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矯枉過正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麵的事情急不來,還得徐徐圖之。
這是一場博弈,關鍵就在於誰先鬆手。
雍正始終下不了決定,他已經很久沒有在一件事情上這般猶豫了。
甄嬛的話言猶在耳,他為數不多的父女之情,在朧月和靈犀這裏十分旺盛。
此事雖然蘇培盛全程參與了,也知道皇上因何煩心,但是卻不敢多說一句。
別的事情還好,牽扯到阿哥公主,他一個奴才,實在是不配啊!
此刻他恨不得在地上找條縫,鑽進去躲著不出來,隻求皇上看不到他就行了。
雍正拿著奏折的手已經半天沒翻頁了,蘇培盛愈發小心。
他索性將奏折扔在麵前的桌子上,實在是心煩的看不下去。
“蘇培盛,你覺得朕該答應靈犀嗎?”
皇上的聲音很平靜,和以往一樣。
但是聽在蘇培盛的耳朵裏,這真是要了命了。
怕什麽來什麽,盡管蘇公公已經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卻還是被捉住了。
他一個站不穩就地跪下,說話聲都有些磕磕巴巴的。
“皇上,奴才,奴才哪知道這些啊!”
“得了吧,你什麽不知道,你就是不願意說。
朕恕你無罪,你盡管說便是。”
“奴才遵旨。
皇上,奴才是孤兒,打小進宮,跟在您身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
您為天下百姓憂心甚多,如今,也該為您自己考慮考慮了。
您是最好的皇上,也是最好的父親。”
蘇培盛很清楚,如果雍正心裏沒有那個意思,早就一口迴絕了。
哪還能等到現在?
皇上需要的,隻不過是一個正當的借口。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再是孤家寡人,人心都是肉做的。
有些時候,感情,是不受人為控製的。
“最好的父親嗎?”
雍正重複了蘇培盛最後的幾個字,漸漸想明白了。
無論是別人再怎麽詬病他矯詔也好,心狠手辣也好,他自問做皇上是問心無愧的。
因為皇阿瑪留下來的詔書上,寫的就是傳位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
自登基之後,他幾乎將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朝政上。
日日勤政,執法嚴厲,作風強硬,懲治貪汙,為了大清的天下,他付出了所有。
他可以很自信的說,他對得起天下萬民。
但是,卻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孩子。
大阿哥弘暉,不到三歲,就發燒夭折了。
而當時的他,正在陪伴懷有身孕的純元。
一切的罪孽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沒了弘暉,烏拉那拉氏宜修就徹底變了性子。
她害了純元的孩子還不夠,還害了後宮中無數的嬰兒。
已出生的,未出生的,阿哥、公主,都是他的孩子啊!
卻在他毫無察覺的時候,一個接一個的死去。
在他放任宜修執掌後宮的那麽多年裏,後宮之中,血跡斑斑。
還有年世蘭的孩子,是他動手除掉的。
端妃,隻不過是給他當了替罪羊。
或許就是因為他的罪孽太深,所以上天要懲罰他,最後隻有四個阿哥長大成人。
年歲最大的弘曆,還是他曾經犯過的錯誤,一度不得喜愛。
或許是命中注定,這孩子無人在意,竟是一路順風順水的長大了。
此前雖然有綠豆湯事件,陰差陽錯也有人替他擋了一劫。
足可見,這孩子命硬得很。
但是他與自己,敬重有餘而親近不足。
和皇阿瑪相比,於子嗣上,他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想當初,他們前前後後一共有二十四個兄弟,其中有好幾個,都得過皇阿瑪的親自教導。
特別是太子,皇阿瑪對他可以算得上是溺愛了。
太子被廢之後,皇阿瑪有一段時間都不太能接受,他怨天怨地怨大臣。
