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韓書辦,你讓人去召集下城裏的各家商戶,就說衙門裏召集他們議事,每戶最多來四個人,要能做的了主的,下午我就要宣布一個重要決定!”
看著剛才為銀錢問題還一臉鬱悶的羅東,這會兒突然神清氣爽的做了這麽個決定,幾個書辦自然不會認為羅東要把這些商戶給抓了抄家弄銀子,也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不過立刻讓幾個新來的書辦去寫好帖子,讓後勤營的挨家挨戶去送行,務必確認各家都出席。
最後羅東確認了這次由楊毅隨行,兵馬主要從親兵營調撥100名精銳,配備新打製的輜重營標準製式長槍,近戰自然也是配備到位,另外調撥了50張弩弓,這時代海上的戰爭還是原始的很,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海上戰爭幾乎很少,遠程武器還是重要的打擊手段。
羅東琢磨了半天實在想不出更多才作罷,唯一匱乏的是鎧甲,即便是這100名精銳親兵,也大多是皮甲而已,隻有十幾套繳獲的紮甲算是高級裝備,不過這已經讓他足夠滿意了。
一會兒工夫,史觀清倒是頭腦活絡,派人把打土豪、謀克那邊繳獲的一些字畫、古玩之類的東西拿來,這些繳獲之物在日照實在是沒啥用處,史觀清倒是讓裘大善、胡前幾個掌櫃來看過東西,這幾個倒是識貨,不過也不敢打包票能賣出錢來,這外麵亂的很,有錢人家都囤糧什麽,古玩、字畫之類的銷路不好。
不過若是帶到太平之地的臨安府,這玩意那價值可就完全不同於山東了,輜重營對於謀克、猛安和土豪家宅的查抄那是非常嚴格和謹慎的,所以除了那種大件的家具之類的是分給百姓的,其他的查抄到的東西都統一被歸類上繳。
史觀清當初看到查抄來的玩意也是頭暈眼花的,他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其中的值錢事物分類開,這會兒拿到羅東麵前的幾大箱東西,雖然不可能是什麽傳國至寶之類的寶貝,倒也是經過估價,頗有些來曆的玩意,這倒是非常適合送禮或者到臨安倒賣。
看到這些製作精美的器物,羅東也大開眼界,心中免不得丫丫幾句,這些玩意,估計拿個幾樣到自己那個時代,件件都算得上國寶吧,史觀清拿出一本簿子,按箱子把東西給羅東介紹了一遍,林林總總竟然有百多件,他都按照評估的價值分放在幾個箱子裏。
看到這些仔細的事務,倒是讓羅東頗為感慨,這些雜事若是由他自己來整理,那可絕對是傷腦筋的事情,拍拍史觀清的肩膀,暗中慶幸,自己隨意就能找到這麽個能幹的人才。
日照城裏的商戶們一早就接到了衙門裏送來的帖子,說是請各家商戶的掌櫃到衙門裏議事,日照城也不大,這夠資格收帖子的商戶不過二十來家,其中一多半都是跟走做鹽貨生意的,其他幾家,在這管製嚴格的日照城裏,日子可是日漸艱難。
比如像東街的孫家米鋪,現在日照這邊的糧食都由汪氏商鋪統一經銷,雖然輜重營沒有強行關閉這孫家米鋪,不過這孫家的糧食可以賣出,卻不能繼續在日照周邊的村子裏收購糧食,顯然這買賣是做不長,若是從其他地方去運進糧食來,則成本大增,根本無利可圖。
今天孫老掌櫃也拿到了這封帖子,這幾個月的經營,他早就斷了繼續做糧食買賣的念頭,正在琢磨著是不是轉行也跟著做些其他買賣,可惜上迴衙門裏派那個鹽貨的許可證,自己一是沒有什麽經驗,二是做那私鹽買賣多少都要跟外縣的衙門有些關係,自己自然是沒有的,所以也就放棄了。
今天這帖子,立刻讓他想起上迴派發那個鹽貨許可證的熱鬧,馬上帶著長子孫秀早早的就到衙門,沒想到來的早的大有其人,裘大善、胡掌櫃這會兒早就在客廳一角嘀咕起來了,孫掌櫃一想,這兩位現在可都是日照的紅人,羅將軍麵前都說的上話的角,也湊上去打聽一下。
“裘掌櫃、胡掌櫃,來的真早啊!”孫掌櫃打著哈哈。“孫掌櫃,氣色還是這般好啊,老當益壯嘛!”兩個老狐狸自然是笑容滿麵,不過心裏對這孫掌櫃卻不怎麽看中,這孫家做的糧食買賣,那是大軍最忌諱的,說不準那天就惱了羅將軍給抄了都有可能。
“兩位掌櫃,今日羅將軍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事情召集我們來議事?”
