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指揮戰事,多爾袞便親自來到蓋州城,統籌指揮戰事。


    當然,多爾袞來到蓋州,除了為了更好的指揮作戰,也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借此做出一種表態,表明清軍絕對不會放棄遼南。


    相反,清軍要在遼南和順軍打到底。


    不過,來到蓋州剛搞大姿態不久,多爾袞就收到了一個大大的壞消息:


    順軍劉芳亮部自黃骨島北上,在經過連番激戰之後,順軍已經攻取岫岩,駐守岫岩的尼堪帶著清軍退到連山關一帶布防。


    而且,順軍大部隊自山上而下,大片嶺關和石門關已經岌岌可危。


    多爾袞愣了一下,隨即叫人拿來地圖:


    盯著地圖看了一陣,多爾袞心裏愈發煩躁。


    現在清軍大部隊正在熊嶽一線和順軍反複爭奪,熊嶽城已經多次易手,清軍一度將順軍壓迫至沙河一帶,但隨著順軍援軍抵達,清軍成了強弩之末,又被順軍趕迴了熊嶽。


    如今順軍正在圍攻熊嶽,不出意外的話,熊嶽大概率將再次易手落入順軍手中。


    多爾袞思考了一陣,現在岫岩丟了之後蓋州的防守壓力陡然增大,而且順軍極有可能繼續東進或者北上,向著鳳凰城,連山關一帶進軍:


    當然也有可能全數向著蓋州撲過來。


    想了一陣之後,多爾袞最終做出決定:


    他對自己的戈什哈說道,“立刻去通知譚泰和圖海,他們就算死絕了也不能讓順軍破了大片嶺關和石門關,還有,讓尼堪頂住,岫岩丟了我不怪他,要是連山關再丟了我一定會親手殺了他!”


    接著多爾袞又說道,“讓多鐸加把勁,把順軍壓迴到複州去,順軍組織了這麽多人馬,後勤消耗不會小,隻要堅持個把月,順軍必定不戰自退。”


    戈什哈領命而去,多爾袞又叫住了他,說道,“等等,讓阿濟格安排一下,抽調兵馬去支援大片嶺關和石門關,這兩個關卡是蓋州的東大門,絕對不容有失。”


    頓了頓,多爾袞繼續說道,“然後讓阿濟格去一趟連山關,不能讓劉芳亮帶著順軍繼續深入我大清腹地了。”


    很快,在熊嶽指揮清軍作戰的多鐸就接到了多爾袞的指令。


    接到多爾袞的指令之後多鐸後皺起了眉頭,蓋州到複州這一線剛好形成一條狹長的平原地帶,想要突破沒有什麽取巧的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往前啃:


    就跟在遼西走廊打仗一樣,這樣的打仗形式讓多鐸非常不爽。


    因為順軍占據了火力優勢,這樣一路硬啃過去的話對於清軍來說是不小的負擔,而且順軍的海軍在海岸四處遊蕩,時不時就從兔兒島和深井墩一帶登陸襲擾,這使得清軍占下了熊嶽也很難守得住。


    事實上熊嶽早就易手多次了。


    清軍連熊嶽都很難穩定占下來,想要直接把順軍壓迴到複州簡直有點癡心妄想。


    想了一陣,多鐸覺得之前還是要盡力保住熊嶽。


    熊嶽是不能落在順軍手裏的,失去熊嶽之後,蓋州前麵就剩下一個榆林鋪了。


    雖然榆林鋪已經被清軍打造成了一個要塞般的存在,但是有多年豐富戰場經驗的多鐸清楚地知道,沒有戰略緩衝地帶的堡壘其實也就那樣,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不過多鐸也知道多爾袞的難處,總不能讓順軍真的一路平推到榆林鋪吧。


    那樣的話就算在榆林鋪抗住了順軍的進攻,東邊廣大山地怕是得全丟了。


    歎了口氣,多鐸隨即點起兵馬,準備和熊嶽城外的順軍打一場。


    與此同時,熊嶽城外,在不知道第幾次丟了熊嶽之後,指揮進攻的李過準備故技重施:


    他讓施琅率領海軍又雙叒叕從兔兒島和深井墩登陸,準備襲擊清軍的後方同時形成兩麵夾擊之勢,迫使清軍撤出熊嶽城。


    實際上,順軍的計劃中,熊嶽城就是一個消耗清軍的地方。


    反正清軍沒有海軍,順軍的海軍想在哪登陸就在哪登陸:


    除非清軍在兔兒島和深井墩布置重兵防守,但那是不可能的,在海邊布置重兵簡直是找死行為,是上趕著讓敵人來殲滅自己,雖然李過很期盼清軍將領做出這種部署,但顯然清軍諸將是不會做出這種蠢事的。


    就在順軍準備對熊嶽發起又一輪攻勢的時候,熊嶽的城門緩緩打開,清軍主動從裏麵殺了出來,向著順軍發起了進攻。


    清軍大軍殺了過來,順軍也並不慌張,這樣的場景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多鐸看著遠方交戰的兩支軍隊:


    清軍在火力掩護之下大隊騎兵殺到順軍陣前之後開始抵近射擊,這也是清軍慣用的掠陣戰術。


    一波箭雨過後,清軍步兵跟上開始進行火力打擊,很多時候,清軍這兩波兇猛的火力傾瀉就能極大的動搖對手的士氣。


    不過順軍現在也已經熟悉了清軍的戰術,知道清軍作戰並不講究火力的持續,而是更講究盡可能快的把火力傾瀉到對手頭上。


    順軍對此采取的反製措施也相當簡單粗暴,那就是對轟。


    反正清軍火力不如順軍,你射我也射,那麽我的火力比你更猛,交換下來損失更大的肯定是你。


    戰場上隨著雙方士兵的對射而煙霧彌漫,等到煙霧大到影響視線的時候,雙方士兵默契地停止了射擊,準備等煙霧消散後再打:


    當然,也有可能是借著煙霧的掩護後撤脫離戰場。


    李過選擇了暫時後撤,他想試著把清軍吸引出來,讓清軍遠離熊嶽,這樣後續順軍從後麵的兔兒島和深井墩登陸之後形成的合圍就更有希望殲滅更多清軍。


    不過最近的這幾次戰鬥清軍都沒有離開熊嶽太遠,特別是在清軍奮力突擊複州失敗之後。


    在清軍突擊複州失敗後清軍就知道了現在的情況下想大幅度推進戰線可能性不大,所以一般情況下清軍壓迫順軍後撤的意思也不會壓得太兇。


    不過這次多鐸是想一口氣把順軍押迴複州的,所以他在看到順軍後撤的時候立馬命令清軍追了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