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也覺得有必要把莒南的事情先了結掉,派人把這些奸細都單獨提到山寨,那些個奸細被逐一進行審問,按照羅東製定的審問方案,莒州府的各類情況都被逐一盤問,同一個問題基本上每個人都被問到,撒謊的人很好處理,在其他人視野所見範圍內斬首。
殺了三四個奸細後,問話速度快了很多,許多人迴答後,還不停補充,生怕會惹禍上身,通過這些人,莒州府的情況到是了解了個七七八八的,莒州府都統是金朝駙馬奇列和,都是個快50歲的半老頭了,手下大有一萬三千正軍,若是征發謀克、猛安的話,也能調動三萬以上的軍隊。
現在主要是在跟沂南的兵馬對峙,雙方隔著沂水河設置了很多了望哨,不過因為據說沂州府那邊的大軍撤走了,趙開山那邊收攏了各處兵馬,加上第一正將趙封駐守沂南的兵馬,人數又有兩萬兵馬,光憑莒州府的軍隊去攻打,這都統奇列和肯定不幹,所以雙方現在僵持著,誰也不動手。
這阿莫那是莒州府一個副將,這次莒州府聽到陡山一代鬧匪,正軍都在沂南那裏對峙著呢,所以才調他來平匪,而且這在山區平匪是金兵最不要幹的事情,一個奸細甚至供出來,說是因為阿莫那與都統有些嫌隙,才給派了這個苦活。
羅東饒有興致的讀了一遍這些供詞,然後讓這些個奸細都寫了一份措施激昂的投降信,內容不過是如何憎恨金國統治,通篇都是大罵海陵王的言辭,然後一番表白,願意為大宋效力,最後簽字畫押。
這些人明知道這是一份要全家命的信,不過想到前麵那幾個隻是扯謊就給砍頭,還是非常配合的寫好了,然後由林雲開押解他們到陡山外圍,就地釋放,告訴他們迴去就說打探陡山那裏號稱鬼地,阿莫那大軍就是進了鬼山,再也沒出來過,至於怎麽去圓這個神奇的故事,這是幾個探子自己的活。
這七八個探子一臉苦相,把柄落在對方手裏,自己就算迴去實話實說了,估計對方把信往上麵一送,已當今皇帝的性格,抄家滅門那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聚集在一起討論了一整天後,這些決定分批迴城。
很快在莒州府的暗探就傳迴來了消息,莒州府盛傳陡山鬧鬼,暗探甚至上門去找了那幾個探子打聽情況,本來莒州府還要派兵去陡山剿匪的,不過由於這幾波哨探迴去都帶迴了差不多的消息,軍中將領都不願意領兵,加上這陡山本來就是窮鄉僻壤的,衙門裏把那些個告狀的恐嚇一通後,這事就暫時擱下了。
莒州府那邊的問題基本穩定了,莒南縣這邊布下的眼線傳來消息,唐縣令和張主簿似乎活的很滋潤,因為莒南又開始巧立名目大範圍征稅了,對此,羅東一笑而過,誰讓莒南的倉庫都進了咱的背包呢。
兩天後,陡山山寨裏舉行了一項重要的儀式,所有戰死的士兵都已經安葬在山寨左側的山穀中,今天是祭奠儀式,山寨裏也沒有很多白布,所以隻有羅東在腰上紮了跟白布。
當中的木台上,兩百多名士兵的靈牌被密密麻麻整齊的放在那裏,在墓群前麵的空地上,哪些金兵軍將的首級被堆放在地上,作為對死去士卒的祭奠之物。
羅東帶頭向著靈牌三叩首,他端起一碗淡酒,恭恭敬敬的敬上,然後將酒灑在泥土之間,高聲吟唱起悲壯的秦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古樸蒼涼的歌聲立刻勾起了所有人的悲思,眾人跟著羅東,大聲的吟唱起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眾多士兵都是農夫出身,這秦歌的內容並不是十分的明白,不過這袍澤之意卻也是能理解的,今日羅東以兄弟之禮祭奠戰死的英靈,讓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幸運,有幸對加入這樣一支不尋常的軍隊。
悲壯的秦歌之音漸漸遠去,羅東揮手示意眾人停下,他大聲問道:“今日祭奠的袍澤,他們為何而死?”
“為兄弟!”
