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像元澈這麽可愛的小團子,就應該生在皇家,享一世榮華富貴。


    槿汐略坐了一會子,閑聊了一下,就迴宮了。


    她走後,時辰也差不多了,慎郡王吩咐下人開宴。


    席上玉隱和元澈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食物上,其他人閑話,這倆人主打一個多聽少說多吃。


    下午迴府之後,元澈將心中疑惑和盤托出。


    “額娘,我是不是不用參加科舉?為什麽甄珩的生活和我不一樣呢?”


    玉隱想了想,覺得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


    “元澈,額娘不知道我下麵要說的話你現在能不能理解,但是既然你問了,我也不想騙你。”


    “額娘你說。”


    元澈坐直了身體,小眼睛溜圓溜圓的,十分認真。


    “首先來說,你確實不用參加科舉。如果以後你想入朝為官,直接以郡王的爵位就可以參與朝政。但前提是,你要有這個能力。其次,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你看,咱們府上有這麽多人,沒有哪兩個人的生活是一樣的。”


    “我很想告訴你人人生來平等,但這隻是我自己的一個妄想。在這個國家,每個人的身份從一出生,就定好了。你是果親王的兒子,後來被封為恭郡王。你的外祖父,我的父親,他隻是一個普通官員,珩哥兒如果想入仕,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科舉證明自己。”


    “不過,世間的萬物,都是有兩麵性的。真正有學問的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科舉這個機會,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翻身仗。”


    “而你身為愛新覺羅宗室子弟,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肩負著一些家國的責任。隻有這個國家繁榮昌盛持續發展,你才能有地方安身立命。”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先生與我們講過一篇文章,是司馬遷寫的《史記·陳涉世家》。裏麵有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世人都是有反叛抗爭精神的,如果世道長久不公,必然生亂。處於亂世裏的皇族,無疑是最危險的。”


    玉隱一口氣說了很多,全都是心中所想。


    “額娘,我記得這句,前麵是且壯士不死而已,死即舉大名耳。”


    元澈點了點頭,雖然額娘說的有一些地方他暫時還不明白,不過,他都記在腦子裏了,總有一天會明白的。


    玉隱摸了摸元澈的帽子,小孩兒長大了,肉嘟嘟的臉頰也捏不到了。


    可惜了,以前應該多捏捏的。


    “元澈真厲害,額娘不要求你別的,隻希望你開心快樂,能平安健康長大就好。等你長大了,可以自己選想要走的路,無論你想做什麽,我都會支持你的。”


    “額娘有什麽想做的事情嗎?”


    元澈問的很突然,玉隱一時答不上來。


    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來,玉隱就說了一個上輩子的心願。


    “我想······,哦,對了,我之前看一本書上說,東方有一座島,名曰蓬萊仙山,有朝一日我想把它打下來,並入大清版圖。”


    這也是眾多華夏子女做夢都想實現的心願吧,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截了當。


    元澈偷偷把這個記在了心裏。


    下午,兩人照常去練武。


    三年來,由於玉隱堅持不懈的練習,她的六壬神功終於突破了第一層初期,到了中期。


    這個進度在李星辰的家族記錄裏,也是排得上號的,倒數第一。


    倒是劍譜學的還不錯,在內力的加持下也能揮出劍氣了。


    元澈剛開始修煉九轉七星訣,不過劍訣已經耍的像模像樣了。


    朝堂上,雍正帝年老,身體漸漸不怎麽好了,一些政務會交給四阿哥去做。


    他在後麵把著,倒是還沒有徹底放權。


    弘曆堅持一貫的宗旨,認真做事,不與朝臣結交。


    他不是對皇位沒有想法,隻是他知道父皇喜歡弘曕勝過喜歡他,而且在這個時候,誰敢伸手去試探都會被砍掉爪子。


    有的時候,不爭即是爭。


    宮裏的人發現,最近寧嬪娘娘愈發得寵了。


    聖上宣召,十有八九都是召她。


    倒是熹貴妃娘娘宮裏,略顯安靜了些。


    不過這並不影響熹貴妃在宮裏的地位,她已經位同副後,聖上寵愛不過是錦上添花,沒有也無妨。


    倒是甄嬛最近跟雍正接觸少了,心裏很是舒爽,不再那麽堵得慌。


    起初寧嬪向衛臨索要朱砂的時候,衛臨心中恐慌,卻又不敢拒絕這位如日中天的娘娘。


    事後他糾結許久,還是將此事告知了熹貴妃,貴妃娘娘不讓他多管,他就不再深究了。


    在這深宮之中,好奇心強的人,往往死的最快。


    玉隱近日來有些煩悶,等了三年,還沒等到一個機會將水泥方子送出去,她都快沒有耐心了。


    一日早朝過後,皇上去上書房檢驗各位阿哥的學習成果。


    一一詢問完之後,他看著弘曕,突然就想起來元澈了。


    叫來蘇培盛一問,知道元澈守孝期剛過,如今已經六歲半了。


    蘇培盛介紹說王府上請了一個女人,來給恭郡王當先生。


    “簡直胡鬧。”


    雍正十分生氣,當場給四阿哥弘曆下了口諭,讓他去王府上傳話,說從明日開始,恭郡王要來上書房和阿哥們一起上課。


    弘曆領旨出宮,他的貼身侍衛對皇上這一舉動有些不解,低聲詢問。


    “四爺,陛下這是何意?怎麽就突然想起來恭郡王了,還讓您去傳話?”


    “父皇和十七叔兄弟情深,十七叔於社稷有功,英年早逝,父皇多照顧一下他的兒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弘曆麵不改色說的大義凜然,其實都是場麵話。


    他心裏明白,皇上大概隻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但是這種揣測可不能說出來。


    那侍衛聽完也反應過來自己問了個蠢問題,往重了說,這叫揣測聖意,罪當問斬。


    這話一旦傳到皇上耳中,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他自知失職,便不再多話,悶頭駕車。


    弘曆坐在馬車中,他還記得上一次在甄遠道府中見到那二人的情形。


    那時他與他們並未多接觸,隻是一起吃了一頓飯,沒留下什麽特殊的印象,沒想到今日還有再見的時候。


    他又想到皇阿瑪為什麽讓自己來傳話,而不讓蘇培盛來?


    這其中,有何深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