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了,額娘還說,如果四哥覺得平白接受心裏不踏實,那就先欠一個人情,日後應允一件事就好了。”


    “放心,額娘說她不會漫天要價的,一定是您力所能及的小事。”


    元澈安慰似的拍了拍弘曆的胳膊,心中想著額娘真是厲害,昨兒個就猜到了今天會發生的各種情況,甚至還提前做了預案。


    聽到這裏,弘曆有些放心了。


    有所求就好,這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利益交換。


    無欲無求的人雖然高尚,但是他卻未必敢用。


    再者,考慮到對方是親王福晉,怎麽想都不好輕易得罪。


    “行,我應下了。”


    兩人一路走到皇宮門口,分道揚鑣。


    弘曆一迴府,就進了書房,他先將這本書完整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感慨不已。


    書中詳細介紹了原始水泥的每一個步驟,甚至將它的利弊都寫的清清楚楚。


    弘曆略一沉吟,就派人請來了府中謀士範時紀,他是清朝開國元勳範文程之孫,漢軍鑲黃旗人。


    範時紀沒什麽別的長處,就是於工程事務上有些天分。


    他從小就不擅長讀書,走不了科舉的路子。


    又因家道中落,多次輾轉流離之後,遇到了四阿哥弘曆。


    弘曆對他的長處很看好,就邀請他入府做了謀士。


    當時範時紀心中頗為感動,因為這是生平第一次,有人如此看中他。


    他發誓一定要為四阿哥效力,鞍前馬後,在所不辭。


    因此四阿哥派人去請他,他來得很快。


    “爺,範先生來了。”


    下人在前稟報,範時紀行禮。


    “範先生免禮,勞煩您看一下這本書。”


    範時紀接過弘曆遞過來的書籍,翻看起來。


    初時一切正常,看了幾頁之後範時紀的雙手微微顫抖起來,翻頁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弘曆一邊喝茶,一邊饒有興致的看著他的反應。


    等他全部看完,神情激動的不能自已。


    “四阿哥,這水泥,是好東西啊,看這書上寫的有九成是真的,沒想到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範時紀自己沒動手試過,不敢一上來就打包票。


    “範先生,我已經見過實物了,確認是真的。按照書上的步驟,麻煩您盡快召集府上人手,開始試驗,看看能否大批量生產。此事非同小可,您一定要選絕對信任的人,整個過程必須完全保密。”


    弘曆此時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了,開始有條不紊的發號施令。


    “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範時紀躬身行禮退出,他已經等不及要開始創造奇跡了。


    四阿哥府上養了一批工程事務上的好手,是由範時紀統一管理的。


    元澈迴到王府,跟玉隱描述了一下上學時發生的事情。


    聽到五阿哥橫插一腳,差點打開那本書的時候,玉隱一顆心立時懸了起來。


    這皇室子弟,真是沒一個省油的燈啊。


    好歹是有驚無險,心頭大患終於送出去了,至於後續弘曆要怎麽用,就與她無關了。


    就算掰扯起來,這東西也跟她沒有絲毫關係,她隻是送了一本《養豬秘籍》罷了。


    說起來這書既然走了明路,不如就把它變成事實算了。


    玉隱還真寫了一本關於養豬的書,放在了書房裏。


    範時紀挑選了一些絕對忠心的人,在王府尋了一處僻靜地方,開始製作水泥。


    按照書上的配方,成品很快做了出來。


    他們砌了一個小小的水池用來對比研究,發現優點缺點都跟書上寫的差不多。


    範時紀向四阿哥匯報了結果,他說如果想要大批量生產,就不適合在府裏做了。


    一方麵原料消耗大,進進出出的,引人注意。


    另一方麵,成品做出來需要妥善保存,之後還得想辦法運出去,也比較麻煩。


    弘曆想了想,尋摸了一處京郊的大莊子,趁傍晚將一行人,連同工具都運到莊子上。


    以後這裏就作為初期水泥生產基地了。


    範時紀一行人雖然不善科舉,但是動手能力極強,在工程事務上可以說是天賦技能滿點。


    無奈世人講究士農工商,工人的地位也就比商人高出一點點,不受待見是常有的事。


    四阿哥跟別的權貴不同,他是真的沒有階級觀念,也是真的看中他們的本事,因此這些人也都鉚足了一股勁兒,想要做出點東西來證明自己。


    以前在王府都是小打小鬧,做出來的東西雖然有用,但不多,像雞肋一樣。


    這次,機會終於來了,被選中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這是趕上了大機遇。


    看完了範時紀手抄版的《養豬秘籍》,眾人興奮的眼睛裏都透出光來。


    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他們幾乎不帶休息的。


    原始水泥一邊不停歇的生產,眾人一邊研究改良版本以及不同場景下的優化方案。


    按照書上所寫,初步能確定的使用方向有建房、鋪路、造橋、築堤修壩。


    範時紀將所有人分成四組,一組研究一個場景,小組內每天早上開會研究討論個人進展,每隔五天全體一起開會研究討論小組進展。


    本身這東西不是在場的哪個人自己研究出來的,也就不涉及藏私的情況。


    第一天選人的時候,範時紀就特地強調過這一點。


    他們學的是別人的東西,原本的研發者毫無私心的將之傾囊而授,他們也不能小氣了去,左右這東西都是托了四阿哥的福,他們能跟著學習一番已是萬幸。


    況且四阿哥說了,最後論功行賞,看的就是誰的想法好,誰能進一步推動整體發展。


    若是發現有人藏私,必將受到嚴懲。


    這個時候的匠人心裏還是有一份底線在的,即使世人覺得他們低人一等,他們也有自己的堅持,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不會據為己有。


    因此,每一組成員都絞盡腦汁,隻要有新的想法,就動手去做。


    隻有試驗下來,才能知道在這方麵能不能走得通,光想是不行的。


    因此,雖然走了許多彎路,但是路走的多了,總能趟出幾條康莊大道來。


    而且,這時候工人的思維並不比後世差,他們隻是缺少了一個引子和環境條件。


    現在,引子已經有了。


    而環境,是可以創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