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宋元章在貢院門口眾目睽睽之下被抓走,隨之扯出一件駭人聽聞的案子,接下來幾日,滿城的人都在關注這件事。
事發突然,宋府毫無防備,期間,宋大人還想以查此案非魏屹分內職責為借口阻攔,卻聽說出事之前他已經進宮請示過當今聖上,得聖上口諭徹查此事,因而無人敢攔,行動雷厲風行,暢通無阻,天黑之前,便已經從宋府後院一口枯井裏挖出了一具骸骨。
在接下來幾日中,找到的屍體也越來越多。
在那之後,還有人到官府報案。聲稱家中小兒進宋府做工,沒想到幾年之後卻沒了消息。苦於宋家是京中高門,求告無路,到此時才找到機會。
這些日子,顧寶珠閉門不出,消息全都是由丫鬟傳過來。
期間,祝月瓊來了幾迴,徐燃與顧暉更是每日一早便要過來,在一旁說學逗唱,故作搞怪,哄她開心。
顧寶珠受了這些人的好意,心中滿懷感激。隻是心情好壞並非由她心意操控,如今滿顧府都因外麵的風風雨雨而發愁為難,她便是想要忘記都難,隻一想到此事,心情便差了下來。
宋元章雖是被魏屹所抓,但最後案子則是交由大理寺來審理。受審那日,官府外麵圍滿了人,滿京城的人都去湊熱鬧,順便聽一聽這個案子的結果。
顧寶珠沒去,顧家的人都沒去,隻派了一個下人去聽結果。
盡管沒人去,但他們也知道事情的結果如何。
據顧父所言,朝中對此事十分重視,聽聞官宦子弟草菅人命,又有禦史趁機上奏京中世家子弟橫行霸道,猖狂已久,聖上大為震怒,命底下人徹查嚴審,哪怕宋大人在宮門口長跪不起,也沒叫聖上心軟半分,是打定主意整頓風氣,殺雞儆猴。
按當今律法,宋元章打殺下人無數,當以極刑處置。
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即使宋元章有通天的本領,也迴天乏術。
案件審理時,顧寶珠的身邊也坐滿了人。
徐燃說:“其實,這也算是好事。我看寶珠姐姐本來就不怎麽喜歡那個宋元章,如果他是個好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個罪大惡極之人,若姐姐嫁過去,定是會吃許多苦頭。到那時,就算我將姐姐救出來了,也無法更改從前發生過的事,而如今,一切都還沒發生,這是大好事呀!”
顧暉繃著小臉,在一旁跟著重重地點了點頭。
徐燃又說:“我瞧著,這喜宴還是照辦,隻不過,辦的不是婚宴,是慶賀的宴席。”
顧暉疑惑:“慶賀什麽?”
徐燃:“自然是慶祝寶珠姐姐躲過魔爪,逃過一劫了!”
顧暉:“哦……”
“哦什麽哦。”祝月瓊聽得直瞪眼:“他不著調也就罷了,你還跟著應?慶賀什麽慶賀?我看是要讓全京城的人過來看笑話。”
徐燃摸了摸鼻子,訕訕道:“我倒不覺得這算是笑話……”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看顧寶珠一眼,漸漸低至沒了。
祝月瓊迴過頭來繼續道:“不過,有一件事他這小子說的倒沒錯,你還沒嫁人,確實是躲過一劫。等這事過去,便又能找一個風度翩翩,飽讀詩書的公子,定是比那個宋元章才華更出眾,人品更優秀。”
她心裏想,自己這朋友實在是倒黴, 以顧寶珠這般樣貌,這般出身,滿京城什麽樣的王孫公子嫁不得,卻偏偏遇到了那個宋元章。世人畏流言如虎,顧寶珠本來就兇名在外,又有這一遭,在認識她本人之前,能被吸引來的,便隻會有貪婪好色之徒了。
天底下的男人,也少有話本裏那樣十全十美,也非如話本裏那樣事事順利。
祝月瓊:“如今會試剛過,還沒放榜,滿天下的才子都聚集在京城,不若等到放榜那日,我親自帶你去,來個榜下捉婿……”
顧寶珠起身站了起來。
祝月瓊才說到一半,連忙道:“寶珠,你去哪兒?”
