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緩步踏過門檻,隔著老遠拱手衝著二皇子行了一禮,麵上噙著一絲笑意,悠悠開口道:我奉父皇之命前來勸誡二哥收手。」
二皇子聞言隻覺可笑,他滿心怨恨冷聲道:「收手?本王之所以做到此等地步,不正是他逼我的麽?」
四皇子—挑眉,裝模作樣的惋惜一嘆:「看來二哥對父皇是有些誤會,不過不管怎麽說到底是父子一場,父皇對二哥仍念著一絲父子之情,父皇說倘若二哥迷途知返此時收手,那他老人家還會念及骨肉親情饒過二哥一命。」
二皇子聞言愈發憤怒,他高聲嗬斥道:「沈忻詢,你沒資格與本王說話,父皇若真心想勸誡本王,那你就把他請出來當麵與本王說個清楚,不必派一條狗在本王跟前吠叫。」
被二皇子罵作是狗,四皇子不怒反笑搖頭道:「二哥,再往前走就是死路一條,你又何必一頭撞上去呢,此時收手還來得及。」
二皇子死死盯著四皇子,比起恨皇帝,其實他現下倒更恨這個弟弟:「你是不是以為,本王反了父皇就會立你為儲君?可你也不用你的腦子想想,父皇都自身難保了,你還能拿什麽跟我爭。說來這都怪你,你當初若是乖乖待在嶺南,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可你偏偏橫插一腳,不自量力的想與我一爭高下。」
四皇子聞言笑笑不語,他轉過身去衝著門後的太監一揮手,正色道:「拿刀來。」
話罷,太監急忙將早就抱在懷裏的刀雙手送到四皇子跟前,四皇子拔刀出鞘,抓頭對著二皇子一揮,半是諷刺半是玩味道:「二哥,小弟今日偏偏還要再插一腳。」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二皇子也就懶得再費口舌,他抬手一揮一聲令下:「殺入殿中。」
叛軍早就等著他這句話,得令就高喊著沖向禁軍,兩方人馬陷入一片混戰,二皇子一直緊盯著人群中四皇子的身影,因此他壓根就沒發現,一直站在他身旁的林思慎不僅沒有沖向禁軍,反倒是趁著混亂往後撤。
此前攻城也好逼禁軍退守也好,其實叛軍都沒幾次和禁軍如這般直麵對陣,如今兩方人馬短兵相接戰作一團,很快就出現了詭異一幕。
不少叛軍手中的刀劍極為易折,與禁軍的刀劍一砍就斷裂成幾截,然後不明不白的就被禁軍捅殺而死,雖說也有不少人發現了不對勁,可一片混亂之中壓根沒人細想其中蹊蹺,容不得停下來深思。
如此一來,人數雖少的禁軍竟也憑著一腔熱血與叛軍打的有來有迴。
殿外一片喊打喊殺,殿內的老皇帝卻一派悠然自得絲毫不受其擾,他躺在龍塌之上半眯著眼,不時轉頭看向不遠處背對著他不知在忙些什麽的宮女。
直到那宮女突然轉過身來,手中捧著一方絲帕,而帕子裏包著一小挫香粉,緩步像皇帝走來。
見宮女轉過身來,老皇帝撐起身子沉聲問道:「如何?」
那宮女不答,隻是微微頷首,老皇帝見狀神色一冷,咬牙道:「老四還真是好手段,比起那個不成器的東西聰慧多了。」
說罷,老皇帝看向一旁滿麵茫然的沈靈玉,而後抬手扯下他腰上繫著的香囊狠狠丟了門外,又重重的咳嗽了兩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倒是狠心,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朕若被他毒成了廢人,就算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單憑他今日救駕有功群臣定會推舉他登基為新皇,嗬嗬,不過好在有你提醒了朕。」
