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廣寧收複的消息之後,李自成非常高興,廣寧一下,複遼就進入了收尾階段:
清軍絕對不可能在遼西都被順軍占領的情況下守住遼東,現在擺在清廷麵前的,就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在遼沈被順軍殲滅,要麽撤出到遼東邊牆之外。
李自成對於清軍一向是料敵以寬,他立刻做出指示,要求羅虎和張鼐立刻率領順軍,匯合草原上的察哈爾諸部和投靠大順的科爾沁部落一起東進,殲滅科爾沁右翼,斷了清軍北上的退路,並參與對沈陽和遼陽的攻堅。
另一邊,盛京,也就是沈陽城中,多爾袞帶著多鐸,麵色嚴峻地來到了皇宮中:
作為大清的實際統治者,多爾袞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需要覲見皇帝,因為順治皇帝現在就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指望這樣一個少年去處理國家大事是不太合理的,這也是這個世界雖然多爾袞沒幹出什麽成績大家夥也沒推翻他的原因:
多爾袞都維持得這麽艱難,真換其他人來能維持得住大清這個爛攤子嗎?
這一年來日漸惡劣的戰略局勢讓多爾袞壓力山大,他的身體狀況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多爾袞有種預感,自己大概率是活不過這個十二月了,所以他必須趁著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和順治皇帝交代一些事情。
象征性的禮節之後,多爾袞和多鐸坐在下方,順治皇帝福臨和太後布木布泰則坐在上端,布木布泰看到多爾袞兄弟倆都來了就知道情況於大清而言肯定很不妙了。
果然,多爾袞說道,“陛下,太後,現在形勢對我大清來說,已經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最新的消息是順軍已經占領廣寧,肅親王豪格和我大清第一巴圖魯鼇拜均已殉國,現在科爾沁草原已經成了順軍的地盤,諸王都判斷,順軍不日就會繞過遼澤,直撲沈陽。”
福臨和布木布泰都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順治皇帝小心翼翼地說道,
“科爾沁不是我們大清的盟友,順軍跨過科爾沁大草原而來,他們就看著?”
多爾袞歎了口氣,說道,“科爾沁又不是隻有一個部落,如今順軍勢大,加上漠南漠北諸部都投靠了李自成,吳克善就算有心為大清效力也是有心無力。”
布木布泰看向多爾袞,多爾袞的身子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不少,臉上也沒了前些年的那種意氣風發之感,她不禁有些感慨,看來大清的當家人這個位置不好坐呀。
“那攝政王你覺得大清接下來該怎麽走?”布木布泰說道,“或者說,盛京還守得住嗎?”
多爾袞搖搖頭,說道,“盛京是肯定守不住的,這些日子為了頂住順軍對遼陽的攻勢,大清已經幾近油盡燈枯,這個時候順軍從西邊過來,弄不好八旗所有人都會被圍在盛京和遼陽,那樣的話八旗就真的徹底完了。”
布木布泰立刻清楚了多爾袞的意思,多爾袞最終還是痛苦地做出了抉擇:
他這是準備放棄遼沈了。
想到這布木布泰皺了皺眉頭,說道,“攝政王的意思是放棄盛京?放棄盛京的話是退到開原和鐵嶺嗎?”
多爾袞搖搖頭,說道,“退到開原和鐵嶺沒有意義,直接退出邊牆之外,去赫圖阿拉,然後在繼續前往寧古塔和黑龍江,黑龍江還有索倫諸部是支持我們的。”
福臨聽了多爾袞的話之後忍不住說道,“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多爾袞點點頭,說道,“我讓多鐸帶兵保護你們往赫圖阿拉走,赫圖阿拉那邊還有些城寨,如果順軍還想追的話也能地擋一陣子,之後你們就往北走,如果我沒猜錯,祖大壽那夥人肯定也想往北走,如果遇到他們的話,不要和他們起衝突,聯合他們。”
這時候多鐸也起身表態,他說道,“陛下,太後放心,隻要我多鐸還沒死,順軍,不,無論是誰,都永遠傷不到陛下一根汗毛。”
福臨心中歎了口氣,心想當年多爾袞你說要帶大家夥入關,現在好了,奮鬥這麽多年結果讓大清【出關】了!
