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伐恨(二)
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 作者:故宋壯武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一家,中間為了帝位還窩裏自己亂了三次,都是手段極為無恥卑劣,包括了謀殺親哥,陰連內外等等手段,開頭就已經是從小兒女子手裏篡來的天下,中間再來幾出這,他們是個什麽德行也可以想象了。
趙光義,趙佶,還有個斷子絕孫永賴帝位立了個白癡侄子的趙昀。
前麵那倆,沒經曆過難有感同身受,最後那個貨色治下是個什麽世道切身體會,所以我對趙家沒半點尊重,打過南宋最後一戰的所有宋將,半點沒有。
哈呸
南宋幹不翻蒙古,講個笑話,你趙家想正麵弄人家孛兒隻斤?
姓趙的能弄得過草原上的黃金家族,孛兒隻斤?你是想笑掉爹的門牙嗎!
所以,注定我們要在五十二年空前的血戰裏,一步步流盡鮮血,走向滅亡!
“畢將軍已經死了,不要給我們惹麻煩!”
當年節賀,將軍府裏,被外麵煙花所驚的年邁戰馬舉蹄騰空,嘶鳴聲聲,拽住他的人竟如此脫口而出!
相傳在畢再遇老將軍病死時,死訊傳來,宋寧宗不再舉行當年的群臣宴賀,一個人孤獨的坐在皇宮裏,就這樣靜靜的坐著。
十年前,開禧年間,宋寧宗治下,韓侂胄北伐
結果,明昌之治。
金朝國力最巔峰的時代
金章宗完顏璟在位,朝中能官直臣均得任用,號稱清明,史家評為——宇內小康。
北伐之人的命魂幾乎重合,先後死去,有一個人的死訊當年傳來;南宋失去了最好的,最優秀的,同時也是最後的戰略家——辛棄疾。
人家可不是隻會寫詞的
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中國之憂方大。
——辛棄疾對金策論 《論亡虜疏》
此疏已散佚,隻知六十二年後,金國滅亡。
前人一點也不傻,相反,還比你聰明得多。
蒙古打進來之所以金國這麽脆,完全因為內部腐朽已至極點,經曆過金國的辛棄疾親口講,公實取一而吏七八之。
皇室內部爭奪廝殺,骨肉爭奪僭殺成風,外部不穩,內又動輒屠戮斬殺,各族怒氣衝天,惟其無事,一旦有事,憤怒紛爭,割據蜂起。
全實現了,辛棄疾,時年三十三歲。
蒙古人打過來一句沒錯
還有,成吉思汗可是和宋高宗一個時代的,不要以為他們有多遠,成吉思汗出生於公元一一六二年,距趙構上路還有二十五年。
辛棄疾認為,南宋唯一的活路就是幹掉金朝,整合北國資源,然後準備死扛蒙兀,這樣才有生路!
可惜沒有,臨終前辛棄疾大唿殺賊而亡。
——故宋少師 忠敏公辛棄疾
南宋最優秀戰略家,文學家,武將,辛棄疾。
然而啊,忠敏公,這是南宋啊,趙家在我們頭上!
在這麽個模樣下,一次動員大軍超四十萬的金人可不弱,除了蒙古人那幫瘋子能一次全幹掉以外,還滿朝盡是昏君昏將這才得手。那個時候完顏璟他們可不昏庸,說句兵精將猛也不為過,一旦你吃不掉他們,讓金軍再從北麵壓下來,要死多少人,生靈塗炭,我們就完了。
結果試了,完了,連丞相都搭了進去,最後的丞相。
唯一幸運的是,辛公早已死去,沒有看到這麽痛心的一幕。
絕對不能輕啟戰端,萬萬不能打仗,因為我們沒有一次性端掉金國的能力,韓侂胄北伐了,是個什麽樣大家都看到了,腦袋都被送到金國去了,弟兄們心早涼了,軍心已散。
反?早就想反了,可是,反不了。
天下已經被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舉國輕武,全麵壓戒,他趙家對外麵不行對自己人他可行!你讓我們拿什麽造反!那個世代拿趙家半點辦法沒有,根本反不了!
自北宋始,戒備武人最關鍵一個手段,是兵將分離,這個是最要命的一招,從根本上打掉了武人所有造反的可能!
有不信邪的,造反一個,吳曦,叛宋降金,結果就撐四十一天,腦袋搬家。
你說你要我們怎麽辦
一旦開戰,我們這些當兵的就算戰死沙場也沒有半點可惜的,可但是民眾怎麽辦,要死多少人?
