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在濰州城中拐了幾個彎,終於再也看不見江南道兵士們驚訝的臉龐,隻是那些張大了嘴巴看向他們的眼神,就像是一個個許久不曾吃飽飯的乞丐遇到了肉一般。
但偏偏這肉是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吃得到的,所以便隻剩眼饞的份兒。
幾人拐過一個角落,卻遇到了一個頭戴鬥笠的人。
本以為在濰州城內,再也見不到活著的濰州城人了,沒想到,在即將出城的時候,竟然遇到了,還是個相當熟悉的老熟人。
遇到的人正是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徐忠,他帶著個鬥笠,身穿純黑色的衣服,在牆角處將顧千嶼拽了過來。
起初還以為是來追殺他們的人,在仔細看過之後,才確定是暗衛徐忠。
顧千嶼很是驚訝,不知道在這裏遇到徐忠代表著什麽,在經過一番交談後才得知,江南道的黑風已經跳入火海,生死未知,但多半是已經死了,其餘的也跟顧千嶼他們猜測的差不多,濰州城的人,除了提前逃出城去的那些人外,幾乎全死了。
顧大千,陳琳,陳放,黃狂潮,馮老鴇兒相繼戰死,刺史李克在濰州城城牆之上用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知州王誌揚被活埋,除了戰死的幾萬兵士,剩餘一萬多人全部被活埋,還有濰州城內數十萬百姓,都死在了城北玄月山中,那個江南道的人連夜挖出的巨大深坑裏。
隻有趙啟民一人逃了出去,生死未卜。
“我爹,還活著,他找到了我們,我們迴來的時候,將我爹安置在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沒想到,遇到了江南道的世子。”說話之人正是趙啟民的兒子趙立新。
在這些人中,隻有趙立新與江南道的人沒有那麽大的深仇大恨,因為江南道的兵士們隻是讓他失去了家園,而自己的父親卻逃了出去,並沒有死於江南道之手,所以在提起江南道的時候,雖然他也憤怒,卻沒有顧千嶼顧千潯李子木那般的水火不容。
徐忠微微點頭,一手摸了摸他略有胡茬的下巴,像是在思考著什麽,隨後才說道:“想必在知道你們還活著後,靖王爺很快便會派出軍隊去追殺你們,你們還是趕緊走吧,鶴鳴山是天下道教正統的發源地,信徒眾多,時任掌教的“東極道人”謝道然,乃當今朝中天師,又是位得道高人,靖王爺想要坐上皇位,少不了道教之人的幫助,想必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攻上鶴鳴山的,所以到了那裏,應該能夠清淨一陣子。”
“徐叔,你不跟我們一起走嗎?”顧千潯瞪著一雙泛著微波的水靈大眼睛看著徐忠,問道。
徐忠在玄天劍宗待的日子較短,在他進入玄天劍宗的時候,顧千嶼就已經三歲大小了,但顧千潯是徐忠看著從一個小不點,長成如今這般大姑娘的,從小便對這個機靈又好看的小姑娘相當喜愛,實際上整個玄天劍宗,幾乎沒有人不對千潯這個小姑娘充滿了喜愛的。
所以在顧千潯小時候,徐忠在無事之餘,經常帶著她出去玩,這直接導致了顧千嶼的羨慕,隻是千潯這孩子懂事,每次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叫來哥哥一塊吃一塊玩。
所以顧千潯對徐忠的印象也是極其好,本來以為徐忠能夠跟他們一起去鶴鳴山,隻是聽徐忠的意思,應該是不跟他們一起去了,所以才有此疑問。
“我還有些事情要辦,離不開濰州城。”
“可是濰州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等江南道的兵士進入,再想走,就沒那麽容易了。”
“辦完一些事情我就會離開,別忘了,我可是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殺手,江南道的人想要抓住我,得問問他們有多少能耐!”
