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顧寶珠起初不將夢中的事情當真,便是裏麵發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她與崔明玉雖然不是同胞姐妹,可二人一塊兒長大,無話不談,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她年長兩月,以長姐自居,她念著崔明玉寄人籬下,怕她惶恐不安,更對崔明玉照顧有加,無論有什麽好東西,都會分給這個妹妹一半,姐妹之間,關係向來要好。
夢裏,顧寶珠完全不知這二人有一段緣分。
顧父看重這個年輕解元,與他交談過後,相信他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想要履行當年約定,將女兒嫁給他,便又請陸柏文到家中作客。‘顧寶珠’就是在他第二迴上門時相中了他。然後,顧父提出婚事,陸柏文也沒說半點不好,滿口應下。
在夢中,顧寶珠以旁觀的角度,看崔明玉被她搶走情郎之後失意落寞,以淚洗麵。醒來後,她滿是不敢置信。
陸柏文不想娶她,不想娶就不想娶,推了就是,何必勉強自己?
她爹爹雖是個官,可在滿京城皇親貴胄中也做不到一手遮天,他陸柏文還有功名在身,真遇到強取豪奪,一紙狀書告到禦史台,倒黴的隻會是顧家。
再說,年輕的狀元是少,但她顧寶珠又不是非嫁這狀元郎不可,若她知道崔明玉與陸柏文是情投意合的恩愛眷侶,難道還會奪人所好,強搶了這段姻緣不成?
可陸柏文沒有拒絕,崔明玉也沒有異議,無論顧寶珠多麽不敢置信,夢中,她還是和陸柏文成了婚。
成婚之後,若安生過日子也就罷了。可偏偏沒有,誰讓‘顧寶珠’隻是別人愛情故事裏的一個醜角呢?
在‘顧寶珠’不知道的地方,陸柏文與崔明玉暗通款曲,兩人花前月下,感情愈來愈深,也漸漸嫌她礙眼,最後聯起手來將她害死,直到臨死之前,‘顧寶珠’都不知道常來自己病榻前侍疾的妹妹背地裏與自己的夫君有染。等她病死之後,崔明玉還以照顧亡姐孩子的借口入住了陸家。
二姑娘一向溫柔良善,還飽讀詩書,在顧寶珠心裏,這個妹妹向來是頂頂好的。她無法將夢中那個虛偽狠毒的女人與自己的妹妹看做是同一個人,也萬萬不願相信崔明玉會做出那等背德之事。
盡管夢是在崔明玉的角度,將她的愛情說的感人肺腑,可憐無辜,做出什麽事情都是被逼無奈之舉,但她身為夢中人,實在難以信服。
顧寶珠情願這隻是一個夢。
可夢裏的事情又確確實實發生在了她的眼前。
要是這不隻是一個夢呢?
要是那真的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要是夢中的一切都是真的呢?
