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州城外,大地一片滄茫,無數兵士持槍覆甲,躍躍欲試,都想著第一時間衝進濰州城啊。
大將軍趙充國看到了城內滾滾的濃煙,知道是黑風舍命傳遞出的消息,而且,趙充國已經猜測出,這位江南道排名第一的殺手,此刻很可能已經犧牲。
狼煙便是號角,這是早已經商量好的方式,在遇到危險之時,點燃濰州城中的建築,將狼煙傳出城去。
趙大將軍站在高坡之上,看著城中的烈焰,眼底深處有一絲惋惜流露出來,雖然知道靖王爺的計劃,但此刻,他的心底,卻有一絲隱隱的不安。
他有些不明所以,幹脆不再想其他的,閉上眼,遠處烏沉沉的天空,仿佛要掉到地麵上來一般,雲層壓的極低,雪停了,但這陰沉沉的天氣,卻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濰州城內的高手,顧大千死了,陳琳死了,他們已經沒有人能夠憑著一己之力阻擋江南道的大軍,雖然投石車幾乎全軍覆沒,但攻城車還在,雖然先頭五萬騎兵部隊所剩無幾,但後馳援的五萬騎兵已經在最快的速度內編入了前軍。
而且這支騎兵要更有經驗,戰鬥力更強,隻是這種攻城戰,對於騎兵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但此刻,雖然戰鬥經曆了好幾天,趙充國這邊也有數萬軍隊折損在了裏麵,但江南道軍隊眾多,並未傷到元氣。
何況對於趙充國來說,這種程度的傷亡仍然在可控範圍之內,因為這些江南道的兵士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上戰場,所以他們需要磨練,需要經曆實戰的檢驗,不然的話,他們很難得到成長。
況且,死去的江南道兵卒們,並不是王爺的嫡係部隊,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對江南道有著一些意見,忠誠度不高。
這是他所需要的,打造一支能打勝仗,能打硬仗,忠心耿耿的鋼鐵之師,而不是一支毫無戰鬥力,遇到強敵便如一盤散沙的三流軍隊。
江南道的所有兵士,都十分佩服這位大將軍,大將軍名聲在外,是成名已久的名將,經曆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他用兵奇詭,變化多端。
但這場與濰州城騎兵的對衝之戰,算不上勝利,反而可以說是大敗,但沒有人去責怪他,沒有人去質疑他,這便是在整個江南道,大將軍趙充國的影響力。
可以說除了靖王爺,在江南道百萬大軍中,趙充國的影響力最大。
所以,無數兵士對他言聽計從,即便折損了五萬騎兵,仍然沒有人懷疑大將軍能夠帶領自己取得勝利。
這便是軍中信仰。
此刻,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軍,佝僂著背站在緩坡上,右手緊緊握著掛在腰間的長刀,他的目光堅毅,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殺意,練兵的目的達到了,這次,他要動真格了。
“傳令下去!”
“中軍步兵,陷陣營一萬步卒做前隊,為攻城士兵,輜重營將所有攻城車推上前線,給我狠狠的撞門。後隊長槍營一萬步卒為督戰士兵,畏縮不前者,斬!擾亂軍心者,斬!臨陣逃脫者,斬!”
趙充國眼神中充滿了剛毅,他寬厚而微駝的脊背,此刻挺得筆直,他銳利的眼神,直直的望向前方,接著說道:“攻城士兵打光了,督戰士兵上,督戰士兵打光了,後隊再上,今日日落前,勢必拿下濰州城!”
“是!”
