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羅夫和博雅科夫這兩個廢物!”
雅庫茨克,總督弗蘭茨別科夫聽到雅克薩失守,博雅科夫帶出去的援軍被殲滅這兩個噩耗之後愣了良久,反應過來的他氣得當了一次桌麵清理大師,把自己要錢的東西摔了個遍才堪堪止住了怒氣。
冷靜下來之後,他看著副官,問道,
“清軍的要求是什麽?”
副官無奈地說道,“他們要求重新確定疆界,並要求我們賠償損失。”
“這群該死的野蠻人!”弗蘭茨別科夫罵了一句,但他知道眼下清軍占據了優勢,黑龍江流域已經被清軍掃蕩一空,清軍估計已經進軍至額爾古納河西岸,斡難河地區也肯定保不住了。
思考了一陣之後弗蘭茨別科夫決定先認慫,現在沙俄在遠東的力量還不足以戰勝清軍,換句話來說,他手中沒有什麽像樣的籌碼,因此他必須冷靜下來才行。
再想到以前西班牙人提到過南邊華夏的中原王朝正在進攻清廷,弗蘭茨別科夫冷笑幾聲,對副官說道,“你替我說一聲,就說我願意和清軍和談,也願意重新勘定疆界,不過清軍不能傷害被俘的我方人員。”
不久之後弗蘭茨別科夫到達雅克薩城,與等候多時的鼇拜會麵。
鼇拜沒有客氣,他展開了一幅地圖:
這些日子鼇拜並不是一直在枯等弗蘭茨別科夫,他收買了一些被俘虜的探險隊,再加上和一些生活在附近的部落老人交談,終於大致搞清楚了外東北的情況。
所以再次談判的時候,鼇拜直接大手一揮,表示北海(貝加爾湖)以東,包括北海都是清廷的勢力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沙俄需要拆除所有據點堡壘,同時,沙俄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清軍的勢力範圍內。
弗蘭茨別科夫愣了一下,清軍這一下子要把地盤從額爾古納河推進到貝加爾湖?
看到弗蘭茨別科夫一臉猶豫,鼇拜哼了一聲,說道,“斡難河本就是蒙古人地盤,現在我大清作為蒙古之主,領有這片區域是應當的,如果你們連這都無法接受的話,我看也不用談了。”
見鼇拜如此強硬,弗蘭茨別科夫沒有辦法,現在形勢比人強,弗蘭茨別科夫隻能選擇同意了。
就在北邊清廷和沙俄簽訂勘界條約的時候,南邊,英國人在經過長途旅行之後,也終於抵達了大順。
在天津港,雷蒂納與克倫威爾派出的使者布拉克見了麵。
布拉克這家夥本是一名商人,同時也精通海戰,當然這個時代的海商或多或少都要會點海戰知識就是了。
因為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海商都會兼職海盜。
當然布拉克本身對於海軍具有相當的知識,在海戰方麵的造詣遠超其他同行。
不過布拉克在英國內戰的時候是以陸軍起家的,他曾在克倫威爾的新陸軍中做過團長,由於頗有功績再加上海軍方麵的長處得到了克倫威爾的重用。
在打聽到法國和大順有意聯合起來摧毀西班牙人在遠東的殖民體係之後,克倫威爾思慮再三,最終決定加入這場針對西班牙人的行動,進一步削弱西班牙人的力量。
這個時候英國人的目標就是徹底壓倒西班牙人,成為新的海上霸主。
雖然克倫威爾對於英國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氣有充足的信心,畢竟當年英國海軍殲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令西班牙人元氣大傷。
但是克倫威爾從不會小看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畢竟擁有美洲大片殖民地,如果他們善加利用的話,那西班牙人隨時可能會卷土重來。
所以為了按死西班牙人,英國可以與任何國家合作,哪怕是法國這個英國的死對頭。
因此布拉克見到雷蒂納的時候就笑著說道,“命運就是如此神奇,如果不是上帝的指引,很難想象你我會在遙遠的東方古國相遇。”
雷蒂納也笑了笑,說道,“行了,多餘的話就不要說了,我帶你去見一見湯若望和方濟各兩位神父,他們會和你講一些禮儀上的東西,大順皇帝雖然是個隨和之人,但我想你也不希望讓皇帝覺得英國人不懂禮儀吧?”