“我去外麵走走。”
祝月瓊與徐燃對視一眼,起身就要跟上,又聽顧寶珠來了一句:“你們別跟著。”
二人無法,隻得坐了迴去。
好在顧寶珠雖不讓他們跟,卻沒攔著丫鬟,鵲兒與喜兒連忙跟了上去。
顧寶珠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她心裏的難過,並沒有外人所猜測的那麽多。
能在出嫁前遇到這種事,實屬她的幸運,能躲過一個禍患。不用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她心下還鬆了一口氣。
慶幸之餘,更多的則是迷茫,以及被滿京城看笑話,丟大臉的懊惱。
她在家中漫無目的的走著,迴過神來時,已經走到了一處院落前。淡淡的彌漫不散的藥香從裏麵傳出來,還有低低的說話聲,伴著偶爾響起的咳嗽。
是老夫人的院子。
顧寶珠想了想,便邁步走了進去。
這個時候,老夫人也還清醒著,正在等候大理寺審理宋元章一案的結果。見到顧寶珠來,她連忙招手:“來,寶珠,到祖母這兒來。”
顧寶珠乖順地依偎到她身邊。
顧老夫人將她摟進懷裏,開口便先歎了一口氣:“寶珠丫頭,這事是祖母錯了,是祖母對不住你。”
顧寶珠低聲道:“祖母怎麽會有錯,此事怪不得祖母。”
“先前,你說不喜宋家公子,我還勸你,說要你與他多相處一段時日,自然便知道他的好。”顧老夫人歎氣:“知人知麵不知心,我還以為宋家是簪纓世家,家風正氣,卻不像,這底下竟藏了一個惡鬼,而我差點將你推到他的手中。”
“不怪祖母。”顧寶珠環抱住她:“祖母也是為了我好,人也是爹爹挑選的,與祖母何幹。”
顧老夫人欣慰,隻是小孫女的態度越乖巧,她心底便越內疚。
“都是我這身子不中用。”顧老夫人歉疚地說:“我隻想著,在我這身子還能動彈的時候,早點為你找到一個如意郎君, 這樣,就算是等我走了以後,也還有人護著你。是我操之過急了。若是我這身體再好些,能再多活十幾幾十年該多好。”
這急來急去,最後倒好,人還沒走,就先給小孫女留下了這個爛攤子。
盡管人選是顧父挑的,連顧父都不知內情,自己更是無辜。可顧老夫人還是自責,恨不得將所有錯處都攬在自己身上。
這幾日,她都後怕不已。
她的小孫女寶珠最是心高氣傲,平常衣裳首飾要穿最好的,走到哪都要做風頭最盛的那一個,家裏人將她寵成這樣嬌氣,卻在此事栽了跟頭。
若是一個不慎,耽誤的可就是一輩子了!
“祖母……”
顧老夫人應:“什麽?”
“我能不能嫁人?”顧寶珠靠在她的肩上,撒嬌說:“我在家中一直陪著您,日日都來看您,您不覺得這樣很好嗎?”
顧老夫人失笑,輕輕戳了一下她的腦袋:“又鬧性子。”
“我是認真的!”
“若等我去了以後呢?”
“您別說這些晦氣話。”顧寶珠抱緊她:“你還要長命百歲,等我頭發都白了,你也還要陪著我。”
“你這丫頭,這麽這樣貪心?”
顧老夫人笑了一會兒,才抱著小孫女歎道:“我知道,你年紀輕,即便是嫁人,也想要嫁一個合自己心意的。可你眼光又高,挑來挑去,這滿京城的青年才俊,誰也入不了你的眼。”
顧寶珠沒反駁。
也確實如此。
她不滿意宋元章,可就算換成李元章、王元章、張元章,她也都不滿意。
若說唯一覺得人品尚可,過的去的……又實在不符合她對未來夫君的設想。
她未來夫君,應當是個……
“可是哪裏能事事如願?”顧老夫人說:“這德行,才貌,出身,取其一佼佼者便已是難得,取二者便是美玉良才,三者皆有,更是屈指可數。但還有最重要的第四點。”
顧寶珠抬起頭:“第四?還有什麽?”