老皇帝這話說得著實虛偽,說旁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他隻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宮女行至他身旁仍是一句話也沒說,隻從袖中拿出瓷瓶倒出來一粒藥交由老皇帝吞下。
老皇帝吞下藥這才安心了些,閉上眼喃喃道:「朕答應過你的事決不食言,今日過後不管他們林家是邀功請賞,還是辭官歸田,朕都會應允。」
殿前叛軍和禁軍激戰正酣,叛軍到底是仗著人多占了上風,攻入鳳儀殿隻怕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在此是,忽得一個傳令兵從宮門外疾馳而來,臉色蒼白匆匆忙忙直奔二皇子。
皇子正盯著人群中大殺四方的四皇子,伸手要來了身旁副將的弓箭,彎弓對準了四皇子正要射,就聽有人噗通跪倒在馬下,慌裏慌張的驚唿:「殿下不好了。」
二皇子被這麽一驚手也跟著一抖,利箭脫弦而出,從四皇子身旁擦過,他有些惱怒的冷哼了一聲。
身旁副將察言觀色,板著臉嗬斥那人:「什麽不好,胡說八道……」
二皇子抬手打斷了他,冷聲問道:「發生了何事,這般慌張。」
傳令兵滿臉冷汗,慌的口齒不清:「啟稟殿下,方才城外出現……出現了大批羽林衛,他們攻破了城門,往往皇宮趕來了。」
皇子聞言腦子頓時嗡的一聲,臉色也跟著白了起來,那副將也是一臉慌亂,他穩住心神咬牙罵道:「他娘的,不是讓你們守著城門嗎?你們是做什麽吃的?居然就這麽放他們進了城?」
傳令兵都快哭了,他委屈辯解道:「不是卑職等放他們進城,實在是守不住,就同那日咱們攻入京城一樣,城內有人跟他們裏應外合,殺了守城的將士打開城門,把羽林衛給放進來了。」
副將慌忙看向了二皇子:「殿下,這……」
再看二皇子,他已絲毫沒了方才的意氣風發,他臉色煞白難以置信的低聲喃喃:「羽林衛?這怎麽可能,他們不可能這麽快,軍令分明還在本王身上,沒有軍令他們怎麽調得動羽林衛。」
二皇子聞言隻覺可笑,他滿心怨恨冷聲道:「收手?本王之所以做到此等地步,不正是他逼我的麽?」
四皇子—挑眉,裝模作樣的惋惜一嘆:「看來二哥對父皇是有些誤會,不過不管怎麽說到底是父子一場,父皇對二哥仍念著一絲父子之情,父皇說倘若二哥迷途知返此時收手,那他老人家還會念及骨肉親情饒過二哥一命。」
二皇子聞言愈發憤怒,他高聲嗬斥道:「沈忻詢,你沒資格與本王說話,父皇若真心想勸誡本王,那你就把他請出來當麵與本王說個清楚,不必派一條狗在本王跟前吠叫。」
被二皇子罵作是狗,四皇子不怒反笑搖頭道:「二哥,再往前走就是死路一條,你又何必一頭撞上去呢,此時收手還來得及。」
二皇子死死盯著四皇子,比起恨皇帝,其實他現下倒更恨這個弟弟:「你是不是以為,本王反了父皇就會立你為儲君?可你也不用你的腦子想想,父皇都自身難保了,你還能拿什麽跟我爭。說來這都怪你,你當初若是乖乖待在嶺南,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可你偏偏橫插一腳,不自量力的想與我一爭高下。」
四皇子聞言笑笑不語,他轉過身去衝著門後的太監一揮手,正色道:「拿刀來。」
話罷,太監急忙將早就抱在懷裏的刀雙手送到四皇子跟前,四皇子拔刀出鞘,抓頭對著二皇子一揮,半是諷刺半是玩味道:「二哥,小弟今日偏偏還要再插一腳。」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二皇子也就懶得再費口舌,他抬手一揮一聲令下:「殺入殿中。」
叛軍早就等著他這句話,得令就高喊著沖向禁軍,兩方人馬陷入一片混戰,二皇子一直緊盯著人群中四皇子的身影,因此他壓根就沒發現,一直站在他身旁的林思慎不僅沒有沖向禁軍,反倒是趁著混亂往後撤。
