正好對上考官胃口,那自己不至於名列最末。日後參加會試,自己又當如何取舍?是直言進諫,還是歌功頌德?
二來自己中舉,張家和陸家居然出手如此大方。尤其張家,年前張家方才蒙受損失,張世賢應是手頭頗緊。兩家對自家向來照顧,突然如此厚禮,實在有些叫人疑惑。
謝凡心中疑竇重重,輾轉反側亦百思不得其解。隻好懷揣滿腹心事,勉強入睡。
果然幾日之後,陸有富帶著陸才明登門拜訪,除去瓜果點心等尋常禮物,又送上五十兩銀子。謝凡經過前幾日思量,隻覺過於豐厚。
“前日陸家兄弟參加鄉試陸表叔都未曾親臨,可見他對科舉並未在意。今日怎麽來我家道賀了?”謝凡暗自詫異,於是出言拒絕。
誰知陸才明微微一笑,露出一排白皙牙齒,黝黑麵龐帶著狡黠神色。一麵從懷中拿出文書,一麵說“賢侄,銀子可不是賀儀,乃是地租。”又雙手奉上文書,說道:“如今這一千二百畝田地便是姓謝了。”
原來以朝廷優免則例:未仕進士優免田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優免田八十畝。
從前謝家隻是兩位秀才,自家田地便幾乎用盡優免額度。現下謝凡成為舉人,額度大增至一千二百畝。陸家便起了心思投獻土地,生怕來得晚了,謝家接受了旁人田地。於是陸才明緊趕慢趕前來,將一千二百畝良田過與謝凡。
謝凡有些愣神,卻見祖父祖母一臉了然神色。陸氏也不多說,隻笑嘻嘻代謝凡接過。陸才明又說了許多何時去官府過文書,田租幾何,如何送來,謝老秀才夫婦連連點頭稱是。陸才明接著聊了些自己上北方經商沿路見聞,將來謝凡如何會試趕考等等。
吃過飯食,陸家父子方才歡喜離去。飯後謝凡方才迴過味兒來,是為了優免田賦,心中恍惚大悟:“原來如此。”更有幾分詫異,祖父向來迂腐正經,也不貪圖銀錢,對於投獻土地卻是如此習以為常。可見此風如何盛行。
轉眼想到,既然投獻田地如此光明正大,自己如今有了功名,也可為顧三郎入民戶戶籍。
於是去過文書時候,順口提出要為家中仆人落戶籍。衙門胥員曆來跋扈,此時也忙不迭恭敬答應下來,片刻便辦理妥當。謝凡照例給了小吏幾分銀子辛苦費,那小吏更是受寵若驚,雙手恭敬接過。
迴到家中,顧三郎對謝凡納頭便拜,口中說著“大恩大德,無以為報,當牛做馬”等等。謝凡連忙扶起,說道:“將來上北京趕考一路還要有勞三郎辛苦。”顧三郎自是連連答應不提。
曆來會試皆由北京禮部主持,在鄉試來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從應天府至順天府,相距千裏,實在山高路遠。
運河行船晝夜順水行四百餘裏,逆風亦行百餘裏。相對陸路,簡直方便快捷。因此時人往返南北兩京,多由京杭大運河走水路。可是即便如此,也仍需十數日方才到達。
舉子進京趕考,所帶難免繁瑣,衣服鞋帽,床單被帳,筆墨紙硯,書籍文書,更有書童仆從。因此往往教尋常行人商賈更為緩慢。
謝老秀才雖然精於鄉試,卻未曾參加過會試。對於謝凡上京趕考一事,格外小心謹慎,為免延誤時候。便叫謝凡收拾齊整就早早出發,同表叔陸才明一路,正好有個照應。
陸才明自然一口答應,連連保證將謝凡順利送到北京,北京城裏住處亦是由他一力承擔。
這邊陸家殷勤備至,出錢出力。那邊張家也終於找到謝舉人請托。
一人張慶帶著張世賢親自登門拜訪。一番客套後,便委婉提出由張家負擔謝凡進京趕考,張世賢更會親自陪同。
這更是讓謝凡心生疑惑,上京趕考一事,明明已經被祖父祖母托付與表叔陸才明。陸表叔曆來走南闖北,四處經商。自己相助陸家優免田賦,陸表叔故而伸出援手,送自己趕考。為何張家也要?
原來運河沿途皆設有“鈔關”,明朝稅製是三十稅一,每至一處鈔關,便有一次稅收。一路下來,稅收負擔其實頗重。
可是鈔關收稅亦有優免,其一,官船,其二,太監船,其三,便是進士、舉人、秀才所乘之船。因此民間商船最喜舉人秀才同船,遇到鈔關便可省下一筆稅銀。
更何況謝凡乃是進京趕考。身為舉人出發前可去官府領一麵火牌,沿途使用驛站,而持火牌到沿途驛站就可征用三名役夫同行。
朝廷優待士人,各地舉子赴京參加會試,所乘車或船,還可挑出一麵黃旗,上書“奉旨會試”四字。有此招牌,遇到關卡水閘,官吏也不會阻擋。不必等候開閘時辰,隨叫隨開。因為舉人身份貴重,甚至沿途土匪見了亦會避。
故而張家亦想借機送新舉人進京趕考。
經此種種,謝凡終於感到“功名”二字著實有用。他心中默默感歎:“所謂功名利祿,有功名,便有利祿。古人誠不欺我!”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