顧老夫人笑著,指了指她的心口,“你與那人能否相處的好。”
“……”
“先前,我讓你與宋家公子多相處,自然也是這個意思。”顧老夫人說:“有的人初見喜歡,卻非是最合適的。有的人初見討厭,卻能與你處處相容。但合不合得來,就算是外人也不能全都看透,你又總喜歡以第一印象看人,所以我才想,讓你多相處一段時日,看清楚對方的為人。”
顧寶珠若有所思。
顧老夫人歎氣:“不過,這迴竟是你的直覺對了。”
丫鬟端著藥碗,腳步輕輕地走進來。
“老夫人,該喝藥了。”
“哎,是這個時辰了,我都忘了。”老夫人朝那邊伸出手去:“拿過來吧。”
顧寶珠先一步接過藥碗,深褐色的藥湯剛從爐子上端出來,隔著碗壁還覺得滾燙,苦澀的味道隨著熱氣彌漫在四周,叫聞的人下意識皺起眉頭。
但老夫人早已習慣,她吹了吹滾燙的藥,麵不改色的一飲而盡。等她放下碗時,顧寶珠拿起放在一旁的蜜餞遞給她。
老夫人卻推開:“不用這個,我都習慣了。”
顧寶珠手一轉,直接放進了自己的嘴裏。
丫鬟又捧著一盒點心過來,看盒子,是冠香齋的。裏麵本來應該裝的滿滿,如今空了大半,顧老夫人從裏麵拿出一小塊,丫鬟便將盒子又蓋上了。
顧寶珠看著一急:“怎麽就這一點兒?祖母想吃點心,多讓她吃兩口怎麽了?這麽快拿走做什麽?”
老夫人一樂,連丫鬟也笑開來。
顧寶珠納悶至極:“你們笑什麽?”
“這點心呀,是大小姐之前送來的。”大丫鬟笑著說:“上元節那日,小姐出門時都沒忘記老夫人,迴來還給老夫人帶了一盒點心,這便是那盒了!老夫人稀罕的緊,一日隻吃一小塊,吃到今日也還沒吃完呢。”
竟是那盒。
顧寶珠低頭,忽然不敢去看那盒點心的模樣,她嘀咕道:“不過是一盒點心,祖母愛吃,我再給祖母買來就是,何必這麽舍不得。”
也不知是在說老夫人,還是在說她自己。
顧老夫人可不知道她內心的小九九,笑著說道:“是我人老了,牙口不中用,吃不得太多甜食,隻這麽一小塊就夠了。”
顧寶珠頭低得更低:“那……那放了這麽多日,味道肯定也不如從前好了。要不還是丟了,我今日就讓人去買盒新的,也好給祖母換換口味。”
“不用別的,這個就好。”顧老夫人讓丫鬟把點心小心收迴去。“我年紀大了,味覺也不如從前靈敏,吃在嘴裏,都覺得差不了太多。”
喝過藥後,老夫人便乏了,等不及大理寺的消息傳來,坐著便開始打盹。
顧寶珠便不打擾,起身告辭。
出了顧老夫人的院子,她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在家中漫無目的的走了幾步,又遇到了行色匆匆,被瑣事纏身的江氏。
“寶珠?”
江氏停下腳步,關切地道:“你沒事吧?”
顧寶珠搖了搖頭,看她身後跟著一群婆子,好奇道:“舅母這是在忙什麽?”
“嗐,不正是你的喜宴嗎?”江氏也沒瞞著:“你這婚事取消了,先前準備的一切都作廢,還有之前送出去的請帖,每家每戶都得去通知一聲,最近便在忙著這個。”
顧寶珠點了點頭。
江氏關心地道:“你這是要幹什麽去?”不會是要去大理寺看審案吧?
“我……”顧寶珠想了想,慢慢說:“我有一件事,想要出一趟門。”
“什麽事?去哪兒?可要人陪著?”江氏擔憂地道:“徐燃那小子呢?跑去哪兒玩了?叫他過來陪你一塊兒去。”
“不用了,舅母。”顧寶珠拒絕:“我一個人去就好。”
而且,隻適合她一個人去。
哪怕再多一個人,顧寶珠都提不起這個膽子,也丟不起這個臉。
江氏:“行吧……”
話雖如此,她還是外甥女送到了門口,親眼看著她坐上馬車,也還是沒有放心。
江氏歎了一口氣,想到最近的糟心事,也覺得發愁。
正好,馬車前腳剛走,後腳便有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到顧府門前。
“……請問顧小姐在家中嗎?”
江氏正欲進門,聞言轉身看去,上下打量了來人一眼。青年麵容俊秀,溫潤文雅,叫人見之便心生好感,隻是身上衣著平凡,一身布衣,卻不見寒酸,俊逸自在。
江氏打量著他,問:“你是誰?”