布拉克挑挑眉,他覺得雷蒂納這個王八蛋像是在陰陽怪氣自己:
法國人看不起英國人在這個時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英國人這幾年還在打仗,據說議會一直想要殺查理一世,這更加讓法國人覺得英國人不可理喻。
“謝謝雷蒂納將軍,”布拉克裝作沒聽出雷蒂納的弦外之音,轉移了話題,他說道,“對於西班牙人,你怎麽看?大順皇帝消滅西班牙人在遠東的地盤之後會把西班牙人留下的地盤劃分給我們嗎?”
雷蒂納說道,“南洋那麽大,大順不可能全部占下來的,他們還要去占北邊的領土,而且我們與大順沒有什麽像樣的爭端,而荷蘭人和大順打過仗,西班牙人這些年又一直在和大順搗亂,我覺得大順肯定會順手收拾荷蘭人,然後分出一些地盤給我們,當然也別奢望有多大。”
“我本來就不奢望有多大,”布拉克說道,“我們大英帝國隻需要一兩個地方可以供船隊停靠即可。”
雷蒂納笑了笑,對布拉克的話不置可否,而是說道,“總之,我的身份與其說是什麽外交官不如說是一個軍人,我的職責就是完成我的上級交給我的任務,既然上麵想要我聯合英國和大順整垮西班牙人,那麽我就會為此不懈努力。”
布拉克點點頭,“我也是。”
兩人說完互相看了一陣,隨後雷蒂納帶著布拉克前去拜訪湯若望和方濟各,這兩人目前在大順地位還是比較高的,經常能夠接觸到大順中樞官員:
這也是雷蒂納帶著布拉克來拜訪兩人的原因。
湯若望和方濟各其實不太喜歡英國人和法國人,這兩個國家在三十年戰爭中都是天主教會的敵人,特別是法國,法國跳反是導致最終新教最終得以在歐洲立足的重要原因。
雅庫茨克,總督弗蘭茨別科夫聽到雅克薩失守,博雅科夫帶出去的援軍被殲滅這兩個噩耗之後愣了良久,反應過來的他氣得當了一次桌麵清理大師,把自己要錢的東西摔了個遍才堪堪止住了怒氣。
冷靜下來之後,他看著副官,問道,
“清軍的要求是什麽?”
副官無奈地說道,“他們要求重新確定疆界,並要求我們賠償損失。”
“這群該死的野蠻人!”弗蘭茨別科夫罵了一句,但他知道眼下清軍占據了優勢,黑龍江流域已經被清軍掃蕩一空,清軍估計已經進軍至額爾古納河西岸,斡難河地區也肯定保不住了。
思考了一陣之後弗蘭茨別科夫決定先認慫,現在沙俄在遠東的力量還不足以戰勝清軍,換句話來說,他手中沒有什麽像樣的籌碼,因此他必須冷靜下來才行。
再想到以前西班牙人提到過南邊華夏的中原王朝正在進攻清廷,弗蘭茨別科夫冷笑幾聲,對副官說道,“你替我說一聲,就說我願意和清軍和談,也願意重新勘定疆界,不過清軍不能傷害被俘的我方人員。”
不久之後弗蘭茨別科夫到達雅克薩城,與等候多時的鼇拜會麵。
鼇拜沒有客氣,他展開了一幅地圖:
這些日子鼇拜並不是一直在枯等弗蘭茨別科夫,他收買了一些被俘虜的探險隊,再加上和一些生活在附近的部落老人交談,終於大致搞清楚了外東北的情況。
所以再次談判的時候,鼇拜直接大手一揮,表示北海(貝加爾湖)以東,包括北海都是清廷的勢力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沙俄需要拆除所有據點堡壘,同時,沙俄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清軍的勢力範圍內。
弗蘭茨別科夫愣了一下,清軍這一下子要把地盤從額爾古納河推進到貝加爾湖?
