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書廷獨自灌了一夜的酒,到了下晌才勉強醒來。
坐起來的那一刻,頭痛欲裂,緩了好一會,才踉蹌的起身。
人一醒來,便又自動憶起昨日她那冷心的話,無端地讓人更加難受。
“篤篤”的敲門聲響起。
“少爺,京中有來信。”門外小廝小心的開口。
少爺昨夜喝了一晚的酒他是知道的,要不是京中有信送到,他是不願意觸這個黴頭的。
“進。”
齊書廷揉著額頭,疏緩一下因為宿醉引起的頭疼。
接過信,隨手便展開,簡略地看了一眼,便丟開了。
信上,密密麻麻的一大段字,但其中,薑小姐這幾個字出現頻繁。
齊書廷灌了一口冷茶,昨夜即使醉酒了,她的那張臉已經鬧了他一宿,這會子剛醒來,滿紙滿頁俱是她。
房間昏暗,齊書廷有些氣餒地呆坐著,撐著頭,看著沒有半點生氣。
信上觀硯說,都已經安排妥當,隻能百曉樓那邊迴複。如今看來,都是白費力氣!她根本就不稀罕。
齊書廷消沉了幾日,又重新打起精神來,他這趟是領著皇命前來,即便是心中再難過,也是要辦好差事。
而且已經在蘇城逗留了許久,他們還得去江南的其他城鎮。
早出晚歸,忙於走訪調查,各種應酬交際,日子倒也不難熬。
運河上,船隻來來往往。官船上,遠遠望見百曉樓的時候,齊書廷這才覺著心中仿佛失去了什麽,空蕩蕩地。
眾人言笑晏晏,但他卻並不開懷。
齊書廷一行人,沿著運城,直接到了下個城鎮,是相鄰蘇城的濟北。
既然是皇差,當地官員自然是早就收到風聲,早早就在碼頭迎著。
“兩位大人快請。”濟北的姚縣令殷勤地迎著兩人。
齊書廷同王守義雖然還沒有官職在身,但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況且這次是前來是考較政績的,縣令自然要殷勤些,把這兩人安排好了。
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不管能力如何,都是有些手段和眼見的。
姚縣令將兩人直接迎到自己府上,據這一路上的觀察,這王大人嘛,能在上京考出名堂的,的確是有幾分實力,但目前看來像是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主。
從剛下船,便是一副風流浪蕩的公子哥。
而另一位呢,瞧著是端方有禮,但就這不動聲色的性子,怕是得小心些應對。
況且,這位探花郎還是齊太師的二公子,自是不能小覷。
在厲朝官場,無人不知齊太師的手段,更別說同樣是齊府出來的齊大公子,如今自己為一方父母官。至於說能力如何,眾人也隻能歎一聲齊太師教子有方。
如今到濟北的這位齊二公子,不知是不是青出於藍了。
姚縣令府上,當晚大擺宴席,美名曰接風洗塵,但鶯鶯燕燕環繞其中,美酒珍饈如流水般上來,瞧著著實不想是洗塵宴。
“老爺,京中來的兩位大人如何?”夜色中,姚縣令的愛妾黃氏,一邊幫他揉著肩膀,一邊問道。
“那兩位公子嘛......”
姚縣令思索了一下,才繼續道:“那位王公子嘛,目前看來,就是一個上京風流貴公子做派,想來是不妨事的。”
方才的宴會,自然是經過精心安排的。那位王公子左擁右抱,兩眼還提溜地盯著場上曼妙的舞女,看這架勢便知是個沉湎酒色的。
“那還有一位呢?”黃氏好奇的很,方才的宴會她不方便出現,但私下可沒少打聽。丫鬟們來報,說來的人中有個俊逸非凡的公子,就是不知是不是那位齊公子了。
“聽丫鬟們說,今日有位相貌堂堂的公子,可是真的?”
“哈哈哈,你們這些婦人,果然就愛看皮相。”姚縣令伸手摟著黃氏,同她調笑道。
“老爺,您快說嘛!”
