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趙高和李斯
係統:我讓你生子,沒讓你爭霸 作者:北海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名麵白無須,雌雄莫辨,身穿宦官服侍的少年弓著腰小快步走過來。
他的態度謙恭而不諂媚,帶著一絲書生氣。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見到他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秀氣的公子。
“趙高,這事就交給你了。”秦王政的姿態很放鬆,顯然對趙高很放心。
許多魚的眸光微閃,阿政都不曾吩咐送給哪些大臣,是已有慣例,還是趙高深諳帝心?
“這便是趙高?蔡郎君的兒子如何了?”許多魚笑眯眯叫住趙高。
趙高溫柔笑道:“蔡小郎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如今正在跟著稷下學宮的李斯學習。”
許多魚的小尾指微微蜷縮,李斯?趙高和李斯這麽早就開始有交集了?要不要……
“蔡澤是多魚的左膀右臂,你要好好照顧他的獨子。至於李斯,寡人不會虧待他。”秦王政初登基,急需培養自己的勢力,交情頗深的李斯正是好人選。
“喏!”趙高恭敬地迴道。
“趙高跟李斯很熟?”許多魚一邊吃著年糕,一邊漫不經心地問。
趙高麵不改色:“同為大王效力,有過幾麵之緣。”
許多魚上下打量趙高,突然冒出來一句:“河西之戰那年,是你帶我去別院的?”
趙高心裏一凜,唿吸微窒:“迴稟大人,是小人。”
許多魚不再說話,慢悠悠地給年糕蓋章,有阿政刻的字,也有自己畫的日月星河。
見趙高退下,嬴政用食指輕點許多魚的鼻尖,寵溺道:“調皮。”
瞧她把趙高嚇的,估麽著今晚趙高一夜難眠了。
許多魚笑嘻嘻,心中卻在左右為難。
曆史上趙高和李斯是秦二世而亡的催化劑,是反派人物,但那都是在秦始皇死後才發生的事。
目前這個階段,趙高是秦王政的貼身秘書,李斯是嬴政的左臂右膀。
自己若是非要處置他們,且不說會傷了同阿政的情分,更是打鼠忌器,擔心影響阿政攬權,畢竟還有一個呂不韋和趙太後在旁虎視眈眈。
“恰好時間尚早,我們一同去稷下學宮。你也許多沒見過荀子了,順便看看李斯。”秦王政命人簡裝出行。
許多魚暗歎,阿政這是為李斯說話呢,他希望自己去見見李斯。
罷了,先去看看。
秦王政還未正式登基,專用的出行馬車還未製作好,他便隨意挑了一輛最低調的。
前段時間滅族太多人,難免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
當低調的馬車停留在稷下學宮門口,第一個上來迎接的是笑容迎麵的李斯。
李斯:“拜見大王,拜見許郡尉。”
秦王政微微頷首,直接走進學宮。
許多魚亦溫和地同李斯打招唿:“許久不見。”
李斯深知許多魚在秦王政心中的地位,自然是不敢怠慢,麵上是受寵若驚之色:“承蒙大人掛念。”
三人坐到稷下學宮的會客區,等著出門訪友的荀子歸來。
李斯殷勤地為二人煮茶,他竟還記得許多魚隻愛喝清茶。
“韓非現在如何了?”一進學宮,秦王政就想起同李斯交好的韓非。
許多魚:“整日忙忙碌碌,為大秦鞠躬盡瘁。”
李斯噗嗤笑出聲,打趣道:“他不再惦記韓國了?”
“惦記呢。他打算在秦國滅韓之後,為韓國王室說幾句好話。”
秦王政開心大笑:“看他如此識時務,屆時允他多說幾句。”
李斯裝作苦惱模樣:“萬一他提出讓韓國自治?”
許多魚不著聲色地瞥一眼李斯,他是了解韓非的。在韓非沒到巴蜀前,韓非確實可能提出這個建議。
但韓非在道巴蜀之後,隨著地位和爵位的提升,他的態度自然是發生了改變。
許多魚:“韓非又不傻,韓國地處交通要道,曾經繁盛過,如何同邊地相比?”
