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蕭翌委屈的是,小時候祖父明明很喜歡自己,卻在他十二歲時,命他去西北從軍。後來,祖父傳位於大伯,算是徹底放棄了他和父親。
蕭翌漫不經心的翻著書,他很想從中找到答案,很想知道祖父的真實想法。
三日後,內閣將人選名單遞了上來。蕭翌將票擬遞給沈嘉,「除了你,內閣又提了兩人,你看看誰可?」
沈嘉接過一看,另兩人是吏部尚書韓昌,刑部尚書許文茂。
「臣覺得,韓尚書不錯。」沈嘉說道。
「這兩人都是程閣老的門生。」蕭翌暗藏的意思是,選韓昌還是許文茂,其實沒有什麽分別。
「可《考成法》需要吏部的支持。」沈嘉答道。
蕭翌有些遲疑,「你有把握拉來韓昌。」
「臣願一試。」
「那就他吧。」蕭翌提筆,在韓昌的名字旁邊點了一點。
如今內閣一下子多了二人,沈嘉又成為了國朝最年輕的閣臣。四人同在內閣,程閣老乃首輔,所有大事小事都需要他拍板。次輔張旭這顆「牆頭草」,之前一直是站在程閣老這邊的,可現在皇帝又加了兩人,他頓時有些搖擺不定了。
再說吏部尚書韓昌,他是最晚入閣,但年近四十,之前一直兢兢業業在吏部做事。沈嘉觀察了他幾天,見韓昌對程閣老恭謹有餘,親近不足。目前,還不好判斷此人的態度。
沈嘉將自己觀察所得告知蕭翌,蕭翌思量片刻道:「次輔張旭不足為慮,反而拉攏韓昌是最關鍵的。如果內閣投票,韓昌站在你這邊,那麽張旭肯定也會站在你這邊。」
「臣明白,臣會私下拜訪韓尚書。」
「另外,《考成法》要一步一步推,把它拆開。先推行『考成簿』,『除冗濫』放到最後。」
「為何?」沈嘉不解,「『除冗濫』也很重要。」
「目前內閣態度不明,要是現在罷免裁撤官員,肯定會令眾多官員不滿。」蕭翌握住沈嘉的手,「先推行考績,我們一步一步來。」
沈嘉知道蕭翌所言有理,他淡淡嘆口氣,「好吧,就依你。」
蕭翌帶著沈嘉去裏屋榻上坐下,沈嘉看到小矮桌上放著一本書,他好奇的拿過來一看,「《孫子兵法》?」
「是啊。」
「陛下自己就是兵法高手,還看兵書?」
「這不是朕的書,你看上麵的批註。」
沈嘉翻開看了幾頁,疑惑道:「批註上的日期弘武五年,難不成是……弘武帝禦筆?」
「正是祖父寫的。」
「不愧是武帝。」沈嘉贊道,而後話鋒一轉,「可是陛下,現在天下太平,不再像弘武帝時期備受邊關紛擾了。」
「我看書不是想窮兵黷武。」蕭翌知道沈嘉想說什麽,他直接說道,「我隻想找個答案。」
「答案?什麽答案?」沈嘉望向蕭翌,「你又有什麽問題?」
「祖父為什麽傳位給我大伯,他明知大伯是庶出,治國能力也不行。」
沈嘉懵懵懂懂的答道:「可能因為是長子。」
「可祖父又把西北二十萬大軍交給了我。」
「這……」沈嘉搖頭,他也不明白弘武帝的深意了。
作者有話說:
求海星!
第41章 玉京秋(四)
在準備《考成法》推行的前期,沈嘉忙前忙後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來玉熙宮的時間也減少了許多。蕭翌每天聽錦衣衛的稟報,說沈嘉昨日見了戶部的什麽大人,今日又去了韓昌大人府上密談了幾個時辰。
沈嘉本以為取得韓大人的支持是件很難的事情,沒想到韓昌在吏部多年,早就看出官員們辦事懶散,最愛拖延。前幾天沈嘉將『考成簿』一提,韓昌聽完後雖然沒有立刻說可行,但也沒有拒絕,隻說要看具體的方案。
今日沈嘉將整理好的文稿交給了韓昌,兩人在他府中談了許久,時而高聲辯論,時而低聲講訴。最終,沈嘉用自己三寸之舌,辯過了韓昌。
韓昌不再為難沈嘉,他知道沈嘉的意思,必然是聖上的意思。既然皇帝想變革,他不得不同意。
等沈嘉從韓府出來,興奮的跑進西苑,蕭翌正在看奏疏。他看沈嘉等不及陳公公通報,直接闖了進來,嘴角還掛著微笑,眼睛裏閃著希望的光芒。
蕭翌被這璀璨的亮光吸引了,心微微一動。他被這溫柔的笑意所感染,也笑道:「成了?」
「成了!」沈嘉用力的點點頭,「韓閣老,他同意了。」
「好,很好。」蕭翌知道,能過韓昌這一關,則此事便成功了一半。
「陛下,三日後就要內閣議事了。可韓閣老說,關於『考成簿』還需改進。」沈嘉坐在蕭翌的身側,拿出懷中的文稿,指點著幾處畫紅線的地方,「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都要改。」
蕭翌仔細看了看韓昌的批語,果然不愧是吏部尚書,看問題更貼近實際。他點頭道:「可以,就按韓昌說的改吧。」
「臣這就迴去改。」沈嘉說著,拿著文稿就要起身。
蕭翌眼疾手快,按住了他的手臂,「你住下吧。」
「啊?」沈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住西苑吧,跑來跑去的,耽誤功夫。」
沈嘉遲疑,「這……不好吧。」
