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收複遼南四衛之後便開始搜羅百姓進行登記,然後便是李國英的一係列恢複遼南四衛正常運轉的努力:
曆史上的大清好奴才李國英現在是大順大好官員,他立刻來了一陣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操作。
第一把火便是登記人口,丈量田地,他向朝廷申請了一批專業人員前來遼南丈量田地,準備製作成賬冊上交朝廷以便開展分田行動。
第二把火則是重修各地屯堡,遼南四衛本就有些殘破的屯堡經過清順雙方的大戰之後更是殘破不堪,有些屯堡一看就是完全失去了修複的必要,李國英便幹脆拆了這些舊屯堡,直接修築新的屯堡。
第三把火則是最緊要的:那就是處理遼南四衛的旗人。
這些旗人的主要組成是先前在撤退中被清軍扔下的漢軍旗旗人,當然也有一些來不及撤退的滿蒙八旗旗人,人數不是很多但也不少,至少也有數千人。
對於這批人的處理,原本李自成想的是搞“隻誅首惡”的政策。
即大順朝廷隻對清廷皇族喊打喊殺,追究責任也隻到滿蒙八旗為止,對於漢八旗的旗人,則能爭取就爭取,這樣或許有希望引發清廷內部的分裂。
但是李國英收到朝廷的指示之後卻不這麽認為,他和張勇,郝效忠聯合上了一道奏章,從另一個角度隱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那就是漢八旗已經和滿蒙八旗高度綁定,他們之間的團結程度不太可能因為小小的差別對待而破碎。
而且如果不讓漢八旗意識到繼續跟著清廷會有巨大風險,他們不太可能會放下已有的利益棄暗投明。
所以在李國英看來,隻有讓漢八旗的人知道,跟著清廷將來是會被拉清單的,這幫人才會那麽一絲反正的可能性。
至於滿蒙八旗,這些人更不用說,除非順軍將清廷逼到窮途末路,不然爭取他們是浪費功夫,而且可能影響順軍的名聲:
畢竟大順這兩年沒少在報紙上宣傳華夷之辯,你宣揚了那麽久的華夷之辯,卻要去爭取滿蒙八旗,這不是打自己的臉?
李自成接到李國英幾人的聯名奏章之後思考了一陣,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於是又重新調整了政策,新的政策也很簡單:
那就是朝廷不再插手對旗人的處置,對於旗人的處置由遼南百姓自行處理。
至於怎麽讓遼南百姓自行處理,李自成給出的指示是這樣的:
遼東都司從遼南百姓中選出若幹人等組成審議組,類似後世陪審團一樣,由審議組對這些旗人進行審判。
當然審議組的人數不能太少,至少不能少於五十人。
很快,收到李自成的指示之後,李國英立刻行動起來。
雖然遼南四衛的百姓比起明朝時期那是少了大半,不過湊出一個幾十人的審議組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審議組人數,既然皇帝說不少於五十人,李國英便派人湊出了一個五十人組成的審議組。
審議組的百姓一開始不知道審議組是個什麽東西,隻是李國英說參加審議組可以發放補貼,於是這些人就被湊了進去。
然而,這些個百姓聽到讓他們來決定如何處理這些被順軍抓獲的旗人的時候,一下子就愣住了,多年的壓迫使得他們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決定旗人老爺的生死去留。
即使李國英讓人多番鼓動,大搞痛苦迴憶,百姓們仍然心存畏懼。
“這些刁民,真是做奴才做慣了!”
有些破防的李國英對張勇說道,“朝廷好心好意給他們一個報仇的機會,這幫人卻畏手畏腳,我看這群刁民是當狗當久了已經不會當人了。”
張勇看了看李國英,搖搖頭,說道,
“我覺得應該是這麽個情況,韃子兇殘你我都知道,現在我軍大勝,韃子是不可能再重新迴到遼南了,但是這些百姓不知道,他們應該是害怕有朝一日韃子返迴之後的報複。”
李國英想了一陣,覺得張勇說得很有道理,便說道,“那我們向他們說清楚韃子不會迴來這個情況?”