秦王政裝作什麽都沒聽到,全神貫注地喝著茶。
李斯沒再爭論什麽,自己的目的既然已達到,何必再惹許多魚不快?
夏日多蚊蟲,李斯從案幾上的一個小暗格裏拿出幾根艾條。
艾條被點燃後,一股股青煙冉冉上升,獨特的艾草香氣彌漫開來。那些惱人的蚊蟲亦沒了蹤跡。
見許多魚的視線在小暗格和艾條上掃過,李斯連忙解釋:“這個案幾是相裏衷特意為荀子做的,頗有巧思。艾條是宮裏醫者所製,先王所贈。”
秦王政拿起竹簡的手微頓,在關懷臣子,收買人心方麵,自己確實想得沒有先王周到。
很快,秦王政就被竹簡吸引了全部心神。
許多魚湊過去一看,竹簡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一手大篆,真是漂亮。
其次,是竹簡裏的內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據。
“這是何人所寫?”許多魚對竹簡的主人產生了興趣。放在荀子案幾上的竹簡,大概率是學宮裏的學子。
嘖嘖,生源不一樣,師資不一樣,教出來的學生差距是有些大。
若是巴蜀郡的學宮,能教出這麽一個學生,自己必定是要委以重任的。
秦王政滿意地放下竹簡,開口道:“是李斯。”
許多魚惋惜,竟然是他啊。
每個帝王都有自己的用人方式,有的喜歡用人唯親,有的喜歡重用忠心之人,有的則喜歡有才之士。
秦王政就屬於最後一種,他寧可用有才能的野心家,也不願意用忠心的庸才。
李斯就是這樣一個明晃晃的,汲汲追求利益的無道德之輩!
秦王政最喜歡這樣的人,隻要自己能給他榮華富貴,他就是最忠心,最能幹的弘股之臣!
“你的水平可以做客卿了。”秦王政輕聲道。
李斯興奮不已,秦王政能當眾說這番話,就是在變相的承諾會給自己官職!這不正是自己遠赴秦國的畢生追求嗎?!
李斯起身,對秦王政躬身作揖,擲地有聲:“小人願為大王效力!”
許多魚覺得自己身處曆史長河中,改變曆史,又在見證曆史。
李斯不愧是秦王政的左右手,他整篇竹簡都是在以秦朝一統六國為基礎!
他提出了記載在曆史書上的策略: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
李斯隻是一個普通士人,曾經當過楚國最低等的小吏。他進步如此之大,可見在學宮裏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書同文,這一事便交給你負責。”秦王政覺得李斯的字寫得挺好的,便讓他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統一。
以後秦國每攻占一國,就將標準推行到當地!
“多謝大王!臣定當竭盡全力!”李斯激動得渾身顫抖,自己終於要進入到鹹陽政治中心了!
就在此時,一個人的聲音就像一盆冷水,澆得自己透心涼。
許多魚提議:“篆字在民間書寫比較麻煩。我聽聞,下杜有人名程邈,他一直在搜羅民間字體,欲化繁為簡,化圓為方。阿政,你何不如把他召過來,專心於此事。若能成功,其字可用於民間。”1
許多魚提出此事,是有一點點不想讓李斯獨占鼇頭的小心思,更多的是為了讓書同文少走彎路。
秦王政認同地點頭:“多魚考慮得周全。李斯,書同文,要正字形,正用字,正用語。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所能為。你許是要花費多年時間在此事上,你可願意?”
李斯勉強一笑,秦王政這是在點自己呢,既然一個人幹不完,多一個程邈不算什麽,並不會分薄自己的功績。
“小人願意!”李斯雀躍道,心裏卻不比最初的欣喜。
明眼人都能看出許多魚對自己有意見,可是,為何?
明明兩人交集甚少,而許多魚不是那種無理取鬧之人。莫非是韓非在許多魚麵前說了什麽?
