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再苦一苦百姓吧
用戚將軍練兵法的我開始稱霸之路 作者:青燈黃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定遠堡忙的不可開交時,韓旭和曾道全也在緊張的等待朝廷迴應。
周朝報功很是繁瑣,如有將士立大功,獲功人員要把頭顱和功勞上報州城。
當地知州確認無誤後上報總督,總督上報至兵部,兵部再看功勞大小確定是否上報給皇帝。
如果皇帝認可了這個功勞,那要召集吏部和兵部討論該如何封賞。
封賞定下後,再通過吏部兵部派出使者隊伍發下,或者由皇帝直接派出使者隊伍發下。
如此層層經手,其中的官員上下其手,通常皇帝賞下一百兩白銀,那麽到了被賞人手裏恐怕不到二十兩,還得給使者隊伍紅利。
西安路總督韓旭和曾道全擬訂好報功冊子後立馬派人送至京師,同時又派出一隊護送隊伍把蠻子頭顱背旗和甲胄送往京師。
京師皇宮內,一個年約三十的男子端坐首位。
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現在的心情不太好,此人正是周朝天慶皇帝,杜棪。
天慶帝看著河東路,冀北路西安路統計的各地受損情況,天慶帝勃然大怒,將麵前的茶杯一掃而空。
周圍侍奉的宮女太監見皇帝發怒,也都是低著頭縮著身子不敢露出一絲聲響。
下方坐著的兩個官員也是麵麵相覷,這兩人一個約摸六十多歲,是當朝首輔符肅。
一個約摸五十多歲,是吏部尚書李俊哲,兩人都是位高權重之人,跺一跺腳周朝上下都得抖三抖。
現在他們在天慶帝麵前也是如履薄冰,不敢開口,畢竟周朝武將不好殺,但是皇帝對文官下手可是毫不手軟。
這位年輕的皇帝才上位不滿三年,已經換了五個首輔了。
兩人也是不敢發出聲音,生怕正在氣頭上的天慶帝把怨氣撒在他們身上。
“朕每年花這麽多銀子養這些軍隊,到底有何作用,蠻軍入關,各地官軍竟各自據城而守,不敢出戰,導致河東路,冀北路糜爛千裏。”
“廢物,一群廢物。”
天慶帝無能狂怒著,他像一個怨婦一般,不斷宣泄自己心中的怨氣。
等到天慶帝發泄完心中怒火逐漸平靜下來時。
符肅才是緩緩開口,他整個人很是精瘦,但是很有精神,花白的長發打理的整整齊齊紮在頭頂。
“陛下,蠻軍戰力出眾,且多為騎兵,我周朝軍隊將士雖有為國盡忠之心,然我周軍多為步兵,與蠻戰於野實在是以軟碰硬,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天慶帝也是逐漸緩和下來,周軍中缺少騎兵,也隻有那些邊軍中騎兵數量要多一點,但是和蠻軍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其實周朝也行過馬政,由官府送小馬駒至各戶百姓家中寄養,待到養大之後再由官府用市場價買迴。
後來時間推移,良政變惡,這些百姓在徭役稅賦的壓榨下哪裏還有精力去養馬匹。
養馬是一個極為費錢費力的事情,不但要每天給他們清理身體,而且還要喂足夠的幹草大豆,時不時還得拉出去喂養嫩草。
有些百姓家中的馬匹吃的比人還要好,一戶人家想要吃飽已經是困難,還要養一個很是金貴的馬匹。
如果養死了,生病了,這些百姓還會被官府問罪。
而且那些負責馬政的人各地官吏都覺得其中有機可乘,紛紛向百姓增派稅賦,美其名曰養馬稅。
想來好笑,百姓們為了官府養馬,結果還要交稅。
如此種種,馬政也是被迫停止了,連當年主持馬政的人被當時的皇帝推出來砍了平息百姓的怒火。
天慶帝也是心平氣和下來,各地的損失已經是發生了。
但是後續的賑災施糧,安置流民任命官吏重新恢複各地官吏等等種種事宜還需要皇帝頭疼。
“眼下國庫空虛,每年全國各地收上來的稅賦銀兩不過三百萬兩,除去維持全國上下官府的運轉要花去近三十萬兩。”
“邊軍各地官軍俸祿一年需要一百二十萬兩,內地各官軍的俸祿八十萬兩,京師中四大營俸祿二十萬兩,還有各地封王每年的賞賜種種,我大周國庫實在是難以為繼。”
李俊哲雖然是吏部尚書,但是對於國庫的種種還是心中肚明,隨著他一條條說出口,天慶帝的臉色也是越發難看。
大周上下早就糜爛不堪,連他這個皇帝也有許多力有不及的地方。
就說那江南之地,商業發達,如果商稅能夠按律收齊,一年何止數十萬,就是一年收上百萬兩白銀也是極有可能。