眾將士喊一聲,各自去準備。
濰州城,城牆。
李克和黃狂潮立於城牆之上,遠遠的望著前方江南道的兵士,漫山遍野,全部都是江南道兵士的營帳,站在城牆之上,一眼望不到邊。
李克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但他卻從未帶領過如此之巨的軍隊,當年荊楚王朝的統一戰爭,也隻不過有二十萬軍隊,可現在他的麵前,可是有著號稱百萬大軍的江南道的靖王爺。
李克的身後,是忙碌的濰州城兵士,他們正在緊張的布置著一切,滾木巨石在城牆上堆成山,十幾口大油鍋中正汩汩冒著泡,甚至還有幾口煮著清水,清水也在咕嘟咕嘟冒泡,可以想像,等江南道的兵士們攻城之時,這些東西便會成為多麽尖銳的武器。
弓箭手正在將箭矢一支一支放進身後的背簍內,那些打鐵匠連夜趕製出來的鋒利箭矢,在這個陰森森的天氣裏,顯得格外陰寒。
兵士們緊張的盯著南方城牆外的地麵,校尉們用幹淨的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著手中的長劍長刀。
整個濰州城內,顯得極其安靜,沒有一絲聲音傳出來,這些曾在訓練中拚盡全力的兵士們,此刻正在為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做著準備。
這場或許很難贏的戰爭,這場一旦輸掉就會毀掉整座城的戰爭,迎來了黑暗前的最後一抹黎明。
江南道的兵士在接到命令後,迅速做出了反應,陷陣營的一萬步卒手持長槍鐵盾,在黑壓壓的烏雲下緩緩向前,身後是輜重營的攻城車。
此刻,天地之間除了一萬餘兵士整齊的腳步聲和攻城車碾壓過帶著雪花的土地外,再無其他聲音。
濰州城牆之上,兵士們做好最後的準備,在城牆的缺口處架上了弓弩,其餘的兵士們將巨石滾木放在城牆旁,靜靜地等待著江南道前來攻城的兵士。
攻城車緩緩向前,在五十丈之外停下腳步,有人縱馬而出,手中長槍指向濰州城牆之上的李克和黃狂潮,喊道:“先皇駕崩,新帝年幼,太後把持朝政,卻被宦官左右,權臣當道,禍亂朝綱,荊楚王朝內憂外患,今靖王興正義之師,前往京都,為護駕而去,爾等亂臣賊子,難道要阻擋不成?”
李克站在城牆之上,憤怒道:“靖王私自募兵,攪亂江湖,興不義之師,企圖謀反,老臣奉聖上之命,在此阻止亂臣賊子北上,有不服從者,斬立決!”
“老賊李克!今日不開城門,明日定將你這濰州城踏為平地,屠盡你濰州城所有人,為江南道的兵士們,祭旗!”
李克轉身接過一名兵士手中的長弓,在城牆上拈弓拉箭,手一鬆,箭矢唿嘯而去,直奔江南道那名兵士的麵門。
隻是距離太遠,在箭矢即將來到那名兵士麵前時,已經變得軟綿綿沒有絲毫威脅了,但這支箭已經擺明了李克及其濰州城的態度,他是絕對不會開城投降的,隻要他不死,便會抵抗到底。
眼看著箭矢衝著自己麵門而來,來人從容舉起手中長槍,虛空一撩,將箭矢撥掉,然後深深望了一眼濰州城的城牆之上,他的眼神中,有一股戲謔的意味,仿佛這場戰爭,早已經注定了結果。
他撥轉馬頭,緩緩朝著江南道的陣營中走去,迴到陣營,他衝著兵士們輕輕揮了揮手,然後騎馬站在了一旁。
先是陷陣營的一萬兵卒,嗷嗷叫著衝了上去,數十人扛著雲梯衝上前去,喊聲震天,與剛剛安靜的戰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克站在城牆之上,一言不發,看著江南道的兵士距離越來越近,直到江南道的兵士距離城牆外的護城河已不足五十步,李克才下令道:“放箭!”
“嗖嗖嗖!”