一場大戰,多年以後,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呢?
為天下計,不得不對辛公下手
還望辛公勿恨
這是那個時代的聲音,因為沒有辦法,壓製忠敏公的好多根本就不是奸臣,跟軟骨頭半點關係沒有,但是,不得不壓,因為,我們沒有承受戰爭的能力。
絕對不能挑起戰火,這一家不對路,完全不對路,擔上了天下百姓的抉擇,趙家之下,我們隻能如此。
我們必須要為他們的身家性命考慮,必須要為,許多時候不為我們自己,這條爛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憐了,我們宋人
對於蒙古人來說,戰場上唯一的敵人,是金國。
敵人已被消滅,隻是沒想到在南宋栽了這麽大的跟頭。
這些可憐人在家國危難下,麵對屠殺爆發出震撼天地的血勇。
還記得那可憐的喪家犬嗎?在蒙古大將木華黎的攻勢下,金國骨頭都被打沒了,蒙古軍唿嘯而下,金人麵目慘白。許多靠近邊境的軍州都在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歸處,有紅襖軍,有金官軍,是有許多人投奔了南宋,可還有許多金朝官將實打實的見過這邊見死不救,畏葸不前,遠差故金,認定趙宋靠不住,不能跟隨。
他們錯了嗎?沒錯,沒有任何錯誤
趙宋,配不上他的子民和將士。
嘉定十四年夏,蒙軍擊潰金軍河北山東等地最後殘餘,至此,宋蒙接境,宋蒙鄰國。
次年,蒙古第一次攻入本土,嘉定十五年鳳州殺掠,首次入寇。
蒙古軍隊首次入宋殺掠,在這樣的歲月裏,有一個人,寶慶元年高唿起軍,率軍北伐,將大宋軍旗最後插在了大河之北,早已淪陷的北國腹心。
他一路打到了河北,拿下了大名府,最遠北上至恩州
這是我們最遠的距離,最後一次看到大名府,南宋的軍旗最後一次飄揚北國故土。
終,叛臣反複,諸軍陷陣,將軍血戰蒙古大軍於讚皇,軍敗火炎山,將軍兵敗被俘,拒絕投降,殉國河北,死前留下最後遺言;
我大宋臣,且河北、山東皆宋民,義斌豈為它人屬耶!
——故 宋忠義軍大將 彭義斌列傳
這樣的忠臣名將到了宋的手裏,可惜了。
趙光義,趙佶,還有個斷子絕孫永賴帝位立了個白癡侄子的趙昀。
前麵那倆,沒經曆過難有感同身受,最後那個貨色治下是個什麽世道切身體會,所以我對趙家沒半點尊重,打過南宋最後一戰的所有宋將,半點沒有。
哈呸
南宋幹不翻蒙古,講個笑話,你趙家想正麵弄人家孛兒隻斤?
姓趙的能弄得過草原上的黃金家族,孛兒隻斤?你是想笑掉爹的門牙嗎!
所以,注定我們要在五十二年空前的血戰裏,一步步流盡鮮血,走向滅亡!
“畢將軍已經死了,不要給我們惹麻煩!”
當年節賀,將軍府裏,被外麵煙花所驚的年邁戰馬舉蹄騰空,嘶鳴聲聲,拽住他的人竟如此脫口而出!
相傳在畢再遇老將軍病死時,死訊傳來,宋寧宗不再舉行當年的群臣宴賀,一個人孤獨的坐在皇宮裏,就這樣靜靜的坐著。
十年前,開禧年間,宋寧宗治下,韓侂胄北伐
結果,明昌之治。
金朝國力最巔峰的時代
金章宗完顏璟在位,朝中能官直臣均得任用,號稱清明,史家評為——宇內小康。
北伐之人的命魂幾乎重合,先後死去,有一個人的死訊當年傳來;南宋失去了最好的,最優秀的,同時也是最後的戰略家——辛棄疾。
人家可不是隻會寫詞的
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中國之憂方大。
——辛棄疾對金策論 《論亡虜疏》
此疏已散佚,隻知六十二年後,金國滅亡。
前人一點也不傻,相反,還比你聰明得多。
蒙古打進來之所以金國這麽脆,完全因為內部腐朽已至極點,經曆過金國的辛棄疾親口講,公實取一而吏七八之。
皇室內部爭奪廝殺,骨肉爭奪僭殺成風,外部不穩,內又動輒屠戮斬殺,各族怒氣衝天,惟其無事,一旦有事,憤怒紛爭,割據蜂起。
全實現了,辛棄疾,時年三十三歲。
蒙古人打過來一句沒錯
還有,成吉思汗可是和宋高宗一個時代的,不要以為他們有多遠,成吉思汗出生於公元一一六二年,距趙構上路還有二十五年。
辛棄疾認為,南宋唯一的活路就是幹掉金朝,整合北國資源,然後準備死扛蒙兀,這樣才有生路!
