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將軍淚(一)
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 作者:故宋壯武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轉身消失黑暗,身後無數兄弟衣甲明亮,跟隨我一起踏入冥間
我們一起戰死,皆不世英烈
我很有幸,能身為他們的將軍,和他們一起戰死沙場
死生相依
·
·
·
是懷念,我懷念那個故去的世代,因為那裏有我的家,我的族人,還有我早已死去的兄弟
歲月千年,魂縈夢牽
“將軍!”
一聲唿喚,我轉過身來,看著眼前胡須虯髯的老卒,淡淡開口;
“準備好了嗎?”
“就等將軍上校場了!”
披風轉蕩,上馬馳向校場,場地上木樁樹立,鎧甲排列,有宋軍軍鎧,也有蒙軍甲胄,校場上眾軍林立,等待將軍校驗鎧甲。
戰馬奔騰,黑風疾馳而過,馬背上強弓滿月,箭矢唿嘯,飛掠的箭羽或深深插入甲胄,或在甲麵滑落,留下一個淺淺的凹坑。
那時鎧甲普遍沉重,上甲五六十斤六七十斤,無分蒙漢。
擁有大量馬匹的蒙軍依靠戰馬分承了大量的鎧甲重量,普遍短窄;南宋軍以重步軍鎧甲為絕對主力,長身甲覆,因為我們幾乎沒有騎兵,
步兵甲重,不能奔馳,以步製騎千古的痛。
在各個距離開弓射甲後,手持長槍校驗盔甲的士卒們上前幾步,把幾排木樁上的鎧甲一一檢視。宋軍軍鎧,校驗的是本次補充鎧甲的質量,是否有偷工減料,若有,稟告上官拒絕補充;蒙軍甲胄是戰場繳獲而來,試射甲胄,對蒙軍當下盔甲質量有一個大致估計。
很遺憾我是南宋精銳軍所在,有資格保證鎧甲的質量,在重文輕武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資格,已足珍貴。
一定注意,我們所有鎧甲均為後方統一整備運抵,這很重要,甲色統一是戰場上大規模廝殺,某種程度的保命手段。戰場上決不能輕易穿繳獲的鎧甲,真要想穿哪怕是刷漆拆繩串甲不管用任何手段,必須把鎧甲大致弄成本軍一致或至少相似的狀態,不然你亂穿上去絕對會死自己人手裏,殺紅眼一看你這身,不給你一刀才是怪事。
生前戰陣,亂軍中瘋狂廝殺,搏命一擊,掃見不是穿宋甲的就砍,鎧甲服色是唯一的識別。
鎧甲製式統一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是,那就隻好像日本戰國時期那樣,插上個背引兩了。
唯一值得榮耀的是,因為南宋的富裕,我們不缺鎧甲,所以我們才有古代史上如此富綽的記憶。
木樁上宋軍劄甲基本完好,除近距離疾射可洞穿外,其他距離基本無恙。前生宋軍軍中多為劄甲,隻因劄甲防護出眾,製甲較便,麵對刀砍箭擊均有所障,大規模配發軍隊自然要選最便捷厚實的鐵甲。
在我們軍中所試的諸多鎧甲中,最次的就是鎖子甲,和劄甲相比,鎖子甲很難製造,工藝太過麻煩且防禦不見得有多高,長槍捅刺一捅一個準,也就失去意義了。
不為什麽我前世見過,就在校場,這家夥垂頭喪氣的掛在木架上,一槍就透,一箭就穿,當時我在馬上看的直楞眼,周圍的直歎氣。
不用刀,鎧甲普遍防刀砍,你拿刀砍沒意義,鎖子甲鱗甲甚至有時候你連精打的皮甲紙甲都砍不透,人家叫了個甲名難道是擺設?什麽都不防我們穿他幹什麽?
那時候軍中試甲好壞就是把鎧甲掛起來,強弓試過之後,長槍兵一槍點過去,看甲透不透。本就防劈砍的盔甲對點刺很難防,強弓長槍是克星,破甲全靠這個。鐵甲中劄甲防護是最好的,山文甲也不錯,塊狀甲護,後世稱為板甲類似甲胄,板甲我們沒裝備沒測過不知道,但穿板甲的死在我們手裏不少,本將曾親手砍翻過一個,板甲重騎。
最次的就是你們說的鎖子甲,繳色目人的,太薄,太脆,長槍一捅一個窟窿,弓弩也一樣,一弓就透。打仗打的就是個長槍箭雨,我都不知道這東西防了個什麽,工本這麽高這麽難打費半天勁結果弄出來個這,你穿他有什麽意義?