黃氏雖已是四十的年紀,但因出身風塵,保養自然是有一套,現在看著,依舊是風韻猶存。
姚縣令自然是頂不住愛妾撒嬌的,嗬嗬地道:“容色絕頂說的自然是這位齊公子,在宴中,依舊是冷著臉,目不斜視的。”
“就是不知是齊太師管教嚴謹,還是本就是這個脾性了,其他的得改日再探探。”
“難怪被點了探花郎!”黃氏眼睛提溜地轉了一圈。
姚太師揉了一把黃氏:“怎的,你還想去瞧瞧。”
“老爺!”
————
齊書廷到濟北之前,已經將濟北近五年的縣誌查了一遍,又把姚縣令這三年的政績過了一遍。
姚縣令此人,在濟北做了三年縣令,光看政績,沒有什麽大功績,但要他辦的事,瞧著也能辦妥當。
縣誌顯示,濟北這幾年一共就兩件大事,一件是一年突降暴雨,衝垮了好些屋舍,那一年濟北的收成也受了影響,不過所幸是之後濟北這出受災。其他州縣幫扶著也能過去了。
還有一件是去年年初,一個村落突發時疫,結合姚縣令述職文書上說的,時疫在一個月內便處理得當。
這兩件都是在姚縣令任期內,第一件看時間應該是剛上任時候的了。
齊書廷看著手中梳理出來的內容,準備大致探查一下。
考中的人下派下來實地走訪,這個是厲朝的傳統,一是可以讓聖上可以大致知道各地的情況。其次就是他們之後也是要到地方,為一方官員的,這種下派也相當於給他們之後處理的政事的時候,有個實際的參詳。
每兩人一道,為的便是互相監督,必要時也能有個幫手。
他和王公子在江南這一路下來,眼瞧著都沒有什麽問題,但他總覺著有什麽問題被遺漏了。
王守義這人,性子雖是荒唐了點,但真要辦事的時候也能辦順利。
兩人一行下來,倒也互補。
官員之間的交流,總是少不了宴席酒會,有王守義在,齊書廷自然是樂得清閑,不用出麵。
而整理文書檔案這些,王公子就沒有什麽耐性了,這便都是齊書廷攬下。
比如這會,都快到晌午了,齊書廷剛已經去外頭轉了一圈。對門的王守義依舊是房門緊閉,顯然是因著昨日的宴會,人還沒有清醒過來。
坐起來的那一刻,頭痛欲裂,緩了好一會,才踉蹌的起身。
人一醒來,便又自動憶起昨日她那冷心的話,無端地讓人更加難受。
“篤篤”的敲門聲響起。
“少爺,京中有來信。”門外小廝小心的開口。
少爺昨夜喝了一晚的酒他是知道的,要不是京中有信送到,他是不願意觸這個黴頭的。
“進。”
齊書廷揉著額頭,疏緩一下因為宿醉引起的頭疼。
接過信,隨手便展開,簡略地看了一眼,便丟開了。
信上,密密麻麻的一大段字,但其中,薑小姐這幾個字出現頻繁。
齊書廷灌了一口冷茶,昨夜即使醉酒了,她的那張臉已經鬧了他一宿,這會子剛醒來,滿紙滿頁俱是她。
房間昏暗,齊書廷有些氣餒地呆坐著,撐著頭,看著沒有半點生氣。
信上觀硯說,都已經安排妥當,隻能百曉樓那邊迴複。如今看來,都是白費力氣!她根本就不稀罕。
齊書廷消沉了幾日,又重新打起精神來,他這趟是領著皇命前來,即便是心中再難過,也是要辦好差事。
而且已經在蘇城逗留了許久,他們還得去江南的其他城鎮。
早出晚歸,忙於走訪調查,各種應酬交際,日子倒也不難熬。
運河上,船隻來來往往。官船上,遠遠望見百曉樓的時候,齊書廷這才覺著心中仿佛失去了什麽,空蕩蕩地。
眾人言笑晏晏,但他卻並不開懷。
齊書廷一行人,沿著運城,直接到了下個城鎮,是相鄰蘇城的濟北。
既然是皇差,當地官員自然是早就收到風聲,早早就在碼頭迎著。
“兩位大人快請。”濟北的姚縣令殷勤地迎著兩人。
齊書廷同王守義雖然還沒有官職在身,但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況且這次是前來是考較政績的,縣令自然要殷勤些,把這兩人安排好了。
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不管能力如何,都是有些手段和眼見的。
姚縣令將兩人直接迎到自己府上,據這一路上的觀察,這王大人嘛,能在上京考出名堂的,的確是有幾分實力,但目前看來像是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主。
從剛下船,便是一副風流浪蕩的公子哥。
而另一位呢,瞧著是端方有禮,但就這不動聲色的性子,怕是得小心些應對。
況且,這位探花郎還是齊太師的二公子,自是不能小覷。
在厲朝官場,無人不知齊太師的手段,更別說同樣是齊府出來的齊大公子,如今自己為一方父母官。至於說能力如何,眾人也隻能歎一聲齊太師教子有方。
如今到濟北的這位齊二公子,不知是不是青出於藍了。
姚縣令府上,當晚大擺宴席,美名曰接風洗塵,但鶯鶯燕燕環繞其中,美酒珍饈如流水般上來,瞧著著實不想是洗塵宴。
“老爺,京中來的兩位大人如何?”夜色中,姚縣令的愛妾黃氏,一邊幫他揉著肩膀,一邊問道。
“那兩位公子嘛......”