“孫掌櫃,這個咱也不清楚啊,不過想來是好事吧,羅將軍可是少見的儒將啊,”兩個老狐狸打起來太極拳。
於是乎三個老狐狸又混在一起繼續玩起了推手遊戲,很快又有了更多的狐狸加入推手活動,不過推演來推演去,狐狸們都沒搞明白今天衙門的搞的花樣,這倒是讓他們更添了幾分興趣。
一會兒工夫,客廳外腳步聲響起,羅東在親兵們簇擁下走了進來,史觀清和韓當也跟在後麵,大廳裏擠下了20來家商鋪近七八十人,各戶也就大掌櫃能做一個位置,其他人都圍在旁邊,顯得十分的擁擠。
羅東到了上首位置,先向周圍拱拱手,眾人忙起身迴禮,然後羅東看了看在場的商家掌櫃,微微一笑說道:“各位掌櫃,今日我叫大家來,那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諸位商議,我這邊要新成立一家羅氏商貿,主要是從海路做大宋和這邊的貨物買賣,現在,我拿出三成的股份來融資,凡是獲得這份子的商戶,日後就能從商貿中分享獲得收益的三成!”
股份……融資……這些新名詞雖然這些掌櫃都沒聽說過,不過一聽羅東的解釋,馬上都融會貫通,搞明白這事情的原委,立刻下麵的掌櫃有些低頭長考,有些跟自己人低聲商議,更有些非常直接跑去找其他掌櫃商議了。
孫掌櫃也聽明白了,自己正打算轉行當,這羅將軍就提到這麽個好機會,從大宋那邊運貨物來這邊,用屁股思考也知道哪有多大的利潤,同樣這邊的東西也能運到大宋那邊去,這可不是普通商人能做的行當,也隻有這手握大軍的羅將軍又這能耐跟魄力。
孫掌櫃越想越激動,旁邊的兒子孫秀也在思考中,見老父的神情,忙低聲問道:“父親,可有什麽想法?”
孫掌櫃點點頭,咬著耳朵跟他低聲說道:“秀兒,這生意我看要的,你去問下具體情況,我再聽聽!”
孫秀點點頭,走出來向著羅東施了一禮,“將軍,敢問這羅氏商貿都做哪些買賣?”
聽到孫秀的這個問題,眾人商議的生意立刻靜了下來,這可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日照乃是我軍之根本,隻要無害於此,皆可!”羅東擲地有聲的答道,這也是很明確給予這些人一個定心丸,咱是要做長久買賣的。
羅東話音剛落,孫掌櫃輕輕一拍桌案,起身說道:“羅將軍,我孫氏願納3000貫入股,將軍以為可否?”
看到孫掌櫃第一個說話,羅東朝他微微一點頭,“孫掌櫃,很好,還有那戶願意入股的?”
看到孫掌櫃竟然一開口就是3000貫的投入,其他掌櫃都有些按耐不住了,紛紛一千、兩千的追加的資金,一些本小的看著這局麵,也都禁不住加入其中,500貫的投入那也多少能分上一點。
商人中倒是裘大善、胡前兩個不是最有興趣,他們兩家都是羅東的鹽貨大買家,光走著鹽貨生意,就獲利頗豐,兩人想了想,也就意思意思也入股了一千貫。
這些掌櫃寫下入股金額並簽名的單子很快就匯集到史觀清手上,這讓史觀清和韓當兩個人激動的握筆都有些手抖,兩人拿起茶杯喝了兩口濃茶後,才穩了穩心神,把這些商戶融資起來的資金逐筆登記好。
孫掌櫃見幾乎各家都參與了融資,他自然算出來自己能占的份額可不算多,這近20家商戶,有財力的那都是起碼幾千的投入,小商戶那也至少500貫,他估算了下,自己也就能占到兩三分的股份。
眼看著衙門裏那個史書辦已經快要登記完了,孫掌櫃轉頭跟孫秀又嘀咕了幾句,孫秀顯然頗為驚訝的看著自己老爹,又低聲商議了幾句,孫掌櫃拿起毛筆又刷刷刷寫下一張單子,孫秀匆匆送到史觀清那邊。
史觀清接過來,顯然是一愣,抬頭看了一眼孫秀,顯然是帶著詢問的意思,孫秀很肯定的點點頭,史觀清忙站起來,大聲說道:“這邊,孫掌櫃,再增加入股兩萬貫!”
