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萍州水患剛發生,朝中上下連忙組織人手和糧草賑災,賑災的隊伍離京還沒多久,因為反應迅速,本以為萬事無憂,結果,陸柏文的折子遞到京城,萍州出了疫病的消息也傳到了京城裏。


    一時,朝中內外都急的焦頭爛額。


    皇帝哪裏想到,自己最看重的兩個臣子此刻竟都身在萍州生死未卜。魏屹且不多說,大齊江山安定,他立下汗馬功勞,就連剛在科舉中考中的陸探花,實則也是皇帝心中看重的人選。


    朝中百官多為老臣,且多是勳貴之後,這些年,拉幫結派,頗有些倚老賣老之意。皇帝愈發年邁,隻怕自己百年之後,太子登基後會壓不住這些不安分的老臣,便意願提拔新臣,為太子培養左膀右臂。陸探花出身寒門,本可欽點為狀元,隻因那些盤根錯雜的關係,狀元之位才落到了一位世家子的頭上。盡管如此,皇帝還是十分看重他的能力。


    科舉之後,他雖入翰林做編修,可因在殿試文章中提到的商稅改革之法,被戶部尚書看重,常常被戶部借調走,且評價頗高。


    這一文一武,此刻竟全被萍州疫病困住了手腳!


    這可是疫病!若是一個不慎,說不定便要命喪於此!


    皇帝連忙從太醫院派了人手前往萍州,朝中上下也為著萍州疫病的事情而煩憂。


    這消息自然也瞞不過京城其他人。


    從萍州經過的商隊也很快將萍州出現疫病的消息帶到了各地,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萍州生了瘟疫的事情,聽說萍州城內已經封城,連隻蒼蠅也飛不出來,鬆了一口氣之餘,也忍不住提心吊膽。


    一聽說萍州生了疫病的消息,祝月瓊立刻登門來。


    “寶珠,魏將軍是不是去了萍州?!”她慌張地道。


    顧寶珠歎氣:“是啊。”


    顧寶珠比她更早得知這個消息,也早已提心吊膽多日。


    這些日子,她反複迴想自己夢中與萍州有關的事情,可不知是不是距離做夢過去了太久,她已經記不大清,還是夢中本來就未多提,她連半點線索也沒想出來。


    不知那萍州疫病因何而起,也不知因何而解,她就隻能憂心忡忡地等著。


    盡管在她的夢中,魏屹在多年以後都還活的活蹦亂跳,可誰知道,在她夢裏萍州之難之中,魏屹究竟有沒有去到萍州?!任顧寶珠想破了腦袋,也沒想起一點線索。


    不過,有一點卻被她察覺出來。


    在夢中,陸柏文從萍州迴來之後,三人開始了剪不清理還亂的感情糾葛,那時,夢中的‘顧寶珠’已穿上了厚衣裳。


    也就是說,到天冷下來之後,最早在秋天,此次疫病便會找到解決之法。


    但如今還是夏天,豈不是還要幾個月的時間?


    這些日子,顧寶珠做了好幾個噩夢,每一個都是魏屹在萍州出事,或是染上疫病,或是各種各樣的意外,每日從噩夢中醒來,她都要緩好久才能緩過來。沒幾日,她的麵色便有些消瘦下來。


    雖然在信中對魏屹放了狠話,說若是他敢出事她就改嫁,可二人才剛新婚,她怎麽可能真舍得魏屹死了。顧寶珠特地從城外城外寶音寺中請了一尊開過光的佛像迴來,日日拜佛祈求魏屹平安。


    將軍府內的下人知道她心中擔憂,可在一旁,便是勸慰的話也說不出來。


    正如此時的祝月瓊,從她口中得了準信,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心裏還往下沉了沉。


    她張了張口,最後也隻能道:“魏將軍吉人自有天相,一切都會無礙的。”


    顧寶珠勉強笑了一下:“那是自然,他從在戰場上,刀山劍雨也闖過來了,命硬著呢。”


    “寶珠……”


    “沒事兒。”顧寶珠在她麵前一副輕鬆的模樣:“我身後還有這麽大一個將軍府,我都不怕,你怕什麽?”


    祝月瓊不說話了。


    她直接張開懷抱,將好友摟入懷中,安撫地拍著她的肩膀。


    魏將軍人在萍州,定是要等萍州疫病結束之後才能迴來,在這之前,生死不知,她們這些留在京城的人,又怎麽能說出喪氣話?不過是強裝出來的鎮定而已。


    祝月瓊在將軍府陪了她許久,等到黃昏之時,這才離開。


    她坐著馬車迴家,心中的沉重卻沒有半分減少,馬車之外擦肩而過的喧嚷聲也沒分走她的半分注意力。


    路過街市時,因著前方的混亂,馬車不得不停了下來。


    丫鬟探頭往外看了一眼,迴來道:“小姐,我們繞道吧?”


    祝月瓊迴過神:“外麵怎麽了?”


    “是幾位公子,似乎正在為萍州募捐錢糧。”丫鬟說:“奴婢一看,確實捐了不少了。”


    聽到是與萍州有關的事,祝月瓊想了想,也跟著探出頭去。


    果然,在街道最熱鬧的地方,人群最中央,便是有幾個書生最是活躍。


    聽聞萍州有難,萍州百姓此刻正在水深火熱之中,疫病中央,無人敢靠近,可他們遠在京城卻也能有綿薄之力。書生們澎湃激昂,還有人為萍州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抒及痛心同情之意,道及大齊國境之內,京城萍州似手足一般,雖身不能前往,精神上也在陪萍州百姓共渡難關。


    這篇文章寫的情深義重,感人肺腑,引得不少人感同身受,紛紛慷慨解囊。


    但寫這篇文章的卻不在此處。


    文章作者另有他人,這篇文章因是寫得好,才傳遍了京城。這些倡議募捐的書生們隻不過借了文章之名,在這鼓動造勢。


    祝月瓊聽了一耳朵,聽人討論文章,提及那作者,竟又是熟人。


    不是那文三公子又是誰?


    她不禁喃喃道:“怎麽又是他?”


    丫鬟:“小姐?”


    不過這文章寫的確實好,祝月瓊想了想, 吩咐道:“你去替我抄一篇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偏寵嬌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鴨不吃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鴨不吃草並收藏偏寵嬌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