徐忠望向遠方,那座仍然在汩汩冒著煙塵的玲瓏坊,就是在那裏,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徐忠將排名第二的黑風逼上了絕路,最終踏入了火海。
徐忠的麵龐,仿佛一瞬間便蒼老了十歲,頭上的黑發也變得些許蒼白,沒人相信,這個飽經滄桑的男人,實際上隻有二十六歲而已。
“徐叔,你……”顧千潯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顧千嶼打斷了,顧千嶼拉了拉她的胳膊,說道:“千潯,不要多問了,徐叔選擇留下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們就不要硬逼著他跟我們走了。”
顧千潯深深望了徐忠一眼,乖乖閉了嘴。
“各位,保重!”徐忠雙手抱拳,輕輕說道,隨後不等眾人迴答,轉身隱入巷子中。
眾人眼神望著徐忠消失的方向,許久默然無語,隻在心中默念道:“保重!”
原來這便是生離和死別的區別,生離像是被人用刀紮了一下,一下子很疼,讓人想要哭出來,而死別,像是被人堵住了喉嚨,明明很難過,卻怎麽也掉不下眼淚來,隻有無聲的哽咽,和在深夜裏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惆悵。
隻是這幾個年輕人,在幾天之內經曆了這麽多,想必心中早已經承受不住,家園被毀,親人逝去,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拜江南道的靖王爺所賜,所以他們與江南道的仇恨,是無論如何都消除不掉了。
隻是他們心中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實力來看,想要報仇,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他們現在甚至還想不了那麽多,因為他們即將開始自己的逃亡生涯,可是他們又很幸運,因為他們遇到了這個整個荊楚王朝都能排名前幾的高手中的高手,顧霜寒。
隻要有他的保護,至少不用怕隨隨便便就被人抹了脖子。
幾人出得城門,穿過八百裏玄月山,直奔鶴鳴山而去。
邋遢老人顧霜寒帶著幾人一路往北而行,朝行晚息,行的並不如何快。
一路上見著客棧便歇息,見著酒館便喝上幾杯,因為之前他們的父親為他們安排的相當妥當,所以幾人身上都帶著足夠多的散碎銀子和大額的銀票,隻要是在荊楚王朝境內,各大錢莊裏,都能將這些銀票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所以他們並不怎麽擔心錢的問題。
隻是在路上也常常會遇到一些說書先生或者什麽的在茶樓酒館中說著濰州城的故事,這倒是令他們有些許的傷感。
出了濰州城往北,便已經到了荊楚王朝實際上仍舊在掌控著的地盤,即便江南道的靖王爺再怎麽手眼通天,也還沒有將勢力滲透到這邊來的程度,所以一路上,除了幾個隱在暗處的殺手外,他們幾乎沒有遇到江南道用來追捕他們的兵卒。
隻是在濰州城往北距離濰州城三百多裏的一個叫做石崖子的小村子,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值得提一提。
邋遢老人顧霜寒一路上坐在馬車上,馬車是出了濰州城後在一個叫雲村的小鎮子中買來的,
每到一處,顧霜寒都要求顧千嶼給他買一大堆吃食,所以他手中永遠都有一隻燒雞或者豬蹄之類的東西,老頭兒的嘴好像自從離開濰州城以來,便再也沒停下過。
顧千嶼都怕他撐死在路上,隻是那老頭誰的話也不聽,勸說無果,隻能無奈放棄。
馬車沿著羊腸小道前行,一路顛簸,顧千嶼和李子木輪流當車夫,趙立新不願與他們同乘一輛馬車,索性自己掏錢在雲村購得一匹瘦馬,獨自騎馬跟在馬車後,眾人見怪不怪,也便隨他去了。
一路之上,老頭兒總吹噓自己年輕時候是多麽厲害多麽風采,反正各種吹牛各種顯擺。
眾人無感,顧千嶼和李子木索性便來到馬車前,兩人同駕車,隻留顧千潯和老頭兒在車廂中。