無數箭矢如秋日蝗群一般飛向江南道的步卒陣營,漫天遍地的箭矢,甚至將整個天空都遮擋住了,箭矢帶著唿嘯而去的風,將整個戰場籠罩住了。
江南道的兵士立刻舉盾相迎,但即便如此,江南道的兵士們,也在第一波箭矢落地的時候,便死傷數千人。
剩下的人看到鮮血,身上的熱血被點燃,更是興奮,嗷嗷叫著往前衝,迅速補齊了死去人的空缺,雲梯始終被穩穩地抗在江南道兵士們的肩膀上,極速往前。
李克又下了第二道射箭的命令,在命令下達的一瞬間,又是無數支箭洶湧而出,怒海滔天,晴空拍岸。
箭雨將整個江南道的攻城兵士們團團包圍住,他們手中高舉著盾牌,抵擋住了大部分箭矢,但總有些箭矢透過盾牌的縫隙射到了盾牌之下的人身上。
金屬的箭矢很輕易的便穿透了人的血肉之軀,中箭倒地的人被後麵的人踩倒在地,本來活著的人此刻在數萬人的前進中,被踩死在身後。
這便是戰爭的殘酷,江南道的兵士們拚命前衝,終於在死傷無數後,跨過了濰州城的護城河。
雲梯被迅速搭建起來,江南道的兵士們爭先恐後的沿著雲梯往上攀爬,手中短刀散發著異樣的寒意。
“滾木,巨石,熱油,給我通通扔下去!”李克嘶吼著發出這道命令。
城牆之上,濰州城的兵士們緊張卻又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守城的工作,滾木巨石紛紛落下。
城牆之下,擠滿了江南道的兵士,那些滾木巨石在沾上兵士們的身體的一瞬間,便砸的那些兵士們血肉橫飛,沒有人能夠抵擋住巨石滾木的襲擊。
江南道的兵士們企圖用盾牌抵擋住那些巨石滾木,卻無濟於事,盾牌被巨石滾木砸了個稀巴爛,盾牌下的人同樣不能幸免。
終於有兵士爬到了雲梯的中間位置,但濰州城的一鍋熱油倒下來,狠狠的澆在爬在梯子上的兵士們頭上身上。
江南道的兵士顧不得懸在半空中的身子,舉起手,想要用胳膊擋住這熱烈而又滾燙的熱油,但終究無濟於事。
腳下一滑,摔倒在地,順帶著將梯子下邊爬著的兩個兵士砸到了地上。
落到地上的兵士臉上身上被嚴重燒傷,正躺在地上不停的翻滾,企圖用這種方式來緩解一下疼痛,卻越發疼了起來。那人哀嚎著,翻滾著,用盡全身力氣與疼痛做著最後的鬥爭。
有人用手中的長刀在他們被熱油燙的血肉模糊麵目全非的脖子上劃了一刀,那人瞬間便沒有了聲音,這對他來說,何嚐不是一種解脫。
這小插曲過後,江南道的兵士們仍舊紅著眼睛,嗷嗷叫著往上爬,一波接一波的人登上雲梯,試圖爬到城牆上去。
一波又一波的人被巨石滾木砸倒在地,被熱油澆灌著身體,發出淒厲而又痛苦的哀嚎。
不到一刻鍾,濰州城下便躺滿了江南道兵士的屍體,後麵的人幾乎是踩著前麵的人的屍體在前進著。
無數道寒光閃過,那些陷入瘋狂的兵士們。在做著最後的掙紮。
他們有的再也爬不起來,有的在死之前想起了家人,有的來不及想,便咽了氣。
他們都是可憐的人,可又有什麽辦法呢?
攻城車終於趕到,那些巨大的機械裝置,被緩慢而又果斷的推到了濰州城下。
巨大的圓木前麵使用鐵皮包裹著的尖端,數十人推著巨大的攻城車,用盡全身力氣,狠狠的撞向了濰州城的巨大城門。
“轟!”一聲巨響,城門緩緩晃動一下,卻並沒有造成致命傷害。
攻城車在無數人的推動下,緩緩往後倒著,退後到一定距離後,又是一陣前衝,攻城車再次狠狠撞在了濰州城的城門之上。
這次,城門的震動要比前一次大得多。
濰州城內,兵士們正在加固著濰州城的城門,數十名兵士手中抱著巨大的圓木,死死的頂在了門後,巨大的門栓被幾人死死抱住。
“轟!”