顧寶珠打從心底泛出一陣陣寒意。
在她夢裏有兩副麵孔的,又何止是崔二姑娘一個人。
……
白日裏秋雨瀟瀟,斷斷續續下到夜裏才算徹底歇了。夜空如水洗過,明月高懸,蕭瑟的冷風穿堂而過,帶來晚秋微微刺骨的涼意。
因顧寶珠怕冷,小丫鬟們早早關了門窗,在屋中點起炭盆烘走屋內的潮意。顧家的晚膳向來是一起用,出門時,鶯兒往顧寶珠身上披了一件新做的兔毛領冬製裘衣。
絨絨的兔毛簇著臉頰圍了一圈,雖然不冷了,但顧寶珠嫌太臃腫:“天還沒入冬,我倒先穿成球,叫人看了豈不是要笑話。”
“行行好吧,我的小姐。”鶯兒囉嗦:“去年您出門賞雪,身上披的鬥篷與祝家小姐撞了花色,偏要脫了不肯再穿,迴來病了大半個月才見好。今夜的風大,您去外麵瞧瞧,院子裏花骨朵都被吹沒了,您這身子骨可不比它們結實。”
顧寶珠不服她的話,可想想苦藥的滋味,到底不敢以身試冷,老老實實把手揣進懷裏。裘衣厚實緊密,一路到飯廳,果然一絲冷風也沒吹進來。
顧寶珠脫下裘衣,在空位落座。坐在她旁邊的是幼弟顧昭,柳氏入門後所出,今年六歲,乖順懂事,見到她乖巧地問好。顧老夫人身體不好,不好見風,不與他們一塊兒用膳。
人到齊,下人也將備好的晚膳端了上來。秋蟹正肥美,廚房今日采買了一筐青殼白肚的河蟹,提前泡在加了生薑的黃酒裏醉過,烹煮出來不見腥味, 各個肉肥膏滿。丫鬟們拿著蟹八件侍候一旁,動作麻利地從堅硬的蟹殼裏拆出軟嫩蟹肉,在小碗裏堆出一疊雪白小山。
今日府裏最大的事,就是來過一個驚才絕豔的陸解元,顧寶珠剛拿起筷子,就聽柳氏提起陸柏文的名字。
“聽老爺說,陸家與我們家是故交,若不是他爹落難早早去了,我們兩家情分的還能更深一些。可憐他孤兒寡母,這些年日子也不知是怎麽過過來,若是早些時候聯係上,還能幫襯一把。”柳氏感歎道:“好在他勤勉刻苦,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顧父讚同頷首:“我考過他的學業,功底紮實深厚,做的文章也觀點犀利,言之有物。隻要之後不鬆懈,待明年春闈下場,有極大把握。“
柳氏眼眸一亮,連放在麵前的佳肴都顧不上,忙殷切道:“陸解元前些年忙著讀書學業,家中寡母也不知是否操勞過他的人生大事?”
柳氏也有一番打算。
府上有兩位姑娘及笄,都在相看合適的人家。顧寶珠是顧府嫡女,不愁嫁,但媒人說起她的女兒崔明玉,卻要猶豫幾分。
可恨她姓崔的前夫去的早,沒留下半點惠利蔭及子女,她與崔家也不再走動,如今明玉便隻能仰仗著繼父的顏麵。柳氏自己出身不低,兩嫁都是做正妻主母,既不願女兒嫁低了比顧寶珠差,也不願她嫁給高門做妾,處處看正妻臉色。偏偏崔明玉雖然養在顧家,卻不算正經的女兒,落得個不上不下。
陸柏文出身貧寒,但自己有能力,老爺也說他有極大把握考中,待明年春闈後,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再有老爺助力,青雲直上。豈不就是個送上門來的大好女婿人選?
柳氏的想法在心裏轉過一圈,就聽顧父道:“關於此事,我也有些想法。”
他從懷中掏出半枚玉佩,正是今日陸柏文上門尋人時帶來的信物。當年他與陸父交情深厚,恨不得結拜為異姓兄弟,便立下生子若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的約定,還將一枚玉佩各分一半做為信物。
不想再見到這個信物,卻是物是人非了。
顧父心中感慨,將當年約定說出口,一時,滿桌目光都落到了顧寶珠的身上。
柳氏的笑意僵在臉上。
柳氏心想:顧寶珠實在是個好命人,天生得一副好相貌,又生在官家嫡出,老夫人疼她生母早逝,顧老爺愛她如珠如寶,連她的短命親娘去了之後也給她留下大筆嫁妝。長到十六,就沒遇到過什麽煩心事,哪怕性子驕縱,也有大把好人家願聘她為妻。她的明玉若有這等好運氣,何至於像男子般加倍用功,費力經營好名聲。
顧昭天真地問:“大姐姐要嫁給陸解元,我要有個解元姐夫了嗎?”
旁邊當啷一聲,卻是崔明玉沒拿穩手中瓷勺,摔到了碗裏。她輕聲道了個歉,手收到桌下,不惹人注意。
顧父撫須含笑,朝顧寶珠看去:“寶珠,你看呢?”
顧寶珠頭也不抬,筷子揀著小碗中的蟹肉,語氣平淡:“我看什麽?”