老頭兒卻是很喜歡眼前這個水靈清澈的小姑娘,纏著她聽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當然了,對於顧千潯講述的小時候與哥哥的故事,老人也都認真聽了去,但顧千潯凡是提起往事,往往說得眼淚汪汪,老頭兒又不知該如何安慰,所以總有些不知所措。
眾人一路行,不論遇到繁華的城鎮還是僻靜的小山村,百姓們都對他們十分熱情,那種安居樂業又質樸的品質,便是荊楚王朝經營多年換來的實質性成果。
如果不是因為朝廷中許多圖謀不軌之人,想要擾亂朝綱,靖王爺或許也不會想到要推翻自己親侄子的統治,或許也就不會發生什麽戰爭,或許整個荊楚王朝,包括濰州城,此刻仍然處在一片祥和之中。
隻是事與願違,戰爭或許能夠帶來改朝換代的喜悅,但戰爭最終受傷害最重的,仍然是普通百姓。
畢竟戰爭的軍費也是需要百姓們出的,戰爭一定伴隨著賦稅的增加,征兵的增加,而當這一切達到某個臨界點的時候,百姓們便再沒有多少人從事農耕活動了,所以他們會更加吃不飽,吃不飽便會有人想要造反,惡性循環之下,一個國家即便有著充足的國力,也會被漸漸拖垮。
沒有人希望戰爭到來,隻是有時候隻有靠著戰爭,才能鏟除一些想要挑起戰爭的不安定分子,才能換迴真正的和平。
這便是戰爭之所以殘酷的原因,因為根本就沒法選擇。
所以他們厭倦戰爭,畏懼戰爭,但又不得不戰爭。
一行人都沉浸在若有若無的悲痛之中,隻有在邋遢老人說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氣氛才會稍微活躍那麽一些。
他們走的很慢,似乎並不想那麽快到達鶴鳴山,因為這路上的短暫時光,才是真正屬於他們每個人的時光,等到了鶴鳴山,又要為戰爭和複仇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們在雲村鎮聽到了關於那場戰爭的傳言,還有就是顧霜寒重新登上了玲瓏閣武榜前三甲的位置,排名武榜第一的,仍然是皇宮中那位神秘莫測不知其真實境界的李暮雲。
隻是排名第二的,變成了秦曉漁的師父,江南活閻羅蔣子文,這位從未登上過武榜的人物,因為做了靖王爺的幕僚,所以登上了榜單。而因為邋遢老人顧霜寒出手次數較少,隻在濰州城中出手了一次,而那震驚整座荊楚王朝的一招“開山”直接將顧霜寒重新排在了第三的位置。
那些傳言都是說書先生在酒樓中說的,當時那個身穿長衫,頭戴氈帽的說書先生,手中拿著一柄折扇,腰裏別著一塊質地普通的玉佩,一說話間唾沫橫飛。
但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倒是頗有幾分唬人,自然是將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但其中真假多少,便隻能靠自己去分辨了。
隻是這行走江湖,道聽途說來的傳說事情,大多都是三分真七分假,但至少這件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做不得假,比如顧霜寒重出江湖這件事,比如濰州城戰敗這件事,就迅速在個大茶樓酒館傳了開來。
隻不過這相傳的版本相差甚遠,但總體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江南道江湖中的傳言,傳說在江南道的兵士們攻入濰州城之前,遭到了濰州城人們的極力抵抗,大將軍趙充國派出使者前往濰州城內,使者苦苦勸說無果,反被濰州城的刺史李克殺死,人頭吊在城牆上示眾,並放言永遠與江南道為敵。
大將軍趙充國沒有給濰州城機會,親自帶兵,一夜之間便攻破了濰州城,濰州城人誓死抵抗,除了極少部分人外,其餘的人全部瘋狂一般的撲向了江南道的兵卒,無奈,大將軍隻得派出兵卒們鎮壓。
隻是那晚,濰州城刺史的人頭被濰州城的兵卒送進了大將軍的營帳,同時送進營帳的,還有濰州城高級將領軍官以及文官們的數十顆人頭,趙充國大怒,將這些投降分子全部坑殺。