其實,最該負責任的就是他自己。
是他的一再縱容,過分溺愛,才讓太子養成了驕縱、奢侈、剛愎的性情。
因著前車之鑒,雍正登基之後,就沒有立太子,而是采取了密詔傳位。
並且,對自己的孩子嚴格要求。
其中難免有些矯枉過正的地方,從而造成了如今這副局麵。
除了弘曕,竟是沒有別的阿哥敢主動親近他。
雍正雖然喜歡弘曕,但是對他的要求卻並未放鬆過。
好在這個孩子自己也很勤奮,學習上都還不錯。
朧月和靈犀的出現,大大填補了雍正子女情感上的空白。
這兩個女兒,從小就不怕他,而且願意與他親近。
特別是靈犀,仗著自己的聰明機智,總能逗得他哈哈大笑,讓他放鬆下來。
雍正的一生,從未體驗過這種純粹的血脈親情。
他小的時候,養在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的名下。
皇額娘沒有子女,對他關愛有加、嗬護備至,但是,畢竟不是他的親生母親。
因此,兩人雖然相親相愛,但是始終好像有一道隔閡存在。
後來,皇額娘病逝,他迴到了額娘身邊。
此時,他的額娘,德妃烏雅氏膝下已經又有了一個兒子老十四。
雍正和她之間,隻是禮節性的尊重,並沒有多少親近感。
老十四從小聰明過人,很得先帝喜愛。
老祖宗的規矩,宮裏的阿哥,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就要出宮建府,自立門戶。
但是一直到老十四成親之後,皇阿瑪還把他留在宮中,讓他作陪。
雍正一貫不是能討人歡心的性子,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好像就成了沒有額娘的孩子。
隻能謹小慎微,韜光養晦,試圖揣摩皇阿瑪的心思。
那種日子,太苦了。
他都不願意迴憶。
還好如今有弘曕、朧月、靈犀在,他也能享受到何為天倫之樂。
自己的孩子,他不看顧著,還能指望誰呢?
甄嬛說的有些道理,靈犀隻是一個公主,她的身份比阿哥簡單許多。
因此即使出格一點,有他們罩著,誰又能說些什麽呢?
一個好的帝王,他已經做到了。
現在,他想成為一個好的父親。
蘇培盛領了皇上的口諭之後,就立刻準備去靈犀公主的住處傳話了。
走出大殿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已經冒了一層冷汗。
秋風一吹,涼颼颼的。
這是一場博弈,關鍵就在於誰先鬆手。
雍正始終下不了決定,他已經很久沒有在一件事情上這般猶豫了。
甄嬛的話言猶在耳,他為數不多的父女之情,在朧月和靈犀這裏十分旺盛。
此事雖然蘇培盛全程參與了,也知道皇上因何煩心,但是卻不敢多說一句。
別的事情還好,牽扯到阿哥公主,他一個奴才,實在是不配啊!
此刻他恨不得在地上找條縫,鑽進去躲著不出來,隻求皇上看不到他就行了。
雍正拿著奏折的手已經半天沒翻頁了,蘇培盛愈發小心。
他索性將奏折扔在麵前的桌子上,實在是心煩的看不下去。
“蘇培盛,你覺得朕該答應靈犀嗎?”
皇上的聲音很平靜,和以往一樣。
但是聽在蘇培盛的耳朵裏,這真是要了命了。
怕什麽來什麽,盡管蘇公公已經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卻還是被捉住了。
他一個站不穩就地跪下,說話聲都有些磕磕巴巴的。
“皇上,奴才,奴才哪知道這些啊!”
“得了吧,你什麽不知道,你就是不願意說。
朕恕你無罪,你盡管說便是。”
“奴才遵旨。
皇上,奴才是孤兒,打小進宮,跟在您身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
您為天下百姓憂心甚多,如今,也該為您自己考慮考慮了。
您是最好的皇上,也是最好的父親。”
蘇培盛很清楚,如果雍正心裏沒有那個意思,早就一口迴絕了。
哪還能等到現在?
皇上需要的,隻不過是一個正當的借口。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再是孤家寡人,人心都是肉做的。
有些時候,感情,是不受人為控製的。
“最好的父親嗎?”