當年天慶帝剛登基,雄心勃勃想要肅清各地商稅,結果他派出去得幾支使者隊伍不是莫名被山賊截殺就是被各地商人官員賄賂,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同時朝堂之上反對肅查商稅的官員越來越多,一開始是一些諫言官這些小官。
天慶帝連殺三人證明了他的決心,這才讓蠢蠢欲動的官員不敢露頭。
結果隨著使者隊伍漸漸迴來,越來越多的官員上奏反對。
朝堂之上反對的官員達到九成,他們用祖宗之法不可變,不可與民爭利來抨擊皇帝。
江南幾地商業繁榮的地方也在當地官員的推波助瀾下開始民聲鼎沸,越發有暴亂的勢頭。
天慶帝知道這是這些受利的官員在背後推波助瀾,想讓他妥協,終於在巨大的壓力下,天慶帝退步了。
他罷免了當時的首輔,同時這也是他的老師,以此來表明自己政治讓步的態度。
朝廷之上和江南各地的百姓才是逐漸平息下來。
天慶帝無力的掃射在下方滔滔不絕的李俊哲一眼,缺銀,哪裏都缺銀,但是這些缺少得銀子從哪裏補呢。
眼前的吏部尚書,內閣首輔,他們私下裏何嚐又沒有收商人的銀子呢。
“好了,朕要得不是你們的抱怨,朕要得是你們解決這些麻煩的辦法。”
天慶帝重重拍打著桌麵,仿佛這桌子是那些阻止他肅查商稅的官員似的。
“這,這,這。”李俊哲一時間也是沒了聲音,他也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征集銀兩一事是戶部尚書的職權,微臣不敢逾矩。”這了半天,李俊哲終於是憋了一句出來。
天慶帝無奈的重重一聲歎息,他心中很是悲痛,大周朝怎麽變成這樣了,堂堂吏部尚書,竟也是一個隻會推卸責任,油嘴滑舌之人。
最後,還是符肅站起身道:“陛下,為今之計,不如提前向百姓們征集明年稅銀,如此才能填補這個缺口。”
天慶帝看著頭發花白的符肅道:“百姓們無論一年一耕還是一年兩耕都已經按照一年兩耕來收稅,如今秋稅剛剛收完,又要收明年的春稅,百姓何以為繼?”
符肅支支吾吾半天,最後長歎一聲道:“再苦一苦百姓把,如果受戰亂的三地不趕快發銀發糧救助,後果不堪設想,恐有奸心之人蠱惑百姓造反。”
天慶帝一時語塞,他呆了半晌,隨後有氣無力的讓兩人退了下去,是啊,為今之計,隻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周朝報功很是繁瑣,如有將士立大功,獲功人員要把頭顱和功勞上報州城。
當地知州確認無誤後上報總督,總督上報至兵部,兵部再看功勞大小確定是否上報給皇帝。
如果皇帝認可了這個功勞,那要召集吏部和兵部討論該如何封賞。
封賞定下後,再通過吏部兵部派出使者隊伍發下,或者由皇帝直接派出使者隊伍發下。
如此層層經手,其中的官員上下其手,通常皇帝賞下一百兩白銀,那麽到了被賞人手裏恐怕不到二十兩,還得給使者隊伍紅利。
西安路總督韓旭和曾道全擬訂好報功冊子後立馬派人送至京師,同時又派出一隊護送隊伍把蠻子頭顱背旗和甲胄送往京師。
京師皇宮內,一個年約三十的男子端坐首位。
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現在的心情不太好,此人正是周朝天慶皇帝,杜棪。
天慶帝看著河東路,冀北路西安路統計的各地受損情況,天慶帝勃然大怒,將麵前的茶杯一掃而空。
周圍侍奉的宮女太監見皇帝發怒,也都是低著頭縮著身子不敢露出一絲聲響。
下方坐著的兩個官員也是麵麵相覷,這兩人一個約摸六十多歲,是當朝首輔符肅。
一個約摸五十多歲,是吏部尚書李俊哲,兩人都是位高權重之人,跺一跺腳周朝上下都得抖三抖。
現在他們在天慶帝麵前也是如履薄冰,不敢開口,畢竟周朝武將不好殺,但是皇帝對文官下手可是毫不手軟。
這位年輕的皇帝才上位不滿三年,已經換了五個首輔了。
兩人也是不敢發出聲音,生怕正在氣頭上的天慶帝把怨氣撒在他們身上。
“朕每年花這麽多銀子養這些軍隊,到底有何作用,蠻軍入關,各地官軍竟各自據城而守,不敢出戰,導致河東路,冀北路糜爛千裏。”
“廢物,一群廢物。”
天慶帝無能狂怒著,他像一個怨婦一般,不斷宣泄自己心中的怨氣。
等到天慶帝發泄完心中怒火逐漸平靜下來時。
符肅才是緩緩開口,他整個人很是精瘦,但是很有精神,花白的長發打理的整整齊齊紮在頭頂。
