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我以前空閑時寫的小作文,也不是正文,抱歉。


    今天突然想到榆錢兒,小時候的這個季節,已經可以采來做窩窩頭吃了。


    那個時候,曾祖母每年都會做。榆錢曾經是幫她渡過困難時期的食物,有它在,就有安心的感覺。


    她的院子裏,有一顆大榆樹,很有些年頭,我總喜歡在樹下玩。


    後來,樹被砍掉了。


    隻剩下一截木樁子,光禿禿的裸露在地表上。


    木樁下麵是它經年發達的根部,因為挖掘的價值不大,幸存了下來。


    起初,我總是很不習慣,站在熟悉的位置,頭頂卻不再是蔥鬱綠葉。


    有時抬頭看,陽光刺的眼睛生疼。


    許多年過去了,木樁已經在經年累月中慢慢腐朽,歸於塵土。


    長大後的很多年裏,我再也沒見過榆樹,也沒吃過榆錢窩窩。


    但是,我好像還記得它的味道。


    她說,不過是被寄放在親戚家養了大半年,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都這麽多年過去了,姐姐怎麽還在“記恨”。


    沒有被放棄過的人,真好啊。


    其實,我也想問自己,一提到這件事,怎麽你還是想哭?怎麽還是委屈一如當日?怎麽還是過不去?


    甚至,變得如此敏感?


    難道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她不知道,直到很多年後的今天,我依然清楚的記得,六歲時寄人籬下的點點滴滴。


    記得早上起來家裏沒有人時的害怕,沒有早飯吃的饑餓;


    記得做噩夢半夜醒來,渾身冷汗,親戚就在身邊卻不敢發出一點動靜,睜眼到天亮時的無措;


    記得考試滿分卻無人分享、無人誇獎時的失落;


    記得親戚夫妻吵架,自己成為出氣筒時的委屈;


    記得時時看人臉色,事事小心翼翼的謹小慎微;


    ……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種日子,沒經曆過的人永遠都不會懂。


    黛玉是父母雙亡,迫不得已寄人籬下。她應該想不到,在二十一世紀,有人父母雙全,竟也和她有相同遭遇。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也許不是“記恨”,隻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自己曾經被“放棄”、被“流放”過的事實。


    有一點點像《唐山大地震》電影中的小女孩方登,親耳聽到母親說,救弟弟,一瞬間心如死灰。


    我知道他們有苦衷,我也知道生活很難,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清楚的明白自己不再是他們的優先選擇,而是可被選擇、可被取舍、甚至是可被放棄。


    信任一旦被打碎,就再也恢複不到當初的樣子。家庭也是如此。


    好像從那個時候開始,冥冥中有一種感覺,他們三個是一家人,隻有我,被排除在外。


    這種感覺,即使是後來他們迴來了,我迴到了自己家,時不時也能感覺得到。


    不安感從何而來,就從這裏。


    有一段時間我像是走進了死胡同,常常會想,如果真的有一天,要父母做選擇,他們會選擇我嗎?


    我不敢肯定。


    但是,應該有更大可能會選弟弟。


    也是那個時候,我對弟弟的敵意愈發強烈。


    年幼的我不敢怪父母,隻能怪比我更弱小的他。


    如果不是他,他們不會在我六歲時離家出走,把我扔給親戚。


    如果沒有他,我不會在童年時就體會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因為他,父母不再隻是我的父母,我還要背負姐姐的責任。


    可是這一切,又真的能怪他嗎?


    如果他能選擇,會願意出生在這個家嗎?


    這個問題,我沒有問過他,所以無法替他迴答。


    時至今日,我也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釋懷過去。


    無非是,我長大了,不再執著於既定的事實。,不再是那個無能無力的幼年孩童。


    我知道自己要往前看,成年人的安全感隻能靠自己給予。


    我想好好的養一養自己,做一迴自己的父母。


    在我小的時候,能接觸到的所有家庭都不怎麽富裕。父親在外麵打工,母親在家裏照顧孩子是普遍現象。


    幾乎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都是缺失的。


    這就造成,母親的參與度太高。


    因此,母親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母親對孩子的態度,會影響他們最初性格的形成。


    同一件事情,放到姐姐身上,會被大加斥責;放到弟弟身上,就是輕輕揭過,淡淡的歸因為他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你會蒸饅頭嗎?不會的話,將來會被婆家嫌棄的哦。


    你這麽懶,將來到了別人家,可得勤快點兒。


    姐姐洗衣服,要洗全家人的,才算不自私。


    弟弟洗衣服,隻洗自己的,就是好棒棒哦。


    好吃的讓給弟弟吃,好玩的讓給弟弟玩。


    弟弟犯了錯卻怪姐姐沒看好,什麽都怪姐姐,姐姐真是倒了八輩子黴,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


    有任何衝突都怪姐姐不懂事,他小得讓著他。


    不斷的給姐姐灌輸,將來工作掙錢了,要幫襯弟弟,要對弟弟好,


    弟弟結婚,姐姐要出大頭……


    諸如此類,我見過太多了,從一開始的憤怒、無力,到現在,選擇逃離。


    我當然知道父母養兩個三個孩子不容易,我也知道他們工作很辛苦,我隻是憤怒,為什麽要將自己的無能化為刺向女孩子的利刃,割開她的心,摧毀她對於親情的妄念。


    對女孩嚴苛,對男孩優容。


    長此以往,姐姐終究會明白,這個家,不是她的家。弟弟也會明白,這個家,無論他怎麽樣,都會是他的。


    所以,女孩子能怎麽辦呢?


    沒有退路,隻能克製、隱忍、察言觀色,努力抓住一切可以變好的機會,用盡全力向上生長,隻為了走出去,離開這裏。


    而男孩,不能說選擇了躺平,但是至少,沒有拿出全部氣力。


    其實重男輕女毒害的隻是女孩嗎?不,慣子如殺子,那些被偏愛的男孩,他們本來可以有更好的人生,卻沉溺在母親的偏愛裏,碌碌無為,甚至一事無成。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一切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結果。


    你以為到這裏就結束了嗎?


    沒有,走出來隻是人生的開始,往後餘生,風風雨雨,都是一個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