“光說沒用,”張勇說道,“依我看,不如給他們一個承諾,承諾事情結束之後安排他們離開遼地。”
李國英聽從了張勇的意見,馬上派人告知這些參與審議組的百姓:
在他們審議結束之後順軍會安排他們離開遼地,前往其他地方生活。
這下子審議組終於沒了後顧之憂,開始準備對旗人們進行審判。
審判沒什麽好說的,清廷這種長期實行民族壓迫的政策自然給漢民留下了數不清的痛苦,他們的罪行隨便一找便有一大堆,包括但不限於殺人,占田,強迫為奴,強搶女性等等。
令李國英無語的是,這些個旗人,特別是滿蒙旗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錯:
“他們是奴才!奴才的一切都是主子的,既然他們沒有膽子拚死一搏,那成了奴才之後的一切就是他們自找的。”
一個滿八旗旗人說道,“成王敗寇,今天爺輸給了順軍,爺認了,但你們這些奴才也別得意,不過是換了個新主子而已,一天是奴才,一輩子都是奴才。”
這個旗人的話讓審議組勃然大怒,於是審議組火速給出了他們的建議,那就是把這些“死硬分子”統統處決。
既然這是審議組的意思,李國英也不想反駁,反正這些旗人留著也是個不穩定因素,他完全不介意將他們清洗殆盡。
不久之後,李國英將一眾旗人在金州處決。
見李國英來真的,這時候一些旗人倒是開始搖尾乞憐了,但李國英覺得“審議既定,不宜更改。”
於是他仍堅持將一眾旗人全部清理。
看著曾經的噩夢像豬狗一樣被清理,張勇感慨地說道,“可惜這些人中滿蒙八旗數量還是不夠多,這些王八蛋,當年在遼地屠戮了多少漢民,將來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李國英點點頭,說道,“那一天不會太久的。”
曆史上的大清好奴才李國英現在是大順大好官員,他立刻來了一陣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操作。
第一把火便是登記人口,丈量田地,他向朝廷申請了一批專業人員前來遼南丈量田地,準備製作成賬冊上交朝廷以便開展分田行動。
第二把火則是重修各地屯堡,遼南四衛本就有些殘破的屯堡經過清順雙方的大戰之後更是殘破不堪,有些屯堡一看就是完全失去了修複的必要,李國英便幹脆拆了這些舊屯堡,直接修築新的屯堡。
第三把火則是最緊要的:那就是處理遼南四衛的旗人。
這些旗人的主要組成是先前在撤退中被清軍扔下的漢軍旗旗人,當然也有一些來不及撤退的滿蒙八旗旗人,人數不是很多但也不少,至少也有數千人。
對於這批人的處理,原本李自成想的是搞“隻誅首惡”的政策。
即大順朝廷隻對清廷皇族喊打喊殺,追究責任也隻到滿蒙八旗為止,對於漢八旗的旗人,則能爭取就爭取,這樣或許有希望引發清廷內部的分裂。
但是李國英收到朝廷的指示之後卻不這麽認為,他和張勇,郝效忠聯合上了一道奏章,從另一個角度隱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那就是漢八旗已經和滿蒙八旗高度綁定,他們之間的團結程度不太可能因為小小的差別對待而破碎。
而且如果不讓漢八旗意識到繼續跟著清廷會有巨大風險,他們不太可能會放下已有的利益棄暗投明。
所以在李國英看來,隻有讓漢八旗的人知道,跟著清廷將來是會被拉清單的,這幫人才會那麽一絲反正的可能性。
至於滿蒙八旗,這些人更不用說,除非順軍將清廷逼到窮途末路,不然爭取他們是浪費功夫,而且可能影響順軍的名聲:
畢竟大順這兩年沒少在報紙上宣傳華夷之辯,你宣揚了那麽久的華夷之辯,卻要去爭取滿蒙八旗,這不是打自己的臉?
