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隱的想法是,小團子學東西學的很快,元澈學會之後,就讓他教給兩個管家。
一次學習,一次教學,沒有比這更好的記憶方法了。
事實證明,小孩子經過表揚之後,果然是潛力無窮的。
在玉隱持續不斷的誇獎輸出下,元澈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日俱增,學習勁頭也很足。
很快,他就可以出師了。
兩人商量之後,決定將書房旁邊的屋子騰出來作為教室,兩位管家率先成了元澈的第一批學生。
元澈模仿額娘給自己上課的方法,將數學教給劉氏兄弟。
上課的時候,玉隱全程坐在下麵聽著,結束之後忍不住把小孩抱起來,表揚他實在是太棒了。
一開始,劉氏兄弟聽說小王爺要給他們上課,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雖然不知所以然,兩人還是按時到了地方。
第一堂課講的內容是認識十個阿拉伯數字,將它們和大寫數字一一對照,學習簡單的加減法。
一節課下來,劉氏兄弟雖然沒覺得這數學有什麽特殊之處,但是既然小王爺要教,他們隻管好好學就是了。
多掌握一個知識,總不會有什麽壞處。
又上了幾節課,兩人隱隱感覺到,這數學,好像,真的挺厲害的。
不僅寫起來方便快捷,核算也更加清晰明了。
還有福晉說的那個表格記錄,用這種方法記賬省時省力又省心。
於是,兩個人學的更認真了。
種植、學習,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某一天,玉隱站在豬圈前麵,看著兩個小豬崽正在搶著進食,吃的很歡騰。
小豬崽比一開始胖了不少,肥頭大耳的,看著就很喜慶。
為了保證豬圈的幹淨整潔,玉隱特意找了一個下人專門負責照顧它們。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喂食、清理糞便、隔幾天還要給小豬崽洗澡。
清理出來的糞便堆積在一個小窪地裏,經過發酵之後,正好可以給黃豆辣椒用上。
這個下人做的很認真,大夏天的,豬圈裏也沒有很大的異味,小豬崽也被他養的挺好的,她讓玢兒拿了些賞錢給他,那人很是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說以後一定更加盡心盡力。
玉隱突然想起來,以前小時候,家裏的豬圈都是用水泥砌起來的。
水泥可是個好東西,砌出來的豬圈耐用抗造,還方便打掃,如果能把它弄出來就好了。
以她目前的條件,想要大批量生產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先把配方捯飭出來,砌一個豬圈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玉隱記得,原始水泥采用燒製混合法,主要用到的就是草木灰、黏土、生石灰、熟石膏這幾樣原料。
目前,草木灰膳房就有現成的,後三樣東西可以直接買到。
其中,熟石膏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水泥凝固速度。
製作方法就是先將草木灰入水浸泡,攪拌均勻,浮於表麵的雜質倒掉,下層糊狀混合物製成模塊後放入火中煆燒。煆燒完成後磨細成粉。
然後將後三種原料洗淨,用火炕烘幹,並磨細成粉,按照十五比四比一的比例摻混在一起。
最後,將兩種粉末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在一起,這就是原始水泥了。
這種水泥耐酸堿腐蝕性能好,吸水性強,放熱量低,強度整體不錯。
而且,這種水泥的強度和磨細程度直接相關,越細強度越高。
玉隱直接找來劉伯心,吩咐他去將原料買迴來,然後又在府裏找了一杆秤、一個麵籮和一個閑置下來的石碾。
劉伯心按照福晉的要求,去外麵商鋪裏買了三袋黏土、一袋生石灰、一袋熟石膏、一袋細沙。
他不知道福晉想做什麽,好像從王爺過世之後,福晉就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不過他一個下人,隻要聽吩咐做事就好,主子想幹什麽也不是他能置喙的。
拿到原料之後,玉隱就開始動手實驗。