又一聲巨響傳來,濰州城外的江南道兵士,已經是第三次撞擊城門,城門搖搖晃晃,從上麵落下來無數灰塵沙土,擊打在那些人的身上。
他們晃晃身體,試圖將掉落到身上的塵土抖掉,卻無濟於事。
他們咬著牙,用力的抵擋著威力巨大的攻城車的衝擊。
城牆之上,李克著急撓頭,黃狂潮早已經親自上陣,將一塊塊巨石狠狠的砸向濰州城的下方。
那些瘋了一般的江南道兵士,一波接著一波往城牆這邊趕來,他們仿佛不怕死一般,麵對著箭雨石陣,絲毫沒有害怕的意味。
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江南道的輝煌。
這便是大將軍趙充國的號召力,一聲令下,沒有一個人退縮,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崇拜。
被崇拜者總有被崇拜者的驕傲,趙充國遠遠的望著這邊的戰況,心中沒有絲毫波瀾,他隻是靜靜望著不斷往上攀爬的兵士們。
一次次被打下來,又一次次爬上去,他嘴角微微一揚,沒錯,這便是他想要的兵士。
無論多難,都要迎頭而上。
大將軍趙充國看到了城內滾滾的濃煙,知道是黑風舍命傳遞出的消息,而且,趙充國已經猜測出,這位江南道排名第一的殺手,此刻很可能已經犧牲。
狼煙便是號角,這是早已經商量好的方式,在遇到危險之時,點燃濰州城中的建築,將狼煙傳出城去。
趙大將軍站在高坡之上,看著城中的烈焰,眼底深處有一絲惋惜流露出來,雖然知道靖王爺的計劃,但此刻,他的心底,卻有一絲隱隱的不安。
他有些不明所以,幹脆不再想其他的,閉上眼,遠處烏沉沉的天空,仿佛要掉到地麵上來一般,雲層壓的極低,雪停了,但這陰沉沉的天氣,卻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濰州城內的高手,顧大千死了,陳琳死了,他們已經沒有人能夠憑著一己之力阻擋江南道的大軍,雖然投石車幾乎全軍覆沒,但攻城車還在,雖然先頭五萬騎兵部隊所剩無幾,但後馳援的五萬騎兵已經在最快的速度內編入了前軍。
而且這支騎兵要更有經驗,戰鬥力更強,隻是這種攻城戰,對於騎兵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但此刻,雖然戰鬥經曆了好幾天,趙充國這邊也有數萬軍隊折損在了裏麵,但江南道軍隊眾多,並未傷到元氣。
何況對於趙充國來說,這種程度的傷亡仍然在可控範圍之內,因為這些江南道的兵士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上戰場,所以他們需要磨練,需要經曆實戰的檢驗,不然的話,他們很難得到成長。
況且,死去的江南道兵卒們,並不是王爺的嫡係部隊,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對江南道有著一些意見,忠誠度不高。
這是他所需要的,打造一支能打勝仗,能打硬仗,忠心耿耿的鋼鐵之師,而不是一支毫無戰鬥力,遇到強敵便如一盤散沙的三流軍隊。
江南道的所有兵士,都十分佩服這位大將軍,大將軍名聲在外,是成名已久的名將,經曆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他用兵奇詭,變化多端。
但這場與濰州城騎兵的對衝之戰,算不上勝利,反而可以說是大敗,但沒有人去責怪他,沒有人去質疑他,這便是在整個江南道,大將軍趙充國的影響力。
可以說除了靖王爺,在江南道百萬大軍中,趙充國的影響力最大。
所以,無數兵士對他言聽計從,即便折損了五萬騎兵,仍然沒有人懷疑大將軍能夠帶領自己取得勝利。
這便是軍中信仰。
此刻,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軍,佝僂著背站在緩坡上,右手緊緊握著掛在腰間的長刀,他的目光堅毅,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殺意,練兵的目的達到了,這次,他要動真格了。
“傳令下去!”
“中軍步兵,陷陣營一萬步卒做前隊,為攻城士兵,輜重營將所有攻城車推上前線,給我狠狠的撞門。後隊長槍營一萬步卒為督戰士兵,畏縮不前者,斬!擾亂軍心者,斬!臨陣逃脫者,斬!”
趙充國眼神中充滿了剛毅,他寬厚而微駝的脊背,此刻挺得筆直,他銳利的眼神,直直的望向前方,接著說道:“攻城士兵打光了,督戰士兵上,督戰士兵打光了,後隊再上,今日日落前,勢必拿下濰州城!”
“是!”