秦王政能願意提點一句李斯,已是看在他提出統一文字,車軌,度量衡和貨幣十分有用的麵子上。
曆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花了整整十年才作完這一切。
現在每打下一塊土地,就慢慢推行一點統一策略,民眾應該更容易接受一些。
至於統一度量衡,這是偉大的創舉。
歐洲的統一度量衡工作開始得非常晚,直到1875年,法國邀請美國俄國德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簽訂《米製公約》,規定了米是南極到北極穿過巴黎經線的兩千萬分之一!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操作,足足比西方早了2000年!
後世有人認為中國的理科發展是落後於西方的,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
《卜辭》中記載,商代人們已經學會用一,二,三,四,五,劉六,期,八,九,十,百,千,萬來記載十萬內的任何數字。此外,還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
中國在商周時期有了四則運算,到春秋時期出現了正整數的“九九歌”,並且出現嚴格的十進位製籌算計蜀,以空代表0。
作為文科生的許多魚,對此沒有更好的優化建議,便從自己管理巴蜀的實際經驗出發:“推行度量衡的時候,可以先給一段過渡期。那就是規定換算比例。”
這可是許多魚的經驗之談!
隨著巴蜀匯聚八方來商,總有一些從六國第一次來巴蜀的行商,不知道巴蜀推行的度量衡和錢幣製度。
為了方便這些外來行商進行交易,許多魚就規定了換算比例。
待他們多往返幾次,便會主動采用巴蜀的度量衡工具,這樣更加方便便捷。
李斯驚詫地抬起頭,原來統一度量衡之事,許多魚竟然早就在巴蜀實施了?!
秦王政眼裏是藏不住的歡喜:“多魚,你快跟我說說,你是如何治理巴蜀的?”
許多魚當然不會瞞著阿政,除了對商會一事一筆帶過,其餘的都詳細講了自己的初心,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的,效果如何……
這一番話,不僅讓秦王政收獲頗豐,更是讓李斯聽得如癡如醉。
原來商人這麽有用!
原來法律可以這樣使用!
原來經濟可以這樣玩!
秦王政:“所以你是用刺激消費的辦法,促進錢幣的流通。”
許多魚心有餘悸:“這是後期的操作。在已經出現錢荒苗頭的時候,我是利用商會去其餘六國以物換錢幣。用錢幣購買貨物,比以物易物便宜一成。他們自然是願意的。”
秦王政若有所思地點頭:“相當於你把風險轉嫁給了六國。”
許多魚諄諄善誘道:“對!阿政,你要引以為戒。我隻是一個巴蜀郡,出了問題,我能從六國吸血。你日後氣吞宇內,六國盡數是你國土,若是出了問題,我們隻能不斷往外擴展。”
李斯的表情也跟著嚴峻起來:“匈奴有牛羊戰馬,但亦缺少錢幣。”
“對!所以,我們要做好防範!”許多魚既驕傲又擔心。
驕傲中華文明的先進,又擔心想吸血,其他地方偏偏還沒產血。
可恨自己上學時,沒背下世界礦產分布圖。
許多魚的話為秦王政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錢荒對大秦是威脅,對其餘六國不也是如此?
武力征服是征服,先用經濟之策使敵人虛弱,不是更好嗎?
就像長平之戰,秦國對趙國使用離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任用趙括為將,最後趙國慘敗。
“多魚,你可真是別具心裁。”秦王政情不自禁地握住許多魚的手。
李斯心服誠服:“大人文治武功雙絕!小人三生有幸,能聆聽您的教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許多魚謙虛道:“過讚了,我這都是從失敗中汲取的經驗教訓。”
“紙上談兵容易,身體踐行難。多魚,不必妄自菲薄。”秦王政是自信飛揚的性子。
他認為有功的人,就該受到天下讚譽,不必自謙。
三人的這一番密談,直接談到日落西山,秦王政不得不迴宮,但荀子還沒歸來。
“荀子到底去找哪位好友了?”許多魚好奇問道。
自從荀子提出來的守孝之策被先王駁迴後,他就不愛往外跑,總在學宮裏窩著。
李斯站在門口,踮起腳往門外張望,擔憂不已:“夫子並未告訴我去哪。這麽晚還未歸來,莫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這話一說,許多魚也忍不住擔憂起來。
他的態度謙恭而不諂媚,帶著一絲書生氣。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見到他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秀氣的公子。
“趙高,這事就交給你了。”秦王政的姿態很放鬆,顯然對趙高很放心。
許多魚的眸光微閃,阿政都不曾吩咐送給哪些大臣,是已有慣例,還是趙高深諳帝心?