“為殺金狗……”
“……”
羅東揮揮手,大聲說道:“這些兄弟,都是為我們漢人的大義而死,為驅除韃虜,恢複我漢唐江山而死!他們死了,他們的親人,就由我們輜重營來養,我羅東在此立誓:天地神明見證,袍澤之事就是我羅東之事,有我羅東在,絕不負諸位!”
這亂世,這軍中,什麽最能打動人,無疑是這推心置腹的表白,台下的這些士卒們多數都是因為吃不上飯而來參軍的,這戰死的兩百多人中,也有一些是民兵營裏的,這些人的家小還在沂南輜重營的營地裏。
這些人的戰死,無疑影響到那近兩千的民兵營出身的想法,不過經過今天的儀式後,這些人才真正融入到這支軍隊中來了,羅東在軍中逐漸豎立起來的威信和他在死去士卒前的誓言,讓這些人找到了一個值得托付的集體了。
祭奠之後,各營按照羅東的安排進行了憶苦思甜的活動,這活動在陡山附近村子裏倒是搞的風風火火的,軍中羅東一起沒安排這個,主要是沒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今天的祭奠活動讓士兵們找到了集體的感覺,這正是改變士兵今後命運的轉機。
活動最先從親兵營開始,羅東親自主持了這項活動,各營的軍官都來參加和取經,對於這種活動,羅東在軍史了可是看得多了,駕馭起來輕車熟路,自然不用搞什麽很形式的宣講,而是從與士兵的談話開始,談以前、談現在、談願望、談未來。
農民出身的士兵們的願望真是非常的樸實,吃飽飯、贍養父母、養活老婆孩子,這些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也都被鄭重的提出來,談到逃荒、談到餓死的親人、談到食不果腹的痛苦,所有人都對現在穩定的軍營生活、所從事的神聖大業以及羅東給他們繪畫的遠景充滿的期望,有希望,才有動力。
這場祭奠活動,書辦韓當感觸頗多,對於羅東的話,他也是少數幾個能充分理解的人,最近他操辦的事情都出乎他所能想象的範圍,減租分地,福澤百姓,這是儒家的治國講究的就是“民本”之策,以仁義而行大道,羅東的所作所為,除了殺戮外,很多方麵都於他了解的儒家之道頗有吻合之處。
韓當參與了許多村落的憶苦思甜,不過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軍營之中時,他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在自己的筆記中記載道:“羅副將身處險地,仍卻堅持著‘民本’的大道,能投身到這樣的大業中,這不正是我輩尋找的大道嘛!”
殺了三四個奸細後,問話速度快了很多,許多人迴答後,還不停補充,生怕會惹禍上身,通過這些人,莒州府的情況到是了解了個七七八八的,莒州府都統是金朝駙馬奇列和,都是個快50歲的半老頭了,手下大有一萬三千正軍,若是征發謀克、猛安的話,也能調動三萬以上的軍隊。
現在主要是在跟沂南的兵馬對峙,雙方隔著沂水河設置了很多了望哨,不過因為據說沂州府那邊的大軍撤走了,趙開山那邊收攏了各處兵馬,加上第一正將趙封駐守沂南的兵馬,人數又有兩萬兵馬,光憑莒州府的軍隊去攻打,這都統奇列和肯定不幹,所以雙方現在僵持著,誰也不動手。
這阿莫那是莒州府一個副將,這次莒州府聽到陡山一代鬧匪,正軍都在沂南那裏對峙著呢,所以才調他來平匪,而且這在山區平匪是金兵最不要幹的事情,一個奸細甚至供出來,說是因為阿莫那與都統有些嫌隙,才給派了這個苦活。
羅東饒有興致的讀了一遍這些供詞,然後讓這些個奸細都寫了一份措施激昂的投降信,內容不過是如何憎恨金國統治,通篇都是大罵海陵王的言辭,然後一番表白,願意為大宋效力,最後簽字畫押。
這些人明知道這是一份要全家命的信,不過想到前麵那幾個隻是扯謊就給砍頭,還是非常配合的寫好了,然後由林雲開押解他們到陡山外圍,就地釋放,告訴他們迴去就說打探陡山那裏號稱鬼地,阿莫那大軍就是進了鬼山,再也沒出來過,至於怎麽去圓這個神奇的故事,這是幾個探子自己的活。
這七八個探子一臉苦相,把柄落在對方手裏,自己就算迴去實話實說了,估計對方把信往上麵一送,已當今皇帝的性格,抄家滅門那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聚集在一起討論了一整天後,這些決定分批迴城。