姚縣令思索了一下,才繼續道:“那位王公子嘛,目前看來,就是一個上京風流貴公子做派,想來是不妨事的。”
方才的宴會,自然是經過精心安排的。那位王公子左擁右抱,兩眼還提溜地盯著場上曼妙的舞女,看這架勢便知是個沉湎酒色的。
“那還有一位呢?”黃氏好奇的很,方才的宴會她不方便出現,但私下可沒少打聽。丫鬟們來報,說來的人中有個俊逸非凡的公子,就是不知是不是那位齊公子了。
“聽丫鬟們說,今日有位相貌堂堂的公子,可是真的?”
“哈哈哈,你們這些婦人,果然就愛看皮相。”姚縣令伸手摟著黃氏,同她調笑道。
“老爺,您快說嘛!”
黃氏雖已是四十的年紀,但因出身風塵,保養自然是有一套,現在看著,依舊是風韻猶存。
姚縣令自然是頂不住愛妾撒嬌的,嗬嗬地道:“容色絕頂說的自然是這位齊公子,在宴中,依舊是冷著臉,目不斜視的。”
“就是不知是齊太師管教嚴謹,還是本就是這個脾性了,其他的得改日再探探。”
“難怪被點了探花郎!”黃氏眼睛提溜地轉了一圈。
姚太師揉了一把黃氏:“怎的,你還想去瞧瞧。”
“老爺!”
————
齊書廷到濟北之前,已經將濟北近五年的縣誌查了一遍,又把姚縣令這三年的政績過了一遍。
姚縣令此人,在濟北做了三年縣令,光看政績,沒有什麽大功績,但要他辦的事,瞧著也能辦妥當。
縣誌顯示,濟北這幾年一共就兩件大事,一件是一年突降暴雨,衝垮了好些屋舍,那一年濟北的收成也受了影響,不過所幸是之後濟北這出受災。其他州縣幫扶著也能過去了。
還有一件是去年年初,一個村落突發時疫,結合姚縣令述職文書上說的,時疫在一個月內便處理得當。
這兩件都是在姚縣令任期內,第一件看時間應該是剛上任時候的了。
齊書廷看著手中梳理出來的內容,準備大致探查一下。
考中的人下派下來實地走訪,這個是厲朝的傳統,一是可以讓聖上可以大致知道各地的情況。其次就是他們之後也是要到地方,為一方官員的,這種下派也相當於給他們之後處理的政事的時候,有個實際的參詳。
每兩人一道,為的便是互相監督,必要時也能有個幫手。
他和王公子在江南這一路下來,眼瞧著都沒有什麽問題,但他總覺著有什麽問題被遺漏了。
王守義這人,性子雖是荒唐了點,但真要辦事的時候也能辦順利。
兩人一行下來,倒也互補。
官員之間的交流,總是少不了宴席酒會,有王守義在,齊書廷自然是樂得清閑,不用出麵。
而整理文書檔案這些,王公子就沒有什麽耐性了,這便都是齊書廷攬下。
比如這會,都快到晌午了,齊書廷剛已經去外頭轉了一圈。對門的王守義依舊是房門緊閉,顯然是因著昨日的宴會,人還沒有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