此前攻城也好逼禁軍退守也好,其實叛軍都沒幾次和禁軍如這般直麵對陣,如今兩方人馬短兵相接戰作一團,很快就出現了詭異一幕。
不少叛軍手中的刀劍極為易折,與禁軍的刀劍一砍就斷裂成幾截,然後不明不白的就被禁軍捅殺而死,雖說也有不少人發現了不對勁,可一片混亂之中壓根沒人細想其中蹊蹺,容不得停下來深思。
如此一來,人數雖少的禁軍竟也憑著一腔熱血與叛軍打的有來有迴。
殿外一片喊打喊殺,殿內的老皇帝卻一派悠然自得絲毫不受其擾,他躺在龍塌之上半眯著眼,不時轉頭看向不遠處背對著他不知在忙些什麽的宮女。
直到那宮女突然轉過身來,手中捧著一方絲帕,而帕子裏包著一小挫香粉,緩步像皇帝走來。
見宮女轉過身來,老皇帝撐起身子沉聲問道:「如何?」
那宮女不答,隻是微微頷首,老皇帝見狀神色一冷,咬牙道:「老四還真是好手段,比起那個不成器的東西聰慧多了。」
說罷,老皇帝看向一旁滿麵茫然的沈靈玉,而後抬手扯下他腰上繫著的香囊狠狠丟了門外,又重重的咳嗽了兩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倒是狠心,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朕若被他毒成了廢人,就算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單憑他今日救駕有功群臣定會推舉他登基為新皇,嗬嗬,不過好在有你提醒了朕。」
老皇帝這話說得著實虛偽,說旁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他隻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宮女行至他身旁仍是一句話也沒說,隻從袖中拿出瓷瓶倒出來一粒藥交由老皇帝吞下。
老皇帝吞下藥這才安心了些,閉上眼喃喃道:「朕答應過你的事決不食言,今日過後不管他們林家是邀功請賞,還是辭官歸田,朕都會應允。」
殿前叛軍和禁軍激戰正酣,叛軍到底是仗著人多占了上風,攻入鳳儀殿隻怕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在此是,忽得一個傳令兵從宮門外疾馳而來,臉色蒼白匆匆忙忙直奔二皇子。
皇子正盯著人群中大殺四方的四皇子,伸手要來了身旁副將的弓箭,彎弓對準了四皇子正要射,就聽有人噗通跪倒在馬下,慌裏慌張的驚唿:「殿下不好了。」
二皇子被這麽一驚手也跟著一抖,利箭脫弦而出,從四皇子身旁擦過,他有些惱怒的冷哼了一聲。
身旁副將察言觀色,板著臉嗬斥那人:「什麽不好,胡說八道……」
二皇子抬手打斷了他,冷聲問道:「發生了何事,這般慌張。」
傳令兵滿臉冷汗,慌的口齒不清:「啟稟殿下,方才城外出現……出現了大批羽林衛,他們攻破了城門,往往皇宮趕來了。」
皇子聞言腦子頓時嗡的一聲,臉色也跟著白了起來,那副將也是一臉慌亂,他穩住心神咬牙罵道:「他娘的,不是讓你們守著城門嗎?你們是做什麽吃的?居然就這麽放他們進了城?」
傳令兵都快哭了,他委屈辯解道:「不是卑職等放他們進城,實在是守不住,就同那日咱們攻入京城一樣,城內有人跟他們裏應外合,殺了守城的將士打開城門,把羽林衛給放進來了。」
副將慌忙看向了二皇子:「殿下,這……」
再看二皇子,他已絲毫沒了方才的意氣風發,他臉色煞白難以置信的低聲喃喃:「羽林衛?這怎麽可能,他們不可能這麽快,軍令分明還在本王身上,沒有軍令他們怎麽調得動羽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