多爾袞自然看得出福臨不高興,他怕福臨這小子腦子想不開自己瞎操作,說道,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自古以來漢人王朝都是一開始如日中天,隨後越來越爛,隻要八旗撐過大順開國這個強盛期,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未必沒有機會。”
頓了頓,多爾袞幹脆把話挑明,“陛下,以後多聽豫親王和太後的指示,他們於國事兵事比陛下嫻熟得多,值此大清危難之際,陛下切不可剛愎自用。”
福臨能說什麽?隻能點頭答應,隻是他心裏忍不住感慨,自己就像是三國演義中的漢獻帝,一直在做他人的傀儡。
和以往一樣,福臨本人的意見其實並不算那麽重要,很快布木布泰便替福臨答應了多爾袞的要求。
很快,一封封詔書以大清皇帝的福臨發了出去,當然,雖然名義上是福臨發布的詔書,但實際上都是多爾袞的安排:
多爾袞的安排並不複雜,總結起來就是新生代走赫圖阿拉撤離,老一代撤往鐵嶺吸引火力:
具體來說就是皇帝福臨和太後布木布泰,以及豫親王多鐸,還有年輕一輩的博洛,滿達海,索尼,剛林等人帶著一部分八旗由撫順關出邊牆,迴赫圖阿拉。
而多爾袞自己還有代善,濟爾哈朗,阿濟格等老一輩八旗則帶領人馬撤到開原,鐵嶺一帶吸引順軍。
時間緊急,多爾袞沒有再多做解釋,他明確要求所有人接到命令之後立刻行動,不得遲疑。
這時候,常年臥病在床的代善拒絕了北撤的指令,他明確對多爾袞表示,“惶惶大清,舉國皆棄京城而去,史書上會怎麽說我們?老夫也半隻腳踏進棺材裏了,死在盛京剛好。”
多爾袞也沒有多說什麽,現在可沒有時間矯情,他也尊重代善的選擇:
或許對代善來說,他確實無法接受多年之後還需再度迴到遼東邊牆之外吧。
清軍絕對不可能在遼西都被順軍占領的情況下守住遼東,現在擺在清廷麵前的,就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在遼沈被順軍殲滅,要麽撤出到遼東邊牆之外。
李自成對於清軍一向是料敵以寬,他立刻做出指示,要求羅虎和張鼐立刻率領順軍,匯合草原上的察哈爾諸部和投靠大順的科爾沁部落一起東進,殲滅科爾沁右翼,斷了清軍北上的退路,並參與對沈陽和遼陽的攻堅。
另一邊,盛京,也就是沈陽城中,多爾袞帶著多鐸,麵色嚴峻地來到了皇宮中:
作為大清的實際統治者,多爾袞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需要覲見皇帝,因為順治皇帝現在就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指望這樣一個少年去處理國家大事是不太合理的,這也是這個世界雖然多爾袞沒幹出什麽成績大家夥也沒推翻他的原因:
多爾袞都維持得這麽艱難,真換其他人來能維持得住大清這個爛攤子嗎?
這一年來日漸惡劣的戰略局勢讓多爾袞壓力山大,他的身體狀況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多爾袞有種預感,自己大概率是活不過這個十二月了,所以他必須趁著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和順治皇帝交代一些事情。
象征性的禮節之後,多爾袞和多鐸坐在下方,順治皇帝福臨和太後布木布泰則坐在上端,布木布泰看到多爾袞兄弟倆都來了就知道情況於大清而言肯定很不妙了。
果然,多爾袞說道,“陛下,太後,現在形勢對我大清來說,已經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最新的消息是順軍已經占領廣寧,肅親王豪格和我大清第一巴圖魯鼇拜均已殉國,現在科爾沁草原已經成了順軍的地盤,諸王都判斷,順軍不日就會繞過遼澤,直撲沈陽。”
福臨和布木布泰都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順治皇帝小心翼翼地說道,
“科爾沁不是我們大清的盟友,順軍跨過科爾沁大草原而來,他們就看著?”