先把這些東西用石碾磨細,然後用麵籮過篩,最後按比例混合。
成品出來之後,就可以開始砌牆實驗了。
玉隱在花園裏尋摸了一些廢棄的青磚,將磚塊清理幹淨平放疊加,然後將水泥、細沙、石灰按照一比六比一的比例加水混合,攪拌均勻,用它作為粘合劑把這些磚壘起來,砌出了一麵小牆。
如今正值夏天,溫度比較高,大概放置五天之後就能知道是否成功達到硬度了。
前兩天,玉隱每天都準時來給這麵牆潑三次水,後麵三天慢慢減少潑水次數。
五天之後,玉隱心中頗為激動,帶著元澈和李星辰來驗證這麵牆。
經過試驗,基本達到了七八成的硬度。想來放置一個月以後,就能完全達到預期。
這說明,她的原始水泥,研製成功了。
“這下終於可以給小豬崽改善居住環境了。”
玉隱開心的拍著手。
李星辰卻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水泥的真正價值,她看著玉隱,不知道她是真的天真還是裝出來的。
這東西,如果傳揚出去,絕對可以在這個朝代掀起風浪。
不過,這跟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她一個出世之人,本就不該沾染凡塵。
她現在對玉隱這個人,倒是越來越好奇了。
會做飯,會種地,會數學,能研究出來水泥這種東西,還有多少東西,是她沒有表露出來的呢?
其實玉隱也知道,單是用水泥來砌豬圈,絕對是大材小用了。
水泥作為一種膠凝材料,真正的用途應該是與沙、礫結合,用於土木建築、造橋修路、築堤修壩等等,最起碼也可以給老百姓蓋出來適宜居住的房子。
但是,這些,都不是她一個小小福晉能做到的,也不該是由她來做。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她懂,所以目前,這東西還是得保密。
她得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等一個合適的人來發現它,然後,順水推舟的把這個粗糙的原始方子交出去。
她相信,有了這個原始方子,泱泱華夏自然有無數能工巧匠可以將它發揚光大。
有些時候,隻要提出一個引子,就已足夠。
也隻有這樣,才能既保全自己,又不致於埋沒這等利器。
一次學習,一次教學,沒有比這更好的記憶方法了。
事實證明,小孩子經過表揚之後,果然是潛力無窮的。
在玉隱持續不斷的誇獎輸出下,元澈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日俱增,學習勁頭也很足。
很快,他就可以出師了。
兩人商量之後,決定將書房旁邊的屋子騰出來作為教室,兩位管家率先成了元澈的第一批學生。
元澈模仿額娘給自己上課的方法,將數學教給劉氏兄弟。
上課的時候,玉隱全程坐在下麵聽著,結束之後忍不住把小孩抱起來,表揚他實在是太棒了。
一開始,劉氏兄弟聽說小王爺要給他們上課,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雖然不知所以然,兩人還是按時到了地方。
第一堂課講的內容是認識十個阿拉伯數字,將它們和大寫數字一一對照,學習簡單的加減法。
一節課下來,劉氏兄弟雖然沒覺得這數學有什麽特殊之處,但是既然小王爺要教,他們隻管好好學就是了。
多掌握一個知識,總不會有什麽壞處。
又上了幾節課,兩人隱隱感覺到,這數學,好像,真的挺厲害的。
不僅寫起來方便快捷,核算也更加清晰明了。
還有福晉說的那個表格記錄,用這種方法記賬省時省力又省心。
於是,兩個人學的更認真了。
種植、學習,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某一天,玉隱站在豬圈前麵,看著兩個小豬崽正在搶著進食,吃的很歡騰。
小豬崽比一開始胖了不少,肥頭大耳的,看著就很喜慶。
為了保證豬圈的幹淨整潔,玉隱特意找了一個下人專門負責照顧它們。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喂食、清理糞便、隔幾天還要給小豬崽洗澡。
清理出來的糞便堆積在一個小窪地裏,經過發酵之後,正好可以給黃豆辣椒用上。