另一個版本是荊楚王朝這邊的版本,濰州城的兵士們在戰鬥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意誌,他們麵對可惡的江南道兵卒,誓死抵抗,為荊楚王朝的和平安定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後終於抵擋不住,被江南道的兵卒攻入了城中,隻是由於殊死抵抗惹怒了江南道的某位大官員,所以慘遭屠城。
因為顧霜寒的保護,才有幾個人僥幸逃出城來,但行蹤不明,是生是死也沒人知道。
但偏偏這肉是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吃得到的,所以便隻剩眼饞的份兒。
幾人拐過一個角落,卻遇到了一個頭戴鬥笠的人。
本以為在濰州城內,再也見不到活著的濰州城人了,沒想到,在即將出城的時候,竟然遇到了,還是個相當熟悉的老熟人。
遇到的人正是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徐忠,他帶著個鬥笠,身穿純黑色的衣服,在牆角處將顧千嶼拽了過來。
起初還以為是來追殺他們的人,在仔細看過之後,才確定是暗衛徐忠。
顧千嶼很是驚訝,不知道在這裏遇到徐忠代表著什麽,在經過一番交談後才得知,江南道的黑風已經跳入火海,生死未知,但多半是已經死了,其餘的也跟顧千嶼他們猜測的差不多,濰州城的人,除了提前逃出城去的那些人外,幾乎全死了。
顧大千,陳琳,陳放,黃狂潮,馮老鴇兒相繼戰死,刺史李克在濰州城城牆之上用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知州王誌揚被活埋,除了戰死的幾萬兵士,剩餘一萬多人全部被活埋,還有濰州城內數十萬百姓,都死在了城北玄月山中,那個江南道的人連夜挖出的巨大深坑裏。
隻有趙啟民一人逃了出去,生死未卜。
“我爹,還活著,他找到了我們,我們迴來的時候,將我爹安置在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沒想到,遇到了江南道的世子。”說話之人正是趙啟民的兒子趙立新。
在這些人中,隻有趙立新與江南道的人沒有那麽大的深仇大恨,因為江南道的兵士們隻是讓他失去了家園,而自己的父親卻逃了出去,並沒有死於江南道之手,所以在提起江南道的時候,雖然他也憤怒,卻沒有顧千嶼顧千潯李子木那般的水火不容。
徐忠微微點頭,一手摸了摸他略有胡茬的下巴,像是在思考著什麽,隨後才說道:“想必在知道你們還活著後,靖王爺很快便會派出軍隊去追殺你們,你們還是趕緊走吧,鶴鳴山是天下道教正統的發源地,信徒眾多,時任掌教的“東極道人”謝道然,乃當今朝中天師,又是位得道高人,靖王爺想要坐上皇位,少不了道教之人的幫助,想必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攻上鶴鳴山的,所以到了那裏,應該能夠清淨一陣子。”
“徐叔,你不跟我們一起走嗎?”顧千潯瞪著一雙泛著微波的水靈大眼睛看著徐忠,問道。
徐忠在玄天劍宗待的日子較短,在他進入玄天劍宗的時候,顧千嶼就已經三歲大小了,但顧千潯是徐忠看著從一個小不點,長成如今這般大姑娘的,從小便對這個機靈又好看的小姑娘相當喜愛,實際上整個玄天劍宗,幾乎沒有人不對千潯這個小姑娘充滿了喜愛的。
所以在顧千潯小時候,徐忠在無事之餘,經常帶著她出去玩,這直接導致了顧千嶼的羨慕,隻是千潯這孩子懂事,每次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會叫來哥哥一塊吃一塊玩。
所以顧千潯對徐忠的印象也是極其好,本來以為徐忠能夠跟他們一起去鶴鳴山,隻是聽徐忠的意思,應該是不跟他們一起去了,所以才有此疑問。
“我還有些事情要辦,離不開濰州城。”
“可是濰州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等江南道的兵士進入,再想走,就沒那麽容易了。”
“辦完一些事情我就會離開,別忘了,我可是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殺手,江南道的人想要抓住我,得問問他們有多少能耐!”