顧父無奈搖頭,道:“你是不是沒聽我方才說的?你今日也見過了陸家小子,他相貌好,又有才華,哪怕沒有我和他爹的緣分,也是個極好的人選。你覺得呢?”
“我覺得?”顧寶珠說:“我覺得不怎麽樣。”
顧父一怔。
除了六歲的顧昭之外,桌上其餘人都難掩眼中訝異。
顧父:“你沒相中?”
崔明玉輕聲問:“大姐姐,陸公子可有什麽不好的地方?”
顧寶珠哼了一聲:“滿京城那麽多進京趕考的舉人,他還沒考中,你們就知道他有大好前程了?若是最後考不中,我找誰說理去?”
顧父啞然:“你這孩子……”
當然,顧寶珠也知道,陸柏文不但能金榜題名,還是最好的那個,她這會兒說的隻不過是意氣用事。但榜下捉婿,也得金榜掛出來再捉對不對?
再說……
顧寶珠眼神點了點那半塊玉佩,“您當年與陸老爺作約定時,也沒問過我的意見,這麽多年也沒提過一句,我看陸家也不一定知道此事,還不如當做沒有過,算了。”
顧父不讚同,肅聲道:“約定在先,變故在後,哪怕陸家已經忘了此事,出於道義,也不能當做沒發生過。寶珠,難道你要爹爹做那等背信棄義的小人?”
顧寶珠心想:那要是陸柏文願意,難道還真要把她嫁過去了?
夢裏她是心甘情願,現在她是十二分的不願意。
再看坐在她對麵的崔明玉,眼淚都快掉到碗裏去了。
“我們顧家又不止一個女兒。”顧寶珠說:“您怎麽不問問明玉的意見?”
此話一出,眾人都驚了一下。
柳氏掩唇驚詫,崔明玉也抬起頭來,又驚又喜地看著她,連顧父也被這句話問住。
說出這句話的顧寶珠反而是最平靜的那個, 連語氣都像是在閑聊天氣一般散漫,“明玉和我一起長大,在我心中,就是我的親妹妹,她是我們顧家的二小姐,也將您喊做爹爹的,難道還配不上陸家那個書生了?”
顧父“哎”了一聲,像是才反應過來似的,後知後覺地朝崔明玉看去。
崔明玉在顧家那麽多年,他一直把崔明玉當親生女兒看待,隻不過方才一時忘了,倒不是故意。
顧父歉意地看了她一眼,才道:“明玉平日裏愛讀詩書,嫁個讀書人倒是好。若寶珠嫁過去,我還怕她與柏文話不投機,整天亂發脾氣。”
崔明玉臉頰微紅,低著頭不好意思,但沒像顧寶珠一樣說出反對的話。她微微抬起眼,眼眸濕潤潤的,在燭火映照下泛著含羞的水光,先看了母親一眼,見她並不反對,才看向顧父。
她小小聲地說:“我都聽父親的。”
顧父欣慰無比,道:“改日我再請陸家小子到家中來,與他提一提此事。”
崔明玉頭低得更低,更不好意思了。
有好事將近,席間滿是一片歡聲笑語,顧寶珠也舉杯說了道喜的話。
在夢裏,知道她與陸柏文定親後,崔明玉流著淚與貼身丫鬟哭訴:“她那人向來嬌蠻,事有不順就會發脾氣,平日裏也不過是看我可憐,像看路邊的小貓小狗,心情好了便從手中漏出一兩點施舍予我,又怎麽會真正在意我是什麽想法?”
顧寶珠想:此時此刻,她的二妹妹是否也在心裏覺得是自己施舍了她?
等黃酒溫涼,顧寶珠才放下筷子,喊了一聲:“母親。”
喜事臨門,柳氏眉眼間笑意不止,聞聲迴頭看來,柔聲應道:“寶珠,怎麽了?”