多爾袞歎了口氣,說道,“科爾沁又不是隻有一個部落,如今順軍勢大,加上漠南漠北諸部都投靠了李自成,吳克善就算有心為大清效力也是有心無力。”
布木布泰看向多爾袞,多爾袞的身子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不少,臉上也沒了前些年的那種意氣風發之感,她不禁有些感慨,看來大清的當家人這個位置不好坐呀。
“那攝政王你覺得大清接下來該怎麽走?”布木布泰說道,“或者說,盛京還守得住嗎?”
多爾袞搖搖頭,說道,“盛京是肯定守不住的,這些日子為了頂住順軍對遼陽的攻勢,大清已經幾近油盡燈枯,這個時候順軍從西邊過來,弄不好八旗所有人都會被圍在盛京和遼陽,那樣的話八旗就真的徹底完了。”
布木布泰立刻清楚了多爾袞的意思,多爾袞最終還是痛苦地做出了抉擇:
他這是準備放棄遼沈了。
想到這布木布泰皺了皺眉頭,說道,“攝政王的意思是放棄盛京?放棄盛京的話是退到開原和鐵嶺嗎?”
多爾袞搖搖頭,說道,“退到開原和鐵嶺沒有意義,直接退出邊牆之外,去赫圖阿拉,然後在繼續前往寧古塔和黑龍江,黑龍江還有索倫諸部是支持我們的。”
福臨聽了多爾袞的話之後忍不住說道,“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多爾袞點點頭,說道,“我讓多鐸帶兵保護你們往赫圖阿拉走,赫圖阿拉那邊還有些城寨,如果順軍還想追的話也能地擋一陣子,之後你們就往北走,如果我沒猜錯,祖大壽那夥人肯定也想往北走,如果遇到他們的話,不要和他們起衝突,聯合他們。”
這時候多鐸也起身表態,他說道,“陛下,太後放心,隻要我多鐸還沒死,順軍,不,無論是誰,都永遠傷不到陛下一根汗毛。”
福臨心中歎了口氣,心想當年多爾袞你說要帶大家夥入關,現在好了,奮鬥這麽多年結果讓大清【出關】了!
多爾袞自然看得出福臨不高興,他怕福臨這小子腦子想不開自己瞎操作,說道,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自古以來漢人王朝都是一開始如日中天,隨後越來越爛,隻要八旗撐過大順開國這個強盛期,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未必沒有機會。”
頓了頓,多爾袞幹脆把話挑明,“陛下,以後多聽豫親王和太後的指示,他們於國事兵事比陛下嫻熟得多,值此大清危難之際,陛下切不可剛愎自用。”
福臨能說什麽?隻能點頭答應,隻是他心裏忍不住感慨,自己就像是三國演義中的漢獻帝,一直在做他人的傀儡。
和以往一樣,福臨本人的意見其實並不算那麽重要,很快布木布泰便替福臨答應了多爾袞的要求。
很快,一封封詔書以大清皇帝的福臨發了出去,當然,雖然名義上是福臨發布的詔書,但實際上都是多爾袞的安排:
多爾袞的安排並不複雜,總結起來就是新生代走赫圖阿拉撤離,老一代撤往鐵嶺吸引火力:
具體來說就是皇帝福臨和太後布木布泰,以及豫親王多鐸,還有年輕一輩的博洛,滿達海,索尼,剛林等人帶著一部分八旗由撫順關出邊牆,迴赫圖阿拉。
而多爾袞自己還有代善,濟爾哈朗,阿濟格等老一輩八旗則帶領人馬撤到開原,鐵嶺一帶吸引順軍。
時間緊急,多爾袞沒有再多做解釋,他明確要求所有人接到命令之後立刻行動,不得遲疑。
這時候,常年臥病在床的代善拒絕了北撤的指令,他明確對多爾袞表示,“惶惶大清,舉國皆棄京城而去,史書上會怎麽說我們?老夫也半隻腳踏進棺材裏了,死在盛京剛好。”
多爾袞也沒有多說什麽,現在可沒有時間矯情,他也尊重代善的選擇:
或許對代善來說,他確實無法接受多年之後還需再度迴到遼東邊牆之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