“在下陸柏文,曾到顧府拜訪過,此次進京赴考,多得顧世伯照拂,此次特來拜謝。”陸柏文謙遜拱手:“此外,在下還想要求見顧小姐一麵,有幾句話想要與顧小姐說。”
宋元章在貢院門口眾目睽睽之下被抓走,隨之扯出一件駭人聽聞的案子,接下來幾日,滿城的人都在關注這件事。
事發突然,宋府毫無防備,期間,宋大人還想以查此案非魏屹分內職責為借口阻攔,卻聽說出事之前他已經進宮請示過當今聖上,得聖上口諭徹查此事,因而無人敢攔,行動雷厲風行,暢通無阻,天黑之前,便已經從宋府後院一口枯井裏挖出了一具骸骨。
在接下來幾日中,找到的屍體也越來越多。
在那之後,還有人到官府報案。聲稱家中小兒進宋府做工,沒想到幾年之後卻沒了消息。苦於宋家是京中高門,求告無路,到此時才找到機會。
這些日子,顧寶珠閉門不出,消息全都是由丫鬟傳過來。
期間,祝月瓊來了幾迴,徐燃與顧暉更是每日一早便要過來,在一旁說學逗唱,故作搞怪,哄她開心。
顧寶珠受了這些人的好意,心中滿懷感激。隻是心情好壞並非由她心意操控,如今滿顧府都因外麵的風風雨雨而發愁為難,她便是想要忘記都難,隻一想到此事,心情便差了下來。
宋元章雖是被魏屹所抓,但最後案子則是交由大理寺來審理。受審那日,官府外麵圍滿了人,滿京城的人都去湊熱鬧,順便聽一聽這個案子的結果。
顧寶珠沒去,顧家的人都沒去,隻派了一個下人去聽結果。
盡管沒人去,但他們也知道事情的結果如何。
據顧父所言,朝中對此事十分重視,聽聞官宦子弟草菅人命,又有禦史趁機上奏京中世家子弟橫行霸道,猖狂已久,聖上大為震怒,命底下人徹查嚴審,哪怕宋大人在宮門口長跪不起,也沒叫聖上心軟半分,是打定主意整頓風氣,殺雞儆猴。
按當今律法,宋元章打殺下人無數,當以極刑處置。
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即使宋元章有通天的本領,也迴天乏術。
案件審理時,顧寶珠的身邊也坐滿了人。
徐燃說:“其實,這也算是好事。我看寶珠姐姐本來就不怎麽喜歡那個宋元章,如果他是個好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個罪大惡極之人,若姐姐嫁過去,定是會吃許多苦頭。到那時,就算我將姐姐救出來了,也無法更改從前發生過的事,而如今,一切都還沒發生,這是大好事呀!”
顧暉繃著小臉,在一旁跟著重重地點了點頭。
徐燃又說:“我瞧著,這喜宴還是照辦,隻不過,辦的不是婚宴,是慶賀的宴席。”
顧暉疑惑:“慶賀什麽?”
徐燃:“自然是慶祝寶珠姐姐躲過魔爪,逃過一劫了!”
顧暉:“哦……”
“哦什麽哦。”祝月瓊聽得直瞪眼:“他不著調也就罷了,你還跟著應?慶賀什麽慶賀?我看是要讓全京城的人過來看笑話。”
徐燃摸了摸鼻子,訕訕道:“我倒不覺得這算是笑話……”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看顧寶珠一眼,漸漸低至沒了。
祝月瓊迴過頭來繼續道:“不過,有一件事他這小子說的倒沒錯,你還沒嫁人,確實是躲過一劫。等這事過去,便又能找一個風度翩翩,飽讀詩書的公子,定是比那個宋元章才華更出眾,人品更優秀。”
她心裏想,自己這朋友實在是倒黴, 以顧寶珠這般樣貌,這般出身,滿京城什麽樣的王孫公子嫁不得,卻偏偏遇到了那個宋元章。世人畏流言如虎,顧寶珠本來就兇名在外,又有這一遭,在認識她本人之前,能被吸引來的,便隻會有貪婪好色之徒了。
天底下的男人,也少有話本裏那樣十全十美,也非如話本裏那樣事事順利。
祝月瓊:“如今會試剛過,還沒放榜,滿天下的才子都聚集在京城,不若等到放榜那日,我親自帶你去,來個榜下捉婿……”
顧寶珠起身站了起來。
祝月瓊才說到一半,連忙道:“寶珠,你去哪兒?”
