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穴 城牆上插火把的小孔


    故國夜色,我一身將甲,立於城頭,身旁手持火把的兄弟無聲的肅立城上


    守城軍卒,夜間手持火把,立於城頭,巡視城上,記憶裏的他們依舊肅立


    紋絲不動,隻有火光燃燒的光影


    ·


    ·


    ·


    車馬蕭蕭,軍旗飄蕩的隊列上人影錯落。


    軍列陣陣,沉默的軍隊走過故國的土地。


    策馬疾進巡過隊列,行進的隊列旁我依稀看見,路邊一個總角小兒含著手指,拉著一位老人站在道旁。白發蒼蒼的老人,佝僂著腰身,滿臉的皺紋,頭上的發髻已是斑駁花白。


    那應該是他的爺爺吧


    走過村落,曾經有老人帶著小孩就在路邊看,愣愣的看。


    那是宋人的軍隊啊


    襄陽大戰已經爆發,連續數年的流血犧牲,反複拉鋸,反複爭奪,依依漢水,早已一片血色。


    血流成河並不是虛詞,而是真的。


    這個詞語是對古時戰場最真實的寫照


    很遺憾,我的記憶裏還有河水血色的場麵。


    一位位父老站在路旁,定定的看著宋人的軍隊,家國的軍隊行過道旁,一步步走向了前線。


    他們滿臉滄桑,肉眼可見的疲憊與悲傷,我知道,茫茫無際的稅賦徭役,已經壓垮了他們。


    戰馬上我仰天長歎


    年年戰事,已三十餘年矣


    望過隊列,士卒雙眼無神


    茫然 無望


    前世的我騎馬走過,道旁一個士卒坐在地上低頭啃幹糧,戰馬行過的陰影裏,他就那樣低著頭的啃,一千年了,我還記得他低頭的模樣。


    他縮著身子的樣子,不知為何,每每想起,兩眼含淚。


    短暫行駐裏,軍隊補充軍糧,就地征發。我們紮下營寨,依照律令,征糧當地,就食於此。


    富裕的農民棕壯,窮困的農民黑瘦。


    黑瘦


    他們臉上沾著泥灰,頭發板結,僅剩眼睛還在閃著光,訴說他們還活著。


    活著還不如死了,因為活著完全就是遭罪。


    很抱歉,這是我前世後期征糧的場麵,從農民手裏征發糧食的我們不得不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其中征發的平民普遍困憊已極。貧困的農民走的跌跌撞撞,骨瘦幹裂,枯木般皸裂的皮膚,被歲月深深刻在臉上的遺跡,他們的雙眼,似乎都要睜不開了。


    然而,還是有一些不知死活的在。


    我前世沒少出去毆打農民,親自帶隊,專挑棕壯的打,這些人,刁民這個詞匯是對他們最好的形容。


    他們真的很讓人火冒三丈,上稅征役他哪個都不想出,該交糧他躺那就給你耍賴,該出兒子上戰場他幹脆抱著你就哭,我不打他打誰?!


    這些人,一度把我給逼的穿著將軍鎧甲親自下來打,不然我們吃什麽!難不成要去喝西北風嗎!而且我打完你你還得給我交,不交你試試,還打!打的你給老子交!


    上衣一扒綁柱子上吊樹上,揮起鞭子劈裏啪啦悶頭臭抽,不服?不服沾鹽水,接著抽!


    打的有弟兄悄悄拉拉,示意鹽寶貴,抽他可惜了。把鞭子頭曲著一卷手握著,抽的時候嘭的一聲爆響,卷起的鞭子麻蛇一樣盤曲著出去了,前麵挨抽那個嚎叫著一鞭要吃兩三下。


    棍子板子皮鞭拳頭,甚至是板凳,進家裏還不給?暴怒的軍卒抄起地上個矮凳咣的掄到個呆鳥頭上,挨掄那個頭還縮了下,然後當場一頭倒地。


    一到征糧的時候我身邊沒親兵,都下去打人了,給我打!


    但是,我從沒打過黑瘦的,他們沉默的交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捧著他們交的糧袋兩眼含淚。


    我拿的可是人家的命啊


    “我餓”


    記憶裏曾經有士卒對著我這樣哀求,千年以後,再聽到這聲我餓,滿臉淚光。


    不征糧?不征糧我們餓死。


    大宋四大糧區,江淮平原,江南水鄉,天府之國,嶺南平原,已經打成什麽樣了。西川,京湖,兩淮,江東,廣南,江淮西川已成戰場,江南一度火海,嶺南一度遭陷,前世兄弟那句我餓,至今仍在腦海。


    所以,知道那是個什麽樣的世代了嗎?


