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隱從來都不畏懼衰老。


    人之所以畏懼衰老,往往是因為害怕死亡,害怕力不從心,害怕消失。


    在這一點上,李隱從來不怕。


    她這個人,能活著的時候,就會盡力好好活,等真到了該死的時候,也不會恐懼。


    一個人如果連死亡都不怕,那就沒有什麽東西,能再成為她的枷鎖。


    這世間萬物,皆為助力。


    隻是有些東西,可能現在的她,還沒有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罷了。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摸索。


    在這條路上,隻要本人不放棄,就沒有什麽東西,能夠打垮她。


    從古至今,炎黃子孫,向來都是不畏懼挑戰的。


    我們有陳勝最初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此一言震動天下,拉開了反秦的帷幕。


    我們有楚南公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我們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


    我們有白居易縱有狂風拔地起,我亦乘風破萬裏的雄心。


    也有我願隻身撼昆侖的氣魄,更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爽。


    我們腳下走過的路,是無數前輩曾經走過的。


    我們看到的太陽和風景,多年以前,他們也同樣欣賞過。


    所以,倘若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踏雪至山巔。


    若是命中無此運,孤身亦可登昆侖。


    有出生,就會有死亡。


    沒有誰能長生不老,但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無悔的一生。


    生命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的可塑性很強。


    有時候隻需要一縷陽光,一滴清泉,就能改變原本的軌跡。


    有些事情,沒有那麽難的。


    李隱和元澈兩人在這裏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


    她是他的朋友、師父、母親,但她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


    他們之間,是平等的。


    隻有平等的關係,才是能長久發展下去的。


    所有的動亂根本,就是因為不平等。


    這是封建帝王世界無法改變的一個基礎,就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舟,最初也是行駛在水麵上的。


    李隱小的時候聽過一句話,天子代天牧民,百官替天子牧民。


    當時她覺得,用到牧這個字,古代真的是不把人當人看啊!


    但是到了後來,她稍大一點,經過了數次教學製度的變更改革,才變得沉默。


    那個時候,她突然明白了,底層人們可以憤怒,但是沒有身份地位,你的憤怒,不值一提。


    所以,為什麽很多普通人會變的麻木,大概也就找到了原因。


    對底層人民來說,無法掌握自身的感覺,從古至今,不曾變過。


    所以當她變成了玉隱之後,有些時候甚至覺得和上輩子相比,現在受到的束縛更少一些。


    這個世界雖然危險,但是能夠決定她命運的人,反而少了很多。


    就連天子,都不再是無法接觸的存在。


    所以她才有信心,想要試著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在她看來,就算經曆再多次的分分合合,炎黃子孫內鬥的再厲害,那也是關起門來自家人的事。


    一旦牽扯到列強,那就是屈辱,是不甘,是不能容忍。


    這是本質的不同,我們可以有很多個民族,可以換不同的天子,但是,不能成為殖民地,不能做別人的奴隸。


    想讓我們屈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就為了這一點,也要拚上一拚。


    難道,還非要等到人家打到家門口了,才知道反抗嗎?


    既然戰爭無可避免,那為什麽占盡先機的不能是我們?


    難道要讓無數前輩付出過的血淚,再重演一遍嗎?


    李隱很明白,如果她沒選擇這條路,而是遮遮掩掩的混日子,很大可能會平安順遂的度過這一生。


    她會有數不盡的財富,吃不完的美食。


    會有一個孝順的兒子,她這一生,始終淩駕於大多數人之上。


    這或許,是很多人羨慕向往的生活。


    就算是她的兒子元澈,也能平安順遂的生活。


    因為這個王朝,才剛剛發展到中前期。


    距離漫長的下坡路,還有很久。


    她完全沒必要這樣的,但是她卻過不去自己內心的那一關。


    就好像上天送她來到這裏,是帶有使命的。


    不做些什麽,就像白來了一趟。


    她一直都是有反骨的。


    上輩子不顧一切的想要逃離,現在,不顧一切的想要改變。


    都很難,但還是要做。


    冬天很閑,玉隱很多時間都在室內,她接著寫書。


    迴憶著上輩子學到過的各種知識,然後用時下人能理解的話語,分門別類的默寫下來。


    實在有一些超越現實的東西,她都用簡體字寫了出來,這樣,即使被發現,也看不出深意。


    寫完之後,這些東西她收藏的很好,都放在書房的一個大箱子裏。


    平時書房有著專門負責的下人,閑雜人等一般都是進不去的。


    當然,如果是像夏刈那種血滴子的人員,肯定是攔不住的。


    玉隱當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她選擇了簡體,其中還摻雜了一些漢語拚音。


    這樣,就算被發現了,除了她自己,誰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麽東西。


    即使雍正詢問,她也有很大的空間為自己開脫。


    她不知道過去了好幾年,雍正還會不會注意到這個曾經是他心頭大患的十七弟的王府,但是事先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她寫的時候沒有避諱李星辰和元澈,這兩人在王府裏向來是百無禁忌的。


    他們跟著看了一些,很快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看玉隱忙著書寫,兩人也就沒有多問,反而是各自挑了一些別的書去看。


    玉隱一寫起來就忘記了時間,沒辦法,她記得的東西太多,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曆史、天文,哪一點不記錄都覺得虧。


    因此經常到了飯點也無知無覺,這個時候,元澈就會過來提醒,然後三個人一起去吃飯。


    入冬之後,積雲姑姑就不再出來了。


    她年紀大了些,身體不好,玉隱就吩咐人在她的院子裏單獨弄了一個小廚房,省的大冷天老人吃不上一口熱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