這個下人做的很認真,大夏天的,豬圈裏也沒有很大的異味,小豬崽也被他養的挺好的,她讓玢兒拿了些賞錢給他,那人很是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說以後一定更加盡心盡力。
玉隱突然想起來,以前小時候,家裏的豬圈都是用水泥砌起來的。
水泥可是個好東西,砌出來的豬圈耐用抗造,還方便打掃,如果能把它弄出來就好了。
以她目前的條件,想要大批量生產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先把配方捯飭出來,砌一個豬圈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玉隱記得,原始水泥采用燒製混合法,主要用到的就是草木灰、黏土、生石灰、熟石膏這幾樣原料。
目前,草木灰膳房就有現成的,後三樣東西可以直接買到。
其中,熟石膏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水泥凝固速度。
製作方法就是先將草木灰入水浸泡,攪拌均勻,浮於表麵的雜質倒掉,下層糊狀混合物製成模塊後放入火中煆燒。煆燒完成後磨細成粉。
然後將後三種原料洗淨,用火炕烘幹,並磨細成粉,按照十五比四比一的比例摻混在一起。
最後,將兩種粉末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在一起,這就是原始水泥了。
這種水泥耐酸堿腐蝕性能好,吸水性強,放熱量低,強度整體不錯。
而且,這種水泥的強度和磨細程度直接相關,越細強度越高。
玉隱直接找來劉伯心,吩咐他去將原料買迴來,然後又在府裏找了一杆秤、一個麵籮和一個閑置下來的石碾。
劉伯心按照福晉的要求,去外麵商鋪裏買了三袋黏土、一袋生石灰、一袋熟石膏、一袋細沙。
他不知道福晉想做什麽,好像從王爺過世之後,福晉就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不過他一個下人,隻要聽吩咐做事就好,主子想幹什麽也不是他能置喙的。
拿到原料之後,玉隱就開始動手實驗。
先把這些東西用石碾磨細,然後用麵籮過篩,最後按比例混合。
成品出來之後,就可以開始砌牆實驗了。
玉隱在花園裏尋摸了一些廢棄的青磚,將磚塊清理幹淨平放疊加,然後將水泥、細沙、石灰按照一比六比一的比例加水混合,攪拌均勻,用它作為粘合劑把這些磚壘起來,砌出了一麵小牆。
如今正值夏天,溫度比較高,大概放置五天之後就能知道是否成功達到硬度了。
前兩天,玉隱每天都準時來給這麵牆潑三次水,後麵三天慢慢減少潑水次數。
五天之後,玉隱心中頗為激動,帶著元澈和李星辰來驗證這麵牆。
經過試驗,基本達到了七八成的硬度。想來放置一個月以後,就能完全達到預期。
這說明,她的原始水泥,研製成功了。
“這下終於可以給小豬崽改善居住環境了。”
玉隱開心的拍著手。
李星辰卻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水泥的真正價值,她看著玉隱,不知道她是真的天真還是裝出來的。
這東西,如果傳揚出去,絕對可以在這個朝代掀起風浪。
不過,這跟她又有什麽關係呢。
她一個出世之人,本就不該沾染凡塵。
她現在對玉隱這個人,倒是越來越好奇了。
會做飯,會種地,會數學,能研究出來水泥這種東西,還有多少東西,是她沒有表露出來的呢?
其實玉隱也知道,單是用水泥來砌豬圈,絕對是大材小用了。
水泥作為一種膠凝材料,真正的用途應該是與沙、礫結合,用於土木建築、造橋修路、築堤修壩等等,最起碼也可以給老百姓蓋出來適宜居住的房子。
但是,這些,都不是她一個小小福晉能做到的,也不該是由她來做。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她懂,所以目前,這東西還是得保密。
她得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等一個合適的人來發現它,然後,順水推舟的把這個粗糙的原始方子交出去。
她相信,有了這個原始方子,泱泱華夏自然有無數能工巧匠可以將它發揚光大。
有些時候,隻要提出一個引子,就已足夠。
也隻有這樣,才能既保全自己,又不致於埋沒這等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