“陛下,蠻軍戰力出眾,且多為騎兵,我周朝軍隊將士雖有為國盡忠之心,然我周軍多為步兵,與蠻戰於野實在是以軟碰硬,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天慶帝也是逐漸緩和下來,周軍中缺少騎兵,也隻有那些邊軍中騎兵數量要多一點,但是和蠻軍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其實周朝也行過馬政,由官府送小馬駒至各戶百姓家中寄養,待到養大之後再由官府用市場價買迴。
後來時間推移,良政變惡,這些百姓在徭役稅賦的壓榨下哪裏還有精力去養馬匹。
養馬是一個極為費錢費力的事情,不但要每天給他們清理身體,而且還要喂足夠的幹草大豆,時不時還得拉出去喂養嫩草。
有些百姓家中的馬匹吃的比人還要好,一戶人家想要吃飽已經是困難,還要養一個很是金貴的馬匹。
如果養死了,生病了,這些百姓還會被官府問罪。
而且那些負責馬政的人各地官吏都覺得其中有機可乘,紛紛向百姓增派稅賦,美其名曰養馬稅。
想來好笑,百姓們為了官府養馬,結果還要交稅。
如此種種,馬政也是被迫停止了,連當年主持馬政的人被當時的皇帝推出來砍了平息百姓的怒火。
天慶帝也是心平氣和下來,各地的損失已經是發生了。
但是後續的賑災施糧,安置流民任命官吏重新恢複各地官吏等等種種事宜還需要皇帝頭疼。
“眼下國庫空虛,每年全國各地收上來的稅賦銀兩不過三百萬兩,除去維持全國上下官府的運轉要花去近三十萬兩。”
“邊軍各地官軍俸祿一年需要一百二十萬兩,內地各官軍的俸祿八十萬兩,京師中四大營俸祿二十萬兩,還有各地封王每年的賞賜種種,我大周國庫實在是難以為繼。”
李俊哲雖然是吏部尚書,但是對於國庫的種種還是心中肚明,隨著他一條條說出口,天慶帝的臉色也是越發難看。
大周上下早就糜爛不堪,連他這個皇帝也有許多力有不及的地方。
就說那江南之地,商業發達,如果商稅能夠按律收齊,一年何止數十萬,就是一年收上百萬兩白銀也是極有可能。
當年天慶帝剛登基,雄心勃勃想要肅清各地商稅,結果他派出去得幾支使者隊伍不是莫名被山賊截殺就是被各地商人官員賄賂,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同時朝堂之上反對肅查商稅的官員越來越多,一開始是一些諫言官這些小官。
天慶帝連殺三人證明了他的決心,這才讓蠢蠢欲動的官員不敢露頭。
結果隨著使者隊伍漸漸迴來,越來越多的官員上奏反對。
朝堂之上反對的官員達到九成,他們用祖宗之法不可變,不可與民爭利來抨擊皇帝。
江南幾地商業繁榮的地方也在當地官員的推波助瀾下開始民聲鼎沸,越發有暴亂的勢頭。
天慶帝知道這是這些受利的官員在背後推波助瀾,想讓他妥協,終於在巨大的壓力下,天慶帝退步了。
他罷免了當時的首輔,同時這也是他的老師,以此來表明自己政治讓步的態度。
朝廷之上和江南各地的百姓才是逐漸平息下來。
天慶帝無力的掃射在下方滔滔不絕的李俊哲一眼,缺銀,哪裏都缺銀,但是這些缺少得銀子從哪裏補呢。
眼前的吏部尚書,內閣首輔,他們私下裏何嚐又沒有收商人的銀子呢。
“好了,朕要得不是你們的抱怨,朕要得是你們解決這些麻煩的辦法。”
天慶帝重重拍打著桌麵,仿佛這桌子是那些阻止他肅查商稅的官員似的。
“這,這,這。”李俊哲一時間也是沒了聲音,他也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征集銀兩一事是戶部尚書的職權,微臣不敢逾矩。”這了半天,李俊哲終於是憋了一句出來。
天慶帝無奈的重重一聲歎息,他心中很是悲痛,大周朝怎麽變成這樣了,堂堂吏部尚書,竟也是一個隻會推卸責任,油嘴滑舌之人。
最後,還是符肅站起身道:“陛下,為今之計,不如提前向百姓們征集明年稅銀,如此才能填補這個缺口。”
天慶帝看著頭發花白的符肅道:“百姓們無論一年一耕還是一年兩耕都已經按照一年兩耕來收稅,如今秋稅剛剛收完,又要收明年的春稅,百姓何以為繼?”
符肅支支吾吾半天,最後長歎一聲道:“再苦一苦百姓把,如果受戰亂的三地不趕快發銀發糧救助,後果不堪設想,恐有奸心之人蠱惑百姓造反。”
天慶帝一時語塞,他呆了半晌,隨後有氣無力的讓兩人退了下去,是啊,為今之計,隻能再苦一苦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