聽到這大手筆的投入,堂下哪些商戶都一片驚訝,要知道這些掌櫃聽了羅東所謂的股份和融資之說,都明白這事這位羅將軍在募集銀錢,對於羅東那所謂的商貿用途,他們自然是信的,這等在金國夠殺百次頭的活,也就這些提著腦袋的軍隊敢幹,其中的利潤定然是驚人的。
不過商人經營自然都是求穩的,這讓他們雖然能投入一部分資金,卻不會大量的投入,孫掌櫃的情況與他們自然不同,他家的生意已經很難為繼了,這幾個月羅東的口碑也讓他覺得有心一搏,畢竟博出來的話,意味著自家的產業如同涅盤再生,如果生意失敗,隻要日照還在這羅將軍手裏,自家的損失肯定能從其他途徑獲得補償。
羅東聽到這孫掌櫃的入股資金,也忍不住多看了這老頭幾眼,對於這海上的貿易,他自然是信心十足,沒想到這老頭竟然比自己還有賭性,也敢這般把身家押上來,這日照的老狐狸還真不少,不過咱可是千年狐狸轉世,哈哈……
很快入股資金統計出來了,一共募集到資金五萬一千貫,這顯然有些超出預計,這讓羅東心頭狂喜,沒想到這小小日周的商賈竟然有如此能量,他定定神,有宣布了第二件事情。
“諸位對羅氏商鋪的信任,真是讓在下頗為感動,我現在再宣布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沂州軍將在日照這邊發行麵值1000貫一張的債券,年息一成,這債券歡迎各位隨時可以來購買,一年一兌換!具體由史觀清書辦來受理。”
麵對這個新的重磅事務,掌櫃的自然也是頗感興趣,這些商賈人家誰家沒有那種藏銅錢的窯子,大戶人家這幾千上萬的錢財那是進出很頻繁的,而這時代可沒有銀行這一說,有錢隻能藏在家裏,要想錢生錢,除非放貸,否則基本無可能,而放貸的話,還是要承擔不小風險的,而且規模也小,收益自然比較差啦。
現在羅東提供的這個官方的債券,顯然不少商戶都頗有興趣,不過他們自然也在考慮這債券的風險性,想比入股,這個肯定更安全,眾掌櫃立刻低聲盤算起其中的得失,客廳裏倒是一時間頗為熱鬧。
羅東正在忙著圈錢的時候,金國南京卻有人還是念叨起他了,南京兵馬指揮使的官邸內,一個身材魁梧,麵容偉岸的男子正在詢問著站在案前的一個軍將,這軍將赫然正是上迴與羅東交戰的密州正將楊琦。
“楊琦將軍,你也是舍弟屬下一等一的將領了,這次為何敗的如此奇怪?”發話的正是兵馬指揮使紇石烈良弼,當今海陵帝最信任的統兵大將之一。
楊琦並沒有直接參與對進攻,但是從開始到失敗他都是親眼所見,直接指揮的邵副將都被對方砍了頭換戰功去了,他把自己看到的情形仔仔細細的都說了一遍,當然細節的東西他站的遠,並不是他看到的。
大多是手下軍將事後報告的,這些個大老粗那能把這激烈的戰士描述清楚,於是乎各種奇談怪論都出來了,什麽對方步兵穿著四層重甲、手握兩丈長刀,一刀劈下來人馬俱滅之類的謠言在自己軍中可沒少聽見,楊琦都差點給這些士兵雷死。
在紇石烈良弼麵前他自然不會說出這些奇談怪論,不過對於對方兵動如山的表現,那是他親眼所見,他倒是一五一十都都說了。
紇石烈良弼聽到這消息後也是驚訝不已,他自己也常自詡文武全才,少年之時便隨大軍征討契丹,自幼更是熟讀兵書,今天楊琦所講述的戰況和對方的驚人的訓練水準都超出了自己所學的範圍,這讓他頗為震動,低頭考慮起是不是要把這事稟告到皇帝那裏去。
看著剛才為銀錢問題還一臉鬱悶的羅東,這會兒突然神清氣爽的做了這麽個決定,幾個書辦自然不會認為羅東要把這些商戶給抓了抄家弄銀子,也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不過立刻讓幾個新來的書辦去寫好帖子,讓後勤營的挨家挨戶去送行,務必確認各家都出席。