眾將士喊一聲,各自去準備。
濰州城,城牆。
李克和黃狂潮立於城牆之上,遠遠的望著前方江南道的兵士,漫山遍野,全部都是江南道兵士的營帳,站在城牆之上,一眼望不到邊。
李克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但他卻從未帶領過如此之巨的軍隊,當年荊楚王朝的統一戰爭,也隻不過有二十萬軍隊,可現在他的麵前,可是有著號稱百萬大軍的江南道的靖王爺。
李克的身後,是忙碌的濰州城兵士,他們正在緊張的布置著一切,滾木巨石在城牆上堆成山,十幾口大油鍋中正汩汩冒著泡,甚至還有幾口煮著清水,清水也在咕嘟咕嘟冒泡,可以想像,等江南道的兵士們攻城之時,這些東西便會成為多麽尖銳的武器。
弓箭手正在將箭矢一支一支放進身後的背簍內,那些打鐵匠連夜趕製出來的鋒利箭矢,在這個陰森森的天氣裏,顯得格外陰寒。
兵士們緊張的盯著南方城牆外的地麵,校尉們用幹淨的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著手中的長劍長刀。
整個濰州城內,顯得極其安靜,沒有一絲聲音傳出來,這些曾在訓練中拚盡全力的兵士們,此刻正在為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做著準備。
這場或許很難贏的戰爭,這場一旦輸掉就會毀掉整座城的戰爭,迎來了黑暗前的最後一抹黎明。
江南道的兵士在接到命令後,迅速做出了反應,陷陣營的一萬步卒手持長槍鐵盾,在黑壓壓的烏雲下緩緩向前,身後是輜重營的攻城車。
此刻,天地之間除了一萬餘兵士整齊的腳步聲和攻城車碾壓過帶著雪花的土地外,再無其他聲音。
濰州城牆之上,兵士們做好最後的準備,在城牆的缺口處架上了弓弩,其餘的兵士們將巨石滾木放在城牆旁,靜靜地等待著江南道前來攻城的兵士。
攻城車緩緩向前,在五十丈之外停下腳步,有人縱馬而出,手中長槍指向濰州城牆之上的李克和黃狂潮,喊道:“先皇駕崩,新帝年幼,太後把持朝政,卻被宦官左右,權臣當道,禍亂朝綱,荊楚王朝內憂外患,今靖王興正義之師,前往京都,為護駕而去,爾等亂臣賊子,難道要阻擋不成?”
李克站在城牆之上,憤怒道:“靖王私自募兵,攪亂江湖,興不義之師,企圖謀反,老臣奉聖上之命,在此阻止亂臣賊子北上,有不服從者,斬立決!”
“老賊李克!今日不開城門,明日定將你這濰州城踏為平地,屠盡你濰州城所有人,為江南道的兵士們,祭旗!”
李克轉身接過一名兵士手中的長弓,在城牆上拈弓拉箭,手一鬆,箭矢唿嘯而去,直奔江南道那名兵士的麵門。
隻是距離太遠,在箭矢即將來到那名兵士麵前時,已經變得軟綿綿沒有絲毫威脅了,但這支箭已經擺明了李克及其濰州城的態度,他是絕對不會開城投降的,隻要他不死,便會抵抗到底。
眼看著箭矢衝著自己麵門而來,來人從容舉起手中長槍,虛空一撩,將箭矢撥掉,然後深深望了一眼濰州城的城牆之上,他的眼神中,有一股戲謔的意味,仿佛這場戰爭,早已經注定了結果。
他撥轉馬頭,緩緩朝著江南道的陣營中走去,迴到陣營,他衝著兵士們輕輕揮了揮手,然後騎馬站在了一旁。
先是陷陣營的一萬兵卒,嗷嗷叫著衝了上去,數十人扛著雲梯衝上前去,喊聲震天,與剛剛安靜的戰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克站在城牆之上,一言不發,看著江南道的兵士距離越來越近,直到江南道的兵士距離城牆外的護城河已不足五十步,李克才下令道:“放箭!”
“嗖嗖嗖!”