“我娘當年的嫁妝單子,您知道收到哪去了嗎?”顧寶珠漫不經心地說:“這幾日我沒什麽事,想清點一下我娘留下的產業。”
柳氏笑意一滯。
顧寶珠起初不將夢中的事情當真,便是裏麵發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她與崔明玉雖然不是同胞姐妹,可二人一塊兒長大,無話不談,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她年長兩月,以長姐自居,她念著崔明玉寄人籬下,怕她惶恐不安,更對崔明玉照顧有加,無論有什麽好東西,都會分給這個妹妹一半,姐妹之間,關係向來要好。
夢裏,顧寶珠完全不知這二人有一段緣分。
顧父看重這個年輕解元,與他交談過後,相信他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想要履行當年約定,將女兒嫁給他,便又請陸柏文到家中作客。‘顧寶珠’就是在他第二迴上門時相中了他。然後,顧父提出婚事,陸柏文也沒說半點不好,滿口應下。
在夢中,顧寶珠以旁觀的角度,看崔明玉被她搶走情郎之後失意落寞,以淚洗麵。醒來後,她滿是不敢置信。
陸柏文不想娶她,不想娶就不想娶,推了就是,何必勉強自己?
她爹爹雖是個官,可在滿京城皇親貴胄中也做不到一手遮天,他陸柏文還有功名在身,真遇到強取豪奪,一紙狀書告到禦史台,倒黴的隻會是顧家。
再說,年輕的狀元是少,但她顧寶珠又不是非嫁這狀元郎不可,若她知道崔明玉與陸柏文是情投意合的恩愛眷侶,難道還會奪人所好,強搶了這段姻緣不成?
可陸柏文沒有拒絕,崔明玉也沒有異議,無論顧寶珠多麽不敢置信,夢中,她還是和陸柏文成了婚。
成婚之後,若安生過日子也就罷了。可偏偏沒有,誰讓‘顧寶珠’隻是別人愛情故事裏的一個醜角呢?
在‘顧寶珠’不知道的地方,陸柏文與崔明玉暗通款曲,兩人花前月下,感情愈來愈深,也漸漸嫌她礙眼,最後聯起手來將她害死,直到臨死之前,‘顧寶珠’都不知道常來自己病榻前侍疾的妹妹背地裏與自己的夫君有染。等她病死之後,崔明玉還以照顧亡姐孩子的借口入住了陸家。
二姑娘一向溫柔良善,還飽讀詩書,在顧寶珠心裏,這個妹妹向來是頂頂好的。她無法將夢中那個虛偽狠毒的女人與自己的妹妹看做是同一個人,也萬萬不願相信崔明玉會做出那等背德之事。
盡管夢是在崔明玉的角度,將她的愛情說的感人肺腑,可憐無辜,做出什麽事情都是被逼無奈之舉,但她身為夢中人,實在難以信服。
顧寶珠情願這隻是一個夢。
可夢裏的事情又確確實實發生在了她的眼前。
要是這不隻是一個夢呢?
要是那真的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要是夢中的一切都是真的呢?