再有,譬如山文甲,山文甲確實華貴,防護力不錯,但在大規模交戰中造價高造時長華而不實,可怕的消耗戰已經讓我們摒棄了一切華而不實的裝備,除極少部分山文甲特殊配備外,野戰軍主力,宋軍將士盡是劄甲。
除鎧甲外再有就是軍盔,纓槍閃閃紅纓垂落,鳳翅映光,這是前世跟著我的軍盔的模樣。
軍盔其實不用校驗,上手一拎心裏就大概有數,且纓槍本意是為標識將官,同樣具有殺傷性,基本屬最後搏殺手段,用纓槍基本已經半隻腳踏進陰間了。
軍盔很重,前世長時間戴軍盔脖子經常疼的麻。
在南宋發達的經濟科技條件下,我們的軍盔為整個頭部直到後頸提供了堅實保護,一整套加掛簾甲的軍盔在防護極佳的同時帶來的是相當的沉重,鐵鑄磨額。所以,所有宋軍將士的頭上都有老繭,軍盔一摘所有將軍額頭龍角位兩個老繭,戴軍盔戴的。
又稱龍繭
硬磨出的一層老繭,後世我拿到了二戰德國鋼盔實物,發現盔裏的牛皮內盔戴上非常舒適,而我們那時的頭盔沒有內盔就是個鐵殼。相比較後世影視經常出現的日本武士在戴頭盔的時候經常頭上戴個小布帽然後把頭盔戴上,頭上纏個布巾內戴布帽其實就是內襯,有效的減小頭盔磨損,舒適度大增。
日本人總是會製造舒適的技巧,不僅是軍盔,披風也一樣,弄出來個像氣球一樣的母衣,在我們這些上陣披風的眼裏這東西無異傻瓜,盡管母衣相比披風,不會礙事,確實醜了點傻了點。
他們什麽都知道,但是舒適,為了方便,可惜了,我們沒有。
我們一起戰死,皆不世英烈
我很有幸,能身為他們的將軍,和他們一起戰死沙場
死生相依
·
·
·
是懷念,我懷念那個故去的世代,因為那裏有我的家,我的族人,還有我早已死去的兄弟
歲月千年,魂縈夢牽
“將軍!”
一聲唿喚,我轉過身來,看著眼前胡須虯髯的老卒,淡淡開口;
“準備好了嗎?”
“就等將軍上校場了!”
披風轉蕩,上馬馳向校場,場地上木樁樹立,鎧甲排列,有宋軍軍鎧,也有蒙軍甲胄,校場上眾軍林立,等待將軍校驗鎧甲。
戰馬奔騰,黑風疾馳而過,馬背上強弓滿月,箭矢唿嘯,飛掠的箭羽或深深插入甲胄,或在甲麵滑落,留下一個淺淺的凹坑。
那時鎧甲普遍沉重,上甲五六十斤六七十斤,無分蒙漢。
擁有大量馬匹的蒙軍依靠戰馬分承了大量的鎧甲重量,普遍短窄;南宋軍以重步軍鎧甲為絕對主力,長身甲覆,因為我們幾乎沒有騎兵,
步兵甲重,不能奔馳,以步製騎千古的痛。
在各個距離開弓射甲後,手持長槍校驗盔甲的士卒們上前幾步,把幾排木樁上的鎧甲一一檢視。宋軍軍鎧,校驗的是本次補充鎧甲的質量,是否有偷工減料,若有,稟告上官拒絕補充;蒙軍甲胄是戰場繳獲而來,試射甲胄,對蒙軍當下盔甲質量有一個大致估計。
很遺憾我是南宋精銳軍所在,有資格保證鎧甲的質量,在重文輕武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資格,已足珍貴。
一定注意,我們所有鎧甲均為後方統一整備運抵,這很重要,甲色統一是戰場上大規模廝殺,某種程度的保命手段。戰場上決不能輕易穿繳獲的鎧甲,真要想穿哪怕是刷漆拆繩串甲不管用任何手段,必須把鎧甲大致弄成本軍一致或至少相似的狀態,不然你亂穿上去絕對會死自己人手裏,殺紅眼一看你這身,不給你一刀才是怪事。