“這便是趙高?蔡郎君的兒子如何了?”許多魚笑眯眯叫住趙高。
趙高溫柔笑道:“蔡小郎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如今正在跟著稷下學宮的李斯學習。”
許多魚的小尾指微微蜷縮,李斯?趙高和李斯這麽早就開始有交集了?要不要……
“蔡澤是多魚的左膀右臂,你要好好照顧他的獨子。至於李斯,寡人不會虧待他。”秦王政初登基,急需培養自己的勢力,交情頗深的李斯正是好人選。
“喏!”趙高恭敬地迴道。
“趙高跟李斯很熟?”許多魚一邊吃著年糕,一邊漫不經心地問。
趙高麵不改色:“同為大王效力,有過幾麵之緣。”
許多魚上下打量趙高,突然冒出來一句:“河西之戰那年,是你帶我去別院的?”
趙高心裏一凜,唿吸微窒:“迴稟大人,是小人。”
許多魚不再說話,慢悠悠地給年糕蓋章,有阿政刻的字,也有自己畫的日月星河。
見趙高退下,嬴政用食指輕點許多魚的鼻尖,寵溺道:“調皮。”
瞧她把趙高嚇的,估麽著今晚趙高一夜難眠了。
許多魚笑嘻嘻,心中卻在左右為難。
曆史上趙高和李斯是秦二世而亡的催化劑,是反派人物,但那都是在秦始皇死後才發生的事。
目前這個階段,趙高是秦王政的貼身秘書,李斯是嬴政的左臂右膀。
自己若是非要處置他們,且不說會傷了同阿政的情分,更是打鼠忌器,擔心影響阿政攬權,畢竟還有一個呂不韋和趙太後在旁虎視眈眈。
“恰好時間尚早,我們一同去稷下學宮。你也許多沒見過荀子了,順便看看李斯。”秦王政命人簡裝出行。
許多魚暗歎,阿政這是為李斯說話呢,他希望自己去見見李斯。
罷了,先去看看。
秦王政還未正式登基,專用的出行馬車還未製作好,他便隨意挑了一輛最低調的。
前段時間滅族太多人,難免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
當低調的馬車停留在稷下學宮門口,第一個上來迎接的是笑容迎麵的李斯。
李斯:“拜見大王,拜見許郡尉。”
秦王政微微頷首,直接走進學宮。
許多魚亦溫和地同李斯打招唿:“許久不見。”
李斯深知許多魚在秦王政心中的地位,自然是不敢怠慢,麵上是受寵若驚之色:“承蒙大人掛念。”
三人坐到稷下學宮的會客區,等著出門訪友的荀子歸來。
李斯殷勤地為二人煮茶,他竟還記得許多魚隻愛喝清茶。
“韓非現在如何了?”一進學宮,秦王政就想起同李斯交好的韓非。
許多魚:“整日忙忙碌碌,為大秦鞠躬盡瘁。”
李斯噗嗤笑出聲,打趣道:“他不再惦記韓國了?”
“惦記呢。他打算在秦國滅韓之後,為韓國王室說幾句好話。”
秦王政開心大笑:“看他如此識時務,屆時允他多說幾句。”
李斯裝作苦惱模樣:“萬一他提出讓韓國自治?”
許多魚不著聲色地瞥一眼李斯,他是了解韓非的。在韓非沒到巴蜀前,韓非確實可能提出這個建議。
但韓非在道巴蜀之後,隨著地位和爵位的提升,他的態度自然是發生了改變。
許多魚:“韓非又不傻,韓國地處交通要道,曾經繁盛過,如何同邊地相比?”