最後羅東確認了這次由楊毅隨行,兵馬主要從親兵營調撥100名精銳,配備新打製的輜重營標準製式長槍,近戰自然也是配備到位,另外調撥了50張弩弓,這時代海上的戰爭還是原始的很,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海上戰爭幾乎很少,遠程武器還是重要的打擊手段。
羅東琢磨了半天實在想不出更多才作罷,唯一匱乏的是鎧甲,即便是這100名精銳親兵,也大多是皮甲而已,隻有十幾套繳獲的紮甲算是高級裝備,不過這已經讓他足夠滿意了。
一會兒工夫,史觀清倒是頭腦活絡,派人把打土豪、謀克那邊繳獲的一些字畫、古玩之類的東西拿來,這些繳獲之物在日照實在是沒啥用處,史觀清倒是讓裘大善、胡前幾個掌櫃來看過東西,這幾個倒是識貨,不過也不敢打包票能賣出錢來,這外麵亂的很,有錢人家都囤糧什麽,古玩、字畫之類的銷路不好。
不過若是帶到太平之地的臨安府,這玩意那價值可就完全不同於山東了,輜重營對於謀克、猛安和土豪家宅的查抄那是非常嚴格和謹慎的,所以除了那種大件的家具之類的是分給百姓的,其他的查抄到的東西都統一被歸類上繳。
史觀清當初看到查抄來的玩意也是頭暈眼花的,他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其中的值錢事物分類開,這會兒拿到羅東麵前的幾大箱東西,雖然不可能是什麽傳國至寶之類的寶貝,倒也是經過估價,頗有些來曆的玩意,這倒是非常適合送禮或者到臨安倒賣。
看到這些製作精美的器物,羅東也大開眼界,心中免不得丫丫幾句,這些玩意,估計拿個幾樣到自己那個時代,件件都算得上國寶吧,史觀清拿出一本簿子,按箱子把東西給羅東介紹了一遍,林林總總竟然有百多件,他都按照評估的價值分放在幾個箱子裏。
看到這些仔細的事務,倒是讓羅東頗為感慨,這些雜事若是由他自己來整理,那可絕對是傷腦筋的事情,拍拍史觀清的肩膀,暗中慶幸,自己隨意就能找到這麽個能幹的人才。
日照城裏的商戶們一早就接到了衙門裏送來的帖子,說是請各家商戶的掌櫃到衙門裏議事,日照城也不大,這夠資格收帖子的商戶不過二十來家,其中一多半都是跟走做鹽貨生意的,其他幾家,在這管製嚴格的日照城裏,日子可是日漸艱難。
比如像東街的孫家米鋪,現在日照這邊的糧食都由汪氏商鋪統一經銷,雖然輜重營沒有強行關閉這孫家米鋪,不過這孫家的糧食可以賣出,卻不能繼續在日照周邊的村子裏收購糧食,顯然這買賣是做不長,若是從其他地方去運進糧食來,則成本大增,根本無利可圖。
今天孫老掌櫃也拿到了這封帖子,這幾個月的經營,他早就斷了繼續做糧食買賣的念頭,正在琢磨著是不是轉行也跟著做些其他買賣,可惜上迴衙門裏派那個鹽貨的許可證,自己一是沒有什麽經驗,二是做那私鹽買賣多少都要跟外縣的衙門有些關係,自己自然是沒有的,所以也就放棄了。
今天這帖子,立刻讓他想起上迴派發那個鹽貨許可證的熱鬧,馬上帶著長子孫秀早早的就到衙門,沒想到來的早的大有其人,裘大善、胡掌櫃這會兒早就在客廳一角嘀咕起來了,孫掌櫃一想,這兩位現在可都是日照的紅人,羅將軍麵前都說的上話的角,也湊上去打聽一下。
“裘掌櫃、胡掌櫃,來的真早啊!”孫掌櫃打著哈哈。“孫掌櫃,氣色還是這般好啊,老當益壯嘛!”兩個老狐狸自然是笑容滿麵,不過心裏對這孫掌櫃卻不怎麽看中,這孫家做的糧食買賣,那是大軍最忌諱的,說不準那天就惱了羅將軍給抄了都有可能。
“兩位掌櫃,今日羅將軍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事情召集我們來議事?”