“我去外麵走走。”
祝月瓊與徐燃對視一眼,起身就要跟上,又聽顧寶珠來了一句:“你們別跟著。”
二人無法,隻得坐了迴去。
好在顧寶珠雖不讓他們跟,卻沒攔著丫鬟,鵲兒與喜兒連忙跟了上去。
顧寶珠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她心裏的難過,並沒有外人所猜測的那麽多。
能在出嫁前遇到這種事,實屬她的幸運,能躲過一個禍患。不用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她心下還鬆了一口氣。
慶幸之餘,更多的則是迷茫,以及被滿京城看笑話,丟大臉的懊惱。
她在家中漫無目的的走著,迴過神來時,已經走到了一處院落前。淡淡的彌漫不散的藥香從裏麵傳出來,還有低低的說話聲,伴著偶爾響起的咳嗽。
是老夫人的院子。
顧寶珠想了想,便邁步走了進去。
這個時候,老夫人也還清醒著,正在等候大理寺審理宋元章一案的結果。見到顧寶珠來,她連忙招手:“來,寶珠,到祖母這兒來。”
顧寶珠乖順地依偎到她身邊。
顧老夫人將她摟進懷裏,開口便先歎了一口氣:“寶珠丫頭,這事是祖母錯了,是祖母對不住你。”
顧寶珠低聲道:“祖母怎麽會有錯,此事怪不得祖母。”
“先前,你說不喜宋家公子,我還勸你,說要你與他多相處一段時日,自然便知道他的好。”顧老夫人歎氣:“知人知麵不知心,我還以為宋家是簪纓世家,家風正氣,卻不像,這底下竟藏了一個惡鬼,而我差點將你推到他的手中。”
“不怪祖母。”顧寶珠環抱住她:“祖母也是為了我好,人也是爹爹挑選的,與祖母何幹。”
顧老夫人欣慰,隻是小孫女的態度越乖巧,她心底便越內疚。
“都是我這身子不中用。”顧老夫人歉疚地說:“我隻想著,在我這身子還能動彈的時候,早點為你找到一個如意郎君, 這樣,就算是等我走了以後,也還有人護著你。是我操之過急了。若是我這身體再好些,能再多活十幾幾十年該多好。”
這急來急去,最後倒好,人還沒走,就先給小孫女留下了這個爛攤子。
盡管人選是顧父挑的,連顧父都不知內情,自己更是無辜。可顧老夫人還是自責,恨不得將所有錯處都攬在自己身上。
這幾日,她都後怕不已。
她的小孫女寶珠最是心高氣傲,平常衣裳首飾要穿最好的,走到哪都要做風頭最盛的那一個,家裏人將她寵成這樣嬌氣,卻在此事栽了跟頭。
若是一個不慎,耽誤的可就是一輩子了!
“祖母……”
顧老夫人應:“什麽?”
“我能不能嫁人?”顧寶珠靠在她的肩上,撒嬌說:“我在家中一直陪著您,日日都來看您,您不覺得這樣很好嗎?”
顧老夫人失笑,輕輕戳了一下她的腦袋:“又鬧性子。”
“我是認真的!”
“若等我去了以後呢?”
“您別說這些晦氣話。”顧寶珠抱緊她:“你還要長命百歲,等我頭發都白了,你也還要陪著我。”
“你這丫頭,這麽這樣貪心?”
顧老夫人笑了一會兒,才抱著小孫女歎道:“我知道,你年紀輕,即便是嫁人,也想要嫁一個合自己心意的。可你眼光又高,挑來挑去,這滿京城的青年才俊,誰也入不了你的眼。”
顧寶珠沒反駁。
也確實如此。
她不滿意宋元章,可就算換成李元章、王元章、張元章,她也都不滿意。
若說唯一覺得人品尚可,過的去的……又實在不符合她對未來夫君的設想。
她未來夫君,應當是個……
“可是哪裏能事事如願?”顧老夫人說:“這德行,才貌,出身,取其一佼佼者便已是難得,取二者便是美玉良才,三者皆有,更是屈指可數。但還有最重要的第四點。”
顧寶珠抬起頭:“第四?還有什麽?”