    神靈都不再眷顧了


    走過村落,嫋嫋的炊煙已依稀在我的眼眶,背影裏他們早已稀疏,村中草木生起,隻有這些了。


    日複一日,軍中的隊列步步向前,越往前,人影越稀,再往前走,村落就沒有了。


    入目盡是荒村,人皆逃難一空,戰亂襲來,不跑的老百姓隻有死路一條。


    因為,你不能和蒙古人的馬刀談判。


    隊列行進,道旁不時能看到結社自保的民眾們一身布衣,手執木杆槍弓,讓出道路,站在道旁,等候軍中過兵。


    當中不時閃過身披簡甲的人影,他們是後撤的百姓,武裝的百姓,他們的武備來源於民間,因為大宋不禁民間兵器。


    有宋一朝,隻禁強弩硬鎧,中華族世代,均不禁民間兵器。


    宋時戰亂,民人結社自保,攜帶婦孺退守後方,浩蕩的民團一度人數萬計。


    大刀弓箭,紙軟簡甲,隻要你想要,有的是人給你打,鐵匠鋪火未曾見歇。


    正常時節,簡甲明麵上其實是不允許擁有的,亂世裏管控鬆動,紙布軟甲正大光明的出現,並不奇怪。


    但是,軍中製鎧絕不會有,宋時律,三副鎧甲及上,絞監候。


    是不是難以置信?宋朝實質上武風盛行,特別是北宋,秦鳳,永興,河東,河北,京西,京東,淮南,北境諸路,武風極濃。


    她們的位置,大概合後世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


    可惜了,這些高大的北境漢民們。


    因為我們民間武力的強大,血性保有,為我們抗衡外族留下了起碼的根基!


    南宋末年,爆發的大規模對蒙起義就是因為民間保有武力,義軍們排排前踏,最後關頭武裝起來的男人們自發向前,全軍戰死。


    我們不禁武器,因為我們心裏沒鬼,朝堂爭鬥,帝室傳承,鬥耗不涉民間。除趙佶個丟人茬子,其他任何時節,總有許多秉持公義的人在。


    社會的繁榮,民族的高素質,高教養,這是我們那個世代,中華族的樣子。


    所以,天運之下,麵對強敵,我們就這樣全部犧牲了。


    行進之路,日晚紮營,落日的餘暉裏,三個宋軍軍卒手執長槍,出營巡探。


    夕陽的道路早已模糊,天際已一片蒼茫,遠方的道路上隱約出現了一個黑點。


    “老丈”


    黑點走近,小河旁一位背著鐵鍋的長者慢慢走來,放下大鍋,打撿柴水,起灶燒鍋。不遠處草木林密手執長槍的南宋軍卒看了看,喉頭轉動,慢慢走了過去,長槍放地,坐在鍋邊,默然望向。


    長須花白的長者看著坐著的後生咧嘴笑笑,氤氳的熱氣旁,身披宋軍戰袍的長者低頭炊火。望著長者一身破舊戰袍,多年前軍中製式,簡單問了幾句的軍卒大致明白了老者的來路。


    路上來迴過人,逃難的,見了不少,後麵婦孺多走不快,老丈走在前麵先行燒飯。老少談話中,鍋內河水升騰,老去的身影從背篼裏掏出一封用油紙包裹的一根臘腸,長者笑笑,切成三段丟進鍋裏,滿是笑容;


    “以前呐,還富著的時候,這麽多口子人,怎恁不丟他個十根八根?”


    可是現在隻剩一根了


    三位軍卒坐在地上,看著大鍋,嘴動了動。


    取出雜麵幹糧的長者掰碎了往鍋裏丟,滿滿一鍋燒燉的幹糧,看湯差不多燒好了,拿出幾個碗的老丈執意一人碗裏一段臘腸,一定要讓軍卒們吃下去。


    這是一口鍋裏僅有的肉,軍卒看看碗說什麽不吃,老丈笑了;


    “後生啊,拿刀槍的,吃好了,這是有災了,趕路的必須見點油腥,不然怕是抗不住。”


    “吃吧後生”


    “我們這幫老不死的,全靠你們的照顧啊!”


    端著碗的軍卒沉默的看著碗中,斷截的臘腸還在冒著熱氣,三人最終道了聲謝,低頭就食。


    狼吞虎咽,也是不見葷腥。


    低頭道謝,吃完離去。


    這是前宋發生在後期戰鬥的故事,宋人的軍隊受盡了宋民的照顧,沒有他們,我們走不到今天。


    愈往前,人影愈發稀落,連逃難的難民都已無從可見了。


    長久的奔波下,大軍駐紮,暫休片日。


    一日,軍中駐營外,難民,終遇而見。


    他們衣衫髒破,衣襟開亂,背著包裹拄著木棍,發簪歪斜長發披亂,都是戰亂流離的百姓。


    我正在營外,坐於石上,透過陽光,握劍起身;


    “何人?”


    為首老者打躬作揖:


    “軍爺,我們是躲難的百姓”


    這是軍隊,他們害怕,陽光下矛光閃閃,衣甲林立,鎧甲的反光刺入眼眶,哪怕是大宋自己的軍隊。


    他們麵有饑色,黑黢黢的臉上粘的不知是泥還是灰土,整個隊伍隻有一片沉沉的黑色。


    每個人臉上沾滿塵土,看不到希望。


    這幅樣子,我身後有步卒起身掏出幹餅遞了過去,他們沒吃,雙手捧著,默默塞進衣懷。


    隊伍裏有一個小女孩,髒兮兮的手指放在嘴裏,我走過輕輕的捧著她的臉蛋,微微一笑。


    女孩也笑了一下


    不知為何,我眼淚差點落下來,強笑一下,揮手放行。


    我是宋人的將軍啊!


    難民的隊伍散著一股臭味,揮之不去的臭味,這股味道至今縈繞鼻梁。


    我們軍糧也不多,沒法給他們,我能做的,就是在心底默默地祝福他們活下去。


    都是我大宋的百姓啊,如果沒有戰亂,你說他們現在應該在做什麽呢?


    也是我想多了吧,起碼比現在有個人樣,不用逃難避亂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故宋壯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故宋壯武將軍並收藏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