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月轉瞬即逝。
在這兩個月當中,弘曆和弘曕無論刮風下雨,每天都親臨現場,海壽不敢推諉,也全程陪著。
雨天的時候,即使修路不能正常進行,他們也會在旁邊看顧著剩下的材料,防止被雨水打濕。
水泥的日常保存需要放在幹燥處,通風最好,盡可能不要受潮。
因為水泥一旦吸收到潮氣,活性會降低甚至結塊,結塊之後就不能使用了。
他們還要把剛鋪好的地方用油布蓋起來,否則會被雨水衝壞。
下雨的時候工匠們不能上工,就可以在家裏休息。
本來休息是好事,但是這樣就吃不到免費的飯菜了,心中不免有些惋惜。
施工的時候吃慣了,突然在家裏吃還挺不習慣的。
畢竟家裏的飯菜沒有施工現場的好,也不能敞開了吃。
但怎麽說也是自己家,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君子不忘本。
中間修到一半的時候,兩位工部侍郎終於遲鈍的反應過來,好像有什麽事情不太對頭。
但是,他們此時卻發現,自己已經出不去家門了。
弘曕專門派了侍衛在這兩人門口輪番站崗,一旦他們想出來,就以兩位大人身體不好為由,勸說他們迴家休息。
無論他們怎麽說,就是不肯放人出門。
甚至連進出府上的人員,都要查問一番。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終於明白過來,自己這是徹底被排擠在外了。
兩人十分恐慌。
他們本想直接去陛下麵前告狀,奈何連自己家門都出不了,隻能想方設法的向外界傳遞消息。
但是,一切遞出去的消息都好像泥牛入海一般,全部沒有迴音。
一直在家裏待了兩個月,兩人都快憋瘋了。
他們無比後悔,當初怎麽就貪圖一時的享樂,結果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隻是事已至此,多說無用,隻能垂死掙紮。
修繕完成的時候,剛好趕上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雍正下令,當晚在圓明園平湖秋月處舉行家宴,眾人一同賞月。
平湖秋月位於福海北岸,西鄰廓然大公,北靠四宜書屋,東接雙峰插雲和藏密樓。
此處是雍正登基之後建成的,頗得他的喜愛。
正殿為三間大殿,簷下懸掛著雍正禦書“平湖秋月”匾。
正殿北麵建有敞廳三間,外簷掛乾隆禦筆“花嶼蘭皋”匾。
西北角有遊廊與流水音亭相連接,殿前有臨水敞廳三間。
臨水敞廳緊臨水麵,取自“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意境。
坐在敞廳內,可以直接欣賞到福海西岸與東岸的美麗景色,這裏也是去暑納涼的好地方。
此次家宴,玉隱也接到了邀請。
當晚,她與元澈一同到場。
同在現場的還有恆親王夫妻,怡親王夫妻,莊親王夫妻,以及慎郡王夫妻。
玉嬈如今已經顯懷,此次皇上舉行家宴,他們不得不到場。
隻是路途艱難,允禧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妻子受罪。
便先私下裏找四阿哥打聽過,他們的路修的如何了,能否使用。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允禧特意去請求雍正,拿到了一次使用權。
他知道自己這麽做有些出格了,或許會被都察院禦史參一本。
但是,他沒有別的辦法。
為了自己的妻子,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雍正之所以答應,一方麵是看在玉嬈的麵子上,另一方麵也是想借機看看弘曆這路,到底修的如何。
如今,整條水泥路上,都還覆蓋著麻袋。
經過兩個月的時間,路麵已經徹底硬化,麻袋也變幹了。
隻是還未曾揭下,因此,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下麵究竟是什麽樣子。
弘曆和範時紀商量之後,決定將這個懸念一直保留到最後。
允禧府上的馬車上去之後,直接走在麻袋上麵,一路平緩,幾乎沒有任何顛簸。
到了圓明園,玉嬈沒有任何不適。
允禧很滿意,覺得自己這錢花的值了。
因著是家宴,幾個親王都是王爺、福晉、世子的組合。
端皇貴妃、熹貴妃、敬貴妃坐在靠近主位的地方,所有的阿哥和格格們也都來了。