看到弗蘭茨別科夫一臉猶豫,鼇拜哼了一聲,說道,“斡難河本就是蒙古人地盤,現在我大清作為蒙古之主,領有這片區域是應當的,如果你們連這都無法接受的話,我看也不用談了。”
見鼇拜如此強硬,弗蘭茨別科夫沒有辦法,現在形勢比人強,弗蘭茨別科夫隻能選擇同意了。
就在北邊清廷和沙俄簽訂勘界條約的時候,南邊,英國人在經過長途旅行之後,也終於抵達了大順。
在天津港,雷蒂納與克倫威爾派出的使者布拉克見了麵。
布拉克這家夥本是一名商人,同時也精通海戰,當然這個時代的海商或多或少都要會點海戰知識就是了。
因為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海商都會兼職海盜。
當然布拉克本身對於海軍具有相當的知識,在海戰方麵的造詣遠超其他同行。
不過布拉克在英國內戰的時候是以陸軍起家的,他曾在克倫威爾的新陸軍中做過團長,由於頗有功績再加上海軍方麵的長處得到了克倫威爾的重用。
在打聽到法國和大順有意聯合起來摧毀西班牙人在遠東的殖民體係之後,克倫威爾思慮再三,最終決定加入這場針對西班牙人的行動,進一步削弱西班牙人的力量。
這個時候英國人的目標就是徹底壓倒西班牙人,成為新的海上霸主。
雖然克倫威爾對於英國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氣有充足的信心,畢竟當年英國海軍殲滅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令西班牙人元氣大傷。
但是克倫威爾從不會小看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畢竟擁有美洲大片殖民地,如果他們善加利用的話,那西班牙人隨時可能會卷土重來。
所以為了按死西班牙人,英國可以與任何國家合作,哪怕是法國這個英國的死對頭。
因此布拉克見到雷蒂納的時候就笑著說道,“命運就是如此神奇,如果不是上帝的指引,很難想象你我會在遙遠的東方古國相遇。”
雷蒂納也笑了笑,說道,“行了,多餘的話就不要說了,我帶你去見一見湯若望和方濟各兩位神父,他們會和你講一些禮儀上的東西,大順皇帝雖然是個隨和之人,但我想你也不希望讓皇帝覺得英國人不懂禮儀吧?”
布拉克挑挑眉,他覺得雷蒂納這個王八蛋像是在陰陽怪氣自己:
法國人看不起英國人在這個時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英國人這幾年還在打仗,據說議會一直想要殺查理一世,這更加讓法國人覺得英國人不可理喻。
“謝謝雷蒂納將軍,”布拉克裝作沒聽出雷蒂納的弦外之音,轉移了話題,他說道,“對於西班牙人,你怎麽看?大順皇帝消滅西班牙人在遠東的地盤之後會把西班牙人留下的地盤劃分給我們嗎?”
雷蒂納說道,“南洋那麽大,大順不可能全部占下來的,他們還要去占北邊的領土,而且我們與大順沒有什麽像樣的爭端,而荷蘭人和大順打過仗,西班牙人這些年又一直在和大順搗亂,我覺得大順肯定會順手收拾荷蘭人,然後分出一些地盤給我們,當然也別奢望有多大。”
“我本來就不奢望有多大,”布拉克說道,“我們大英帝國隻需要一兩個地方可以供船隊停靠即可。”
雷蒂納笑了笑,對布拉克的話不置可否,而是說道,“總之,我的身份與其說是什麽外交官不如說是一個軍人,我的職責就是完成我的上級交給我的任務,既然上麵想要我聯合英國和大順整垮西班牙人,那麽我就會為此不懈努力。”
布拉克點點頭,“我也是。”
兩人說完互相看了一陣,隨後雷蒂納帶著布拉克前去拜訪湯若望和方濟各,這兩人目前在大順地位還是比較高的,經常能夠接觸到大順中樞官員:
這也是雷蒂納帶著布拉克來拜訪兩人的原因。
湯若望和方濟各其實不太喜歡英國人和法國人,這兩個國家在三十年戰爭中都是天主教會的敵人,特別是法國,法國跳反是導致最終新教最終得以在歐洲立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