生前戰陣,亂軍中瘋狂廝殺,搏命一擊,掃見不是穿宋甲的就砍,鎧甲服色是唯一的識別。
鎧甲製式統一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是,那就隻好像日本戰國時期那樣,插上個背引兩了。
唯一值得榮耀的是,因為南宋的富裕,我們不缺鎧甲,所以我們才有古代史上如此富綽的記憶。
木樁上宋軍劄甲基本完好,除近距離疾射可洞穿外,其他距離基本無恙。前生宋軍軍中多為劄甲,隻因劄甲防護出眾,製甲較便,麵對刀砍箭擊均有所障,大規模配發軍隊自然要選最便捷厚實的鐵甲。
在我們軍中所試的諸多鎧甲中,最次的就是鎖子甲,和劄甲相比,鎖子甲很難製造,工藝太過麻煩且防禦不見得有多高,長槍捅刺一捅一個準,也就失去意義了。
不為什麽我前世見過,就在校場,這家夥垂頭喪氣的掛在木架上,一槍就透,一箭就穿,當時我在馬上看的直楞眼,周圍的直歎氣。
不用刀,鎧甲普遍防刀砍,你拿刀砍沒意義,鎖子甲鱗甲甚至有時候你連精打的皮甲紙甲都砍不透,人家叫了個甲名難道是擺設?什麽都不防我們穿他幹什麽?
那時候軍中試甲好壞就是把鎧甲掛起來,強弓試過之後,長槍兵一槍點過去,看甲透不透。本就防劈砍的盔甲對點刺很難防,強弓長槍是克星,破甲全靠這個。鐵甲中劄甲防護是最好的,山文甲也不錯,塊狀甲護,後世稱為板甲類似甲胄,板甲我們沒裝備沒測過不知道,但穿板甲的死在我們手裏不少,本將曾親手砍翻過一個,板甲重騎。
最次的就是你們說的鎖子甲,繳色目人的,太薄,太脆,長槍一捅一個窟窿,弓弩也一樣,一弓就透。打仗打的就是個長槍箭雨,我都不知道這東西防了個什麽,工本這麽高這麽難打費半天勁結果弄出來個這,你穿他有什麽意義?
再有,譬如山文甲,山文甲確實華貴,防護力不錯,但在大規模交戰中造價高造時長華而不實,可怕的消耗戰已經讓我們摒棄了一切華而不實的裝備,除極少部分山文甲特殊配備外,野戰軍主力,宋軍將士盡是劄甲。
除鎧甲外再有就是軍盔,纓槍閃閃紅纓垂落,鳳翅映光,這是前世跟著我的軍盔的模樣。
軍盔其實不用校驗,上手一拎心裏就大概有數,且纓槍本意是為標識將官,同樣具有殺傷性,基本屬最後搏殺手段,用纓槍基本已經半隻腳踏進陰間了。
軍盔很重,前世長時間戴軍盔脖子經常疼的麻。
在南宋發達的經濟科技條件下,我們的軍盔為整個頭部直到後頸提供了堅實保護,一整套加掛簾甲的軍盔在防護極佳的同時帶來的是相當的沉重,鐵鑄磨額。所以,所有宋軍將士的頭上都有老繭,軍盔一摘所有將軍額頭龍角位兩個老繭,戴軍盔戴的。
又稱龍繭
硬磨出的一層老繭,後世我拿到了二戰德國鋼盔實物,發現盔裏的牛皮內盔戴上非常舒適,而我們那時的頭盔沒有內盔就是個鐵殼。相比較後世影視經常出現的日本武士在戴頭盔的時候經常頭上戴個小布帽然後把頭盔戴上,頭上纏個布巾內戴布帽其實就是內襯,有效的減小頭盔磨損,舒適度大增。
日本人總是會製造舒適的技巧,不僅是軍盔,披風也一樣,弄出來個像氣球一樣的母衣,在我們這些上陣披風的眼裏這東西無異傻瓜,盡管母衣相比披風,不會礙事,確實醜了點傻了點。
他們什麽都知道,但是舒適,為了方便,可惜了,我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