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官員站出來,義憤填膺道,「夔王殿下焚燒太廟,不敬先祖,是謂不孝。此等不忠不孝之人,應貶為庶人,不得葬入皇陵。」
夔王之前還能落個王爺的頭銜,現在這麽一折騰,真把自己折騰成庶人了。
但蕭翌想起弟弟死前遺言,知道他並不想生在帝王家,更不想葬在皇陵,故而同意了。
或許,自由自在的葬在鄉野間,才是蕭豎真正希望的。
大事處理完畢,陛下宣布退朝,卻留下了沈閣老。沈嘉等眾臣都退下後,才上前到陛下的身邊。
沈嘉和陳公公一左一右扶著陛下上了禦輦,等迴到養心殿後,沈嘉服侍蕭翌躺到榻上,自己則坐在一旁小凳子上,陪著他。
等屋內的下人都退幹淨了,沈嘉這才問道:「陛下恨蔣指揮使?」
「我不恨他。」蕭翌貶黜了蔣驥後,反而放下了心結,「我隻是佩服祖父禦下的手段,更佩服祖父的神機妙算,連身後事都能算出來。」
「你以前不是很崇拜弘武帝嗎?」沈嘉記得蕭翌經常拿著弘武帝的兵書看,可今天蕭翌提起武帝時,語氣卻不大好。
「朕崇拜祖父,但朕不是他。」蕭翌自嘲道,「我以前覺得他是千古一帝,從小就崇拜他。可我沒想到,他將親人視做棋子。」
沈嘉聽不懂了,「到底是怎麽迴事,今日的事和弘武帝有關係?」
「是啊。」蕭翌慢慢講道,「之前我看祖父留下的書籍,從筆記裏發現,他想把西毆趕盡殺絕,並有了一係列計劃。可惜了,祖父有生之年並未完成。」
沈嘉皺了皺眉頭,仿佛猜到了什麽。
蕭翌此時問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聽過吧。」
「當然。」沈嘉點頭,「你的意思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對,他希望後代子孫能完成他的遺願。」
沈嘉終於明白了,「弘武帝想讓你對西毆動兵?」
蕭翌卻反問道:「愚公為什麽能篤定,他的子子孫孫,能像他那樣堅定不移的移山呢?」
沈嘉看著蕭翌一臉肅殺,一時不知他是何意。
「祖父為了讓我這個庶子上位,故意傳位於大伯,又留給我二十萬兵馬。」蕭翌繼續講道,「大伯生性猜忌,再加上蔣驥等人在兩邊煽風點火,我們和大伯鬧得水火不容。我便如祖父計劃的那樣,起兵謀反,並一路順風順水的打進了北京城。」
沈嘉聞言大為吃驚,怪不得蕭翌總能以少勝多,竟然都是計劃好的。誰能想到弘武帝為了滅西甌,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
「原來朕不是篡位,朕才是祖父想傳位的人。可惜祖父沒有料到,大哥會如此決絕。」蕭翌苦笑一聲,「或許他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個好爺爺。」
「微明……」沈嘉一時不知如何安慰他。
蕭翌卻不需要什麽安慰,他冷漠的說道:「但我,也不是好孫兒。」
作者有話說:
注[1]:出自《明集禮》卷十七,「嘉禮一·朝儀」。
第138章 破陣子(八)
錦衣衛的內部大清洗、庶人蕭豎的安葬、太廟的修繕、正月大典的安排等等事情,都需要陛下和內閣處理。蕭翌和沈嘉忙忙碌碌許久,等消停時已到了清嘉六年的三月。
這時候,蕭翌的腿腳早已大好,能夠行動如常,但心情依舊鬱鬱寡歡。沈嘉知道他的心結何在,卻無法替他排解。