可惜沒有,臨終前辛棄疾大唿殺賊而亡。
——故宋少師 忠敏公辛棄疾
南宋最優秀戰略家,文學家,武將,辛棄疾。
然而啊,忠敏公,這是南宋啊,趙家在我們頭上!
在這麽個模樣下,一次動員大軍超四十萬的金人可不弱,除了蒙古人那幫瘋子能一次全幹掉以外,還滿朝盡是昏君昏將這才得手。那個時候完顏璟他們可不昏庸,說句兵精將猛也不為過,一旦你吃不掉他們,讓金軍再從北麵壓下來,要死多少人,生靈塗炭,我們就完了。
結果試了,完了,連丞相都搭了進去,最後的丞相。
唯一幸運的是,辛公早已死去,沒有看到這麽痛心的一幕。
絕對不能輕啟戰端,萬萬不能打仗,因為我們沒有一次性端掉金國的能力,韓侂胄北伐了,是個什麽樣大家都看到了,腦袋都被送到金國去了,弟兄們心早涼了,軍心已散。
反?早就想反了,可是,反不了。
天下已經被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舉國輕武,全麵壓戒,他趙家對外麵不行對自己人他可行!你讓我們拿什麽造反!那個世代拿趙家半點辦法沒有,根本反不了!
自北宋始,戒備武人最關鍵一個手段,是兵將分離,這個是最要命的一招,從根本上打掉了武人所有造反的可能!
有不信邪的,造反一個,吳曦,叛宋降金,結果就撐四十一天,腦袋搬家。
你說你要我們怎麽辦
一旦開戰,我們這些當兵的就算戰死沙場也沒有半點可惜的,可但是民眾怎麽辦,要死多少人?
一場大戰,多年以後,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呢?
為天下計,不得不對辛公下手
還望辛公勿恨
這是那個時代的聲音,因為沒有辦法,壓製忠敏公的好多根本就不是奸臣,跟軟骨頭半點關係沒有,但是,不得不壓,因為,我們沒有承受戰爭的能力。
絕對不能挑起戰火,這一家不對路,完全不對路,擔上了天下百姓的抉擇,趙家之下,我們隻能如此。
我們必須要為他們的身家性命考慮,必須要為,許多時候不為我們自己,這條爛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憐了,我們宋人
對於蒙古人來說,戰場上唯一的敵人,是金國。
敵人已被消滅,隻是沒想到在南宋栽了這麽大的跟頭。
這些可憐人在家國危難下,麵對屠殺爆發出震撼天地的血勇。
還記得那可憐的喪家犬嗎?在蒙古大將木華黎的攻勢下,金國骨頭都被打沒了,蒙古軍唿嘯而下,金人麵目慘白。許多靠近邊境的軍州都在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歸處,有紅襖軍,有金官軍,是有許多人投奔了南宋,可還有許多金朝官將實打實的見過這邊見死不救,畏葸不前,遠差故金,認定趙宋靠不住,不能跟隨。
他們錯了嗎?沒錯,沒有任何錯誤
趙宋,配不上他的子民和將士。
嘉定十四年夏,蒙軍擊潰金軍河北山東等地最後殘餘,至此,宋蒙接境,宋蒙鄰國。
次年,蒙古第一次攻入本土,嘉定十五年鳳州殺掠,首次入寇。
蒙古軍隊首次入宋殺掠,在這樣的歲月裏,有一個人,寶慶元年高唿起軍,率軍北伐,將大宋軍旗最後插在了大河之北,早已淪陷的北國腹心。
他一路打到了河北,拿下了大名府,最遠北上至恩州
這是我們最遠的距離,最後一次看到大名府,南宋的軍旗最後一次飄揚北國故土。
終,叛臣反複,諸軍陷陣,將軍血戰蒙古大軍於讚皇,軍敗火炎山,將軍兵敗被俘,拒絕投降,殉國河北,死前留下最後遺言;
我大宋臣,且河北、山東皆宋民,義斌豈為它人屬耶!
——故 宋忠義軍大將 彭義斌列傳
這樣的忠臣名將到了宋的手裏,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