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朧月這孩子,那可真是天生聰穎,心有百竅,實打實的遺傳了熹貴妃的秉性。


    又因著一直在敬貴妃身邊教養,潛移默化之中就將這位娘娘不顯山不露水的功夫學了個十成十。


    說起來敬貴妃初入王府之時,年紀尚輕,身份低微,隻是一個格格。雖然五官清秀,長相卻屬於端莊和氣一類的女子,一顰一笑皆是貞靜之態。


    這種樣貌,怎麽著都算不上是出挑的,平時也最容易被忽略遺忘。


    因此,從表麵上來看,她的聰慧和美麗從來都是不顯眼的。


    在後宮眾多妃嬪之中,隻有她的身上,一直帶著家常的那種隨和與親切,極有大家閨秀的氣質。


    實際上,她表現出來的不出挑也不平庸,端雅大方,平和從容,不過都是加持在自己身上的保護色而已。


    她雖然端莊溫婉,卻性格淡薄。


    雖然品性善良,卻算得上胸有謀略。


    自從進了皇子府邸的那一天開始,她就再也沒有奢望過愛情這種東西。


    少女慕愛,本是人之常情。


    敬妃卻想的很通透,她母家實力一般,父親隻是齊洲知府。


    自己又沒有華妃那般豔麗的容貌,不得寵,若想自保,便隻能假裝“無用”。


    這一裝,就裝了許多年,從皇子府邸一直裝到了宮裏。


    雍正登基之後,她在宮裏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了。


    華妃憑借盛寵,一直壓製著她,齊妃有三阿哥傍身,就連曹貴人,都有一個溫宜公主作為依靠。


    除此之外,還有數不盡的新人前仆後繼,更有像沈眉莊、甄嬛一樣的後來居上者。


    隻有她,無子無女又無寵,怎麽看都沒有任何晉升的可能。


    後來勉強升到妃位,也隻不過是雍正順手提拔上來,作為一顆棋子用來製衡華妃罷了。


    所以,她隻能選擇隱忍,不爭寵、不鬧事,一直老老實實的。


    偏她本性善良,在宮裏無論誰落難她都會出言勸諫,從不耍陰謀詭計,前期甚至沒有主動害過任何人。


    起初,她也渴望過有一天能夠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她甚至更希望自己能生一個公主,而不是皇子。


    因為皇子雖然好,卻不是她能護住的。她很有自知之明,從來不敢小瞧這後宮女人的心思。


    但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平白成了皇上轄製他人的犧牲品,以至於連生育能力都喪失了。


    早期在王府,華妃是側福晉,她是華妃房中的格格,避子湯藥就一直沒有斷過。


    後來進了宮,還是要在年世蘭手底下討生活。


    因著年家掌握兵權,皇上心中不安,為了防止年家的勢力越來越大,便和太後一起想出了一個以絕後患的法子。


    他們親自尋人精心配置了歡宜香,宮裏獨一份,專門賞賜給年世蘭,以示恩寵。


    歡宜香這種東西,其中的主要成分是麝香,放在屋裏燃燒之後,香味極濃,傳播性很強。


    常年使用會損傷身體的肌理,使女子無法生育。


    年世蘭不知道這種東西對人體有多大的傷害,她隻以為皇帝雖後宮佳麗眾多,卻獨寵於她,所以日日夜夜都點著。


    年世蘭用此香一直用了數年之久,因此就連敬妃都跟著遭殃。


    在知道真相的時候,敬妃的心就已經徹底涼了。


    她心底對皇上僅存的那點子情誼,也徹底破碎。


    所以,後來的她果斷選擇明哲保身,坐山觀虎鬥。


    她依舊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出手助人,畢竟風水輪流轉,多結善緣總歸是好的,卻從不願意出頭。


    華妃的刁難、羞辱,皇後的算計、利用,她都可以一笑置之。


    因為她早就看透了這些什麽情啊愛啊,一旦牽扯到權勢地位,不過都是虛假表象。


    帝王之愛,從來都是如同水月鏡花,當真的人,消失的最快。


    直到甄嬛出宮前把朧月交給她撫養,她的人生,才重新有了亮光。


    就連冷冰冰的宮牆,也重新有了溫度。


    她像是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朧月。


    以至於熹貴妃迴宮之後,明知道皇後是在利用她,還是不惜違背自己一貫的原則去害甄嬛,揭穿了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一事。


    但是她敢作敢當,不想一直受製於皇後。便選擇在熹貴妃生下龍鳳胎榮耀加身之時,直接孤身上門把一切事情和盤托出,所幸最終兩人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自那之後,她算是徹底跟甄嬛綁在了同一條船上。


    所以,後來的她才一反常態,不再隱忍。在滴血驗親、扳倒安陵容、甄嬛小產嫁禍皇後三件事中放開手腳,力求全力擊殺皇後。


    而自從想開了之後,她就不再抵觸甄嬛和朧月接觸。


    先是在朧月麵前絲毫不遮掩甄嬛才是她親生母親的事實,然後時不時講一講甄嬛當年懷孕時所受的苦,有意識的培養增進母女兩人之間的感情。


    她想的很通透,在這個宮裏,多一個得寵的人來保護朧月,她才能更好的長大。


    而她和甄嬛之間,從接過朧月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命運共同體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這半輩子,受了不少磋磨和苦難,於是便想方設法的想讓朧月過得好。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


    在這個宮裏,隻有受寵的公主,才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因此,敬貴妃時不時就會帶著朧月去雍正麵前刷存在感。


    為的,就是勾起帝王心裏對自己血脈相關孩子的情感。


    一個深諳製衡之道的帝王,不會光明正大的寵愛哪一個皇子,卻可以對自己的女兒好一些。


    因為在他們的心裏,說到底女子是不涉及權力更迭的。


    除了要討皇上的歡心,四書五經、經史文集更是一點都不能落下。


    敬貴妃深知“女子無才便是德”就是一個謬論,隻有掌握知識的女人,才能掌握話語權。


    對此,熹貴妃也很是讚同。


    至於刺繡這些瑣碎功夫,兩人都覺得可以懂,但是不必深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