雍正重複了蘇培盛最後的幾個字,漸漸想明白了。
無論是別人再怎麽詬病他矯詔也好,心狠手辣也好,他自問做皇上是問心無愧的。
因為皇阿瑪留下來的詔書上,寫的就是傳位於雍親王皇四子胤禛。
自登基之後,他幾乎將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朝政上。
日日勤政,執法嚴厲,作風強硬,懲治貪汙,為了大清的天下,他付出了所有。
他可以很自信的說,他對得起天下萬民。
但是,卻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孩子。
大阿哥弘暉,不到三歲,就發燒夭折了。
而當時的他,正在陪伴懷有身孕的純元。
一切的罪孽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沒了弘暉,烏拉那拉氏宜修就徹底變了性子。
她害了純元的孩子還不夠,還害了後宮中無數的嬰兒。
已出生的,未出生的,阿哥、公主,都是他的孩子啊!
卻在他毫無察覺的時候,一個接一個的死去。
在他放任宜修執掌後宮的那麽多年裏,後宮之中,血跡斑斑。
還有年世蘭的孩子,是他動手除掉的。
端妃,隻不過是給他當了替罪羊。
或許就是因為他的罪孽太深,所以上天要懲罰他,最後隻有四個阿哥長大成人。
年歲最大的弘曆,還是他曾經犯過的錯誤,一度不得喜愛。
或許是命中注定,這孩子無人在意,竟是一路順風順水的長大了。
此前雖然有綠豆湯事件,陰差陽錯也有人替他擋了一劫。
足可見,這孩子命硬得很。
但是他與自己,敬重有餘而親近不足。
和皇阿瑪相比,於子嗣上,他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想當初,他們前前後後一共有二十四個兄弟,其中有好幾個,都得過皇阿瑪的親自教導。
特別是太子,皇阿瑪對他可以算得上是溺愛了。
太子被廢之後,皇阿瑪有一段時間都不太能接受,他怨天怨地怨大臣。
其實,最該負責任的就是他自己。
是他的一再縱容,過分溺愛,才讓太子養成了驕縱、奢侈、剛愎的性情。
因著前車之鑒,雍正登基之後,就沒有立太子,而是采取了密詔傳位。
並且,對自己的孩子嚴格要求。
其中難免有些矯枉過正的地方,從而造成了如今這副局麵。
除了弘曕,竟是沒有別的阿哥敢主動親近他。
雍正雖然喜歡弘曕,但是對他的要求卻並未放鬆過。
好在這個孩子自己也很勤奮,學習上都還不錯。
朧月和靈犀的出現,大大填補了雍正子女情感上的空白。
這兩個女兒,從小就不怕他,而且願意與他親近。
特別是靈犀,仗著自己的聰明機智,總能逗得他哈哈大笑,讓他放鬆下來。
雍正的一生,從未體驗過這種純粹的血脈親情。
他小的時候,養在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的名下。
皇額娘沒有子女,對他關愛有加、嗬護備至,但是,畢竟不是他的親生母親。
因此,兩人雖然相親相愛,但是始終好像有一道隔閡存在。
後來,皇額娘病逝,他迴到了額娘身邊。
此時,他的額娘,德妃烏雅氏膝下已經又有了一個兒子老十四。
雍正和她之間,隻是禮節性的尊重,並沒有多少親近感。
老十四從小聰明過人,很得先帝喜愛。
老祖宗的規矩,宮裏的阿哥,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就要出宮建府,自立門戶。
但是一直到老十四成親之後,皇阿瑪還把他留在宮中,讓他作陪。
雍正一貫不是能討人歡心的性子,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好像就成了沒有額娘的孩子。
隻能謹小慎微,韜光養晦,試圖揣摩皇阿瑪的心思。
那種日子,太苦了。
他都不願意迴憶。
還好如今有弘曕、朧月、靈犀在,他也能享受到何為天倫之樂。
自己的孩子,他不看顧著,還能指望誰呢?
甄嬛說的有些道理,靈犀隻是一個公主,她的身份比阿哥簡單許多。
因此即使出格一點,有他們罩著,誰又能說些什麽呢?
一個好的帝王,他已經做到了。
現在,他想成為一個好的父親。
蘇培盛領了皇上的口諭之後,就立刻準備去靈犀公主的住處傳話了。
走出大殿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已經冒了一層冷汗。
秋風一吹,涼颼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