「又不是在宮裏,有什麽不好。」蕭翌道,「況且,文淵閣離這兒也不遠。」
蕭翌漫不經心的翻著書,他很想從中找到答案,很想知道祖父的真實想法。
三日後,內閣將人選名單遞了上來。蕭翌將票擬遞給沈嘉,「除了你,內閣又提了兩人,你看看誰可?」
沈嘉接過一看,另兩人是吏部尚書韓昌,刑部尚書許文茂。
「臣覺得,韓尚書不錯。」沈嘉說道。
「這兩人都是程閣老的門生。」蕭翌暗藏的意思是,選韓昌還是許文茂,其實沒有什麽分別。
「可《考成法》需要吏部的支持。」沈嘉答道。
蕭翌有些遲疑,「你有把握拉來韓昌。」
「臣願一試。」
「那就他吧。」蕭翌提筆,在韓昌的名字旁邊點了一點。
如今內閣一下子多了二人,沈嘉又成為了國朝最年輕的閣臣。四人同在內閣,程閣老乃首輔,所有大事小事都需要他拍板。次輔張旭這顆「牆頭草」,之前一直是站在程閣老這邊的,可現在皇帝又加了兩人,他頓時有些搖擺不定了。
再說吏部尚書韓昌,他是最晚入閣,但年近四十,之前一直兢兢業業在吏部做事。沈嘉觀察了他幾天,見韓昌對程閣老恭謹有餘,親近不足。目前,還不好判斷此人的態度。
沈嘉將自己觀察所得告知蕭翌,蕭翌思量片刻道:「次輔張旭不足為慮,反而拉攏韓昌是最關鍵的。如果內閣投票,韓昌站在你這邊,那麽張旭肯定也會站在你這邊。」
「臣明白,臣會私下拜訪韓尚書。」
「另外,《考成法》要一步一步推,把它拆開。先推行『考成簿』,『除冗濫』放到最後。」
「為何?」沈嘉不解,「『除冗濫』也很重要。」
「目前內閣態度不明,要是現在罷免裁撤官員,肯定會令眾多官員不滿。」蕭翌握住沈嘉的手,「先推行考績,我們一步一步來。」
沈嘉知道蕭翌所言有理,他淡淡嘆口氣,「好吧,就依你。」
蕭翌帶著沈嘉去裏屋榻上坐下,沈嘉看到小矮桌上放著一本書,他好奇的拿過來一看,「《孫子兵法》?」
「是啊。」
「陛下自己就是兵法高手,還看兵書?」
「這不是朕的書,你看上麵的批註。」
沈嘉翻開看了幾頁,疑惑道:「批註上的日期弘武五年,難不成是……弘武帝禦筆?」
「正是祖父寫的。」
「不愧是武帝。」沈嘉贊道,而後話鋒一轉,「可是陛下,現在天下太平,不再像弘武帝時期備受邊關紛擾了。」
「我看書不是想窮兵黷武。」蕭翌知道沈嘉想說什麽,他直接說道,「我隻想找個答案。」
「答案?什麽答案?」沈嘉望向蕭翌,「你又有什麽問題?」
「祖父為什麽傳位給我大伯,他明知大伯是庶出,治國能力也不行。」
沈嘉懵懵懂懂的答道:「可能因為是長子。」
「可祖父又把西北二十萬大軍交給了我。」
「這……」沈嘉搖頭,他也不明白弘武帝的深意了。
作者有話說:
求海星!
第41章 玉京秋(四)
在準備《考成法》推行的前期,沈嘉忙前忙後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來玉熙宮的時間也減少了許多。蕭翌每天聽錦衣衛的稟報,說沈嘉昨日見了戶部的什麽大人,今日又去了韓昌大人府上密談了幾個時辰。
沈嘉本以為取得韓大人的支持是件很難的事情,沒想到韓昌在吏部多年,早就看出官員們辦事懶散,最愛拖延。前幾天沈嘉將『考成簿』一提,韓昌聽完後雖然沒有立刻說可行,但也沒有拒絕,隻說要看具體的方案。
今日沈嘉將整理好的文稿交給了韓昌,兩人在他府中談了許久,時而高聲辯論,時而低聲講訴。最終,沈嘉用自己三寸之舌,辯過了韓昌。
韓昌不再為難沈嘉,他知道沈嘉的意思,必然是聖上的意思。既然皇帝想變革,他不得不同意。
等沈嘉從韓府出來,興奮的跑進西苑,蕭翌正在看奏疏。他看沈嘉等不及陳公公通報,直接闖了進來,嘴角還掛著微笑,眼睛裏閃著希望的光芒。
蕭翌被這璀璨的亮光吸引了,心微微一動。他被這溫柔的笑意所感染,也笑道:「成了?」
「成了!」沈嘉用力的點點頭,「韓閣老,他同意了。」
「好,很好。」蕭翌知道,能過韓昌這一關,則此事便成功了一半。
「陛下,三日後就要內閣議事了。可韓閣老說,關於『考成簿』還需改進。」沈嘉坐在蕭翌的身側,拿出懷中的文稿,指點著幾處畫紅線的地方,「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都要改。」
蕭翌仔細看了看韓昌的批語,果然不愧是吏部尚書,看問題更貼近實際。他點頭道:「可以,就按韓昌說的改吧。」
「臣這就迴去改。」沈嘉說著,拿著文稿就要起身。
蕭翌眼疾手快,按住了他的手臂,「你住下吧。」
「啊?」沈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住西苑吧,跑來跑去的,耽誤功夫。」
沈嘉遲疑,「這……不好吧。」
「又不是在宮裏,有什麽不好。」蕭翌道,「況且,文淵閣離這兒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