李自成接到李國英幾人的聯名奏章之後思考了一陣,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於是又重新調整了政策,新的政策也很簡單:
那就是朝廷不再插手對旗人的處置,對於旗人的處置由遼南百姓自行處理。
至於怎麽讓遼南百姓自行處理,李自成給出的指示是這樣的:
遼東都司從遼南百姓中選出若幹人等組成審議組,類似後世陪審團一樣,由審議組對這些旗人進行審判。
當然審議組的人數不能太少,至少不能少於五十人。
很快,收到李自成的指示之後,李國英立刻行動起來。
雖然遼南四衛的百姓比起明朝時期那是少了大半,不過湊出一個幾十人的審議組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審議組人數,既然皇帝說不少於五十人,李國英便派人湊出了一個五十人組成的審議組。
審議組的百姓一開始不知道審議組是個什麽東西,隻是李國英說參加審議組可以發放補貼,於是這些人就被湊了進去。
然而,這些個百姓聽到讓他們來決定如何處理這些被順軍抓獲的旗人的時候,一下子就愣住了,多年的壓迫使得他們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決定旗人老爺的生死去留。
即使李國英讓人多番鼓動,大搞痛苦迴憶,百姓們仍然心存畏懼。
“這些刁民,真是做奴才做慣了!”
有些破防的李國英對張勇說道,“朝廷好心好意給他們一個報仇的機會,這幫人卻畏手畏腳,我看這群刁民是當狗當久了已經不會當人了。”
張勇看了看李國英,搖搖頭,說道,
“我覺得應該是這麽個情況,韃子兇殘你我都知道,現在我軍大勝,韃子是不可能再重新迴到遼南了,但是這些百姓不知道,他們應該是害怕有朝一日韃子返迴之後的報複。”
李國英想了一陣,覺得張勇說得很有道理,便說道,“那我們向他們說清楚韃子不會迴來這個情況?”
“光說沒用,”張勇說道,“依我看,不如給他們一個承諾,承諾事情結束之後安排他們離開遼地。”
李國英聽從了張勇的意見,馬上派人告知這些參與審議組的百姓:
在他們審議結束之後順軍會安排他們離開遼地,前往其他地方生活。
這下子審議組終於沒了後顧之憂,開始準備對旗人們進行審判。
審判沒什麽好說的,清廷這種長期實行民族壓迫的政策自然給漢民留下了數不清的痛苦,他們的罪行隨便一找便有一大堆,包括但不限於殺人,占田,強迫為奴,強搶女性等等。
令李國英無語的是,這些個旗人,特別是滿蒙旗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錯:
“他們是奴才!奴才的一切都是主子的,既然他們沒有膽子拚死一搏,那成了奴才之後的一切就是他們自找的。”
一個滿八旗旗人說道,“成王敗寇,今天爺輸給了順軍,爺認了,但你們這些奴才也別得意,不過是換了個新主子而已,一天是奴才,一輩子都是奴才。”
這個旗人的話讓審議組勃然大怒,於是審議組火速給出了他們的建議,那就是把這些“死硬分子”統統處決。
既然這是審議組的意思,李國英也不想反駁,反正這些旗人留著也是個不穩定因素,他完全不介意將他們清洗殆盡。
不久之後,李國英將一眾旗人在金州處決。
見李國英來真的,這時候一些旗人倒是開始搖尾乞憐了,但李國英覺得“審議既定,不宜更改。”
於是他仍堅持將一眾旗人全部清理。
看著曾經的噩夢像豬狗一樣被清理,張勇感慨地說道,“可惜這些人中滿蒙八旗數量還是不夠多,這些王八蛋,當年在遼地屠戮了多少漢民,將來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李國英點點頭,說道,“那一天不會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