曹肅淵和尉晗明將錦衣衛裏蔣驥黨羽都清掃幹淨後,關於下任錦衣衛指揮使人選問題,一直遲遲未定。蕭翌曾問過曹肅淵,今後有何打算。無論是要錢還是要權,他都可以滿足堂兄。
可曹肅淵卻道:「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我早已看淡了。我隻是想守護著皇宮,守護著京城,守護祖輩打下的江山。」
曹肅淵乃皇長子,是正兒八經的皇室繼承人,故而從小悉心教育,請的都是大儒,教的都是傳統儒家正道。曹肅淵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心中的家國情懷,可比蕭翌他們深沉多了。
然而蕭翌想起外界對於曹肅淵的評價,說他市井出身,一身毛病,頓覺可笑又可悲。明明是芝蘭玉樹的貴公子,卻要偽裝成不學無術之徒。
「既如此,你就繼續在錦衣衛,任錦衣衛指揮使吧。」蕭翌說道,「隻不過,你得一輩子頂著『曹肅淵』這個名字了。」
「蕭昱早已在城破那日死了,曹肅淵才是我的新生。」曹肅淵說道,「隻是,尉晗明怎麽辦?」
「他和沈嘉處得不錯,我想讓他跟著沈嘉,也算是我的私心吧。」
曹肅淵點點頭,又看向了堂弟的腿,「陛下,我聽沈閣老說,你們在找寒毒的解藥。」
「難道你有?」蕭翌不信,之前他們搜過大伯的家當,什麽都沒發現。
「我沒有寒毒的解藥,但我有寒毒的配方。」曹肅淵獻上了一張泛黃的紙片,「這是我當年從父親遺物中找到的,我聽沈閣老無意間提過,隻要有配方便能配出解藥。」
蕭翌對範大夫配藥的進展不是很了解,見狀便接過了方子,對曹肅淵淡淡道:「你費心了。」
「都是我父親的錯,我隻想彌補一二。」曹肅淵看到蕭豎和陛下因寒毒發作,不得動彈的時候,心裏無比痛恨父親。
即使,父親手中的寒毒,是從廢帝蕭笠那裏得來的。但父親沒有製止,反而接受了寒毒,最終害人害己。
夔王之前還能落個王爺的頭銜,現在這麽一折騰,真把自己折騰成庶人了。
但蕭翌想起弟弟死前遺言,知道他並不想生在帝王家,更不想葬在皇陵,故而同意了。
或許,自由自在的葬在鄉野間,才是蕭豎真正希望的。
大事處理完畢,陛下宣布退朝,卻留下了沈閣老。沈嘉等眾臣都退下後,才上前到陛下的身邊。
沈嘉和陳公公一左一右扶著陛下上了禦輦,等迴到養心殿後,沈嘉服侍蕭翌躺到榻上,自己則坐在一旁小凳子上,陪著他。
等屋內的下人都退幹淨了,沈嘉這才問道:「陛下恨蔣指揮使?」
「我不恨他。」蕭翌貶黜了蔣驥後,反而放下了心結,「我隻是佩服祖父禦下的手段,更佩服祖父的神機妙算,連身後事都能算出來。」
「你以前不是很崇拜弘武帝嗎?」沈嘉記得蕭翌經常拿著弘武帝的兵書看,可今天蕭翌提起武帝時,語氣卻不大好。
「朕崇拜祖父,但朕不是他。」蕭翌自嘲道,「我以前覺得他是千古一帝,從小就崇拜他。可我沒想到,他將親人視做棋子。」
沈嘉聽不懂了,「到底是怎麽迴事,今日的事和弘武帝有關係?」
「是啊。」蕭翌慢慢講道,「之前我看祖父留下的書籍,從筆記裏發現,他想把西毆趕盡殺絕,並有了一係列計劃。可惜了,祖父有生之年並未完成。」
沈嘉皺了皺眉頭,仿佛猜到了什麽。
蕭翌此時問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聽過吧。」
「當然。」沈嘉點頭,「你的意思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對,他希望後代子孫能完成他的遺願。」
沈嘉終於明白了,「弘武帝想讓你對西毆動兵?」