徐忠望向遠方,那座仍然在汩汩冒著煙塵的玲瓏坊,就是在那裏,玲瓏閣殺手榜排名第一的徐忠將排名第二的黑風逼上了絕路,最終踏入了火海。
徐忠的麵龐,仿佛一瞬間便蒼老了十歲,頭上的黑發也變得些許蒼白,沒人相信,這個飽經滄桑的男人,實際上隻有二十六歲而已。
“徐叔,你……”顧千潯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顧千嶼打斷了,顧千嶼拉了拉她的胳膊,說道:“千潯,不要多問了,徐叔選擇留下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們就不要硬逼著他跟我們走了。”
顧千潯深深望了徐忠一眼,乖乖閉了嘴。
“各位,保重!”徐忠雙手抱拳,輕輕說道,隨後不等眾人迴答,轉身隱入巷子中。
眾人眼神望著徐忠消失的方向,許久默然無語,隻在心中默念道:“保重!”
原來這便是生離和死別的區別,生離像是被人用刀紮了一下,一下子很疼,讓人想要哭出來,而死別,像是被人堵住了喉嚨,明明很難過,卻怎麽也掉不下眼淚來,隻有無聲的哽咽,和在深夜裏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惆悵。
隻是這幾個年輕人,在幾天之內經曆了這麽多,想必心中早已經承受不住,家園被毀,親人逝去,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拜江南道的靖王爺所賜,所以他們與江南道的仇恨,是無論如何都消除不掉了。
隻是他們心中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實力來看,想要報仇,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他們現在甚至還想不了那麽多,因為他們即將開始自己的逃亡生涯,可是他們又很幸運,因為他們遇到了這個整個荊楚王朝都能排名前幾的高手中的高手,顧霜寒。
隻要有他的保護,至少不用怕隨隨便便就被人抹了脖子。
幾人出得城門,穿過八百裏玄月山,直奔鶴鳴山而去。
邋遢老人顧霜寒帶著幾人一路往北而行,朝行晚息,行的並不如何快。
一路上見著客棧便歇息,見著酒館便喝上幾杯,因為之前他們的父親為他們安排的相當妥當,所以幾人身上都帶著足夠多的散碎銀子和大額的銀票,隻要是在荊楚王朝境內,各大錢莊裏,都能將這些銀票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所以他們並不怎麽擔心錢的問題。
隻是在路上也常常會遇到一些說書先生或者什麽的在茶樓酒館中說著濰州城的故事,這倒是令他們有些許的傷感。
出了濰州城往北,便已經到了荊楚王朝實際上仍舊在掌控著的地盤,即便江南道的靖王爺再怎麽手眼通天,也還沒有將勢力滲透到這邊來的程度,所以一路上,除了幾個隱在暗處的殺手外,他們幾乎沒有遇到江南道用來追捕他們的兵卒。
隻是在濰州城往北距離濰州城三百多裏的一個叫做石崖子的小村子,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值得提一提。
邋遢老人顧霜寒一路上坐在馬車上,馬車是出了濰州城後在一個叫雲村的小鎮子中買來的,
每到一處,顧霜寒都要求顧千嶼給他買一大堆吃食,所以他手中永遠都有一隻燒雞或者豬蹄之類的東西,老頭兒的嘴好像自從離開濰州城以來,便再也沒停下過。
顧千嶼都怕他撐死在路上,隻是那老頭誰的話也不聽,勸說無果,隻能無奈放棄。
馬車沿著羊腸小道前行,一路顛簸,顧千嶼和李子木輪流當車夫,趙立新不願與他們同乘一輛馬車,索性自己掏錢在雲村購得一匹瘦馬,獨自騎馬跟在馬車後,眾人見怪不怪,也便隨他去了。
一路之上,老頭兒總吹噓自己年輕時候是多麽厲害多麽風采,反正各種吹牛各種顯擺。
眾人無感,顧千嶼和李子木索性便來到馬車前,兩人同駕車,隻留顧千潯和老頭兒在車廂中。
老頭兒卻是很喜歡眼前這個水靈清澈的小姑娘,纏著她聽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當然了,對於顧千潯講述的小時候與哥哥的故事,老人也都認真聽了去,但顧千潯凡是提起往事,往往說得眼淚汪汪,老頭兒又不知該如何安慰,所以總有些不知所措。
