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又發錯章 了,順便解釋一下設定(可跳過)
用戚將軍練兵法的我開始稱霸之路 作者:青燈黃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隊配置:義士,力士,勇士,智士
5人一伍,含伍長(背旗)(共5人)
兩伍一旗,設小旗官(背旗)1人(共11人)
三旗一哨,設哨長(背旗)1人,軍紀兵1人(共35人)
三哨一隊,設隊官(背旗)1人(共105人)
三隊一總,設把總1人,副把總1人,軍紀官1人,哨騎30人、內含哨騎長3人(共348人)
五總一營,設總兵1人,設副總兵2人(共1743人)
五營為一軍,設主將1人,副將5人(最多),軍紀總兵1人,哨騎總兵1人(共8723人)輜重營,書記官,護衛兵,醫士,鼓手不記在內。
一軍中有
軍紀總兵1人,軍紀兵250人,軍紀兵10人一隊,含隊長,共計251人。(負責軍隊訓練時軍紀,戰時軍紀,戰後與書記官清點戰功等)
哨騎總兵1人,哨騎750人,哨騎10人一隊,含隊官,共計751人。
哨長配護衛3人,把總護衛5人,副把總護衛3人,總兵護衛10人,副總兵護衛5人,主將護衛50人,副將護衛20人。共計675人。(不記入一軍8723人數中)
輕甲:造價15兩白銀,耗生鐵約43斤製成重約30斤,一名工匠造一副輕甲需1個月”
書中一丈為十尺,一尺為十寸。一寸=3.3cm一尺=33cm一丈=333cm
一石=十鬥一鬥=十升一升=十合
一石=150斤一鬥=15斤一升=1.5斤一合=0.15斤
一斤=500克(方便計算)
一個青壯一天消耗糧米一斤五兩
定遠堡,東慶陽州,西懷寧州北,南幽雲城,北保境州
[建威將軍]明代從一品武官。
[龍虎將軍]明代正二品武官。
[總兵]明代總兵官階無定製。
[副將]明代副總兵改稱為副將,次於總兵一級,為從二品武官。
[定國將軍]明代從二品武官。
[昭勇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參將]明代總兵之下設參將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於副將一級。
[懷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定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明威將軍]明代正四品武官。
[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宣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顯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守備]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略將軍]明代從五品武官。
[武義將軍]明代從五品官員。
[武節將軍]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將軍]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千總]明代正六品武官。
[昭信校尉]元明兩代正六呂武官。
[昭武將軍]元代稱為大將軍,明代正一品武官。
[把總]明代正七品武官。
[巡檢]巡檢的官名始於宋代,是邊疆要地州縣的武職指揮官。元明清三代,巡檢僅為九品官
1.同知:知府的佐官,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等,從六品。清朝的同知又稱“州同”。
2. 通判:宋為加強控製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糧運、水利、屯田、牧馬、江海防務等事。宋代級別多為從八品,到明清為正六品。
3. 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開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及明、清兩代的府學都設教授。主要負責當地教育方麵事務,各府設教授一人,訓導四人。教授為正七品。
4. 訓導:職能通常為輔佐知府,為基層官員編製之一,主要功能為負責教育方麵的事務。從七品。
5. 州判:知州的佐官。與同知(州同)分掌糧務、水利、海防、巡捕諸事,均從七品官。
6. 府經曆:知府的屬官,主管收發與校注,也分掌章奏文書,又稱“府經廳”。品級通常為正七品以下,也有不入流者實授。
7. 驛丞,明清之製,各府縣設有驛站之地,均設驛丞。掌管驛站中儀仗,車馬,迎送之事,不入品。此外還有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正九品,分別為知府、同知、通判的屬官,佐理辦事,類同主簿。
此為大體框架,其中多有改動。
5人一伍,含伍長(背旗)(共5人)
兩伍一旗,設小旗官(背旗)1人(共11人)
三旗一哨,設哨長(背旗)1人,軍紀兵1人(共35人)
三哨一隊,設隊官(背旗)1人(共105人)
三隊一總,設把總1人,副把總1人,軍紀官1人,哨騎30人、內含哨騎長3人(共348人)
五總一營,設總兵1人,設副總兵2人(共1743人)
五營為一軍,設主將1人,副將5人(最多),軍紀總兵1人,哨騎總兵1人(共8723人)輜重營,書記官,護衛兵,醫士,鼓手不記在內。
一軍中有
軍紀總兵1人,軍紀兵250人,軍紀兵10人一隊,含隊長,共計251人。(負責軍隊訓練時軍紀,戰時軍紀,戰後與書記官清點戰功等)
哨騎總兵1人,哨騎750人,哨騎10人一隊,含隊官,共計751人。
哨長配護衛3人,把總護衛5人,副把總護衛3人,總兵護衛10人,副總兵護衛5人,主將護衛50人,副將護衛20人。共計675人。(不記入一軍8723人數中)
輕甲:造價15兩白銀,耗生鐵約43斤製成重約30斤,一名工匠造一副輕甲需1個月”
書中一丈為十尺,一尺為十寸。一寸=3.3cm一尺=33cm一丈=333cm
一石=十鬥一鬥=十升一升=十合
一石=150斤一鬥=15斤一升=1.5斤一合=0.15斤
一斤=500克(方便計算)
一個青壯一天消耗糧米一斤五兩
定遠堡,東慶陽州,西懷寧州北,南幽雲城,北保境州
[建威將軍]明代從一品武官。
[龍虎將軍]明代正二品武官。
[總兵]明代總兵官階無定製。
[副將]明代副總兵改稱為副將,次於總兵一級,為從二品武官。
[定國將軍]明代從二品武官。
[昭勇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參將]明代總兵之下設參將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於副將一級。
[懷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定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明威將軍]明代正四品武官。
[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宣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顯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守備]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略將軍]明代從五品武官。
[武義將軍]明代從五品官員。
[武節將軍]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將軍]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千總]明代正六品武官。
[昭信校尉]元明兩代正六呂武官。
[昭武將軍]元代稱為大將軍,明代正一品武官。
[把總]明代正七品武官。
[巡檢]巡檢的官名始於宋代,是邊疆要地州縣的武職指揮官。元明清三代,巡檢僅為九品官
1.同知:知府的佐官,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等,從六品。清朝的同知又稱“州同”。
2. 通判:宋為加強控製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糧運、水利、屯田、牧馬、江海防務等事。宋代級別多為從八品,到明清為正六品。
3. 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開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及明、清兩代的府學都設教授。主要負責當地教育方麵事務,各府設教授一人,訓導四人。教授為正七品。
4. 訓導:職能通常為輔佐知府,為基層官員編製之一,主要功能為負責教育方麵的事務。從七品。
5. 州判:知州的佐官。與同知(州同)分掌糧務、水利、海防、巡捕諸事,均從七品官。
6. 府經曆:知府的屬官,主管收發與校注,也分掌章奏文書,又稱“府經廳”。品級通常為正七品以下,也有不入流者實授。
7. 驛丞,明清之製,各府縣設有驛站之地,均設驛丞。掌管驛站中儀仗,車馬,迎送之事,不入品。此外還有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正九品,分別為知府、同知、通判的屬官,佐理辦事,類同主簿。
此為大體框架,其中多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