顧寶珠打從心底泛出一陣陣寒意。
在她夢裏有兩副麵孔的,又何止是崔二姑娘一個人。
……
白日裏秋雨瀟瀟,斷斷續續下到夜裏才算徹底歇了。夜空如水洗過,明月高懸,蕭瑟的冷風穿堂而過,帶來晚秋微微刺骨的涼意。
因顧寶珠怕冷,小丫鬟們早早關了門窗,在屋中點起炭盆烘走屋內的潮意。顧家的晚膳向來是一起用,出門時,鶯兒往顧寶珠身上披了一件新做的兔毛領冬製裘衣。
絨絨的兔毛簇著臉頰圍了一圈,雖然不冷了,但顧寶珠嫌太臃腫:“天還沒入冬,我倒先穿成球,叫人看了豈不是要笑話。”
“行行好吧,我的小姐。”鶯兒囉嗦:“去年您出門賞雪,身上披的鬥篷與祝家小姐撞了花色,偏要脫了不肯再穿,迴來病了大半個月才見好。今夜的風大,您去外麵瞧瞧,院子裏花骨朵都被吹沒了,您這身子骨可不比它們結實。”
顧寶珠不服她的話,可想想苦藥的滋味,到底不敢以身試冷,老老實實把手揣進懷裏。裘衣厚實緊密,一路到飯廳,果然一絲冷風也沒吹進來。
顧寶珠脫下裘衣,在空位落座。坐在她旁邊的是幼弟顧昭,柳氏入門後所出,今年六歲,乖順懂事,見到她乖巧地問好。顧老夫人身體不好,不好見風,不與他們一塊兒用膳。
人到齊,下人也將備好的晚膳端了上來。秋蟹正肥美,廚房今日采買了一筐青殼白肚的河蟹,提前泡在加了生薑的黃酒裏醉過,烹煮出來不見腥味, 各個肉肥膏滿。丫鬟們拿著蟹八件侍候一旁,動作麻利地從堅硬的蟹殼裏拆出軟嫩蟹肉,在小碗裏堆出一疊雪白小山。
今日府裏最大的事,就是來過一個驚才絕豔的陸解元,顧寶珠剛拿起筷子,就聽柳氏提起陸柏文的名字。
“聽老爺說,陸家與我們家是故交,若不是他爹落難早早去了,我們兩家情分的還能更深一些。可憐他孤兒寡母,這些年日子也不知是怎麽過過來,若是早些時候聯係上,還能幫襯一把。”柳氏感歎道:“好在他勤勉刻苦,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顧父讚同頷首:“我考過他的學業,功底紮實深厚,做的文章也觀點犀利,言之有物。隻要之後不鬆懈,待明年春闈下場,有極大把握。“
柳氏眼眸一亮,連放在麵前的佳肴都顧不上,忙殷切道:“陸解元前些年忙著讀書學業,家中寡母也不知是否操勞過他的人生大事?”
柳氏也有一番打算。
府上有兩位姑娘及笄,都在相看合適的人家。顧寶珠是顧府嫡女,不愁嫁,但媒人說起她的女兒崔明玉,卻要猶豫幾分。
可恨她姓崔的前夫去的早,沒留下半點惠利蔭及子女,她與崔家也不再走動,如今明玉便隻能仰仗著繼父的顏麵。柳氏自己出身不低,兩嫁都是做正妻主母,既不願女兒嫁低了比顧寶珠差,也不願她嫁給高門做妾,處處看正妻臉色。偏偏崔明玉雖然養在顧家,卻不算正經的女兒,落得個不上不下。
陸柏文出身貧寒,但自己有能力,老爺也說他有極大把握考中,待明年春闈後,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再有老爺助力,青雲直上。豈不就是個送上門來的大好女婿人選?
柳氏的想法在心裏轉過一圈,就聽顧父道:“關於此事,我也有些想法。”
他從懷中掏出半枚玉佩,正是今日陸柏文上門尋人時帶來的信物。當年他與陸父交情深厚,恨不得結拜為異姓兄弟,便立下生子若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的約定,還將一枚玉佩各分一半做為信物。
不想再見到這個信物,卻是物是人非了。
顧父心中感慨,將當年約定說出口,一時,滿桌目光都落到了顧寶珠的身上。
柳氏的笑意僵在臉上。
柳氏心想:顧寶珠實在是個好命人,天生得一副好相貌,又生在官家嫡出,老夫人疼她生母早逝,顧老爺愛她如珠如寶,連她的短命親娘去了之後也給她留下大筆嫁妝。長到十六,就沒遇到過什麽煩心事,哪怕性子驕縱,也有大把好人家願聘她為妻。她的明玉若有這等好運氣,何至於像男子般加倍用功,費力經營好名聲。
顧昭天真地問:“大姐姐要嫁給陸解元,我要有個解元姐夫了嗎?”
旁邊當啷一聲,卻是崔明玉沒拿穩手中瓷勺,摔到了碗裏。她輕聲道了個歉,手收到桌下,不惹人注意。
顧父撫須含笑,朝顧寶珠看去:“寶珠,你看呢?”
顧寶珠頭也不抬,筷子揀著小碗中的蟹肉,語氣平淡:“我看什麽?”