秦王政裝作什麽都沒聽到,全神貫注地喝著茶。
李斯沒再爭論什麽,自己的目的既然已達到,何必再惹許多魚不快?
夏日多蚊蟲,李斯從案幾上的一個小暗格裏拿出幾根艾條。
艾條被點燃後,一股股青煙冉冉上升,獨特的艾草香氣彌漫開來。那些惱人的蚊蟲亦沒了蹤跡。
見許多魚的視線在小暗格和艾條上掃過,李斯連忙解釋:“這個案幾是相裏衷特意為荀子做的,頗有巧思。艾條是宮裏醫者所製,先王所贈。”
秦王政拿起竹簡的手微頓,在關懷臣子,收買人心方麵,自己確實想得沒有先王周到。
很快,秦王政就被竹簡吸引了全部心神。
許多魚湊過去一看,竹簡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一手大篆,真是漂亮。
其次,是竹簡裏的內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據。
“這是何人所寫?”許多魚對竹簡的主人產生了興趣。放在荀子案幾上的竹簡,大概率是學宮裏的學子。
嘖嘖,生源不一樣,師資不一樣,教出來的學生差距是有些大。
若是巴蜀郡的學宮,能教出這麽一個學生,自己必定是要委以重任的。
秦王政滿意地放下竹簡,開口道:“是李斯。”
許多魚惋惜,竟然是他啊。
每個帝王都有自己的用人方式,有的喜歡用人唯親,有的喜歡重用忠心之人,有的則喜歡有才之士。
秦王政就屬於最後一種,他寧可用有才能的野心家,也不願意用忠心的庸才。
李斯就是這樣一個明晃晃的,汲汲追求利益的無道德之輩!
秦王政最喜歡這樣的人,隻要自己能給他榮華富貴,他就是最忠心,最能幹的弘股之臣!
“你的水平可以做客卿了。”秦王政輕聲道。
李斯興奮不已,秦王政能當眾說這番話,就是在變相的承諾會給自己官職!這不正是自己遠赴秦國的畢生追求嗎?!
李斯起身,對秦王政躬身作揖,擲地有聲:“小人願為大王效力!”
許多魚覺得自己身處曆史長河中,改變曆史,又在見證曆史。
李斯不愧是秦王政的左右手,他整篇竹簡都是在以秦朝一統六國為基礎!
他提出了記載在曆史書上的策略: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
李斯隻是一個普通士人,曾經當過楚國最低等的小吏。他進步如此之大,可見在學宮裏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書同文,這一事便交給你負責。”秦王政覺得李斯的字寫得挺好的,便讓他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統一。
以後秦國每攻占一國,就將標準推行到當地!
“多謝大王!臣定當竭盡全力!”李斯激動得渾身顫抖,自己終於要進入到鹹陽政治中心了!
就在此時,一個人的聲音就像一盆冷水,澆得自己透心涼。
許多魚提議:“篆字在民間書寫比較麻煩。我聽聞,下杜有人名程邈,他一直在搜羅民間字體,欲化繁為簡,化圓為方。阿政,你何不如把他召過來,專心於此事。若能成功,其字可用於民間。”1
許多魚提出此事,是有一點點不想讓李斯獨占鼇頭的小心思,更多的是為了讓書同文少走彎路。
秦王政認同地點頭:“多魚考慮得周全。李斯,書同文,要正字形,正用字,正用語。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所能為。你許是要花費多年時間在此事上,你可願意?”
李斯勉強一笑,秦王政這是在點自己呢,既然一個人幹不完,多一個程邈不算什麽,並不會分薄自己的功績。
“小人願意!”李斯雀躍道,心裏卻不比最初的欣喜。
明眼人都能看出許多魚對自己有意見,可是,為何?
明明兩人交集甚少,而許多魚不是那種無理取鬧之人。莫非是韓非在許多魚麵前說了什麽?