眾人一路行,不論遇到繁華的城鎮還是僻靜的小山村,百姓們都對他們十分熱情,那種安居樂業又質樸的品質,便是荊楚王朝經營多年換來的實質性成果。
如果不是因為朝廷中許多圖謀不軌之人,想要擾亂朝綱,靖王爺或許也不會想到要推翻自己親侄子的統治,或許也就不會發生什麽戰爭,或許整個荊楚王朝,包括濰州城,此刻仍然處在一片祥和之中。
隻是事與願違,戰爭或許能夠帶來改朝換代的喜悅,但戰爭最終受傷害最重的,仍然是普通百姓。
畢竟戰爭的軍費也是需要百姓們出的,戰爭一定伴隨著賦稅的增加,征兵的增加,而當這一切達到某個臨界點的時候,百姓們便再沒有多少人從事農耕活動了,所以他們會更加吃不飽,吃不飽便會有人想要造反,惡性循環之下,一個國家即便有著充足的國力,也會被漸漸拖垮。
沒有人希望戰爭到來,隻是有時候隻有靠著戰爭,才能鏟除一些想要挑起戰爭的不安定分子,才能換迴真正的和平。
這便是戰爭之所以殘酷的原因,因為根本就沒法選擇。
所以他們厭倦戰爭,畏懼戰爭,但又不得不戰爭。
一行人都沉浸在若有若無的悲痛之中,隻有在邋遢老人說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氣氛才會稍微活躍那麽一些。
他們走的很慢,似乎並不想那麽快到達鶴鳴山,因為這路上的短暫時光,才是真正屬於他們每個人的時光,等到了鶴鳴山,又要為戰爭和複仇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們在雲村鎮聽到了關於那場戰爭的傳言,還有就是顧霜寒重新登上了玲瓏閣武榜前三甲的位置,排名武榜第一的,仍然是皇宮中那位神秘莫測不知其真實境界的李暮雲。
隻是排名第二的,變成了秦曉漁的師父,江南活閻羅蔣子文,這位從未登上過武榜的人物,因為做了靖王爺的幕僚,所以登上了榜單。而因為邋遢老人顧霜寒出手次數較少,隻在濰州城中出手了一次,而那震驚整座荊楚王朝的一招“開山”直接將顧霜寒重新排在了第三的位置。
那些傳言都是說書先生在酒樓中說的,當時那個身穿長衫,頭戴氈帽的說書先生,手中拿著一柄折扇,腰裏別著一塊質地普通的玉佩,一說話間唾沫橫飛。
但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倒是頗有幾分唬人,自然是將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但其中真假多少,便隻能靠自己去分辨了。
隻是這行走江湖,道聽途說來的傳說事情,大多都是三分真七分假,但至少這件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做不得假,比如顧霜寒重出江湖這件事,比如濰州城戰敗這件事,就迅速在個大茶樓酒館傳了開來。
隻不過這相傳的版本相差甚遠,但總體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江南道江湖中的傳言,傳說在江南道的兵士們攻入濰州城之前,遭到了濰州城人們的極力抵抗,大將軍趙充國派出使者前往濰州城內,使者苦苦勸說無果,反被濰州城的刺史李克殺死,人頭吊在城牆上示眾,並放言永遠與江南道為敵。
大將軍趙充國沒有給濰州城機會,親自帶兵,一夜之間便攻破了濰州城,濰州城人誓死抵抗,除了極少部分人外,其餘的人全部瘋狂一般的撲向了江南道的兵卒,無奈,大將軍隻得派出兵卒們鎮壓。
隻是那晚,濰州城刺史的人頭被濰州城的兵卒送進了大將軍的營帳,同時送進營帳的,還有濰州城高級將領軍官以及文官們的數十顆人頭,趙充國大怒,將這些投降分子全部坑殺。
另一個版本是荊楚王朝這邊的版本,濰州城的兵士們在戰鬥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意誌,他們麵對可惡的江南道兵卒,誓死抵抗,為荊楚王朝的和平安定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後終於抵擋不住,被江南道的兵卒攻入了城中,隻是由於殊死抵抗惹怒了江南道的某位大官員,所以慘遭屠城。
因為顧霜寒的保護,才有幾個人僥幸逃出城來,但行蹤不明,是生是死也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