大殿之內,乍一看真像是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很有氛圍,實則內部暗流湧動。
“皇上駕到。”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嗓音,最後入場的是姍姍來遲的雍正,身旁還跟著寧嬪葉瀾依。
殿內眾人齊刷刷下跪請安行禮。
“都起來吧,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禮。”
雍正走到主位上坐下來,葉瀾依轉身剛想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卻被雍正一把拉住了手。
“你坐這兒,離朕近一些。”
皇上指了指旁邊的位子,那本來是甄嬛坐的地方。
眾人起身,看到這一幕,不約而同的看向熹貴妃,想看她如何應對。
甄嬛不急不緩,走到了葉瀾依的位置上坐下。
“皇上喜歡,妹妹就坐那兒吧,正好我離這邊也近一些。”
雍正笑容滿麵的開口。
“熹貴妃一向如此善解人意,朕就喜歡你這一點。”
甄嬛笑了笑,“能得皇上喜歡,是臣妾的榮幸。”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被化解於無形之中。
眾人各自落座,雍正一聲令下,晚宴開始。
葉瀾依一走進來,玉隱就被她吸引住了。
她一身琵琶襟大鑲大滾銀枝綠葉衣裙,膚色是亮烈健康的麥色,在其他後妃一片雪白的襯托下,顯得尤為不同。
再看她的五官,長眉輕揚入鬢,眼角微微飛起,如同貓眼寶石的眼睛格外明亮,其中有丹鳳眼的嫵媚,更帶著野性不馴的氣息。
玉隱以前看書,書上讚美有人的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銀裏養著兩丸黑水銀,那時她隻覺得作者是誇張。
直到今日,她在這凡塵俗世居然真的看到了這樣的眼睛,冰冷濯然,如寒光四射。
古人誠不欺我!!!
她雙唇緊抿,笑意清冷疏落,眉宇間皆是淡淡的失意與桀驁。
乍一看,似是瑩白雪地裏赫然而出的一枝亮烈紅梅,宛若驚鴻一瞥。
在這兩個月當中,弘曆和弘曕無論刮風下雨,每天都親臨現場,海壽不敢推諉,也全程陪著。
雨天的時候,即使修路不能正常進行,他們也會在旁邊看顧著剩下的材料,防止被雨水打濕。
水泥的日常保存需要放在幹燥處,通風最好,盡可能不要受潮。
因為水泥一旦吸收到潮氣,活性會降低甚至結塊,結塊之後就不能使用了。
他們還要把剛鋪好的地方用油布蓋起來,否則會被雨水衝壞。
下雨的時候工匠們不能上工,就可以在家裏休息。
本來休息是好事,但是這樣就吃不到免費的飯菜了,心中不免有些惋惜。
施工的時候吃慣了,突然在家裏吃還挺不習慣的。
畢竟家裏的飯菜沒有施工現場的好,也不能敞開了吃。
但怎麽說也是自己家,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君子不忘本。
中間修到一半的時候,兩位工部侍郎終於遲鈍的反應過來,好像有什麽事情不太對頭。
但是,他們此時卻發現,自己已經出不去家門了。
弘曕專門派了侍衛在這兩人門口輪番站崗,一旦他們想出來,就以兩位大人身體不好為由,勸說他們迴家休息。
無論他們怎麽說,就是不肯放人出門。
甚至連進出府上的人員,都要查問一番。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終於明白過來,自己這是徹底被排擠在外了。
兩人十分恐慌。
他們本想直接去陛下麵前告狀,奈何連自己家門都出不了,隻能想方設法的向外界傳遞消息。
但是,一切遞出去的消息都好像泥牛入海一般,全部沒有迴音。
一直在家裏待了兩個月,兩人都快憋瘋了。
他們無比後悔,當初怎麽就貪圖一時的享樂,結果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隻是事已至此,多說無用,隻能垂死掙紮。
修繕完成的時候,剛好趕上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雍正下令,當晚在圓明園平湖秋月處舉行家宴,眾人一同賞月。
平湖秋月位於福海北岸,西鄰廓然大公,北靠四宜書屋,東接雙峰插雲和藏密樓。
此處是雍正登基之後建成的,頗得他的喜愛。