秦王政能願意提點一句李斯,已是看在他提出統一文字,車軌,度量衡和貨幣十分有用的麵子上。
曆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花了整整十年才作完這一切。
現在每打下一塊土地,就慢慢推行一點統一策略,民眾應該更容易接受一些。
至於統一度量衡,這是偉大的創舉。
歐洲的統一度量衡工作開始得非常晚,直到1875年,法國邀請美國俄國德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簽訂《米製公約》,規定了米是南極到北極穿過巴黎經線的兩千萬分之一!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操作,足足比西方早了2000年!
後世有人認為中國的理科發展是落後於西方的,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
《卜辭》中記載,商代人們已經學會用一,二,三,四,五,劉六,期,八,九,十,百,千,萬來記載十萬內的任何數字。此外,還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
中國在商周時期有了四則運算,到春秋時期出現了正整數的“九九歌”,並且出現嚴格的十進位製籌算計蜀,以空代表0。
作為文科生的許多魚,對此沒有更好的優化建議,便從自己管理巴蜀的實際經驗出發:“推行度量衡的時候,可以先給一段過渡期。那就是規定換算比例。”
這可是許多魚的經驗之談!
隨著巴蜀匯聚八方來商,總有一些從六國第一次來巴蜀的行商,不知道巴蜀推行的度量衡和錢幣製度。
為了方便這些外來行商進行交易,許多魚就規定了換算比例。
待他們多往返幾次,便會主動采用巴蜀的度量衡工具,這樣更加方便便捷。
李斯驚詫地抬起頭,原來統一度量衡之事,許多魚竟然早就在巴蜀實施了?!
秦王政眼裏是藏不住的歡喜:“多魚,你快跟我說說,你是如何治理巴蜀的?”
許多魚當然不會瞞著阿政,除了對商會一事一筆帶過,其餘的都詳細講了自己的初心,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的,效果如何……
這一番話,不僅讓秦王政收獲頗豐,更是讓李斯聽得如癡如醉。
原來商人這麽有用!
原來法律可以這樣使用!
原來經濟可以這樣玩!
秦王政:“所以你是用刺激消費的辦法,促進錢幣的流通。”
許多魚心有餘悸:“這是後期的操作。在已經出現錢荒苗頭的時候,我是利用商會去其餘六國以物換錢幣。用錢幣購買貨物,比以物易物便宜一成。他們自然是願意的。”
秦王政若有所思地點頭:“相當於你把風險轉嫁給了六國。”
許多魚諄諄善誘道:“對!阿政,你要引以為戒。我隻是一個巴蜀郡,出了問題,我能從六國吸血。你日後氣吞宇內,六國盡數是你國土,若是出了問題,我們隻能不斷往外擴展。”
李斯的表情也跟著嚴峻起來:“匈奴有牛羊戰馬,但亦缺少錢幣。”
“對!所以,我們要做好防範!”許多魚既驕傲又擔心。
驕傲中華文明的先進,又擔心想吸血,其他地方偏偏還沒產血。
可恨自己上學時,沒背下世界礦產分布圖。
許多魚的話為秦王政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錢荒對大秦是威脅,對其餘六國不也是如此?
武力征服是征服,先用經濟之策使敵人虛弱,不是更好嗎?
就像長平之戰,秦國對趙國使用離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任用趙括為將,最後趙國慘敗。
“多魚,你可真是別具心裁。”秦王政情不自禁地握住許多魚的手。
李斯心服誠服:“大人文治武功雙絕!小人三生有幸,能聆聽您的教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許多魚謙虛道:“過讚了,我這都是從失敗中汲取的經驗教訓。”
“紙上談兵容易,身體踐行難。多魚,不必妄自菲薄。”秦王政是自信飛揚的性子。
他認為有功的人,就該受到天下讚譽,不必自謙。
三人的這一番密談,直接談到日落西山,秦王政不得不迴宮,但荀子還沒歸來。
“荀子到底去找哪位好友了?”許多魚好奇問道。
自從荀子提出來的守孝之策被先王駁迴後,他就不愛往外跑,總在學宮裏窩著。
李斯站在門口,踮起腳往門外張望,擔憂不已:“夫子並未告訴我去哪。這麽晚還未歸來,莫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這話一說,許多魚也忍不住擔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