很快在莒州府的暗探就傳迴來了消息,莒州府盛傳陡山鬧鬼,暗探甚至上門去找了那幾個探子打聽情況,本來莒州府還要派兵去陡山剿匪的,不過由於這幾波哨探迴去都帶迴了差不多的消息,軍中將領都不願意領兵,加上這陡山本來就是窮鄉僻壤的,衙門裏把那些個告狀的恐嚇一通後,這事就暫時擱下了。
莒州府那邊的問題基本穩定了,莒南縣這邊布下的眼線傳來消息,唐縣令和張主簿似乎活的很滋潤,因為莒南又開始巧立名目大範圍征稅了,對此,羅東一笑而過,誰讓莒南的倉庫都進了咱的背包呢。
兩天後,陡山山寨裏舉行了一項重要的儀式,所有戰死的士兵都已經安葬在山寨左側的山穀中,今天是祭奠儀式,山寨裏也沒有很多白布,所以隻有羅東在腰上紮了跟白布。
當中的木台上,兩百多名士兵的靈牌被密密麻麻整齊的放在那裏,在墓群前麵的空地上,哪些金兵軍將的首級被堆放在地上,作為對死去士卒的祭奠之物。
羅東帶頭向著靈牌三叩首,他端起一碗淡酒,恭恭敬敬的敬上,然後將酒灑在泥土之間,高聲吟唱起悲壯的秦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古樸蒼涼的歌聲立刻勾起了所有人的悲思,眾人跟著羅東,大聲的吟唱起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眾多士兵都是農夫出身,這秦歌的內容並不是十分的明白,不過這袍澤之意卻也是能理解的,今日羅東以兄弟之禮祭奠戰死的英靈,讓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幸運,有幸對加入這樣一支不尋常的軍隊。
悲壯的秦歌之音漸漸遠去,羅東揮手示意眾人停下,他大聲問道:“今日祭奠的袍澤,他們為何而死?”
“為兄弟!”
“為殺金狗……”
“……”
羅東揮揮手,大聲說道:“這些兄弟,都是為我們漢人的大義而死,為驅除韃虜,恢複我漢唐江山而死!他們死了,他們的親人,就由我們輜重營來養,我羅東在此立誓:天地神明見證,袍澤之事就是我羅東之事,有我羅東在,絕不負諸位!”
這亂世,這軍中,什麽最能打動人,無疑是這推心置腹的表白,台下的這些士卒們多數都是因為吃不上飯而來參軍的,這戰死的兩百多人中,也有一些是民兵營裏的,這些人的家小還在沂南輜重營的營地裏。
這些人的戰死,無疑影響到那近兩千的民兵營出身的想法,不過經過今天的儀式後,這些人才真正融入到這支軍隊中來了,羅東在軍中逐漸豎立起來的威信和他在死去士卒前的誓言,讓這些人找到了一個值得托付的集體了。
祭奠之後,各營按照羅東的安排進行了憶苦思甜的活動,這活動在陡山附近村子裏倒是搞的風風火火的,軍中羅東一起沒安排這個,主要是沒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今天的祭奠活動讓士兵們找到了集體的感覺,這正是改變士兵今後命運的轉機。
活動最先從親兵營開始,羅東親自主持了這項活動,各營的軍官都來參加和取經,對於這種活動,羅東在軍史了可是看得多了,駕馭起來輕車熟路,自然不用搞什麽很形式的宣講,而是從與士兵的談話開始,談以前、談現在、談願望、談未來。
農民出身的士兵們的願望真是非常的樸實,吃飽飯、贍養父母、養活老婆孩子,這些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也都被鄭重的提出來,談到逃荒、談到餓死的親人、談到食不果腹的痛苦,所有人都對現在穩定的軍營生活、所從事的神聖大業以及羅東給他們繪畫的遠景充滿的期望,有希望,才有動力。
這場祭奠活動,書辦韓當感觸頗多,對於羅東的話,他也是少數幾個能充分理解的人,最近他操辦的事情都出乎他所能想象的範圍,減租分地,福澤百姓,這是儒家的治國講究的就是“民本”之策,以仁義而行大道,羅東的所作所為,除了殺戮外,很多方麵都於他了解的儒家之道頗有吻合之處。
韓當參與了許多村落的憶苦思甜,不過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軍營之中時,他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在自己的筆記中記載道:“羅副將身處險地,仍卻堅持著‘民本’的大道,能投身到這樣的大業中,這不正是我輩尋找的大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