無數箭矢如秋日蝗群一般飛向江南道的步卒陣營,漫天遍地的箭矢,甚至將整個天空都遮擋住了,箭矢帶著唿嘯而去的風,將整個戰場籠罩住了。
江南道的兵士立刻舉盾相迎,但即便如此,江南道的兵士們,也在第一波箭矢落地的時候,便死傷數千人。
剩下的人看到鮮血,身上的熱血被點燃,更是興奮,嗷嗷叫著往前衝,迅速補齊了死去人的空缺,雲梯始終被穩穩地抗在江南道兵士們的肩膀上,極速往前。
李克又下了第二道射箭的命令,在命令下達的一瞬間,又是無數支箭洶湧而出,怒海滔天,晴空拍岸。
箭雨將整個江南道的攻城兵士們團團包圍住,他們手中高舉著盾牌,抵擋住了大部分箭矢,但總有些箭矢透過盾牌的縫隙射到了盾牌之下的人身上。
金屬的箭矢很輕易的便穿透了人的血肉之軀,中箭倒地的人被後麵的人踩倒在地,本來活著的人此刻在數萬人的前進中,被踩死在身後。
這便是戰爭的殘酷,江南道的兵士們拚命前衝,終於在死傷無數後,跨過了濰州城的護城河。
雲梯被迅速搭建起來,江南道的兵士們爭先恐後的沿著雲梯往上攀爬,手中短刀散發著異樣的寒意。
“滾木,巨石,熱油,給我通通扔下去!”李克嘶吼著發出這道命令。
城牆之上,濰州城的兵士們緊張卻又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守城的工作,滾木巨石紛紛落下。
城牆之下,擠滿了江南道的兵士,那些滾木巨石在沾上兵士們的身體的一瞬間,便砸的那些兵士們血肉橫飛,沒有人能夠抵擋住巨石滾木的襲擊。
江南道的兵士們企圖用盾牌抵擋住那些巨石滾木,卻無濟於事,盾牌被巨石滾木砸了個稀巴爛,盾牌下的人同樣不能幸免。
終於有兵士爬到了雲梯的中間位置,但濰州城的一鍋熱油倒下來,狠狠的澆在爬在梯子上的兵士們頭上身上。
江南道的兵士顧不得懸在半空中的身子,舉起手,想要用胳膊擋住這熱烈而又滾燙的熱油,但終究無濟於事。
腳下一滑,摔倒在地,順帶著將梯子下邊爬著的兩個兵士砸到了地上。
落到地上的兵士臉上身上被嚴重燒傷,正躺在地上不停的翻滾,企圖用這種方式來緩解一下疼痛,卻越發疼了起來。那人哀嚎著,翻滾著,用盡全身力氣與疼痛做著最後的鬥爭。
有人用手中的長刀在他們被熱油燙的血肉模糊麵目全非的脖子上劃了一刀,那人瞬間便沒有了聲音,這對他來說,何嚐不是一種解脫。
這小插曲過後,江南道的兵士們仍舊紅著眼睛,嗷嗷叫著往上爬,一波接一波的人登上雲梯,試圖爬到城牆上去。
一波又一波的人被巨石滾木砸倒在地,被熱油澆灌著身體,發出淒厲而又痛苦的哀嚎。
不到一刻鍾,濰州城下便躺滿了江南道兵士的屍體,後麵的人幾乎是踩著前麵的人的屍體在前進著。
無數道寒光閃過,那些陷入瘋狂的兵士們。在做著最後的掙紮。
他們有的再也爬不起來,有的在死之前想起了家人,有的來不及想,便咽了氣。
他們都是可憐的人,可又有什麽辦法呢?
攻城車終於趕到,那些巨大的機械裝置,被緩慢而又果斷的推到了濰州城下。
巨大的圓木前麵使用鐵皮包裹著的尖端,數十人推著巨大的攻城車,用盡全身力氣,狠狠的撞向了濰州城的巨大城門。
“轟!”一聲巨響,城門緩緩晃動一下,卻並沒有造成致命傷害。
攻城車在無數人的推動下,緩緩往後倒著,退後到一定距離後,又是一陣前衝,攻城車再次狠狠撞在了濰州城的城門之上。
這次,城門的震動要比前一次大得多。
濰州城內,兵士們正在加固著濰州城的城門,數十名兵士手中抱著巨大的圓木,死死的頂在了門後,巨大的門栓被幾人死死抱住。
“轟!”
又一聲巨響傳來,濰州城外的江南道兵士,已經是第三次撞擊城門,城門搖搖晃晃,從上麵落下來無數灰塵沙土,擊打在那些人的身上。
他們晃晃身體,試圖將掉落到身上的塵土抖掉,卻無濟於事。
他們咬著牙,用力的抵擋著威力巨大的攻城車的衝擊。
城牆之上,李克著急撓頭,黃狂潮早已經親自上陣,將一塊塊巨石狠狠的砸向濰州城的下方。
那些瘋了一般的江南道兵士,一波接著一波往城牆這邊趕來,他們仿佛不怕死一般,麵對著箭雨石陣,絲毫沒有害怕的意味。
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江南道的輝煌。
這便是大將軍趙充國的號召力,一聲令下,沒有一個人退縮,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崇拜。
被崇拜者總有被崇拜者的驕傲,趙充國遠遠的望著這邊的戰況,心中沒有絲毫波瀾,他隻是靜靜望著不斷往上攀爬的兵士們。
一次次被打下來,又一次次爬上去,他嘴角微微一揚,沒錯,這便是他想要的兵士。
無論多難,都要迎頭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