“孫掌櫃,這個咱也不清楚啊,不過想來是好事吧,羅將軍可是少見的儒將啊,”兩個老狐狸打起來太極拳。
於是乎三個老狐狸又混在一起繼續玩起了推手遊戲,很快又有了更多的狐狸加入推手活動,不過推演來推演去,狐狸們都沒搞明白今天衙門的搞的花樣,這倒是讓他們更添了幾分興趣。
一會兒工夫,客廳外腳步聲響起,羅東在親兵們簇擁下走了進來,史觀清和韓當也跟在後麵,大廳裏擠下了20來家商鋪近七八十人,各戶也就大掌櫃能做一個位置,其他人都圍在旁邊,顯得十分的擁擠。
羅東到了上首位置,先向周圍拱拱手,眾人忙起身迴禮,然後羅東看了看在場的商家掌櫃,微微一笑說道:“各位掌櫃,今日我叫大家來,那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諸位商議,我這邊要新成立一家羅氏商貿,主要是從海路做大宋和這邊的貨物買賣,現在,我拿出三成的股份來融資,凡是獲得這份子的商戶,日後就能從商貿中分享獲得收益的三成!”
股份……融資……這些新名詞雖然這些掌櫃都沒聽說過,不過一聽羅東的解釋,馬上都融會貫通,搞明白這事情的原委,立刻下麵的掌櫃有些低頭長考,有些跟自己人低聲商議,更有些非常直接跑去找其他掌櫃商議了。
孫掌櫃也聽明白了,自己正打算轉行當,這羅將軍就提到這麽個好機會,從大宋那邊運貨物來這邊,用屁股思考也知道哪有多大的利潤,同樣這邊的東西也能運到大宋那邊去,這可不是普通商人能做的行當,也隻有這手握大軍的羅將軍又這能耐跟魄力。
孫掌櫃越想越激動,旁邊的兒子孫秀也在思考中,見老父的神情,忙低聲問道:“父親,可有什麽想法?”
孫掌櫃點點頭,咬著耳朵跟他低聲說道:“秀兒,這生意我看要的,你去問下具體情況,我再聽聽!”
孫秀點點頭,走出來向著羅東施了一禮,“將軍,敢問這羅氏商貿都做哪些買賣?”
聽到孫秀的這個問題,眾人商議的生意立刻靜了下來,這可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日照乃是我軍之根本,隻要無害於此,皆可!”羅東擲地有聲的答道,這也是很明確給予這些人一個定心丸,咱是要做長久買賣的。
羅東話音剛落,孫掌櫃輕輕一拍桌案,起身說道:“羅將軍,我孫氏願納3000貫入股,將軍以為可否?”
看到孫掌櫃第一個說話,羅東朝他微微一點頭,“孫掌櫃,很好,還有那戶願意入股的?”
看到孫掌櫃竟然一開口就是3000貫的投入,其他掌櫃都有些按耐不住了,紛紛一千、兩千的追加的資金,一些本小的看著這局麵,也都禁不住加入其中,500貫的投入那也多少能分上一點。
商人中倒是裘大善、胡前兩個不是最有興趣,他們兩家都是羅東的鹽貨大買家,光走著鹽貨生意,就獲利頗豐,兩人想了想,也就意思意思也入股了一千貫。
這些掌櫃寫下入股金額並簽名的單子很快就匯集到史觀清手上,這讓史觀清和韓當兩個人激動的握筆都有些手抖,兩人拿起茶杯喝了兩口濃茶後,才穩了穩心神,把這些商戶融資起來的資金逐筆登記好。
孫掌櫃見幾乎各家都參與了融資,他自然算出來自己能占的份額可不算多,這近20家商戶,有財力的那都是起碼幾千的投入,小商戶那也至少500貫,他估算了下,自己也就能占到兩三分的股份。
眼看著衙門裏那個史書辦已經快要登記完了,孫掌櫃轉頭跟孫秀又嘀咕了幾句,孫秀顯然頗為驚訝的看著自己老爹,又低聲商議了幾句,孫掌櫃拿起毛筆又刷刷刷寫下一張單子,孫秀匆匆送到史觀清那邊。
史觀清接過來,顯然是一愣,抬頭看了一眼孫秀,顯然是帶著詢問的意思,孫秀很肯定的點點頭,史觀清忙站起來,大聲說道:“這邊,孫掌櫃,再增加入股兩萬貫!”
