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光國和往日一樣,正在翻閱著書籍:


    當然,大多數書籍都是從明朝買來的,日本自己沒啥靠譜的文學創作,更沒啥經典,所以像德川光國這種日本學者想要充實自己,就必須向華夏進口書籍了。


    不過,德川光國很快就沒心情讀書了,因為他從德川幕府的另外一個大老鬆平信綱那裏得到了一個爆炸消息:


    “什麽?薩摩藩那群家夥和大順簽訂了宗藩條約,成了大順的藩屬國?!”


    這個消息太過震撼,以至於德川光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島津家轉投大順這事聽起來太離譜了,雖然德川光國知道薩摩藩雖然一直對幕府有意見,但整個日本對幕府有意見的藩國多了去了,一直以來這些個對幕府不滿的藩國也就喊喊口號而已:


    實際上薩摩藩都不是口號喊得最響的那一個,在喊口號這方麵長州藩那群家夥口號喊得更響,不過他們也就那麽迴事,真讓他們和幕府做對,借這些藩國一百個膽子他們都不敢。


    但薩摩藩這次居然不喊口號就搞出了這麽大的動靜!


    鬆平信綱黑著臉說道,“錯不了,而且除了薩摩藩,鬆浦藩在鄭家的鼓動下也蠢蠢欲動,九州其他各藩也是態度曖昧,我看如果幕府不采取措施的話,整個九州都將被大順控製!”


    對於大順突然將手伸進九州,幕府也是相當頭疼,幕府和九州諸藩的關係不怎麽好,要這幫家夥以所謂“大義”站在幕府這邊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說,幕府其實也沒啥“大義”可言。


    於是德川光國皺起眉頭,說道,“將軍大人知道薩摩藩的事情嗎?”


    此時德川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光,德川家光前幾年因為島原之亂厲行鎖國政策,為的就是防止諸藩和外國勾結搞事情。


    當然幕府鎖國的對象不包括華夏,畢竟華夏幾乎從未在日本搞過什麽大事,但現在……


    隻能說華夏不搞則已,一搞就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鬆平信綱點點頭,說道,“將軍大人已經知道薩摩藩的那些事了,不過,”


    鬆平信綱歎了口氣,說道,“將軍大人現在很猶豫,要是對薩摩藩動手的話可能會迫使日本諸藩不得不明確站隊,而現在順軍強勢,將軍大人擔心可能不會有太多藩站在幕府這邊。”


    德川光國作為聰明人,立刻就聽出了鬆平信綱的言外之意:


    德川幕府擔心的是大順天朝上國帶來的合法性會衝垮幕府!


    畢竟理論上現在日本的老大可不是幕府,而是天皇……


    要是大順用天皇做文章的話,那對幕府來說還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比如要是天皇突然不想當戲子了,而是接受了大順朝廷賜予的某個封號,那麽大順完全就可以借此搞大事,而其他各藩這種情況下不太可能為了幕府去和天皇和順軍作戰。。


    但是幕府也不能就這麽放任薩摩藩就這樣一聲不響地突然去給大順當狗。


    這要是讓薩摩藩開了這麽一個壞頭,讓日本各個藩國覺得給大順當狗比給幕府當狗好,一窩蜂都去給大順當狗了的話,幕府怎麽辦?


    所以怎麽處置薩摩藩這對於德川幕府來說確實是一件難事了。


    “那你怎麽看?”鬆平信綱看向德川光國,想聽聽這個公認的德川智者的看法。


    由於確定的下一任將軍德川家綱“大智若愚”,”、用形容晉惠帝的說法,叫“聖質如初”。


    額,說人話就是腦子不行,所以德川光國已經被預定為德川家綱的主要輔政者,甚至可以說某種意義上德川光國日後是真正的幕府掌控者。


    所以鬆平信綱這些大佬才會在德川家光的授意下提前不斷鍛煉德川光國。


    德川光國想了許久,說道,“此事不能這麽算了,該做出的姿態還是要有,幕府還是應該派遣大軍進軍九州,同時派出使者去向順軍說明一下,讓順軍明白薩摩藩沒有資格自作主張脫離日本。”


    鬆平信綱說道,“那大順那邊就這樣?萬一順軍要和為我們打怎麽辦?”


    鬆平信綱也不傻,知道問題的關鍵不是薩摩藩而是順軍。


    德川光國自然也知道這點,他說道,“我們要搞清楚大順究竟想幹什麽?他們是想征服日本?還是想要九州?亦或僅僅隻是想要薩摩藩?”


    “那怎麽搞清大順想要幹什麽?”鬆平信綱皺了皺眉頭,說道,“上次的試探已經讓大順起了戒備之心,現在要想探聽到真實消息恐怕難了。”


    德川光國點點頭,上次的試探是個昏招,一下子引起了大順的注意,把大順吸引過來了,然後引發了現在的這一連串事情。


    德川光國接著繼續說道,“看島津家的動向吧,我估計大順不會把太多兵力用在日本,如果他們真想在日本幹什麽事情,島津家一定是衝在最前麵的,隻要看那群家夥衝向哪就知道大順的目的,至於順軍,順軍跨海而來,人數不會太多,真刀真槍幹起來的話咱們到是反而有機會。”


    頓了頓,德川光國歎了口氣,說道,“日本能獨立於天朝之外並不是因為日本和天朝一樣擁有自成體係的力量,而僅僅是因為與天朝隔著海洋,或者說天朝對於海洋的重視程度不夠而已。


    一旦天朝把目光移向大海,決心走向海洋的話,以天朝那不可匹敵的體量,天朝所帶來的浪潮最終必將撲向日本,日本是很難抵擋住來自天朝的驚濤駭浪的。”


    鬆平信綱默然,他也知道這個道理,或者說幕府沒人不知道,但又有什麽辦法呢?


    華夏實在太強,日本人不是沒打過華夏的主意,但被幹碎了,所以隻能不再去想這事了。


    “時代已經變了,看起來我們遲早還是要做出選擇的。”德川光國歎了口氣說道,


    “要麽加入天朝,要麽和天朝打一場大仗,斷了天朝對日本的念想,將來必然隻有這二選一的選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