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和弘曕上了三天學,就繼續盯著修路去了。


    這次用的時間少了一些,不到一個半月,就修好了。


    最後結束的那一天,陛下親臨,百官到場。


    城裏的百姓紛紛出來圍觀,一時之間,道路兩旁聚集了很多人。


    雍正親自賜名,這條路以後就叫康莊大道。


    屆時寶親王提起立碑留名一事,直接獲得了陛下的應允。


    事後,弘曆請了京城裏最有名的雕刻師傅,選了一塊上好的紅色係花崗石。


    然後又在靠近圓明園的這一邊選了一個好位置,碑文內容是弘曆和範時紀還有海壽三人一同協商確定的,定下來之後也呈給皇上看過。


    其中包括動工開始日期,完成日期,出資人員,施工人員,還有整件事情的簡介。


    石碑落成之日,工部所有的人都圍著它看,裏三層外三層的。


    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名字,有一天居然也能被刻在石碑上,受世人瞻仰,甚至說不定還可以傳承後世。


    在此之前,工人,從未獲得過此等殊榮。


    眾人站在石碑跟前,找到自己的名字,想伸手去摸一下,但是伸到一半又縮迴來了。


    這是新的,不能摸,摸壞了就不好了。


    雖然知道花崗岩是非常堅硬的石頭,但是他們還是忍住了上手的衝動。


    隻是就那麽站著,看了很久很久,都不願意離開。


    從今天開始,左鄰右舍再問起官職,他們就可以坦坦蕩蕩的告訴對方,自己是工部的。


    也可以放言,“城外的康莊大道知道不,就是陛下賜名的那條水泥路,是我參與修的。


    這條路的碑文上,還能找到我的名字呢,這也是陛下過目過的。”


    而那些當初出資的官員家眷,也都十分興奮。


    當她們踏上這條水泥路的時候,心中居然升起了一股與有榮焉的感覺。


    畢竟,能修成腳下踩著的這條路,她們也算有一份功勞。


    富察氏的感觸最深,這麽多年以來,她第一次覺得,自己終於參與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以往的那些事情,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賢良的妻子,並不是非她不可。


    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換了別人,一樣也能做到。


    或許她在這些方麵做的不錯,但是,始終沒有自我的成就感。


    這件事不同,眾人一起集資,是她說動的。


    工人的飲食,是她參與提供的。


    雖然她在石碑上,隻有一個出資者的名字,但是她自己知道,在她的心裏,有什麽東西,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


    見識了外麵世界的精彩,她好像已經不想再當那個深宅大院裏的貴婦了。


    她想要做一些別的事情,她想走出來。


    甚至,她開始覺得,為什麽不能呢?


    正式通車之前,寶親王、六貝勒、海壽和範時紀曾一起協商。


    為了駕車的安全考慮,他們最終初步商議出來一係列的規定。


    《大清交通細則》第一版成功問世,其中包括以水泥路中間為界,分左右兩邊為一來一去兩個車道。


    因為此次的路是先修了一半然後又修了一半,所以在整條路的最中央有一條貫通的窄縫。


    當初留下縫隙一方麵是考慮到熱脹冷縮,這是範時紀他們改造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


    雖然這種變化並不明顯,但是確實存在。


    除此之外,他們修一段長度就會注意切一條縫隙出來,因為如果不切成一段一段的,會容易發生崩裂。


    另一方麵也是考慮到每段路基的沉降,這樣便於後期的維修和保養。


    如果是整塊的,有損壞的時候難免會影響其他路段。


    現在正好可以用來區分車道。


    行人靠路邊,馬車要注意遠離行人,但是不能過界。


    夜間行車前後都要留一盞燈籠,要注意控製車速。


    如果馬車撞到了行人,雙方可以當場協商解決辦法。


    協商不出結果的時候,可以告官,由官差到場判斷案情,然後一同協商。


    ······


    這些細則,弘曆一一整理記錄下來,形成書麵文字,寫成奏折呈給了皇上。


    雍正在上朝的時候拿出來讓百官商討,最後稍加改動,就明文規定頒布了下去。


    這條路修好以後,住在城內的官員上早朝就方便許多了。


    他們再也不用大半夜的就早起,然後一路搖搖晃晃,顛的生不如死才來到圓明園。


    如今上朝的路上,一路暢通,馬車跑的很快也很平穩。


    多鋪一床被子,他們甚至還能在馬車上小憩一會兒。


    集資時第二天沒來的官員家眷,如今可後悔死了。


    現在她們已經快成了京城貴婦圈裏的笑話。


    就連那些沒被邀請的官員家屬,出席宴會活動的時候都會拿她們出來調笑。


    有些人說她們鼠目寸光,沒眼力見兒。


    人家堂堂阿哥福晉,哦,現在已經是寶親王福晉了。都親自下帖子邀請她們去,機會都遞到眼跟前了,愣是沒抓住。


    有些人說成天守著那些個銀錢,像個守財奴似的,有什麽用啊!


    該出手時不出手,多好的揚名機會,硬生生給錯過了。


    要是當時得到邀請的是自己,肯定不會錯過。


    總之說什麽的都有,都陰陽怪氣的替她們惋惜。


    整的這些夫人都不敢出門社交了。


    其實,她們當中,有一些屬實冤的很。


    當時並不是她不想出錢,而是家裏的老爺不讓出錢。


    她掌握不了財政大權,隻能作罷。


    事到如今,說什麽都為時晚矣。


    最讓人生氣的是,這些老爺當差迴來,還要往家裏撒氣。


    他們在衙門裏也被同僚們笑話的抬不起頭來,迴府之後,不覺得是自己當時摳門,隻覺得是自己的夫人沒有眼光。


    夫妻之間免不了又是一番爭吵。


    而那些碑上有名的夫人,麵上十分有光。


    最近經常出門參加宴會,感覺自己的腰杆都比以往直了許多。


    別人看她們的目光裏,充斥著豔羨。


    雖然有些不開眼的,會拿出資多少來嚼舌頭。


    往往遇到這種情況,她們就會借用富察氏當初說的話來堵住這些人的嘴。


    甚至還會舉出田文鏡夫人的例子,讓那些人啞口無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