顧父無奈搖頭,道:“你是不是沒聽我方才說的?你今日也見過了陸家小子,他相貌好,又有才華,哪怕沒有我和他爹的緣分,也是個極好的人選。你覺得呢?”
“我覺得?”顧寶珠說:“我覺得不怎麽樣。”
顧父一怔。
除了六歲的顧昭之外,桌上其餘人都難掩眼中訝異。
顧父:“你沒相中?”
崔明玉輕聲問:“大姐姐,陸公子可有什麽不好的地方?”
顧寶珠哼了一聲:“滿京城那麽多進京趕考的舉人,他還沒考中,你們就知道他有大好前程了?若是最後考不中,我找誰說理去?”
顧父啞然:“你這孩子……”
當然,顧寶珠也知道,陸柏文不但能金榜題名,還是最好的那個,她這會兒說的隻不過是意氣用事。但榜下捉婿,也得金榜掛出來再捉對不對?
再說……
顧寶珠眼神點了點那半塊玉佩,“您當年與陸老爺作約定時,也沒問過我的意見,這麽多年也沒提過一句,我看陸家也不一定知道此事,還不如當做沒有過,算了。”
顧父不讚同,肅聲道:“約定在先,變故在後,哪怕陸家已經忘了此事,出於道義,也不能當做沒發生過。寶珠,難道你要爹爹做那等背信棄義的小人?”
顧寶珠心想:那要是陸柏文願意,難道還真要把她嫁過去了?
夢裏她是心甘情願,現在她是十二分的不願意。
再看坐在她對麵的崔明玉,眼淚都快掉到碗裏去了。
“我們顧家又不止一個女兒。”顧寶珠說:“您怎麽不問問明玉的意見?”
此話一出,眾人都驚了一下。
柳氏掩唇驚詫,崔明玉也抬起頭來,又驚又喜地看著她,連顧父也被這句話問住。
說出這句話的顧寶珠反而是最平靜的那個, 連語氣都像是在閑聊天氣一般散漫,“明玉和我一起長大,在我心中,就是我的親妹妹,她是我們顧家的二小姐,也將您喊做爹爹的,難道還配不上陸家那個書生了?”
顧父“哎”了一聲,像是才反應過來似的,後知後覺地朝崔明玉看去。
崔明玉在顧家那麽多年,他一直把崔明玉當親生女兒看待,隻不過方才一時忘了,倒不是故意。
顧父歉意地看了她一眼,才道:“明玉平日裏愛讀詩書,嫁個讀書人倒是好。若寶珠嫁過去,我還怕她與柏文話不投機,整天亂發脾氣。”
崔明玉臉頰微紅,低著頭不好意思,但沒像顧寶珠一樣說出反對的話。她微微抬起眼,眼眸濕潤潤的,在燭火映照下泛著含羞的水光,先看了母親一眼,見她並不反對,才看向顧父。
她小小聲地說:“我都聽父親的。”
顧父欣慰無比,道:“改日我再請陸家小子到家中來,與他提一提此事。”
崔明玉頭低得更低,更不好意思了。
有好事將近,席間滿是一片歡聲笑語,顧寶珠也舉杯說了道喜的話。
在夢裏,知道她與陸柏文定親後,崔明玉流著淚與貼身丫鬟哭訴:“她那人向來嬌蠻,事有不順就會發脾氣,平日裏也不過是看我可憐,像看路邊的小貓小狗,心情好了便從手中漏出一兩點施舍予我,又怎麽會真正在意我是什麽想法?”
顧寶珠想:此時此刻,她的二妹妹是否也在心裏覺得是自己施舍了她?
等黃酒溫涼,顧寶珠才放下筷子,喊了一聲:“母親。”
喜事臨門,柳氏眉眼間笑意不止,聞聲迴頭看來,柔聲應道:“寶珠,怎麽了?”
“我娘當年的嫁妝單子,您知道收到哪去了嗎?”顧寶珠漫不經心地說:“這幾日我沒什麽事,想清點一下我娘留下的產業。”
柳氏笑意一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