蕭翌卻反問道:「愚公為什麽能篤定,他的子子孫孫,能像他那樣堅定不移的移山呢?」
沈嘉看著蕭翌一臉肅殺,一時不知他是何意。
「祖父為了讓我這個庶子上位,故意傳位於大伯,又留給我二十萬兵馬。」蕭翌繼續講道,「大伯生性猜忌,再加上蔣驥等人在兩邊煽風點火,我們和大伯鬧得水火不容。我便如祖父計劃的那樣,起兵謀反,並一路順風順水的打進了北京城。」
沈嘉聞言大為吃驚,怪不得蕭翌總能以少勝多,竟然都是計劃好的。誰能想到弘武帝為了滅西甌,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
「原來朕不是篡位,朕才是祖父想傳位的人。可惜祖父沒有料到,大哥會如此決絕。」蕭翌苦笑一聲,「或許他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個好爺爺。」
「微明……」沈嘉一時不知如何安慰他。
蕭翌卻不需要什麽安慰,他冷漠的說道:「但我,也不是好孫兒。」
作者有話說:
注[1]:出自《明集禮》卷十七,「嘉禮一·朝儀」。
第138章 破陣子(八)
錦衣衛的內部大清洗、庶人蕭豎的安葬、太廟的修繕、正月大典的安排等等事情,都需要陛下和內閣處理。蕭翌和沈嘉忙忙碌碌許久,等消停時已到了清嘉六年的三月。
這時候,蕭翌的腿腳早已大好,能夠行動如常,但心情依舊鬱鬱寡歡。沈嘉知道他的心結何在,卻無法替他排解。
曹肅淵和尉晗明將錦衣衛裏蔣驥黨羽都清掃幹淨後,關於下任錦衣衛指揮使人選問題,一直遲遲未定。蕭翌曾問過曹肅淵,今後有何打算。無論是要錢還是要權,他都可以滿足堂兄。
可曹肅淵卻道:「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我早已看淡了。我隻是想守護著皇宮,守護著京城,守護祖輩打下的江山。」
曹肅淵乃皇長子,是正兒八經的皇室繼承人,故而從小悉心教育,請的都是大儒,教的都是傳統儒家正道。曹肅淵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心中的家國情懷,可比蕭翌他們深沉多了。
然而蕭翌想起外界對於曹肅淵的評價,說他市井出身,一身毛病,頓覺可笑又可悲。明明是芝蘭玉樹的貴公子,卻要偽裝成不學無術之徒。
「既如此,你就繼續在錦衣衛,任錦衣衛指揮使吧。」蕭翌說道,「隻不過,你得一輩子頂著『曹肅淵』這個名字了。」
「蕭昱早已在城破那日死了,曹肅淵才是我的新生。」曹肅淵說道,「隻是,尉晗明怎麽辦?」
「他和沈嘉處得不錯,我想讓他跟著沈嘉,也算是我的私心吧。」
曹肅淵點點頭,又看向了堂弟的腿,「陛下,我聽沈閣老說,你們在找寒毒的解藥。」
「難道你有?」蕭翌不信,之前他們搜過大伯的家當,什麽都沒發現。
「我沒有寒毒的解藥,但我有寒毒的配方。」曹肅淵獻上了一張泛黃的紙片,「這是我當年從父親遺物中找到的,我聽沈閣老無意間提過,隻要有配方便能配出解藥。」
蕭翌對範大夫配藥的進展不是很了解,見狀便接過了方子,對曹肅淵淡淡道:「你費心了。」
「都是我父親的錯,我隻想彌補一二。」曹肅淵看到蕭豎和陛下因寒毒發作,不得動彈的時候,心裏無比痛恨父親。
即使,父親手中的寒毒,是從廢帝蕭笠那裏得來的。但父親沒有製止,反而接受了寒毒,最終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