顧老夫人笑著,指了指她的心口,“你與那人能否相處的好。”
“……”
“先前,我讓你與宋家公子多相處,自然也是這個意思。”顧老夫人說:“有的人初見喜歡,卻非是最合適的。有的人初見討厭,卻能與你處處相容。但合不合得來,就算是外人也不能全都看透,你又總喜歡以第一印象看人,所以我才想,讓你多相處一段時日,看清楚對方的為人。”
顧寶珠若有所思。
顧老夫人歎氣:“不過,這迴竟是你的直覺對了。”
丫鬟端著藥碗,腳步輕輕地走進來。
“老夫人,該喝藥了。”
“哎,是這個時辰了,我都忘了。”老夫人朝那邊伸出手去:“拿過來吧。”
顧寶珠先一步接過藥碗,深褐色的藥湯剛從爐子上端出來,隔著碗壁還覺得滾燙,苦澀的味道隨著熱氣彌漫在四周,叫聞的人下意識皺起眉頭。
但老夫人早已習慣,她吹了吹滾燙的藥,麵不改色的一飲而盡。等她放下碗時,顧寶珠拿起放在一旁的蜜餞遞給她。
老夫人卻推開:“不用這個,我都習慣了。”
顧寶珠手一轉,直接放進了自己的嘴裏。
丫鬟又捧著一盒點心過來,看盒子,是冠香齋的。裏麵本來應該裝的滿滿,如今空了大半,顧老夫人從裏麵拿出一小塊,丫鬟便將盒子又蓋上了。
顧寶珠看著一急:“怎麽就這一點兒?祖母想吃點心,多讓她吃兩口怎麽了?這麽快拿走做什麽?”
老夫人一樂,連丫鬟也笑開來。
顧寶珠納悶至極:“你們笑什麽?”
“這點心呀,是大小姐之前送來的。”大丫鬟笑著說:“上元節那日,小姐出門時都沒忘記老夫人,迴來還給老夫人帶了一盒點心,這便是那盒了!老夫人稀罕的緊,一日隻吃一小塊,吃到今日也還沒吃完呢。”
竟是那盒。
顧寶珠低頭,忽然不敢去看那盒點心的模樣,她嘀咕道:“不過是一盒點心,祖母愛吃,我再給祖母買來就是,何必這麽舍不得。”
也不知是在說老夫人,還是在說她自己。
顧老夫人可不知道她內心的小九九,笑著說道:“是我人老了,牙口不中用,吃不得太多甜食,隻這麽一小塊就夠了。”
顧寶珠頭低得更低:“那……那放了這麽多日,味道肯定也不如從前好了。要不還是丟了,我今日就讓人去買盒新的,也好給祖母換換口味。”
“不用別的,這個就好。”顧老夫人讓丫鬟把點心小心收迴去。“我年紀大了,味覺也不如從前靈敏,吃在嘴裏,都覺得差不了太多。”
喝過藥後,老夫人便乏了,等不及大理寺的消息傳來,坐著便開始打盹。
顧寶珠便不打擾,起身告辭。
出了顧老夫人的院子,她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在家中漫無目的的走了幾步,又遇到了行色匆匆,被瑣事纏身的江氏。
“寶珠?”
江氏停下腳步,關切地道:“你沒事吧?”
顧寶珠搖了搖頭,看她身後跟著一群婆子,好奇道:“舅母這是在忙什麽?”
“嗐,不正是你的喜宴嗎?”江氏也沒瞞著:“你這婚事取消了,先前準備的一切都作廢,還有之前送出去的請帖,每家每戶都得去通知一聲,最近便在忙著這個。”
顧寶珠點了點頭。
江氏關心地道:“你這是要幹什麽去?”不會是要去大理寺看審案吧?
“我……”顧寶珠想了想,慢慢說:“我有一件事,想要出一趟門。”
“什麽事?去哪兒?可要人陪著?”江氏擔憂地道:“徐燃那小子呢?跑去哪兒玩了?叫他過來陪你一塊兒去。”
“不用了,舅母。”顧寶珠拒絕:“我一個人去就好。”
而且,隻適合她一個人去。
哪怕再多一個人,顧寶珠都提不起這個膽子,也丟不起這個臉。
江氏:“行吧……”
話雖如此,她還是外甥女送到了門口,親眼看著她坐上馬車,也還是沒有放心。
江氏歎了一口氣,想到最近的糟心事,也覺得發愁。
正好,馬車前腳剛走,後腳便有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到顧府門前。
“……請問顧小姐在家中嗎?”
江氏正欲進門,聞言轉身看去,上下打量了來人一眼。青年麵容俊秀,溫潤文雅,叫人見之便心生好感,隻是身上衣著平凡,一身布衣,卻不見寒酸,俊逸自在。
江氏打量著他,問:“你是誰?”
“在下陸柏文,曾到顧府拜訪過,此次進京赴考,多得顧世伯照拂,此次特來拜謝。”陸柏文謙遜拱手:“此外,在下還想要求見顧小姐一麵,有幾句話想要與顧小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