正殿為三間大殿,簷下懸掛著雍正禦書“平湖秋月”匾。
正殿北麵建有敞廳三間,外簷掛乾隆禦筆“花嶼蘭皋”匾。
西北角有遊廊與流水音亭相連接,殿前有臨水敞廳三間。
臨水敞廳緊臨水麵,取自“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意境。
坐在敞廳內,可以直接欣賞到福海西岸與東岸的美麗景色,這裏也是去暑納涼的好地方。
此次家宴,玉隱也接到了邀請。
當晚,她與元澈一同到場。
同在現場的還有恆親王夫妻,怡親王夫妻,莊親王夫妻,以及慎郡王夫妻。
玉嬈如今已經顯懷,此次皇上舉行家宴,他們不得不到場。
隻是路途艱難,允禧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妻子受罪。
便先私下裏找四阿哥打聽過,他們的路修的如何了,能否使用。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允禧特意去請求雍正,拿到了一次使用權。
他知道自己這麽做有些出格了,或許會被都察院禦史參一本。
但是,他沒有別的辦法。
為了自己的妻子,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雍正之所以答應,一方麵是看在玉嬈的麵子上,另一方麵也是想借機看看弘曆這路,到底修的如何。
如今,整條水泥路上,都還覆蓋著麻袋。
經過兩個月的時間,路麵已經徹底硬化,麻袋也變幹了。
隻是還未曾揭下,因此,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下麵究竟是什麽樣子。
弘曆和範時紀商量之後,決定將這個懸念一直保留到最後。
允禧府上的馬車上去之後,直接走在麻袋上麵,一路平緩,幾乎沒有任何顛簸。
到了圓明園,玉嬈沒有任何不適。
允禧很滿意,覺得自己這錢花的值了。
因著是家宴,幾個親王都是王爺、福晉、世子的組合。
端皇貴妃、熹貴妃、敬貴妃坐在靠近主位的地方,所有的阿哥和格格們也都來了。
大殿之內,乍一看真像是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很有氛圍,實則內部暗流湧動。
“皇上駕到。”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嗓音,最後入場的是姍姍來遲的雍正,身旁還跟著寧嬪葉瀾依。
殿內眾人齊刷刷下跪請安行禮。
“都起來吧,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禮。”
雍正走到主位上坐下來,葉瀾依轉身剛想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卻被雍正一把拉住了手。
“你坐這兒,離朕近一些。”
皇上指了指旁邊的位子,那本來是甄嬛坐的地方。
眾人起身,看到這一幕,不約而同的看向熹貴妃,想看她如何應對。
甄嬛不急不緩,走到了葉瀾依的位置上坐下。
“皇上喜歡,妹妹就坐那兒吧,正好我離這邊也近一些。”
雍正笑容滿麵的開口。
“熹貴妃一向如此善解人意,朕就喜歡你這一點。”
甄嬛笑了笑,“能得皇上喜歡,是臣妾的榮幸。”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被化解於無形之中。
眾人各自落座,雍正一聲令下,晚宴開始。
葉瀾依一走進來,玉隱就被她吸引住了。
她一身琵琶襟大鑲大滾銀枝綠葉衣裙,膚色是亮烈健康的麥色,在其他後妃一片雪白的襯托下,顯得尤為不同。
再看她的五官,長眉輕揚入鬢,眼角微微飛起,如同貓眼寶石的眼睛格外明亮,其中有丹鳳眼的嫵媚,更帶著野性不馴的氣息。
玉隱以前看書,書上讚美有人的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銀裏養著兩丸黑水銀,那時她隻覺得作者是誇張。
直到今日,她在這凡塵俗世居然真的看到了這樣的眼睛,冰冷濯然,如寒光四射。
古人誠不欺我!!!
她雙唇緊抿,笑意清冷疏落,眉宇間皆是淡淡的失意與桀驁。
乍一看,似是瑩白雪地裏赫然而出的一枝亮烈紅梅,宛若驚鴻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