聽到這大手筆的投入,堂下哪些商戶都一片驚訝,要知道這些掌櫃聽了羅東所謂的股份和融資之說,都明白這事這位羅將軍在募集銀錢,對於羅東那所謂的商貿用途,他們自然是信的,這等在金國夠殺百次頭的活,也就這些提著腦袋的軍隊敢幹,其中的利潤定然是驚人的。
不過商人經營自然都是求穩的,這讓他們雖然能投入一部分資金,卻不會大量的投入,孫掌櫃的情況與他們自然不同,他家的生意已經很難為繼了,這幾個月羅東的口碑也讓他覺得有心一搏,畢竟博出來的話,意味著自家的產業如同涅盤再生,如果生意失敗,隻要日照還在這羅將軍手裏,自家的損失肯定能從其他途徑獲得補償。
羅東聽到這孫掌櫃的入股資金,也忍不住多看了這老頭幾眼,對於這海上的貿易,他自然是信心十足,沒想到這老頭竟然比自己還有賭性,也敢這般把身家押上來,這日照的老狐狸還真不少,不過咱可是千年狐狸轉世,哈哈……
很快入股資金統計出來了,一共募集到資金五萬一千貫,這顯然有些超出預計,這讓羅東心頭狂喜,沒想到這小小日周的商賈竟然有如此能量,他定定神,有宣布了第二件事情。
“諸位對羅氏商鋪的信任,真是讓在下頗為感動,我現在再宣布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沂州軍將在日照這邊發行麵值1000貫一張的債券,年息一成,這債券歡迎各位隨時可以來購買,一年一兌換!具體由史觀清書辦來受理。”
麵對這個新的重磅事務,掌櫃的自然也是頗感興趣,這些商賈人家誰家沒有那種藏銅錢的窯子,大戶人家這幾千上萬的錢財那是進出很頻繁的,而這時代可沒有銀行這一說,有錢隻能藏在家裏,要想錢生錢,除非放貸,否則基本無可能,而放貸的話,還是要承擔不小風險的,而且規模也小,收益自然比較差啦。
現在羅東提供的這個官方的債券,顯然不少商戶都頗有興趣,不過他們自然也在考慮這債券的風險性,想比入股,這個肯定更安全,眾掌櫃立刻低聲盤算起其中的得失,客廳裏倒是一時間頗為熱鬧。
羅東正在忙著圈錢的時候,金國南京卻有人還是念叨起他了,南京兵馬指揮使的官邸內,一個身材魁梧,麵容偉岸的男子正在詢問著站在案前的一個軍將,這軍將赫然正是上迴與羅東交戰的密州正將楊琦。
“楊琦將軍,你也是舍弟屬下一等一的將領了,這次為何敗的如此奇怪?”發話的正是兵馬指揮使紇石烈良弼,當今海陵帝最信任的統兵大將之一。
楊琦並沒有直接參與對進攻,但是從開始到失敗他都是親眼所見,直接指揮的邵副將都被對方砍了頭換戰功去了,他把自己看到的情形仔仔細細的都說了一遍,當然細節的東西他站的遠,並不是他看到的。
大多是手下軍將事後報告的,這些個大老粗那能把這激烈的戰士描述清楚,於是乎各種奇談怪論都出來了,什麽對方步兵穿著四層重甲、手握兩丈長刀,一刀劈下來人馬俱滅之類的謠言在自己軍中可沒少聽見,楊琦都差點給這些士兵雷死。
在紇石烈良弼麵前他自然不會說出這些奇談怪論,不過對於對方兵動如山的表現,那是他親眼所見,他倒是一五一十都都說了。
紇石烈良弼聽到這消息後也是驚訝不已,他自己也常自詡文武全才,少年之時便隨大軍征討契丹,自幼更是熟讀兵書,今天楊琦所講述的戰況和對方的驚人的訓練水準都超出了自己所學的範圍,這讓他頗為震動,低頭考慮起是不是要把這事稟告到皇帝那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